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传播学和心理学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不断对传播活动中的诸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心理学为传播学提供知识训练与范式解释,传播学则为心理学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供应用场景。在二者的交错推进、相互影响中,形成了传播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本书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勾勒出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脉络,以此线索介绍本辑收录的9篇论文及其在推动传播心理学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研究或在新媒体语境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主题,或体现了当前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即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和情绪情感。 作者简介 杨宜音,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心理学和转型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目录 社会变迁视野下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探索与进展(代卷首语) 张晓辉 杨宜音 传播行为中首因效应的社会性:基于格式塔的心物场理论 郭庆光 肖爱丽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移动互联网用户APP使用行为研究 丁迈 罗佳 从怀旧到媒介怀旧: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术史分析 李玲 杨宜音 关系破冰:高居住流动性环境下的口碑传播及其心理功能 李雅雯 杨婧洁 王芳 用户评论、信息论据形式和卷入度对伪健康信息误导纠正效果的影响 毛良斌 陈平 新媒体时代的英雄形象塑造与价值观传播——以中国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实践为例 陈锐 余小梅 柳润 情绪传播下的“野性消费”:场景生成、价值观共鸣与风险防控 孟达 压力与社会支持利用:自我表露和忍式表达策略的作用 王志云 蒲鹤引 赖颖冰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基于侠客岛微信群组互动的考察 陈梓鑫 闫玉荣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变迁视角下困境儿童的积极心理》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