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革新经营突破困境
企业经营的困境
企业经营,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持续不断力求革新经营,是企业成长壮大的不二法门。企业处于顺境,须以革新创造最大的利润;处于逆境,须以革新突破困局或在败中求胜。
在目前动荡经济时代,各企业的经营愈来愈艰难,普遍面临各种经营困境,使得渐处逆境者,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而尚在顺境中者,也是“潇潇风雨声,声声入耳惊心”。各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情况不一,其中荦荦大者如下:
1.货币升值方兴未艾,各出口业者产品单价调整困难,只能不断牺牲利润,又面临各国保护主义措施,更是雪上加霜。
2.国内外企业竞争极为惨烈,拓展业务及市场困难,市场更可能随时被取代。提高单价增加销量至为不易,各项成本与费用又节节上涨,利润因此节节下降。
3.产品老化,十数年如一日,在设计、品质及成本上进步有限,产品等级未能提升,新产品未能开发。
4.市场老化,市场地区、市场区隔、营销通路及客户对象,仍守旧局。
5.技术老化,设计工程、品质工程、制造工程及机器设备等,未能力求创新改良或汰旧更新。
6.人员老化,员工观念保守陈腐,技术及管理未能随时代要求而进步,工作缺乏效率不求改进,缺乏真正的人才。
7.组织老化,单位过多,组织层数过多。将多于兵,动口人多,动手人少。各单位协调困难,本位主义盛行,派系斗争激烈,冗员充斥,处处呆人呆事。
8.管理制度陈旧疏漏,不符合时代要求。高级主管不尊重制度,人治重于法治,人存政存,人亡政息。
9.领导统御唯命是从,员工授权及责任感不足,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管理与技术均缺少训练。重用家族,员工缺少归属感,离心离德。
10.中小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在转型蜕变时遭遇人才、技术与制度上重大的困难。家族企业第二代接班无力,守成不易,成长更为不易。
革新突破之道
突破各种经营困境,先求生存再求成长,必须由政府与民间业者共同努力达成。在政府与民间团体方面,进行国际上的沟通协商交涉,修改不合时宜的法令,简化行政手续,维持社会安定与秩序,及建造适合工商发展的社会环境等,都是应该努力的目标。
从企业本身来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求诸己。除了共同促进经营大环境的改善之外,各企业更要自行努力革新、整顿经营。只要坚定决心与意志,掌握经营的重点和利基,唤起全体员工共体时艰,先安内,检讨本身在组织和管理上的缺失与浪费,提高生产绩效及降低成本,创新改良产品及设备;再攘外,努力开拓市场,使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则经营危机反可转为机会,奠定卓越经营的基础。分述如下:
一、建立全体员工共识
企业真正的经营者,在于全体员工。全体员工表现的好坏,足以决定企业的盛衰。使全体员工具有共同的认知和理念,才能使其自动自发、积极主动努力为企业奉献,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达成企业的目标。
(一)培养员工以企业为事业的其识
人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事业中发挥成就,安身立命。员工在企业内服务,是受雇的伙计,为老板工作?或企业就是自己的事业,为企业也为自己而工作?认知上的差异,是员工在企业内一切行为表现优劣的根源。企业在理念和做法上,使全体员工以企业为事业,是革新经营的起点。
要达到这种境界,在物质方面,最好重新检讨整个工资制度,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估制度,使各种工资、奖金及红利均与绩效密切关联,以激励性的工资所得作为实质的事业报偿。在精神方面,要努力消除本位主义与派系斗争,建立简明有效的制度,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和谐的组织环境下,使员工都能充分发挥成就。从物质与精神上双管齐下,使员工充分参与经营并享受经营成果,员工的事业共识才能真正落实生根。
(二)培养员工优患共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敌国外患者国叵亡”是古圣先贤深切体会后的金玉良言。企业各级干部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对于经营上所遭遇的各种困境,如货币升值对公司营收减少的影响、同业竞争的情形、单价调整的困难,及成本高涨的情况等,都要让员工尽量了解。如果目前企业营运良好,也要让员工了解,在各种困难隐忧之下,情况也可能逐渐逆转。
如何面对忧患突破困境,企业须有因应的对策。各项对策的方针、目标及做法,要让有关员工尽量了解,以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密切配合。执行的成果、优缺点及改进之道,必须充分加以检讨及贯彻执行。在了解忧患及突破忧患的过程中,员工与企业共赴患难存亡攸关,终将逐渐结为一体。
二、精简组织及改良管理制度
