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说事(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编著者李东红。
本书以作者的家乡凤羽白族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自远古到新中国建立的凤羽村史。以作者在场的方式,用民族志方法陈述了村落空间、亲族制度、婚俗、葬礼、宗教信仰等活态文化。从凤羽个案出发,研究白族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文化接触、民族发展、国家建构等话题。以白族为例揭示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由乡土起源,到形成地方传统,并最终融入国家公民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历史逻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乡人说事(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东红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乡人说事(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编著者李东红。 本书以作者的家乡凤羽白族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自远古到新中国建立的凤羽村史。以作者在场的方式,用民族志方法陈述了村落空间、亲族制度、婚俗、葬礼、宗教信仰等活态文化。从凤羽个案出发,研究白族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文化接触、民族发展、国家建构等话题。以白族为例揭示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由乡土起源,到形成地方传统,并最终融入国家公民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历史逻辑。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文化持有者”的陈述 第一章 走进田野点:凤羽白族村 第一节 地理区位 第二节 聚落与人口 第三节 交通网络 第四节 有关凤羽的学术关怀 第五节 作者的回乡心路 第二章 白族文化与汉文化 第一节 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作者心中的白族文化与汉文化 第三章 解释工具:理论及范式 第一节 理论工具 第二节 研究范式 第二部分 历史传统 第四章 明代以前凤羽乡土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凤羽居民及其文化蠡测 第二节 隋至初唐时期的凤羽居民:《西洱河风土记》解读 第三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凤羽 第四节 元代凤羽 第五章 明代凤羽的族群流动与文化接触 第一节 族群流动轨迹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延续 第三节 汉文化的吸纳及其在地化 第六章 清代以来的凤羽社会 第一节 清代凤羽居民文化样态 第二节 清代凤羽文化建构与族群流动 第三节 20世纪前期的凤羽——动荡不定的乡土社会 第三部分 活态文化 第七章 村寨地理空间结构:“充” 第一节 走充串巷 第二节 充与民居院落 第三节 充与自然资源配置 第八章 村寨社会关系网络:亲族制度 第一节 亲族称谓 第二节 继嗣群:家、家族、世系 第三节 家族墓地与亲族关系 第九章 成人与成家:婚姻礼俗 第一节 婚礼及婚姻关系 第二节 婚姻关系的确立 第三节 婚礼仪式 第四节 凤羽婚礼中的独特习俗 第五节 小结:凤羽白族婚礼的特殊性分析 第十章 死者与生者:丧葬礼俗 第一节 告别人世 第二节 见证死亡 第三节 送别死者的仪式 第四节 人土为安 第五节 葬礼中的仪礼 第六节 小结:亲族大聚合 第十一章 众神庇佑:多元信仰及其宗教组织 第一节 多元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民间宗教组织 第四部分理论解读 第十二章 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凤羽个案分析 第一节 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触 第二节 凤羽乡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文化建构 第四节 小结:凤羽“文化孤岛”的形成 第十三章 从凤羽个案看白族文化建构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初唐以前的土著根基文化 第二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三节 元代白族社会中的释儒之争 第四节 明代以来儒学及汉族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十四章 “中间地带”理论视界中的白族文化特色分析 第一节 白族文化的“中间地带”特色与个性 第二节 白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内在差异性分析 第五部分附说、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说:凤羽个案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附录:有关凤羽地名、碑刻、诗文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