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顺所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力求表达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并运用新的哲学方法所进行的思考。本书就价值现象的本质、发生和存在的基础,价值意识表现形式和现实实践形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并经过分析论证,对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化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当代价值观念变革和文明冲突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表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李德顺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德顺所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力求表达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并运用新的哲学方法所进行的思考。本书就价值现象的本质、发生和存在的基础,价值意识表现形式和现实实践形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并经过分析论证,对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化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当代价值观念变革和文明冲突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表述。 内容推荐 哲学价值论是正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存在论、意识论相并列的哲学基础理论分支,一向由西方哲学家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所探讨,长期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李德顺所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属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自主创新的一项成果。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学科的高度,就价值现象的本质、发生和存在的基础,价值意识表现形式和现实实践形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并经过分析论证,对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化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当代价值观念变革和文明冲突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表述,使之具有较清晰的面貌和逻辑,从而确立了一个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哲学研究框架。 目录 导论:价值问题与哲学 一、“价值”问题的哲学地位 二、价值问题与思想史 三、价值论与马克思哲学 四、价值研究的视角和意义 第一篇 价值的存在论研究 篇题释义 第一章 价值的基础 一、关于价值存在的不同理解 二、作为关系范畴的主体与客体 三、主体性:人的对象性权利与责任 四、客体性:对象的性质和意义 五、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作用 第二章 价值的本性 一、人类的“两个尺度”与价值、真理 马克思的“两个尺度”思想 “价值”的定义 重新理解“真理”的意义 二、价值因主体而异的本性 价值的个体性和多元化 价值的多维性和全面性 价值的时效性和历时态 三、讨论:价值的“客观性”问题 第三章 价值的类型 一、划分价值类型的方法 二、几种基本的价值类型 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人类理想境界:真、善、美 三、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含义辨析 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与享用 人的自我价值:自主与担当 “残疾人的价值”与人道主义 第二篇 价值的意识论研究 篇题释义 第四章 人的价值意识 一、价值意识与非价值意识 “态度”与知识 价值意识的社会形式 价值意识的精神形式 二、价值心理 欲望、愿望、动机 兴趣、趣味 情绪、情感 意志 三、价值观念 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念的特有形式 价值观念的基本构成 价值观念的特性 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功能 第五章 评价、认知与反映 一、评价与认知的区别 二、评价所把握的对象:价值事实 什么是“价值事实”? 作为一种主体性事实的价值 讨论:“价值事实”观念的意义 三、评价论与反映论 传统反映论的局限 “反映”的多维化 第六章 评价标准与价值标准 一、评价标准与“标准的标准” 在评价标准的背后 价值标准与主体存在的同一 讨论:评价标准的“真假”之分 二、评价标准与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标准”的最高形式 讨论:评价逻辑的“大前提问题” 三、评价标准的内在矛盾 第七章 社会评价 一、社会评价的结构 社会评价的对象与主体 社会评价的公共性标准 二、社会评价能否合理化 讨论:社会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社会评价合理化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篇 价值的实践论研究 篇题释义 第八章 价值、真理与实践 一、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两大原则的矛盾及其意义 价值与真理统一的条件 二、两大原则在实践中的统一 价值与真理的互容互渗 价值与真理的互引互化 价值与真理统一的实践验证 讨论:能否从“是”推出“应该”? 三、价值原则与实用主义 作为价值哲学的实用主义 真理与“有用”的两种联结 第九章 历史与价值 一、价值论的社会历史观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历史真理论与历史价值论 人的价值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 作为历史价值观的人民主体论 二、社会主义观的反思与超越 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 新社会主义观的思维方式 三、人的前景:解放与自由 自由的“实然”与“应然” 人的全面性的自我生成 第十章 价值冲突与当代文明 一、“人类中心”与“环境价值” 应该否定“人类中心”吗? “环境价值”的社会意义 二、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 什么是“科学的价值”? 走向理性化的人文精神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 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 超越“两极对立”的文化出路 讨论:怎样看待“普世价值”? 简短结语 参考书目 第2版后记 第3版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