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编著者郝润梅、赵明。
景观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特别是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三效益”共同提高、避免生态风险的重要研究与应用领域,是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生态类型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亦有显著的区别,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自然地理学规律和土地科学理论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无疑将会对半干旱地区有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土地规划管理与维持脆弱生态环境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内蒙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不仅提供了基础影像资料,而且提供了软、硬件实验室研究条件,为课题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供了方便;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牧区水利研究所昭和定位观测站(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合作单位)为本项研究提供了部分观测数据资料。
1 概述
1.1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功能内涵
1.1.1 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类型
1.1.2 景观与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
1.1.3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国内外研究简述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2.2 景观生态研究
1.2.3 景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1.2.4 景观生态功能及其价值估算研究
1.2.5 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功能相关性研究
1.2.6 研究区域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过程
1.3.1 理论基础
1.3.2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功能研究的一般过程
1.3.3 分类系统确定
1.4 研究方法与信息来源
1.4.1 研究方法与手段
1.4.2 信息来源与数据处理
1.5 呼和浩特市概况
1.5.1 自然地理环境
1.5.2 社会经济发展
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2.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特征
2.1.1 土地利用现状
2.1.2 呼和浩特市1997-2009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2.1.3 变化原因解析
2.1.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2.2 呼和浩特市景观生态环境变迁历程
2.2.1 地质历史时期景观生态环境变迁
2.2.2 人类历史时期景观生态环境变化
2.2.3 1996-2009年景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
2.3 景观生态环境受损评价研究
2.3.1 景观生态格局现状分析
2.3.2 景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2.4 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相关性
2.5 本章结论
3 呼和浩特市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研究
3.1 概述
3.1.1 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划研究现状
3.1.2 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3.2 特殊生态功能区分区
3.2.1 低山丘陵草原恢复与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
3.2.2 大青山一蛮汉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3.2.3 土默特平原灌溉农业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3.2.4 城市服务功能区
3.2.5 黄土丘陵水土保持与梯田农业生态功能区
3.3 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发挥的保障体系
3.4 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选择探讨
3.5 本章结论
4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 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