序言探析入西讲中的早期标本
绪论
一、林语堂研究现状述评
二、“对外讲中”:一个独特的写作现象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结构设置
第一章 以道释儒:中国文化精神的阐扬
第一节 “现代庄子”的人文情怀
一、体验道家
二、支援儒家
三、“合理性”
第二节 圣人形象的消解与重建
一、去政治化
二、文学还俗
三、文化中介
第三节 “孔老会谈”的新视界
一、资源累积
二、对话意识
三、协商之道
第二章 和谐至上:历史的转义与人格的传记表征
第一节 《苏东坡传》:快乐士人的自我形塑
一、“心”存苏东坡
二、“幽默”的天才
三、“伊壁鸠鲁派的信徒”
第二节 《武则天传》:悖谬智性的历史反讽
一、“犯罪者”
二、“反智者”
三、“移情者”
第三节 传体革新:另一种意义
一、传体形式的扩展
二、小品笔调的输入
三、真实内蕴的谋求
四、人格意识的凸显
第三章 入忙贵闲:闲适文化的小品依托与化分
第一节 “闲适小品”的现代生成
一、在误读中发现
二、在信任中契合
三、在沉溺中超越
第二节 “格调”的生活化
一、以“闲”药“忙”
二、以“游”适“闲”
三、以“隐”彰“闲”
第三节 诗意的“中国人”
一、“淳朴”之美
二、“乐”之崇尚
三、“身”之激活
第四章 家园之恋:家族文化的长篇小说演绎
第一节 “长篇小说”:文体体认与文化凝定
一、人生的适应
二、情效的诉求
三、民族性移置
四、形象的表列
第二节 《京华烟云》:日常生活的极致表达
一、集成的家族意象
二、近情的日常态度
三、习俗的反复插叙
第三节 《唐人街》:移居生活的完美想象
一、展示家庭优性
二、再现童年经验
三、怀旧情绪生产
第五章 异国情调:中国传奇的“重编”及其文化利用
第一节 有意味的结尾——《中国传奇》的爱情叙事
一、通约的冲突形式
二、化“悲”为“喜”
三、变奏的浪漫情调
第二节 侠义文化的“稀”释——从《中国传奇》到《朱门》
一、聚焦《虬髯客传》
二、侠义元素的抽绎
三、人性内涵的新纳
四、“主题借鉴”
第三节 世俗的拯救——从《中国传奇》到《奇岛》
一、暧昧的“乌托邦小说”
二、人间景象的“设计”
三、文化理想的“归化”
结语通向转化传统的途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