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的目标中缺失的一环就是阿克赛尔罗德。问题在于,尽管阿克赛尔罗德可以从赫尔的竞选活动中获得上百万的收入:,但他和赫尔就是合不来。赫尔表现得很冷淡、笨拙,并且总是回避阿克赛尔罗德的问题。另外,阿克赛尔罗德还对关于赫尔的谣言感到不安——而这些秘密最终毁掉了他的竞选活动:据称赫尔曾吸食可卡因,寻求关于酗酒的治疗,并且在身体和精神上虐待他的前妻(他曾有过三次婚姻史)。赫尔的其中一个前妻布伦达·塞克斯顿申请并获得了针对他的禁令。
阿克赛尔罗德选择了与奥巴马签约,并运用了他在伊利诺伊州和华盛顿所建立的关系网。他还说服了环形公路直邮专家皮特·詹格雷特加入其团队。奥巴马竞选阵营的第一位全职工作人员是一个芝加哥工会组织者的儿子纳特·塔马瑞恩。之后不久,奥巴马就雇佣了吉姆·考利作为他的竞选活动经理。考利在肯塔基的派克县长大,他曾负责巴尔的摩市长马丁·奥马雷的竞选活动,并且曾就职于民主党国会竞选活动委员会。
奥巴马的竞选阵营在芝加哥的卢普区一个普通的办公室里安营扎寨。不久后,奥巴马就获得了德高望重的老杰西·杰克逊的支持,他称奥巴马是“挑战黑暗的亮光”。然后,对他的竞选活动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事情是,国际服务工会(SEIU)联名支持他。作为州参议院健康委员会主席,奥巴马与国际服务工会领导层建立了工作关系。在获得SEIU的支持后,奥巴马又获得了美国联邦工会和芝加哥教师工会的支持。这对海耶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海耶斯因支持布什总统及其入侵伊拉克的决定而受到了来自选民的压力。
那并不是一场轻松的初选战斗。奥巴马开始时位居第三,而到了2003年12月,据初选只剩4个月的时候,民调中他仍然落后海耶斯10个百分点。赫尔只落后海耶斯几个百分点,并且他继续投入巨额费用进行电视商业广告。奥巴马几乎没有作为一个主要的竞争者被提及。
尽管处于落后状态,奥巴马仍然是一个杰出的筹款人。他获得了身价数十亿美元的普利茨克家族成员的支持,还有曾为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出谋划策的慈善家牛顿·米诺。奥巴马在竞选活动中总共筹集了1400万美元(在1998年的国会竞选中,他筹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50万美元)。
就像谚语说的那样,在政治中,任何事情都会在一夜之间完全改变。当门德尔和一位同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艾瑞克·热恩发表了关于赫尔离婚的详细故事之后,很多人都要求赫尔公开他的离婚史,而赫尔则请求法院保密。在明显不会得到法庭的许可时,赫尔公开了这些问题——内容并不光彩。在一段记述中,赫尔的前妻声称他“撑在我床边的蚊帐支杆上,瞥眼看着我说,‘你想死吗?我要杀了你。’”然后还有滥用可卡因和酗酒的内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也曾承认服用可卡因,但却通过数年前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坦承此事而在政治上“提前预防了”丑闻)。赫尔并没有立即退出竞选,但他的候选身份很明显已经结束了。
这件事情使得海耶斯成为了领跑者,而奥巴马则是唯一存在的真正竞争者。海耶斯的策略是保守为主,低调行事并远离媒体,寄希望于能够顺其自然地进入初选。问题在于,当奥巴马获得劳工联盟支持后,他的明星形象冉冉升起。阿克赛尔罗德工作非常努力,持续不断地为奥巴马提供支持。齐心协力,他们正在进行一个非常聪明的竞选活动。
奥巴马的初选口号与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人士的想法完全吻合。在宣布参选的演讲中,奥巴马引用了大卫和歌利亚的圣经故事,而这非常适合他在州政治舞台上新人“大卫”的角色。
奥巴马捕捉到了打动人心的时刻:“我没有腰缠万贯的个人财富,也没有如雷贯耳的名声”。他说道(指涉赫尔和海耶斯):“但是,我的心中有一腔热火,为公平和正义而燃烧着……我深信,我们将有更好的机会为美国参议院带来此类改变,真正地反映人民——所有人民的意愿——那就是为了服务人民而当选”。
他还提及了自己“为那些最需要发出声音的人们挺身而出”的良好记录,他指出:“在伊利诺伊州,我领导了为劳苦大众减税的斗争。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我努力争取并赢得了大量的基金和立法。我一直都致力于将医疗保险扩展到那些得不到保障的人,并让享受救济福利的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在数月后的一次演讲中重复了同样的观点:“提起华盛顿,我们只是认为游戏仅限于那些强大的势力和特殊的利益集团……这次竞选活动的本质,就是让我们不再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提高门槛,设立新标准,并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的社区和我们的政治所有的可能性”。
2003年1月份的时候,很少有记者报道奥巴马宣布竞选的演讲。而到了初选程序的后期,随着赫尔的出局,奥巴马突然成了一个新鲜的面孔一记者们对他也乐此不疲,完全不像对赫尔和海耶斯那样。他们找到了某个新欢。
