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言
0.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规制理论
0.2 关于规制机构层级的几点说明
0.3 对规制主体行为属性的理解
0.4 政府行为效应的几个问题
0.5 本书的结构安排
1 理性行为人
1.1 “理性经济人”之于效用函数的缺失
1.2 行为理性属性的理论解析
1.3 行为理性决策的现实主体:理性行为人
1.4 现代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有关行为理性决策的若干分歧
1.5 几点分析性说明
2 政府产业规制的理性偏好
2.1 引子
2.2 规制经济学对政府理性偏好的敏感认识
2.3 政府产业规制理性偏好的形成机理及其模型分析
2.4 政府理性偏好之于产业规制实践的理论解说
2.5 几点理论性感悟
3 政府规制行为的非理性
3.1 政府规制行为的属性界定
3.2 作为群体决策主体的政府规制行为
3.3 政府非理性决策的模型分析
3.4 简短的议论
4 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和厂商
4.1 对“经济人”和“行为人”的再探讨
4.2 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
4.3 厂商是理性行为人吗
4.4 产业规制中的政府行为模式
5 产业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行为
5.1 问题的理解
5.2 产业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行为的相关性
5.3 规制主体的有限理性约束
5.4 几点补充性解说
6 产业规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6.1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
6.2 产业规制中所蕴含的机会主义
6.3 激励规制契约中的机会主义分析
6.4 分析性结语
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流通产业适度规制
7.1 流通产业果真不存在自然垄断吗
7.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形成自然垄断的可能性
7.3 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
7.4 关于对流通产业实施适度规制的几点思路
7.5 投资环境重塑与跨国公司行为
7.6 评论性结语
8 厂商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
8.1 问题的引出
8.2 地方政府对流通产业实施规制的机理分析
8.3 基于我国地方政府规制流通产业的理论考察
8.4 分析结论
9 政府产业规制的宏观交易成本
9.1 引言
9.2 宏观交易成本构成与政府行为理性决策
9.3 交易成本的宏观效应分析
9.4 结束语
10 产业规制的配置效应与生产效应
10.1 问题的提出
1O.2 配置效应与生产效应的关联
10.3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效应的理论考察
10.4 委托代理合同中的激励约束与生产效应
11 体制转轨、公司治理与产业规制
11.1 关于公司治理的几点理论评述
11.2 制度不既定下的公司治理与产业规制
11.3 公司治理创新对产业规制的影响
11.4 制度创新与产业规制的一般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