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教室(青少版)》由艾利克·卡斯特纳著,本书具体特点表现如下:一、针对性。涵盖历史、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作品,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对知识全面性的要求。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在保留原著的语言特色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浓缩,既能满足学生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又不会占用正常的课内学习时间。二、趣味性。传统绘画风格的写实性插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易观察到的事物,激发阅读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三、实用性。书中详列了作家生平简介、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鉴赏、思想情感解读等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强化语文学习。
《会飞的教室(青少版)》由艾利克·卡斯特纳著,是孩子们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全书由排演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塑造了一群聪颖、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耶尼、才华横溢的戴玛亭,冷静持重的塞巴修,胆小怕事的乌理以及魁梧好斗的马图斯,都以其鲜明、独特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会飞的教室(青少版)》的内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校园风景录,它所表现的同学之情、师生之爱、朋友之谊,无不唤起我们对友情的追忆与珍惜。教室会飞,这并非现实,只是小主人公们的想象罢了。如果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相信就一定会飞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怯懦的乌理
十二月初,大地一片银白。到处玉树银花洁白刺眼。吉奇斯蒙中学的整个校园都被白雪覆盖着,这是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袭人的寒气充溢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校园里人烟稀少,十分宁静,但餐厅里却闹哄哄的,嘈杂纷乱的场面,为餐厅增添了一些温暖的气氛。
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三,按例下午完全由学生自由活动。吃完午饭,在值日老师的一声命令下,两百多名学生几乎同时将椅子推进餐桌底下,然后前呼后拥地奔出餐厅的大门。
“唉!就这么点饭菜,怎么能塞饱肚皮。”要出餐厅的时候,一个高大强壮的学生发着牢骚。他就是吉奇斯蒙中学出了名的“大胃王”——马图斯。这时,马图斯一边往餐厅的大门走,一边摸着自己瘪瘪的肚子,对身边的好朋友乌理叫嚷着:
“喂,借点钱给我好不好?我的零花钱都用光了。现在不买点面包来垫垫肚子,过一会儿就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啦。”
马图斯的食量大得惊人,他的肚子就像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他长得人高马大,浑身渗透着使不完的力气。和马图斯比起来,金发乌理尤其显得瘦弱矮小,两人走在一起,他就像老鹰旁边跟着的一只小鸡似的。乌理很羡慕马图斯的身材和力量,他不止一次为自己的弱小而苦恼。
乌理大大方方地从口袋里拿出钱递给了马图斯,他是贵族后裔,家庭殷实,口袋里总不缺钱用,对马图斯更是有求必应。但他很替马图斯担心,因为面包房在校门外,平时校门由高一年级的纠察队把守,不能随便出人。乌理提醒马图斯:
“现在不能出校门,被纠察队逮着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你放心,我不会栽在他们手里的。”马图斯拍拍胸脯,十分自信地说。
“可是你别忘了下午一点半要在体育馆排演呢,千万别忘了。”
“放心吧!”
马图斯回答着,向校门大步走去。不过,他没有从大门通过,而是躲开纠察队的视线,偷偷地溜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双手攀上围墙,稍一用力,就敏捷地翻了过去。
乌理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马图斯,等到他的身影在墙头消失,才放心地慢慢向体育馆踱去。
一路都是玩得不亦乐乎的学生。因为刚吃过午饭,他们有的是精力,所以大家就在盈尺的积雪中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白亮的雪球如流星般在空中飞来飞去,落入雪地时发出“啪啪”的声响。雪地里,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簇拥在一起,在他们中间,则是刚刚诞生的奇形怪异的形象。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则在路边表演着恶作剧,他们等自己的同学经过时,就突然摇晃树干,树上的积雪立刻倾泻下来,纷纷落在路过的学生身上。
整个校园里,人们踩着雪地的“嚓嚓”声,雪球落地的“啪啪”声,受惊学生的尖叫声以及大家兴高采烈的欢笑声混在一起,响成了一片,此起彼伏,这下子,校园里像开了锅的水一样热闹。
乌理不喜欢这些冒险的游戏,对这种场合历来敬而远之。他避开那些惯于恶作剧的同学,远远地绕路避开他们,边走还边想着下午排演的事。可是,等他抬起头来,却不禁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原来,他竞糊里糊涂地来到了平日最害怕的一座小山岗下。
这座小山岗位于校园的最边缘,虽然不大,但杂草丛生,人迹罕至。据说,这里是古代的一个刑场,专门用来处置死囚。此事虽说已成遥远的历史,但大家只要一到这里,那种血淋淋的场面就出现在眼前,令你不得不望而却步。
正因如此,学生中有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一定要单独上山,从山顶带回一块石头,这样才算是真正通过了毕业考试。
乌理距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间,但他一想起这事,就浑身哆嗦,两腿发软,就像真的将要面临阴森恐怖、充满血腥的刑场似的。虽说毕业还遥遥无期,可他却早已吓得无法控制住自己了。
此刻,乌理本能地加快步伐,想尽快离开这个恐怖之地。他意外地看见有几个毕业班的学生正坐在山下的石头上。他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上山接受考验的事:
“你们也太胆小了!就是刑场还在,我也敢在山顶住上一宿。”
“就你一个人吗?”
