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晚唐郡望(杜氏家族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凡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吴凡,本科学历,历史学专业。专业主攻明清史,擅长历史类书稿写作,以细腻笔法来书写历史,油漆擅长人物方面的写作,善于将人物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量书写,较为客观地书写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后记 古人将立功、立德、立言立为三不朽标准。著书立说 成为三不朽之一,写作的神圣可见一斑。而近代学者陈寅 恪则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盖有所为而发”,写作要有所 为而发。 虽然笔者从事专业写作十余年,时常与许多文献、文 物打交道,也经常闲来写写东西,但是提及写姓氏的历史 ,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部姓氏的历史,且不说其所 蕴含的中华文化丰富异常,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单单说杜姓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以及历朝历代的杜姓名人, 杜姓的迁徙发展变迁,都已经是非常大的学术课题了,笔 者何尝敢轻易尝试,也不曾有过写杜姓名人的想法! 不曾想,机缘巧合。2017年春,在与众多文友沟通过 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张丛女士向我约稿,希 望笔者能够撰写一部关于唐朝京兆杜氏家族的图书。 大唐盛世,国人皆知,那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 的一段历史之一了。笔者对大唐帝国的荣耀历史也是神往 ,平时也时常关注,阅读相关史料。因此,转念一想,或 许能够尝试一下,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可谁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是 艰难的,它不单单是愿不愿意坐冷板凳的问题,而是坐了 冷板凳后能不能写好作品的问题。首先摆在眼前的是史料 问题,虽说杜佑既是三朝宰相,又是史学大家,但是相关 史料支离破碎,而杜牧的情况如出一辙。其次,既然是杜 氏家族传,那么杜氏名人那么多,他们的生平事迹也不少 ,该如何筛选、谁重点叙述,谁可以一笔带过…… 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是奈何早已应承人家,于是在反 复抉择中写作,最终写完本书。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写作 经历,是笔者这一生记忆深刻的一段经历。 最后,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丛编辑。若没有她 对本书价值的认同,没有她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不辞辛苦 地提意见与帮助,恐怕本书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读者 共享。对此,笔者对她表示深深的敬意。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理论尚浅,错误疏漏在所难免, 诚请学界同道和广大读者不吝指出,以期共铸精品。 目录 第一章 源起 酒神杜康 御龙氏与杜村 起起落落 第二章 荣辱 光武帝重臣杜林 汉武帝宠臣杜周 麒麟阁功臣杜延年 第三章 崛起 曹操重臣杜畿 魏晋名士杜恕 东晋名将杜预 第四章 没落 南朝时期的杜氏 北朝时期的杜氏 第五章 复兴 武将杜希望 没有送礼被贬官 杜氏子弟多俊才 第六章 奋进 杜佑举荐闹笑话 文采也斐然 第七章 变局 遭遇安史之乱 安禄山的野心 新皇帝唐肃宗 第八章 游宦 出任剡中县丞 伯乐韦元甫 补选遇贵人 碰到帝国理财专家 对杀鸡取卵的税收政策说不 结交好友,志同道合 剩男的完美婚姻 结识高官张延赏 初撰《通典》 第九章 京官 陷入政治旋涡 升任户部侍郎 杨炎倒台,杜佑遭殃 第十章 外放 报政长川,拥节番禺 主政广州 平定叛乱 第十一章 淮南 长安任职 淮南任职 以农为本 整顿吏治,广罗人才 胸怀天下 第十二章 辅政 入朝为相 权力斗争 碰上永贞革新 辅佐宪宗 第十三章 显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秉承家风,恪尽职守 三代出俊才 舍身娶公主 两度为相 安稳度过政权更迭 第十四章 巨变 杜牧的快乐童年 家庭遭变故 第十五章 科举 博览群书 23岁名满天下 进士及第 第十六章 府吏 京官当不惯 风流才子风流事 投奔牛僧儒 监察御史分司东都 第十七章 刺史 李德裕当宰相 黄州刺史 池阳刺史 第十八章 陨落 人间惟有杜司勋 饮恨离世 附录一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杜氏》(节选) 附录二 杜牧诗歌选录 后记 精彩页 酒神杜康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晋代江统《酒诰》 在《世本》①中有关于杜氏的记载,如“杜康作酒”的故事,并注为“黄帝时人”。而中国有史记载第一篇禁酒令的《尚书·酒诰》也有相关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从古书的记载上看,杜姓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那么杜康是什么样的人呢?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我们只能从民间传说中得知一二。当然,由于民间传说较多,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例: 黄帝时期,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粮食管理。在当时,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民众所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政府所征收的粮食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只能将剩余的粮食储藏到山洞里。但是,由于当时的储存技术尚不发达,粮食很快就腐烂了。对此,杜康苦思冥想,想要解决粮食烂掉这个问题。 有一天,杜康闲来无事,便到树林里散步,走着走着,他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这些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就让人将粮食搬过来,放到树干里封存。过了一段时间,杜康前来查看粮食,结果发现,枯树前横躺着野猪、山羊和兔子。杜康连忙赶过去查看:原来是树干裂开了几道裂缝,“水”从里面往外渗。而这些动物之所以横躺着就是因为喝了这些“水”。 杜康觉得不可思议,便也尝了起来,结果他发现非常香甜可口。于是,杜康便将这些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喝过之后交口称赞,都说味道好。