阿克赛尔罗德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配合。有了内部竞选活动民调数据,阿克赛尔罗德仔细推敲了奥巴马的El号。据门德尔讲,阿克赛尔罗德意识到,奥巴马经历中的很多事情都能在记者和选民之中引起共鸣。奥巴马是《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位黑人主编,这引起了很多白人选民的共鸣;他跨越界限与共和党建立关系的记录吸引了州偏远地区的保守人士;他作为社区组织者的经历,以及针对贫穷儿童的医疗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吸引了非裔美国人。
阿克赛尔罗德在一个主题中表达了奥巴马的故事和他的愿景,而奥巴马后来也一次次地在演讲中提及,并在电视广告中无数次地出现:“是的,我们能行”。毕竟,奥巴马代表着不可能——一个黑人社区组织者从默默无闻到平步青云,赢得美国参议院的席位。有趣的是,实际上奥巴马起初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有点过于老套。但最终他想通了,并在其政治广告的结尾写道:‘‘现在他们说我们无法改变华盛顿?我是巴拉克·奥巴马,我在竞选美国参议院,我想说:‘是的,我们能行。”’
在其中的一个广告中,他使用了前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保罗·西蒙的镜头。西蒙在预定的公开签名支持前几天辞世,他深受州内人民的爱戴,并被看作是一名真正的改革者。阿克赛尔罗德的广告在西蒙的形象上加上文字:“在我们的历史上,希望曾经战胜过玩世不恭,人民的力量曾经战胜过金钱和机器……(巴拉克·奥巴马的)领导力已经得到了证明,他生气勃勃、爱憎分明并且高效有力”。他在这个广告中传达给选民的信息,与奥巴马在数年后总统竞选中使用的信息完全一致,他当时再次使用了诸如“希望战胜讨玩世不恭”等词语。P41-P43
当谈到政治时,美国人很少会意见一致,这样说一点都不为过。尽管如此,有一件事却无可争议:巴拉克·奥巴马的竞选演说确实非常精彩。
即使是那些与奥巴马持不同政见的人,也能回忆起第一次听到奥巴马演讲时的情形,作为一个候选人,他的演讲让一批拥趸振奋不已。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第一次听到奥巴马的演讲是在2004年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时发出了希望和团结的号召。对于其他一些人而言,听到奥巴马的演讲是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夜上,他发出了“是的,我们能行”的呼声,该口号源自凯萨·查维斯1972年的“Si,se puede”运动,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箴言。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像奥巴马这样有效地利用舞台。
你可能会对奥巴马总统及其在白宫的辞令持有异议。你可能不同意他的政见,或者你相信他像其他一些人一样过度利用了总统讲坛——或者他的行为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你可能相信,他标志性的变革和政治统一的承诺让位给了传统的停滞和政党偏见。
我们会将之留给历史和另一位作者来评价奥巴马的总统生涯,因为有一件事情非常明确:管理规则与竞选活动相去甚远。
总统的议事日程和竞选候选人有所不同。候选人必须说服公众给自己投票,并获得新闻界的青睐;候选人的任务不是说服议会或特殊利益集团通过立法。他们是在一个集会上面对尖叫的支持者,点燃听众的激情,而不是在椭圆形办公室就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发表清醒的讲话。
总统则不同,总统必须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一个单词就可能影响金融市场和外交事务。他们必须不分昼夜地推动自己的预算政策,哪怕那非常枯燥,哪怕公众也觉得百无聊赖。诚如彼得·贝克在《纽约时报》中所写的那样:“作为总统的演说与竞选活动中的演说不同,前者会面对更多尖锐的挑战。听众不同,期望目标不同,平台也不同……并且推动政策需要更多的解释而非灵感”。
本书讲述的是一段已经载入政治史册的时期:奥巴马从州议员到美国总统的腾飞之旅和雄辩之辞。书中采用了18篇奥巴马最重要的政治演说,来讲述他那引人注目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对讲坛史无前例的利用,并因此赢得大多数美国公众的青睐。你将看到,这不只是关于语言本身的讲述,还包括这些语言背后的故事——为什么选择这些语言,怎样塑造语言,以及这些语言对竞选产生的影响。
这些叙述借鉴了许多资料来源,其中包括:来自奥巴马演讲撰稿人的第一手资料,曾报道过总统竞选活动的记者和其他人士的分析,以及我们自己在总统政治、政策制定和演讲撰稿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你将遇到帮助奥巴马起草并传达其所体现的“变革”信息的5位演讲撰稿人,并从幕后的视角了解他们快节奏的世界,暴饮“红牛”饮料通宵达旦撰写讲稿的经历。在本书中你会清晰地了解到,巴拉克·奥巴马及其撰稿人明白,他的语言对其竞选以及其最终获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007年2月,巴拉克·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宣布参加总统竞选的演讲时说道:“一位身材高大、体形消瘦、自学成才的斯普林菲尔德律师的一生告诉我们:未来可以有所不同。他告诉我们话语的力量”。奥巴马将亚伯拉罕·林肯视为自己的政治榜样。林肯曾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和出庭律师,他曾在这里宣布想要步入美国最高办公室的雄心壮志。而奥巴马说这些话的时候所站的地方,与林肯当时的位置只有几步之遥。
