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上下五周年修订典藏版)》为悦读纪新典藏系列代表作。作者米兰lady与沧月、唐七公子等并称言情界“八小玲珑”,口碑人气极佳。该书为五周年典藏,新增万字番外及书中名画的图片。米兰lady以文本优美细腻著称,所写作品依托历史,温婉动人,深受读者喜爱,豆瓣评分高达9.1分,极有收藏价值。文风清丽委婉,情感叙述细密绵长,故事唯美动人,人物命运牵动人心,极富有画面感,已签约改编电影。该书邀请言情畅销作家桐华、匪我思存、沧月、流潋紫亲笔签名推荐评论,收藏感强。邀请《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画手、顶级插画师ENO创作精美插画,浪漫细腻,极致收藏。并邀请十方世界工作室制作唯美感人的广播剧CD光盘随书附赠。
米兰lady编著的《孤城闭(上下五周年修订典藏版)》为悦读纪新典藏系列代表作。《孤城闭(上下五周年修订典藏版)》讲述了:阶上雪,庭前月,犹在残梦中明灭。燕分飞,音尘绝,懒顾年华芳时歇。
原是清俊的少年,穿梭于名臣和高士之间,人生拟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他却逃不过命运的渊薮。琉璃易碎重门掩,隔尘缘。
幸而有她,同品银烛秋光,共渡天阶微凉,倏忽十年。
“我爱看公主的明亮笑颜,为她服役也令我满心喜悦。在这清凉的暗夜,她比那一弯上弦月更像是我唯一的光源。”
锦上繁花,天家宠溺,无法开启紧闭孤城。紫陌红尘,若爱若恨,只是由不得认真。
“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儿时戏言,一语成谶。
一壁宫墙,两处离索。更漏声远,捣不碎一句承诺:“若你是荷花,那我就做花叶底下的波浪,岁岁年年,随风逐雨长来往。”
枕上空衫身下影,终成三春梦魇。捧着故事的画卷,走出芳菲正盛的深院,将缱绻红尘锁于遗失的空间。唯冀望,来生陌上,拾到她遗落的花钿。
这淡淡一语听得我心中凄郁,侧首去看她,见她目中有微波一现,漾动在烛红光影里。
我们相处的时间所剩无多,我不希望最后的结局是执手相看泪眼,于是,我对她微笑,“公主,以后我也会守护在你身边。”
她回眸凝视我,显得有些迷惘。
“我还会陪伴着你,”我告诉她,“当你赏月时,我就在这宫廷的某个角落,与你沐着同样的月光;当你游园时,我会站在拂过你的清风触得到的宫墙外,可以闻到从你身侧飘过的花香;当你练习箜篌时,我还是处于离你不远的地方,或许也取出了笛子,在吹奏和你一样的乐曲……虽然不能像以前那般如影随形……”
“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公主忽然接过话头,提起了这句儿时的戏言,这令我心襟一荡,怔忡着忘记了原本想说的话。
她侧身微微挨近我,轻声说:“后宫与集英殿之间只隔着一道宫墙,宫苑内长着一株很高的桃花树,枝叶伸出了墙头。以后每年的立春、花朝、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立冬,我都会亲手用彩缯剪成花胜,挂在那株桃花树上。每逢那些节日,你就去集英殿外看看,看见花胜,就当见到了我。”
我颔首说好。感觉到她语意忧伤,身体在轻轻发颤,便握住了她一只手,借此将无言的安慰与我的温度一起传递给她。
她与我相依须臾,又问:“怀吉,你说,人会有来生吗?”
我答道:“应该有吧。人死了,也许就像睡着了一样,等醒来时就换了个躯体和身份,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
“那么,下辈子,你一定要找到我。”她给我下了这温柔的命令,想了想,又道:“下一世,我肯定不会是公主了,就做一个寻常人家荆钗布裙的女子吧……你呢,多半会是个穿白襕的书生……有一天,我挽着篮子采桑去,你手持丝鞭,骑着名马,从我采桑的陌上经过,拾到了我遗落的花钿……”
她憧憬着彼时情景,嘴角不由逸出了笑意。我亦随之笑,却也不忘提醒她,“如果你是荆钗布裙的采桑女,一定不会有闲钱去买花钿。”
“这样呀……”她烦恼地蹙起了眉头,对这诗词里常描绘的情景不便实现深表失望。思前想后,她还是不准备放弃原来设计的情节,提出了个解决方案,“我可以早起晚归,多采点桑叶,多挣点钱,就能买花钿了。”
我心念一动,存心去逗她,“那你一定要努力,几天几夜都不能睡,多采点桑叶,挣多点钱,才够买两盒花钿……”
她很不解,“为什么要买两盒?”
