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博弈兵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椒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1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为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动态,又了解自己的军情,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定会失败。

军事家孙武,在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曾多次提及“知彼知己”作战要诀。其在《虚实第六》中又谈到“故形人而我无形”,其意为,既要了解敌人情况,又要隐蔽我军形迹。又说,“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其意为,所以,如果能预先知道作战的地点,计算作战的时间,就可以进军千里和敌人交战。在《地形第十》中,又说“料敌制胜”,“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说的也是了解敌情,了解自己,胜利才不会失去;懂得天时,识得地利,胜利才能确保。其实在孙子之前,兵谋始祖姜太公就已经明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谈论军事理论辑成的《六韬》一书中的军势第二十六日:“圣人征于天地之动,孰知其纪,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当天地盈缩因以为常,物有生死,因天地之形。故日: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该段文字意为: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反复探索其中的原因,根据日月的运行,遵从季节的变化,比照昼夜长短等自然现象,掌握了普遍规律,就知道万物的生死枯荣是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的必然性。所以说,没有摸清敌人的情况就去作战,虽然军队众多,也必定失败;姜太公在这里,将是否摸清敌人的情况去作战,看做是成败的必然因素。历代的军事家都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视为军事行动的圣条。当代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同样谈到,“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可见,摸清作战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古今中外军事家克敌制胜的法则。敌情不清,情况不明,很难逃脱失败的命运,历史上不乏其例。

明朝朱棣皇帝在位时,明政权经受元朝残余势力——鞑靼的骚扰。朱棣开始采用通好的政策。在1406年任命本雅失里为鞑靼可汗,又送去大量锦帛以示和好,但本雅失里根本不领情,明朝越示好,越被认为明朝朝廷软弱可欺,甚至明目张胆地杀死了明朝派往的特使郭骥,变本加厉地对明朝边境袭扰掳掠。朱棣忍无可忍,遂于1409年7月下令立福统领十万骑兵讨伐鞑靼。出兵前,朱棣心知立福生性勇猛犯躁,特地叮嘱:“用兵之事须慎重。”大军出发后,朱棣皇帝仍不放心,又连发几道敕书追送立福,让其慎战。但立福率兵出塞后,所向披靡,基本未遇到鞑靼部队有组织的抵抗。在其抓获一名鞑靼侦探的口中得知,“本雅失里闻之明军前来讨伐,已经仓皇北逃,距此处30里。”立福大将大喜过望,头脑发热,在没有搞清鞑靼军情之前,轻信所俘虏的鞑靼侦探口供,而置诸将慎战建议而不顾,武断地认为鞑靼没有实力与明军抗衡,就草率命令部队穷追鞑靼部队。鞑靼部队故作败退,明右参将李远发觉鞑靼部队平常以骁勇著称,而今一触即溃,心生疑虑,提醒立福说:’“鞑靼部队败退可能有诈。”但立福求功心切,无视部将劝告提醒,一意孤行,并下令:有不从追击者斩。诸将无奈,只得遵令前行。不出所料,鞑靼部队果然是佯败引诱明军入瓮挨打。当明军进入鞑靼伏击圈,鞑靼部队眼看时机已到,顷刻万箭齐发,明军虽然左冲右突,奋力拼杀,仍然未能突出重围,主将立福战死,前锋王聪被歼,先头部队丧失殆尽。后续部队闻讯,撤退归营。此役明军讨伐鞑靼的失利,就是因为明军主将立福求功心切,不能“知己知彼”,吃了敌情不明的亏。

中国入缅抗日的远征军,曾经因为敌情不清,战略判断失误,造成震撼世界的大悲剧——兵败野人山。在1942年1月初,气焰嚣张的10N‘日军兵分三路入侵缅甸。为了援助缅甸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从1942年2月16日起,派遣了以杜聿明为军长的第五军、廖耀湘为军长的第六军以及张轸为军长的六十六军共10万人的远征军,在盟军飞机掩护下人缅参战。3月19日东瓜战役打响,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采用“深筑高坑、串通坑道、广设埋伏、近距杀伤、利用夜间、短促突击”的战法与日军激战12天,消灭敌人5000多人,俘敌400多人,取得了有名的东瓜大捷。4月16日,六十六军新38师孙立人奉命率军救援被困仁安羌的英军第1师,激战3天,救出友军7000多人,击毙了日军1200多人,击溃了日军主力,取得了远征军入缅作战后第二次大捷。远征军一度遏制了日军的猖狂进攻,对扭转东南亚抗日的战局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盟军指挥失策,协作不力,特别是对日军兵力部署情报掌握不准,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将东线沿着滇缅公路东进偷袭腊戊的日军,误认为是孤军深人、不能持久、临时编成的、只有2000—3000人的日军快速骚扰部队。实际上,突破东线侧翼向远征军后方突进的日军,是得到航空、坦克、重炮部队加强的第56师团,人数在15000—20000人,恰恰就是这个漏掉的日军第56师团,出其不意地突破远征军侧翼布防,并席卷了远征军整个后方,导致整个远征军全线崩溃。中国远征军第90师、96师、200师、新28师、新29师残余部队被迫撤退回国;而其他几个师,因退路被日军截断,只好通过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向印度方向撤退,途中饥饿交迫、弹尽粮绝,与野兽、热带传染病进行殊死争斗,其中6万多人在溃败中被炸死、饿死,或被传染病夺去生命,10万多远征军仅残剩4万多人,上演了震惊世界的兵败野人山的大悲剧,并导致缅甸全境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下。第一次中国入缅远征军以失败而告终,吃的就是没有“知己知彼”的亏。P1-3