酒就这样在民间普及开来,而杜康也因此被称为“酒神”。 那么,杜氏的根在哪里?数千年的发展,数千年的融合,想要细究杜氏起源显然有些难度,据史书记载,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杜氏起源于姜氏,即神农氏。从本意上说,杜是一种树木的名,也叫甘棠,即杜梨。甘棠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其枝常有刺,小枝显紫褐色,叶片呈菱状卵形,或者长卵形,枝叶可以人药,味涩使人很难下咽。引申之意有堵塞、断绝、排斥、拒绝等。 在中国古代陕西长安地区长有一种杜梨树。据说,这是神农氏中一个部落所擅长栽培的树,叫社树,即神树。在数千年之前,盛行图腾崇拜,这个部落也不例外,他们以杜梨树为氏族的原始图腾,以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国家.后称杜城,最终形成国和姓。这可能是杜氏最早的起源。 杜氏兴起后,于商朝末年归顺周朝。但是此后的史书没有关于姜氏后裔的记载,极有可能融于祁姓。 另一种说法是:杜氏起源于祁姓,也就是黄帝。 众所周知,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古代。黄帝有25个儿子,枝繁叶茂,最终形成了14个姓氏。其中,有一支传到了尧这一代,也就是黄帝的第五代孙。尧雄才伟略,很有本事,被推举为华夏部落军事联盟首领。 不过,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黄帝姓姬,尧肯定也姓姬,那么杜氏起源于祁姓,又从何说起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尧作为黄帝的后裔子孙,自然是姓姬,但由于其母亲庆都是在祁地生下的他,所以,他又以祁为姓。于是,就有了杜氏源于祁姓之说。 然而,喜欢读历史的人还是会有疑问,既然尧姓祁,那么为什么历史上说常常称呼尧为“唐尧”呢,难不成尧还姓唐?其实,这里面也有故事。 在古代,中国传说的“帝”都有氏号,比如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等,尧的部落也有氏号。由于尧的部落精于农耕、善于制作陶器,又曾经在唐(今河北唐县)、陶(今山东定陶)地居住,所以人们称其为陶唐氏,于是尧就有帝尧陶唐氏之美称,也单称为“唐尧”。 尧被推举为首领后,定都于阳(今山西临汾)。尧当上皇帝后,团结各个部落,重视农耕,率领百姓耕作,制作陶器和货物交换,充分展现了治国理政的才华,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含和万国”。而由于他任人唯贤,带领民众治理洪水,颇有功绩,又被人们称为“文祖”。 P2-4 导语 京兆杜氏,三朝宰相著《通典》,情致豪迈杜司勋。 首次讲述三朝宰相杜佑及其儿孙杜从郁、杜牧家族的传记,京兆杜氏一族位及社会上层,在中晚唐时期颇具影响力,其家族随着唐朝中央集权的变迁而兴衰沉浮,最终随唐朝一同陨落。 动荡不安的李唐王朝后期,党争不休,藩镇拥兵割据,宦官恃宠擅权,一本书讲透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历史。 序言 在中国,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500年前是一家。 这话不是纯粹的客套话,而是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这 句话完整的、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同姓同宗的500年前是一 家,不同姓不同宗的5000年前是一家。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了 数千年。中国能够在政治上维持长期的大一统,在文化上 源源不断,延续至今,恐怕宗族的维系是其重要原因。孙 中山先生说:“《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 ,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 。” 可以说,姓氏是文明之曙光,是血缘之标志,是婚姻 之纽带,是部族之开端,是国家之根基。国人有崇尚祖宗 、膜拜祖宗的传统,记述先辈事迹,代代不息,书写着中 华儿女的传奇。 杜姓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姓氏。它源出于黄帝,以树 为姓,经过繁衍生息,其子孙遍布华夏大地,旅居海外的 也不在少数。在2015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人口 普查数据统计的《百家姓》①中,杜氏总人口约480万,约 占全国汉族人口比例的0.4%,排名第53。虽说其人口不 到李姓(约9528万)、王姓(约8892万)、张姓(约8484 万)、刘姓(约6456万)的十分之一,但是杜姓也是历史 悠久的姓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 ,为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杜赫、杜预、杜洪、杜骥、杜袭、杜叔毗、杜慧度、 杜渐、杜桐、杜松、杜周、杜延年、杜邺、杜林、杜锡、 杜承志、杜庭诫、杜如晦、杜淹、杜元颖、杜审权、杜让 能、杜黄裳、杜佑、杜惊、杜正伦、杜鸿渐、杜逞、杜晓 、杜衍、杜防、杜范、杜笃、杜林、杜广存、杜审言、杜 甫、杜牧、杜环、杜瑛、杜锡圭、杜聿明、杜心如、杜从 戎、杜光预、杜易、杜星恒、杜长工、杜义德、杜玉福、 杜平、杜玉铭、杜鹏程、杜润生、杜岚、杜荣坤…… 由于篇幅有限,本书没有办法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杜姓 名人逐一进行介绍,而是以杜姓起源、发展为经线,以黄 帝时期至唐代的杜姓为纬线,重点介绍杜氏的兴衰际遇, 尤其是唐朝京兆杜氏,如三朝宰相、史学大家杜佑、大诗 人杜牧。 此外,杜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相关的史料遗 失、记载矛盾甚多,且学术界对诸多问题存在争议,笔者 在努力甄别的同时,采纳学术界较为认同的观点,在此作 下说明。 由于作者学识能力有限,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不 足,挂一漏万,还望海内外的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书于北京 2018年3月8日 内容推荐 本书以安史之乱后期为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三朝宰相杜佑及其儿孙杜从郁、杜牧的历史故事。杜佑辅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虽位及宰相仍博览古今典籍,著《通典》二百卷;其孙杜牧更是名噪中华,生活在政局急剧动荡的晚唐,名作颇多,与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杜氏祖孙三人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是唐朝历史的缩影。 本书除介绍唐朝大背景外,还对杜牧作为晚唐两大杰出诗人、文学家之一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做出中肯的评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