“你贴一盒在自己脸上,再撒一盒在我即将经过的路上。”我正色解释道,“因为你着急嫁给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拾到你‘遗落’的花钿……哎哟……”
有这声“哎哟”,是因为她狠狠掐了我一把。
“谁想嫁给你了?”她不忿地反问。
我笑而应道:“哦,原来刚才我是在做梦,梦见有人问我愿不愿意跟她拜堂……”
她又羞又恼,不轻不重地踹了我一脚,然后转身背对我,还刻意拉开了距离,佯装生气不理我。
我这才抑住笑意,轻唤了她两声,她纹丝不动,于是我靠近她,在她耳边温言说:“好吧,我承认,是我着急想娶你,所以整天骑着马在你身后晃悠……还举着一把大扇子,对着你拼命扇风……”
她果然很诧异,忍不住开了口,“为什么要扇风?”
“为了要你的花钿尽快掉下来。”
她哧地笑出声来,终于肯转身回来面对我,“如果你下辈子还这样贫嘴,惹我生气,我就天天罚你跪砖头。”
我故意叹道:“有这么惨的吗?我这一世这样过也就罢了,却难道下辈子还要受你奴役?”
大概是担心刚才的话伤及我自尊,她立即补救,“我是说你惹我生气我才这样对你呀,如果你好好的,谁会折磨你呢?”
见我并不表态,她又向我描述了一个美好愿景,“我会对你很好的……你读书时,我会为你点一炉香;你写字时,我会为你磨一泊墨;你作画时,我会为你调好所有的颜料……有时候你累了,想活动活动筋骨,或舞剑,或投壶,我就在旁边为你弹箜篌……”
想着那情景,我不禁笑,“吵死了。”
她瞪了我一眼,“真是对牛弹琴!”
兴致并未因此消减,她又仰望上方,含笑憧憬,“清明寒食,我们一起出去游春赏花;七夕中秋,我们又可以一起坐在屋前檐下品月观星……这样的时候,你一定会想作诗,那么我就……”
我不待她说完,即刻接话道:“你就在旁边吃芋头。”
她坐起来,双手举起一只锦绣枕头,朝我劈头盖脸地乱砸一气,怒道:“我是说我就与你唱和!”
我本想继续调侃她,但已笑得无力再说。她瞪了我半晌,到最后唇角一扬,那怒色终于挂不住,一下子消散无踪,她又在我身边躺下,抱着我一只胳膊,把脸埋在我衣袖中,亦笑个不停。
听着她一连串轻快的笑声,我的笑容逐渐消散在她目光没有触及的空间里。
这些天来,我见她流了太多的泪,现在很庆幸我们还能有这样一段欢愉的时光,希望我最后留给她的是我的明亮笑颜,而那些无法泯灭的悲哀和伤痛,就让它们暂时沉淀在心底,在我离开她之前,绝对不能让她在我眸中看见。
在她抬眼看我时,我会再次对她笑,尽量让她忘记,伯劳飞燕各西东,就在天明之后。
她后来也一直在笑,直到有了倦意,才迷迷糊糊地在我怀中睡去。
我拥着她,却未合目而眠。待到月隐星移,炷尽沉烟,我悄无声息地起身,想就此离去,却发现一段衣袖被公主枕于颊下,不好抽出。
我欲托起她的头,再移开衣袖,但又想到她最近精神欠佳,睡觉极易惊醒,这样碰触,多半会令她醒来。于是,我一手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另一手解开衣带,先抽出这只手,小心翼翼地缩身脱离这件宽衫,最后才让不动的手从被公主枕住的袖子中一点点滑出来。
如此一来,我可以脱身离开了,而公主依然枕着那段衣袖兀自沉睡。
我在她床前伫立良久,默默注视着她,想把她此时的样子铭刻到心里去。
少顷,漏声又响,四更天了,我必须离去。
缓缓俯身,我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她似有感觉,睫毛微微颤了颤,但终于没有醒来。手无意识地抚上那件空衫的胸襟,她又侧身朝那里挨去,仿佛还在依偎着我。
枕着留有我余温的空衫,唇际笑意轻扬,她熟睡中的神情像婴孩般恬淡安宁。
这是她此生给我留下的最后印象。
这一年,她二十五岁。
宋仁宗嘉祜辛丑年,画家崔白完成了他的传世杰作《双喜图》,数年后它被收入秘阁,随之是千年世代更替,沧桑兴废,斗转星移。今天,它沉静地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库中,是镇馆瑰宝之一,并且出现在几乎任何一部谈及中国宋代花鸟绘画的美术史著作之中。小说《孤城闭》的尾声,正是《双喜图》第一次收入内库的时刻。
那日翰林画院内侍梁怀吉将《双喜图》存入内库,似乎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内侍黄门,在履行一项再普通不过的书画入库的工作,宫墙内桃花盛开,这是神宗熙宁四年的一个宁静的春天。梁怀吉沉默地离开,宫门在他身后掩上,深锁住芳菲深院、缱绻红尘,寂然的背影没入历史的深潭,从此无人相问。
