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的理论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是最好由史入门,二是了解、掌握最基本的范畴、概念和基础理论。有了对历史的了解,就知道理论是怎样发展的、历史上有哪些问题,也会和今天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有了对学科基本范畴、概念和理论的了解,就可以培养起理论思维的能力,并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由此便可“渐入佳境”,可以入门、甚至登堂。修海林编著的《音乐美学通论(精)》合中国、西方音乐美学史以及音乐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于一体,为初学者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读本,适应了许多学习者的需要。
修海林编著的《音乐美学通论(精)》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教程性专著。《音乐美学通论(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二章构成的“音乐美学思想史”,分别介绍了中、西方音乐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三、四、五、六、七章则分别对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情绪问题、音乐创作、表演、传播审美活动的规律,音乐美的鉴赏以及音乐美的价值问题作了详尽而细微的研究分析。全书结构恢宏,立论严谨,显露出作者之“大家风范”;思路清楚,观念新颖,分析透彻,例证精详,使人开卷有益而步入对美感的渐悟、顿悟。
序
导论:音乐美学理论新构
第一章 中国音乐审美意识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西方音乐审美意识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 音乐存在方式的美学研究
第四章 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中的情感情绪问题
第五章 音乐创作、表演、传播三度创作中的立美、审美活动
第六章 音乐美的鉴赏
第七章 音乐的存在与人的存在——音乐美与价值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