目录

前言/001

一、经略

1.1 知己知彼/001

1.2 因势定谋/006

1.3 先谋后事/012

1.4 留有余地/017

1.5 慎重初战/022

1.6 循序渐进/027

二、依势

2.1 先声夺人/033

2.2 欲擒故纵/039

2.3 狐假虎威/045

2.4 借刀杀人/050

2.5 借题发挥/057

2.6 趁火打劫/065

三、并战

3.1 偷梁换柱/070

3.2 指桑骂槐/074

3.3 假痴不癫/079

3.4 上屋抽梯/085

3.5 树上开花/091

3.6 反客为主/096

四、柔克

4.1 瞒天过海/105

4.2 暗度陈仓/115

4.3 笑里藏刀/122

4.4 釜底抽薪/128

4.5 顺手牵羊/155

4.6 抛砖引玉/140

五、佯敌

5.1 打草惊蛇/148

5.2 调虎离山/154

5.3 远交近攻/161

5.4 围魏救赵/164

5.5 假途伐虢/170

5.6 无中生有/175

六、进攻

6.1 以众击寡/181

6.2 避实击虚/187

6.3 声东击西/195

6.4 擒贼擒王/200

6.5 关门捉贼/206

6.6 浑水摸鱼/215

七、应变

7.1 顺水推舟/218

7.2 将计就计/223

7.3 隔岸观火/228

7.4 李代桃僵/235

7.5 金蝉脱壳/241

7.6 借尸还魂/249

八、防御

8.1 以逸待劳/255

8.2 以退为进/260

8.3 守株待兔/267

8.4 欲取先与/272

8.5 韬光养晦/276

8.6 走为上计/283

主要参考书目/290

序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千百万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他们以其独有的风格、独到的视角,铸就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典籍,其中蕴涵了大量讲述军事方面的兵书战策。

历史上这些兵法、谋略,源自个体和群体军事对抗的实践,是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的升华,是用鲜血凝成的理论。这些用生命换来的兵法、谋略,平时是指导军队建设的思想武器,战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孙子兵法.谋攻》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孙子看来,使用谋略是解决战争的最好措施。军事家毛泽东更是这方面的千古高手。他在1948年10月,以一篇文章的现代“空城计”,击退了图谋进攻西柏坡的10万重兵;1969年9月底以“兵不厌诈”、“秘而不宣”连续两次核试验,镇住了苏联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如此谋略,古今有几?国内外的军事高手谁不折服?所谓用剑,敌一人;用兵法,敌万人。若要战胜敌人,兵法不可或缺。

兵法、谋略虽然针对的是军事,其实它揭示的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与智慧。兵法不但在军事对抗中,可以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在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也能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利器。现代经营之道、生存之道与古代用兵之道虽有差别,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彼此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融通。特别是当今正处于和平是主旋律的环境中,军事谋略则更多地应用于商战、资本市场博弈。每一个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的经营者与资本市场博弈的投资人,学习古代兵法,掌握谋略的精髓实质,可增加胜算的概率。可想而知,一个足智多谋的经营者或资本市场投资的股民,与一个不懂谋略、凭想当然蛮干的对手博弈,谁胜一筹不言自明。一切期望在商海、股市中博弈获得收益的投资人,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兵法应用的秘籍。

本书根据作战时序、斗争形式、战场态势,试将谋略归类为经略、依势、并战、柔克、佯敌、进攻、应变、防御等不同门类。编写时,通过对兵法谋略出处的探源,结合古今中外战例的引证,又以新的视角对商战以及资本市场股票买卖博弈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军转民,由战场转向商海再及股市。通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方法,逐步加深对谋略的领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增加博弈的智慧。本书力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兵法进行介绍解读,愿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给读者带来好运,在博弈实践中增加胜算的概率。

本书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原部队老领导的关注、鼓励与支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令人感激不尽!在此一并表示谢意!编者才疏学浅,本书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博弈兵法》汇集大量传世已久的兵法谋略,并对其源头进行了探索.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对兵略的内涵作了深度阐释,以新的视角。将兵法谋略精粹引申至今天的商战以及资本市场博弈中,以便广大读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领略兵法谋略内在魅力的同时,提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博弈的智慧与才干,增加胜算概率,给人生带来好运。

《博弈兵法》由李椒良等编著。

编辑推荐

李椒良等编著的《博弈兵法》根据作战时序、斗争形式、战场态势,试将谋略归类为经略、依势、并战、柔克、佯敌、进攻、应变、防御等不同门类。编写时,通过对兵法谋略出处的探源,结合古今中外战例的引证,又以新的视角对商战以及资本市场股票买卖博弈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军转民;由战场转向商海再及股市,通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方法,逐步加深对谋略的领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增加博弈的智慧。本书力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兵法进行介绍解读,愿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喜爱,并给读者带来好运,在博弈实践中增加胜算的概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