“废话。”
乌理听着他们的谈话,想到阴森森的山路和布满血污的刑场,他心里直发麻,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从小山岗到体育馆要经过宿舍区,乌理到达那里时,突然发现宿舍前的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正抬头注视着上空,一齐呐喊着:
“葛普勒,加油啊!”
乌理屏住呼吸随着大伙儿的目光往上看,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看到,在宿舍四楼的墙壁上,正有一个人影贴着墙壁,像蜘蛛似的从这个窗口向那个窗口慢慢移动。
那个在四楼进行表演的,正是出了名的“冒险家”——葛普勒。此刻他正抓住窗沿下的横木,极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小心谨慎地移动着自己的身体。他的脸朝墙壁,只有背部对着观众。乌理虽然看不到葛普勒的表情,他的心跳也陡然加快了,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葛普勒会从上面掉下来,因为自己仅仅是看着这个冒险的行动,就已经手心冒汗,心跳急促了。乌理不敢再看下去,唯恐葛普勒一不小心摔了下来。他的心里承受不起这个巨大的恐惧。
葛普勒全然不顾地面上人们的反应,他小心翼翼地跨过了最后一个窗户,敏捷地从窗沿跳到四楼的阳台上。
院子里的同学们兴奋地看着这个精彩的动作,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乌啦——”
“太棒了!”
乌理被大家的叫声吸引了,他再看葛普勒,葛普勒已经像个英雄一样站在阳台上,高举双手向院子里的同学们招手示意,接受大家的欢呼。 乌理这才放下心来。他也暗暗为葛普勒叫好,同时又想:敢于冒险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此后,葛普勒攀越窗户的一幕一直深深印在乌理的心里。
P2-4
当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学习使我们心情烦躁时,当纷繁的交际和过多的信息使我们情感麻木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一块永恒的净土来涤荡心灵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的沉淀在咏唱:到书里去吧!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们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经历了时间和空间的凝练而不改其本质的文学名著,能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与伟人展开心灵对话。
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少年,选择阅读文学名著的意义尤为重大。文学名著深刻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跟随福克先生环游地球,见证智慧和勇气终将战胜一切困难;在这里,《呼兰河传》凄婉动人,带我们揭开旧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病根:在这里,领略儒家思想的风采,看古代君主如何能“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这里,一览新旧时代的变迁,感悟人生与命运的抗争。这其中的乐趣自然是无穷的,而在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和判断,又能使你走上美与真理之路。
丛书针对学生读者的需求,以新课标语文教学为导向,结合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精心评选了21部中外经典汇编成集。具体特点表现如下:一、针对性。涵盖历史、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作品,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对知识全面性的要求。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在保留原著的语言特色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浓缩,既能满足学生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又不会占用正常的课内学习时间。二、趣味性。传统绘画风格的写实性插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易观察到的事物,激发阅读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三、实用性。书中详列了作家生平简介、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鉴赏、思想情感解读等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强化语文学习。
读好书如饮甘露,文学名著的魅力是言之不尽的,值得读者用心去体会、去发现。希望读者朋友们能有所收获,从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