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编著者铃木大拙等。
禅是印度的理性与抽象思考同中国人讲求实际的性格相融合的结晶。心理分析是西方人道主义同理性主义的结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对人心中的种种黑暗力量追求的表现。
禅是一种达到开悟的理论与方法,是一种体验,是宗教性的或神秘性的,而心理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是彻底非宗教性的;禅是精神拯救的道路,而心理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禅与心理分析都是关乎人的本性的理论,并且是导致人的泰然状态的实践方法。两者各自代表东方与西方的典型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日本)铃木大拙//(美国)弗洛姆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编著者铃木大拙等。 禅是印度的理性与抽象思考同中国人讲求实际的性格相融合的结晶。心理分析是西方人道主义同理性主义的结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对人心中的种种黑暗力量追求的表现。 禅是一种达到开悟的理论与方法,是一种体验,是宗教性的或神秘性的,而心理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是彻底非宗教性的;禅是精神拯救的道路,而心理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禅与心理分析都是关乎人的本性的理论,并且是导致人的泰然状态的实践方法。两者各自代表东方与西方的典型思想。 内容推荐 《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编著者铃木大拙等。 《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内容提要:本书根据1957年日本惮学大师铃木大拙与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等展开的东两方思想对话整理而成。他们在这次主题为“禅与心理分析”国际学术会议上都发表了各自对禅宗的心得体会和对东西方思想的比较铃术夫拙对弹与心理分析展开独到精辟的论述,令人拍案叫绝,而弗洛姆总结了铃木大拙阐明的禅宗要点,并通过对掸与心理分析的比较,认为两者在拯救心灵创伤,寻求人生诸多答案,充分把握世界,超越自我迈向心身健康之路等方面,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录 前言 禅学讲座 一、东方与西方 二、禅中的无意识 三、禅中的自我概念 四、公案 五、五个步骤(五位) 心理分析与禅佛教 一、今日的精神危机与n理分析的任务 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概惫中的价值与目标 三、泰然状态的本质——人的精神进化 四、意识、抑制与抑制之解除的性质 五、祥之原理 六、抑制的解除与开悟侣 人类处境与禅 一、人类处境 二、禅 附录一对话铃木大拙 附录二临济录(原文) 试读章节 这位艺术家遵照住持的话,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努力,而变得有信心,因为他在他的无意识中,见到了自己化身为龙。其结果就是我们今日在京都妙心寺法殿所见到的天花板上的龙。 顺便我要提到一位中国画家关于龙的故事。这位画家想画一条龙,但是由于从未看过活龙,就盼望着有这么一个机会。有一天,一条真正的龙从窗子探头进来,说:“我来了,画我吧!”这位画家如此震惊于这个未曾预料的访客,以至于昏倒,而未能好好看它。他未能画出一条活生生的龙。 只是看是不够的。艺术家必须进入物体之内,从里面去感觉它,并让自己去过它的生活。梭罗(Thoreau)被认做是比职业的自然学家更好的自然学家,歌德亦复如是。他们认识自然,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去过它的生活。科学家则用客观的方式来对待它,即是用肤浅的方式。“我和你”可能完全正确,但事实上,我们却不能说这句话,因为当我说这句话时,“我”就是“你”,而“你”就是“我”。二元论必须以某种非二元论的东西作为其基础,否则,就不能维持。 科学靠二元论而繁盛,因此,科学家们意图把一切都 简化为量的单位。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发明种种的机械器具。工艺学乃是现代文明的主调。任何东西,只要他们不能把它简化为量,就把它视为非科学或前科学的,而加以摒弃。他们设置了一套规律,而凡是溜出了这些规律之掌握的,他们就自然把它弃之一旁,认做是不属于他们研究的范围。