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作者陈瓷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待冰冷的历史,给我们呈现出鲜活的三国历史。他的文笔洗练、优美生动。每个读过他的书的人,都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三国历史的穿越之旅。他的思想贴近现实、观照俗世,让我们从中领会到人生最底层也是最深沉的人生体验和处事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瓷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作者陈瓷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待冰冷的历史,给我们呈现出鲜活的三国历史。他的文笔洗练、优美生动。每个读过他的书的人,都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三国历史的穿越之旅。他的思想贴近现实、观照俗世,让我们从中领会到人生最底层也是最深沉的人生体验和处事智慧。 内容推荐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侧重于记载功业,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 目录 第一章 青涩岁月 一 认爹当上皇帝 二 认爹创造财富 三 孤独的蚂蚁 四 情愿认个爹 五 武圣之后和西瓜太郎 六 从不良少年到争议干部 七 临时工的爱情 八 读书改变命运 九 梦想被人狙击 十 太阳跳到怀里就怀孕 十一 神奇的咒语 第二章 青萍之末 一 投身时代的熔炉 二 在国家废墟上崛起 三 感谢折磨你的队 四 以此获罪,何傀海内 五 有时也不怯战 第三章 沧海横流 一 人生在此拐弯 二 是是非非逃亡路 三 让人失望的联盟 四 一个让董卓害怕的人 五 刘备有可能得0分 第四章 野兽丛林 一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二 吾当谁与戮力乎 三 不是自己死就是让别人死 四 没有资格说仁义 第五章 天下逐鹿 一 一件惊天血案 二 复仇只是假象 三 角色的转变 四 同样的角色 五 意料之外的新年礼物 六 麦子决定战争走向 七 江东的青春风暴 第六章 谁执牛耳 一 皇帝的吃饭问题 二 一袋粮食引发的高层争论 三 养皇帝比养猪划算 四 看看谁更无耻 五 左手天堂,右手地狱 六 造假账的少年县长 第七章 大浪淘沙 一 艳遇的代价 二 阴谋在信来信往中 三 一次神秘的胜利 四 生死白门楼 五 战火里的追风少年 第八章 争霸赌局 一 做最完全的自己 二 刘备的藏心术 三 曹操首级的价格 四 赌博先赔心 第九章 战云再起 一 全靠一匹马活着 二 三顾茅庐的真正主题 三 冷血的权力动物 四 曹操的平衡术 五 写在刀尖上的诗歌 六 杀人的理由是这样找到的 七 诸葛亮还是算错了 八 不同寻常的逃跑 第十章 大江东去 一 败给了自怛 二 孙权的性格短板 三 乱世的花嫁 四 无耻和无赖 第十一章 关河决战 一 谎话宫文的范本 二 风蝴雀台 三 一个比一个无耻 四 曹操的战场行为艺术秀 五 杀人像写诗 六 孙权的战场行为艺术秀 第十二章 蜀道之难 一 刘备的酒场段子 二 包拯断案断刘备 三 得陇可以望蜀吗 四 几根胡子引发的血案 五 权力的冲刺 第十三章 英雄谢幕 一 佛罗里达效应下的曹操 二 鸡肋的味道 三 又一个王者 四 消失在红尘里 五 一个新皇帝 六 屈辱的王冠 七 红尘劫 精彩回头看 试读章节 二 认爹创造财富 宦官们打击士人,短时间里国家公务员大量减员,而维护国家运行需要一些专业型官员,于是很多在家睡大觉的人,就会被突然飞来的官帽儿砸到。沛国谯县,在家为父亲曹腾守孝大约已有十年的曹嵩,突然接到进京担任大司农的诏书。曹嵩跑到曹腾坟前,“扑通”跪下,“砰砰”磕头,“我幸亏认你为爹,才有了今天”。 对曹嵩来说,曹腾本来是一个闲杂人员,可是,命运偏偏安排曹嵩认曹腾为爹。曹腾年轻时就被阉割入宫做了宦官,被当时的邓太后选中,陪伴皇太子刘保读书。刘保即位,成了汉顺帝。他没有忘记儿时玩伴、同学,曹腾逐渐得到重用,成为中常侍。顺帝死后是冲帝、质帝,曹腾都侍奉左右。三岁的冲帝刘炳在位半年就死了;质帝刘缵八岁即位,九岁就被外戚梁冀毒死。皇帝年幼,太后临政,太后是女人,与大臣沟通有诸多不便,往往需要宦官出面沟通。这时就迫切需要一个太后能信任同时大臣能接受的宦官站出来——曹腾恰恰是这样一个人物。曹腾的心理并不像其他宦官一样阴暗。相反他有积极阳光的一面。性格敦厚,行事严谨。这充分说明一条真理:没有阴暗的职业,只有阴暗的人。于是曹腾得到了宫内外的信任。质帝遇害后,曹腾正确站队,与大将军梁冀一起迎立桓帝,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大长秋。