要彻底达成革新经营的成果,必须在简单有效的制度之下,运用并发挥整个组织的力量。目前,国内企业在组织及制度上的缺失不少,对整个组织重新加以检讨安排,对各种管理制度重新加以修正或建立,高层经营者尊重组织,尊重制度,减少权威干预,都是革新经营的当务之急。
(一)精简组织,充分运用组织力量
冷静检讨各级员工工作的情况,常可发现员工彼此互相制造工作,浪费许多时间去处理无谓的“庸人自扰”,如不必要或无效率的请示、指示、协调、开会、争辩及推诿等。愈复杂的组织,情形愈严重。精简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节减间接人员费用。因此,各企业应积极研究裁并组织单位,减少组织层级数目,减少干部官衔级数,减少各单位人数,重新安排或裁减多余及不适任的人员,引进有经验、有能力的新血轮。
对于每一位员工,各企业应在充分的授权下,严格要求其担当应有的责任,逐渐使人人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使各级组织都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各级员工,均应严格要求成果及目标之达成,运用各种在职训练及企业外训练,努力充实员工的专业认知、管理知识、领导统御素养及领袖通识。高层经营者更应以开阔恢弘的心胸,掌握正确的经营方针及经营重点,授权员工在目标原则与权责下独立作业发挥作用,切勿事事干预或事事要求请示。P2-4
民富国强,是政府与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要民富国强,最好以经济建设作为中心,而经济建设应以企业作为中心,企业则以企业的扎根与发展作为中心。
笔者出生于中国台湾的农村,在台湾光复的第一年进入小学就读。从略为懂事开始,就常感到疑惑:台湾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当时家中还务农,自小就在课余帮助农事。有时在水田中背脊朝天跪地除草,酷热难耐、汗如雨下。笔者当时就不断地在想,个人和台湾的贫穷难道是宿命吗?非努力改变不可。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常告诉我们,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文明的强盛大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但自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采取锁国政策,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国力日渐衰微。当时西方各国因产业革命而经济发达,日本自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后也是如此,各国强盛之后都向外扩张并侵略中国。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又在抵抗西方各国和日本的侵略中屡战屡败,国势一蹶不振,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沦为次殖民地,中国竟还被日本讥笑为“东亚病夫”,台湾更被割让给日本作为殖民地约50年。听到这些,内心愤怒激荡澎湃不已。当时就痛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有所作为。
高中时,笔者以政府公费就读师范,毕业后从事基础教育。于服务数年后报考大学,幸获高分。与邻居吕大哥讨论填写志愿时,吕大哥问:“你的志向如何?”当时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念了两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吕大哥说:“那你不要再读教育或你所擅长的文学了,你该去读企业管理。”经反复讨论思虑,于是进入第一志愿的台湾大学商学系就读。
大学毕业,笔者以优异成绩考取政府文官考试财政金融科及台湾省特考工商管理科,于1967年应邀进入台湾银行就职,成为台湾外汇管理的一员,当时这是人人称羡的金饭碗。过了两三年,笔者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日本二战败后崛起如此迅速,何以台湾至今仍如此残破落后,关键应是经济和企业。在此之时,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所说的话也常萦绕在心:“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国家。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于是毅然辞职进入企业界,并自1970年开始进入美商在台湾投资的公司,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