他们的网不论是何等精密,但由于它们是网,某些东西就必然会溜失,而这些东西因此就不能用任何方式来测量。量必然是无尽的,而科学终要有一日承认,要掌握实体,它是无能为力的。无意识是科学研究的领域之外的。因此,科学家们所能做的一切,乃是指出这一个领域的存在而已。而这也足够科学去忙碌了。 无意识是一种必须去感觉的东西——所言感觉,不是一般而言的意义,而是以我所要称之为最原始或最基本的意义。这可能需要解释。当我们说“我觉得这张桌子硬”。或“我觉得冷”,这类感觉是属于感官领域的,同听或看之类的感觉有所分别。当我们说“我觉得寂寞”或“我觉得高兴”时,就更为有整体意义、内在意义,然而。仍旧属于相对的意识领域。但对无意识的知觉则是远为更基本、更初始,指向“无名”时代,那时,意识尚未从我们所称为混沌状态的自然觉醒。然而,自然并非混沌状态,因为任何混沌状态的事物,都不能存在。它只是一个概念,赋予那拒绝用一般的尺度来衡量的领域。自然是混沌的,其意义为,它是无限的可能性的储藏所。从这一个混沌中所发展出来的意识,是肤浅的东西,只能触及实体的边缘。我们的意识,只不过是遍布地球的汪洋中一个漂浮的小岛。然而,是经由这个小岛,我们才能够看出去,看到那无限伸延的无意识本身;对于它,我们所能具有的一切,乃是对它的感觉,但是这个感觉却非小事,因为是由这个感觉,我们才认识到我们这片断的存在具有其充分的意义,而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我们并不是白活一场。科学,由其本性使然,从不能给予我们完全的安全与无畏之感,这种感觉是由我们对无意识的感受而来。 我们不能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却生而具有如此的禀赋,以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然不是特殊领域的艺术家,诸如画家、雕刻家、音乐家、诗人等等,而是生活的艺术家。这个生活的艺术家,听起来可能新奇,但是,事实上我们却生来都是生活的艺术家,而不知道自己是如此。我们大部分人都失于成为这样的艺术家,而其结果,是我们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问:“生命是什么意义?”“我们岂不是面对着空白的虚无吗?”“当我们活了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岁以后。我们又到哪里去呢?谁也不知道。”P23-P25 序言 这本禅与心理分析的缘起,是1957年8月在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一次座谈会,这个座谈会为期一周,是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心理分析学系所赞助。 任何心理学家,即使只不过在二十年前,当他发现他的同事们对一种像禅宗这样的“神秘”宗教体系感兴趣时,都会极为惊奇或者震惊。但是如果他知道大部分参加此次座谈的人,不但对这个神秘宗教体系感兴趣,而且深为关心,则他必将更为惊奇。这些人,在同铃木大拙博士及其理念相处一周之后,从最低限度说,也受到非常清新与激发性的影响。 这一项改变,其原因本书将做说明——特别是在我的文章中。把它们归总起来说,是在于心理分析理论的发展,是在于西方世界的智力与精神气象的变化,在于铃木大拙博士的贡献,他,由于他的著作、讲座和他的人格,业已使西方世界对禅有所认识。 我想参加这次座谈的每位人士,正像读这本书的人一样,对铃木大拙博士的著作多少有所知悉。但本书所发表的讲词与铃木大拙博士其他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处特别讨论着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诸如无意识、自我等;并且,他的演讲所发表的对象,是一组少数的心理分析家与心理学家,他们的关心与问题,在一个星期交谈讨论的时间,都会向铃木博士提出。因此,我相信,这些讲座对于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许多关心人性问题的有思想的人,一定有其特殊的价值,因为,尽管它们读起来并不“轻易”,却会使读者对禅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俾使他能够继续他自己对禅的认识。 这本书中另两篇文章几乎无需说明。我唯一须提到的是,虽则铃木博士与马蒂诺博士的文章几乎完全保持座谈会时的原样(铃木博士仅把演讲词的形式改为文章的形式),我的部分则完全修订过,在长度和内容上皆是如此。修订的原因主要是座谈会使然。对于禅宗的文字我以前虽有所知悉,但座谈会所给我的启发以及随后的思考,导致内容有相当的扩充,以及理念上有相当的修订。这不只就我对禅的领会方面是如此,并且就某些心理分析概念方面亦是如此,诸如,无意识之构成的问题,由无意识转入意识的问题,以及心理分析治疗的目的之问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