大长秋是太后身边最高的职位,与外朝的九卿等同。当时是梁太后临政,九卿基本架空,反倒不如曹腾这个宦官有用。曹腾在宦官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奉事四帝,前后长达三十年,工作零失误。 宦官在生理上是不能有后代的,按说事业强人曹腾的生活是残缺的。但是皇帝通过政策扶持,圆了曹腾的后代梦。顺帝在135年下令允许宦官养子袭爵,曹腾就按照这条法令领养了曹嵩——曹操的爹。 曹嵩的来历是个悬案。一直有史学家认为曹嵩是曹腾从兄弟家领养的侄子,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历史系联手,通过对全国各地111个曹氏家族人群DNA和族谱的调查,在2011年12月22日发表论文称找到了曹操的后人,而且认为曹嵩应该是曹腾同宗的养子,为曹嵩本属曹氏的说法提供了一个依据。而当时的史书《吴书》和后来的《世说新语》,还有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曹嵩是从夏侯氏家过继的,1974年以来亳州市出土的曹氏宗族墓砖中,即有夏侯氏成员名字在内,被认为是曹嵩出于夏侯氏的铁证。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三国志》,则糊里糊涂地说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后来,曹操的政敌袁绍,在声讨曹操的檄文里,把曹嵩“乞丐携养”列为曹操罪状之一。骂曹嵩是不知从哪里领养的野孩子。 无论出身如何,自从认曹腾为爹那天开始,曹嵩的人生就改变了。先不说他可以继承曹腾的费亭侯爵位,单说他得到的人脉资源,就是一般人奋斗几辈子也无法拥有的。因为曹腾的提携,谯县曹家成了官宦之家。1974年在安徽毫州市发现了曹氏宗族墓葬群,陆续出土了带字墓砖、银缕玉衣等文物,这些文物表明曹腾和他的本家曹褒、曹炽、曹鼎等人就埋在这里。当然,曹嵩也在这里。 曹褒是曹腾的堂兄或者堂弟,因为曹腾的提携,官至颍川太守。曹褒的儿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炽的儿子曹仁(具体事迹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和曹纯,是曹操的得力部下。 曹腾有一个侄子叫曹鼎,官至尚书令。曹鼎有一个兄弟叫曹瑜,官至卫将军。曹鼎与曹瑜还有一个亲兄弟,名字没留下来,但是他的儿子曹洪,却为曹操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腾还有一个堂侄,官至吴郡太守,姓名不详,但是此堂侄的孙子曹休是曹氏集团后期的中坚。 自从认曹腾为爹那一刻开始。曹嵩就自动拥有了曹家的声望和势力。他想不发达,曹家人也不答应,因为他不发达,会给曹家丢脸。何况,曹家能有今天是曹腾切除了身上男人最重要的器官后换来的。 曹嵩不发达。不仅仅曹家人不答应,朝野也有很多人不答应。大长秋曹腾的一大职责就是推荐贤能,低调务实的曹腾并不像其他宦官那样跋扈贪婪,他懂得中庸之道,大力举荐贤能做官,例如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堂溪典等人,都位至公卿。这些人在曹腾举荐下做了官,当然会想方设法地提携曹嵩——谁不希望落个知恩图报的好名声啊。 不仅仅是人脉资源这一无形财富,曹腾还给曹嵩积攒了一大笔真金白银的财富。除了正常收入,曹腾的灰色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因为能与皇帝说上话,那些想跑官买官却没有路子的人,就通过曹腾来运作。当时的蜀郡太守想升升官,就趁下属进京出差的机会,给曹腾带去书信和礼物。蜀郡那么偏僻,都知道要升官可以找曹腾,中原地区和朝中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曹嵩的财产可想而知了。这笔巨额遗产极大地影响了曹嵩的人生轨迹,也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既是宦官后代,被宦官信任,又有士人人脉,被士人扶持;既有家族背景,又有金钱开道。在大批官吏被宦官罢黜、大批岗位空缺的情形下,曹嵩被任命为大司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司农负责全国的经济工作,掌管财政和税收,调配国家财政支出,是九卿之一,不仅级别高,而且是从里向外冒着油水的肥差。曹嵩在这个位子上供职多年,家产在曹腾的基础上滚雪球似地增加。而这一切,必然也会影响了儿子曹操的人生。 认爹改变人生。曹嵩在洛阳津津有味地做官,兴致勃勃地发财,眼前金光大道。 远在曹嵩老家谯县,涡河奔腾不息地流淌。