小说《孤城闭》正是把今日享誉于华人世界的传世名画,与湮没在历史中的故国往事联系起来,宛若一条贯穿时光的长廊,径直叩响千年前的那道宫门的门环,带着我们重温那时的昼夜与春秋,目睹那座宫城内外,人们的起居和生平,朝堂上下,他们的抑郁和释怀。
《孤城闭》上半部,始于兖国公主夜叩宫门入诉,为全书设置了悬念,而这个悬念的解开,则主要在下半部:公主与夫婿如何“积不相能”, 《双喜图》又如何描述了公主的悲剧,而这看似琐碎的儿女家事,又如何能折射出北宋仁宗时代的政局。
公主拒绝与夫婿同席,却依恋一个内侍,站在历史的彼岸望去,以这一千年以来中国历史的多灾多变,宋仁宗御宇的时代可谓四海升平,他女儿的婚姻实在是无关宏旨的小事,从来为历史学家所忽略,可以安全地归为茶余饭后的闲话,何况这情节在今日无疑也是坊间流传的有趣绯闻,以此题材发展为畅销小说,可以绘声绘色地写畸恋,可以缠绵悱恻地写苦恋,可以讽刺,可以猎奇,可以煽情,然而《孤城闭》却没有走这些容易的途径。
小说的真正关注点并不在于公主的婚恋本身,也并不在于当时朝堂上下沸沸扬扬的议论,它宛如把一滴水珠放在阳光之下,折射出阳光中的七彩,而在这七彩的衬托之下,那滴水珠才格外晶莹。
王安石曾称,宋仁宗为君, “仰畏天,俯畏人”,正是这种谨慎保守的风格,使他左右权衡,为他当时唯一的女儿设计了一场看似安全的姻缘——作为帝王,他不希望公主的婚姻破坏他苦心经营的政治势力平衡;作为父亲,则希望爱女能拥有忠心不贰的丈夫。这两个目的他都达到了,然而他的女儿在这场婚姻中奋力挣扎,朝野皆知,几近于丑闻。
但这丑闻并不仅仅是丑闻,它转而变成了对皇室的压力,这依然是宋仁宗时代的特色:强势的台谏制度,使得君主无法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怜爱女儿,更不可能像一个有权有势的父亲一样,将女儿救出苦闷的婚姻。为着臣子期望的清平盛世的皇家威仪和道德标本,他被困在自己设下的棋局中一筹莫展。
但这僵局并不仅仅是僵局,它转而成为福康公主的生命哀歌。身为帝王唯一的骨血,她幸运地享受着平民女儿一般的家庭天伦之爱,她自然地成长,却突然发现公主这一头衔宛如高墙,将她困在荣耀的孤城中,竟然无法逃脱。纵然锦衣玉食,也无非行尸走肉,尊贵的孤城中唯有梁怀吉安慰她的寂寥,她对他的依恋也终于被公主头衔的尊严所不容,她无法像国人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心如止水的贤媛邦姬,一切悲剧最终乃是性格的悲剧,她激烈地抗争,呼救,而竟然无法获救,乃至过早凋零。
正如王安石也不得不承认,在仁宗那个朝代,一时所谓的天下才士,罕有不见被拔举任用的,而这样一个面面俱到的局面,难免要以某些个体的牺牲为代价。亦如小说结尾,欧阳修对梁怀吉所言,“我们都曾被时代误伤”,但是欧阳修依旧欣然于生逢斯世。
我把《孤城闭》看作一种含着眼泪的微笑,或者一种心境清明的饮泣,而最能代表这一意境的,应该是小说贯穿全文的叙述者梁怀吉。他特殊的宦官身……
米兰最擅长从历史的长河中撷一朵锦绣的花,以细腻婉转的文字,从最细微处着手,娓娓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孤城闭》也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我甚爱。
——匪我思存
米兰的故事对我而言有两美,一是文字美,她的文字很幽美雅致,读起来,像是在曲径通幽的古典园林里游览,永远下一个转弯又会有美丽在静静等候。二是故事里挥之不去的惆怅,她的故事都是惆怅的,掩卷后,仍旧被惆怅纠缠,勾起我们所有的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桐华
米兰lady的文风清丽委婉,情感叙述细密绵长,对宋时文化生活了如指掌。翻开书卷,如同看到古时工笔画卷徐徐展开,令人不觉神游其中
——沧月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孤城,走不出既定的高墙,看不见向往的风景。等待的人一直未能进来。公主也好,后妃也罢,哪怕高高在上的君王,都有着自己的无奈。长门深锁,孤城久闭。唯有自己陪着自己,孤独终老。
——流潋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