“话语的力量”不是对林肯演说的直接引用。林肯了解语言的重要性,而奥巴马对林肯的说法进行了释义,他对用来与国人进行交流的语言非常考究。
和林肯处于同时代的人鲜有像林肯那样了解话语的力量——他知道雄辩言辞是他所拥有的最有说服力的工具之一。他的演讲并不冗长: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质量,而不是数量。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并且目标明确,历史对他的遣词用字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只有区区278个词,但却被认为在恢复四分五裂的联邦中发挥了非凡的作用。我们都记得该演讲的开场:“87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她孕育于自由之中,致力于这样一种信念——人人生而平等”。他庆祝奴隶解放的宣言只有短短696个词,演说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实际上,所有演说词都能放在林肯纪念碑的墙壁上。你能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当今吗?
林肯的第二次就职演说只有703个词,其中505个词都是单音节词。在演说之前,美联社的报道称林肯的演说将会“简短——很可能不超过报纸一栏的篇幅”。他们基本正确。
美国的第十六位总统会花数天时间在大页书写纸上撰写、改写并润色草稿,这种大页纸有33×43厘米大小。根据林肯的传记作者罗纳德·怀特的说法,林肯将大页书写纸放在他身边的一个抽屉里,因为“当他知道将要进行重要演说时,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构思了”。他通常这样撰写演讲稿:“首先使用铅笔在白纸板的硬板或硬盒纸上撰写……他将纸板放在……他的膝盖上。他划掉一些词并进行修订,直到文本准备好作为最终的演说版本进行复印为止”。
林肯对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稿精推细敲,最终在1865年3月4日发表演说,当时举国仍然深陷内战的泥潭之中。他知道,需要进行不同寻常的公众活动,来说服整个国家继续对同胞进行历史性的血腥战争来消除奴隶制。
奥巴马也认识到了他在政治演说中具有的影响力。当他谈及希望或变革时,当他被迫就种族问题发表看法时,美国民众聚精会神地倾听。他知道自己必须明智地选择措辞,他也知道说服和劝阻有时就在一瞬间。
根据怀特的记述,林肯在任职总统的早期曾因干练的文字和简洁的单音节用词而遭到嘲笑。
……
《奥巴马的权力之路》编著者玛丽·F·贝里、J·戈特海默尔。
《奥巴马的权力之路》内容提要:本书对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进行了周密的编撰和分析,这些演讲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作为总统,奥巴马将像杰斐逊、林肯、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肯尼迪一样,凭借其雄辩言辞让世人倾听并铭记。像那些能言善辩的总统一样,奥巴马不是天才演讲撰稿团队的工具或代言人。作为一位天生的领袖、考虑周全的决策者和倾听者,奥巴马知道如何从招致麾下的俊杰那里汲取最佳的判断和建议,并任命了一个超级智囊团在其顾问团和政府中就职。我预计这将是一届极具历史意义的政府,而本书将会被当今的政治家和未来的历史学家广为参阅,并因其重要的参考意义而长盛不衰。
《奥巴马的权力之路》编著者玛丽·F·贝里、J·戈特海默尔。
奥巴马是一个天生的雄辩大师,在面前没有发言稿的情况下,在竞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即席发言情况下,以及数百次正式和非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中,他的演说充分展示了这一点。除了自身的天赋以外,奥巴马还依靠一群才华横溢的演讲撰稿人,其中的一些人至今还在白宫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奥巴马的首席演讲撰稿人乔恩·法夫罗、外交政策专员本·罗兹、最早的竞选活动演讲撰稿人之一亚当·弗兰克尔,以及后来从希拉里·克林顿阵营中引进的才俊。 (亚当·弗兰克尔也是我的朋友,并且在我准备最近的回忆录《参赞:站在历史边缘的一生》中担任首席研究助理。)我们再次拥有了一位在国内外就当前的争议问题发表演说的总统,一位在立法项目中对主要问题发表演说的总统。整个世界再次依靠美国及其总统的领导力,来振兴全球和美国经济,并在全球事务中恢复法律和外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