笔者在美资线艺(Coilcraft)电子公司服务数年之后,于1977年晋升为总经理。履新初任到美国总公司考察时,眼见美国如此富裕强大,对照台湾的贫穷落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对美国盛赞不已。总裁李白文(Charles Lieber瑚an)先生听后淡淡地说:“美国如此富强,是美国人的祖先和现代的美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听后如受当头棒喝五雷轰顶,思潮汹涌,激动万分,最后只剩两个强烈的念头:一是台湾会这么差这么烂,是台湾人的祖先和现代的台湾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自美回国后,遂努力经营企业、贡献社会,并更加日以继夜地认真学习演练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过两年,笔者决定将心得发表,利用夜间和假日在生产力中心等处开企业管理讲座,并写企业管理相关文章在报章杂志发表,希望能扩大效益。其后,历任数家公司总经理,并开顾问公司指导众多企业,还曾到美国留学,获得了企业管理硕士(MBA)学位。自1981年起,又陆续参与台湾和大陆的一些企业改革和发展计划。自2001年起,与好友王世任先生共创朝春集团,从事生物科技事业。在此期间,仍继续开企业管理讲座和发表企业管理相关文章,并出版了著作《中小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创新与突破》、《禅道与企业管理》、《孙子兵法与商战演义》、《成本控制力——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方法》,和本书《根深业茂——企业扎根与发展的实践》,以及运用中华智慧,如《孙子兵法》、儒家四书、《道德经》、禅学等在企业管理和人生上的《中华的智慧》等。笔者心中只坚持一个信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须努力发展经济和企业,愿全心全意尽绵薄之力,团结大家共同完成心愿。”
在企业界数十年的实践和历练中,笔者深深地感觉到,要经营管理好企业,使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一定要做好企业的扎根工作,在整体经营和人才培养以及营销、技术、管理方面,切实扎好深厚的根基。在扎好根基时,要配合企业阶段性成长的需求;而在企业成长时,也要继续扎好更广大、更深厚的根基。两者应相辅相成并相互为用,企业才能永续经营,持续发展。如果所有企业都能如此,当能使经济发展和民富国强更早窦现并更能持久。
运用中华智慧,对于企业的扎根与发展至关重要,《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企业要致力于扎好根基的根本要务,这样才更能完成创造利润和贡献社会的使命。《孙子兵法》也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就企业而言,永续成功发展的企业,是不断做好扎根和发展所需条件的企业。而要做好企业扎根与发展的实践,《道德经》上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必须做好各项相关的细节工作。这些中华智慧,都颇发人深省,可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经由大家共同的努力,必可再度振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历三十余年,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力日益强盛,二三十年内将可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若认真务实反省,中国离世界真正先进国家的水平仍有相当的差距,大家仍须更加努力。笔者以“振兴中华民族,创建世界光明”自相期许,望与大家共同努力达成。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要达成此远大的目标。请从企业的扎根和发展着手,自始至终都要勤奋、认真、务实、彻底,并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发挥企业的社会使命。这样,不但企业,连同国家、民族和全世界在内,都会根深业茂、基业长青!
邱明正所著的《根深业茂(企业扎根与发展的实践)》可以说是企业如何扎根与发展在实践方面相当深入的著作。《根深业茂(企业扎根与发展的实践)》的第一章是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全方位角度讲述企业如何实践扎根与发展,包括企业如何革新经营突破困境、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执行力、如何成为卓越的总经理、企业扎根与根留国内的策略、中国西部如何开发等,并说明台湾中小企业的做法和管理机制作为印证和参考。
邱明正所著的《根深业茂(企业扎根与发展的实践)》现身说法,通过翔实的案例、精彩的分析,提出了全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非常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值得企业内人手一本深入研究应用,以便在经营管理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并快速掌握和运用“全方位管理”智慧,从而稳扎根基、创新发展,进而达至——根深业茂、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