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表现了人物的特殊素质。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广大青少年读者一定能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所打动,传承保尔的坚强、奋进、勇敢和刚毅,从而更加懂得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这种美好的收获也将会陪伴读者一生,成为大家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这是一部震撼全世界的英雄史诗!它由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花费三年时间创作而成。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战胜自我,成为一名优秀革命战士的光辉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蕴含着一种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凝结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传达的坚强、奋进、勇敢和毅力,是孩子一生用之不竭的财富!
第一章 失学做工
“节前去我家补考的,都给我站起来!”
脸皮松弛的神父瓦西里,身上穿着法衣,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十字架,恶狠狠地瞪着全班学生。(通过神情、衣着装扮描写,使得一个年老且恶毒势利的神父形象跃然于纸上。)一时间,班上的学生们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只见六个学生应声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其中有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孩子们全都惊恐不安地望着神父,但谁也不敢直视他那双射出凶光的小眼睛,因为他们感觉神父像是要把他们一口吞下去似的。
“你们俩坐下。”
神父朝两个女孩子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两个女孩子立刻松了口气,赶忙坐下。
接着,瓦西里神父推开椅子,走到挤作一团的四个男孩子跟前,死死地盯着他们,问道:
“你们这几个小无赖,谁抽烟?”
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我们不会抽烟,神父。”
“混账东西!不会抽烟,那发面里的烟灰是谁撒的?”一想到他家里那团被撒了烟灰的发面,神父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把衣服口袋都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神父大声呵斥道。
有三个孩子把自己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了这三个男孩口袋的每一条缝,但什么也没找到。最后,他把目光转移到第四个孩子身上。
这个孩子长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穿着灰衬衣和一条打着补丁的裤子。他的名字叫保尔。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神父质问他。
保尔看着神父,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说完,他用手摸摸身上缝死了的袋口。
[“哼,衣服上没有口袋?别耍小聪明啦!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这回无论是谁求情都不管用了!坏小子,你给我滚出去!”]
神父使劲揪住保尔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即,门“砰”的一声被关上了。
学生们全都被吓坏了,他们当中除了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以外,谁也不明白保尔为什么会被赶出教室。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天,他们六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去神父家里补考。在神父家的厨房里等神父的时候,谢廖沙和保尔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将一把烟灰撒在了他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保尔被赶了出来,一个人坐在教室门口最下面一级台阶上。他有点发愁该怎么向母亲交代,因为他深知母亲每天劳累着,为他操碎了心。(虽然被赶出来,在人格上受到了侮辱,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母亲,保尔便自觉内疚,从这里可以看出保尔是个懂事、有思想的孩子。)
“现在我可怎么办呢?都是谢廖沙出的馊主意,现在他倒没事,我可说不定要给撵出学校了。可恶的神父……”
[原来,保尔跟神父早就结下了仇。]
有一回,他和班上同学打架,老师罚他留校,不准他回家吃饭。老师怕这个淘气鬼在空教室里胡闹,就把他送到高年级教室,让他坐在教室后面的椅子上,免得再生事端。
高年级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银河系、地球和天体,他说星星和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
坐在后面的保尔听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差点站起来对老师说:“《圣经》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保尔的母亲是教徒,常给他讲《圣经》上的道理。所以,他一直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且时间也没有几百万年那么长。教《圣经》这门课的瓦西里神父总是给保尔打满分,因为《新约》《旧约》和所有的祈祷词保尔都背得滚瓜烂熟。
于是,保尔就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父问个明白。
等到上《圣经》课的时候,保尔就提出了心中的疑问:“神父,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神父的尖叫声打断了:“混账东西,你在胡说什么?《圣经》课我是怎么教你的?”(神父对自己长久以来信奉和教授的东西受到质疑而异常愤怒。)
不容保尔辩解,瓦西里神父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摁住他的头使劲地往墙上撞。接着,他还把保尔推出教室,让他站在走廊里,不准他接着上《圣经》课。
第二天,母亲到学校去恳求瓦西里神父开恩,让她儿子回班学习。从那时起,保尔就恨透了神父。
此后,保尔又受到瓦西里神父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天天罚他站墙角,还从来不过问他的功课。因此,保尔不得不和几个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里补考。
那天,他在谢廖沙的怂恿下,趁别人不注意,采取了报复行动。可神父马上就猜出了是他干的。
不久,学校也为了此事把保尔赶了出去。离开学校后,母亲把保尔带到舍佩托夫卡车站的食堂,想让他在那里谋一份工作。面色苍白的食堂老板上了年纪,他用无神的双眼朝站在一旁的保尔瞥了一下。(透过“面色苍白”“无神”等词,可以看出食堂老板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环境是何等艰难。) “他几岁了?”老板冷冷地问。
“十二岁。”保尔的母亲回答。
“行了,让他留下吧。工钱每月八卢布(1卢布约为1角7分),当班的时候管饭,顶班一天一夜,在家休息一天一夜,可是不许偷东西。”
“哪儿能呢,哪儿能呢!我担保他什么也不偷。”母亲惶恐地说。
P1-4
用血与火书写的英雄史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享誉全世界的英雄史诗。它由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完全瘫痪、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花费三年时间创作而成。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出身贫寒但又坚毅勇敢的少年,在革命的浪潮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革命战争与革命建设当中,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忍受着残疾和失明带来的巨大痛苦。在此过程中,他也曾动摇过,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战胜了自己,拿起新的武器——文学创作,从而实现了他永不掉队的革命理想。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全书的中心思想。同时,这段话也激励着无数革命青年勇往直前。
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而读起来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作者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的处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生动,情节跌宕起伏。
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读者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依然是一本极具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广大青少年读者一定能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所打动,传承保尔的坚强、奋进、勇敢和刚毅,从而更加懂得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这种美好的收获也将会陪伴读者一生,成为大家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