河边,14岁的曹操怅惘地望着河对岸那个放羊老头,痴痴地想:要是能认这个人做爹。也许就能有人陪着我说说话了。 P4-6 序言 在历史里搜索幸福 “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清代初年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这样说。三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短短一个历史瞬间而已,但这一瞬间却惊艳无比,因为这段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甚至比一些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代还要多。 三国历史的精彩在于它的金字塔顶尖并非一个点,而是三足鼎立。南宋词人辛弃疾写有这样的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历史因为曹操、刘备和孙权的相遇而精彩。 可是,一遍遍地翻着史书,在那些功业文字里,我却读出了血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争霸,并不是外御其侮,而是内阋于墙,无论是胜利之花还是失败苦果,都是种植在国家废墟之上的,以百姓鲜血浇灌而成的;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或者刘备,谁都不是在创造和建设。而是在消耗和摧毁。假设一下,要是他们不做霸主,那当时中国就少了三位追逐功业的血腥英雄,而可能多了三位拥抱幸福的世俗男人。可是,历史没有假设,事实是他们做了霸主,但是都活得很痛苦,而天下也变得干疮百孔。既然都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天下人,那他们为何不能成立联合政府而携手造福万民? 或许生活太平庸了,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我们更喜欢搜索功业,并将那些缔造所谓功业的人视为英雄。可是,能够摆脱功业诱惑,甘愿和平庸的人一起沉沦在平庸中,在红尘里幸福着的人,又何尝不是英雄? 在三国历史上,益州牧刘璋就是《金瓶梅》里的武大郎,是无能窝囊的代名词。刘备围困成都,双方相持不下。在城里军民都发誓死守的情况下,刘璋却不忍心再让百姓苦战。打开城门投降。有时,放弃比坚持还要困难,适时果断放弃,何尝不是智者?而刘璋的放弃,并非是妥协求生,而是舍身饲虎,心里装着百姓而放弃私欲——从这个角度说,刘璋是一个人性世界里的英雄,他给了别人幸福,自己也拥有幸福。刘璋投降后,刘备如数返还他的家产,又让他迁到公安,从此,刘璋过着面朝长江春暖花开的安稳日子,而刘备却还要为功业拼杀。最后,刘备兵败夷陵,一病不起,在愤懑和恐惧中离开人世。 做幸福的刘璋,还是痛苦的刘备?这个问题其实不那么容易选。一面是幸福的召唤,一面是功业的诱惑,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时,我们会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那个无解的命题:做一个痛苦的思想家还是做一头幸福的猪? 这个命题是个伪命题,因为把幸福和思想对立起来了,让人们误以为幸福的就是猪,痛苦的就是思想家。其实,幸福的刘璋也是一个思想家,最起码他想清了怎么样才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幸福。 有人喜欢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可是,记住历史的前提是搞清历史,如果记住的只是糊里糊涂的历史,那只会迷失自我。很多人记住了刘备从草鞋摊主到皇帝的人生传奇,记住就记住吧,但是一定得明白,刘备是用来励志的,不是用来寻找幸福的,因为刘备所经营的功业,给他带来了痛苦,给天下带来了灾难。 一直以来,我们读历史写历史,其实就是读功业写功业。功业才是历史,历史就是功业,二十四史外加一部《清史稿》,规模堪比万里长城,字数据说有四千多万,但都是在记录功业多少,却难得关注幸福与否。 总是想象,假如真的能够穿越,我就到三国时代,问问那些汲汲功名的三国霸主们,功业和幸福,哪个更是人生的需要?也许,他们在乎的本来就不是功名,而是幸福。有心理学家认为,控制未来能够创造幸福,如果这话是对的,那么可以说三国霸主们一直在试图创造幸福,因为他们争来争去,争的就是对未来的控制权。 但是,后人在写历史的时候,只是总结历史,忘记了所写的历史人物也曾r8往未来,所以史书里更多是风化的功业,而缺少带着人物体温的幸福。 现在,就让我们在史书的字里行间,追寻三国霸主对未来的向往,搜索他们的幸福。 陈瓷 2012年10月14日写于一也斋 书评(媒体评论) 如今人心愈发浮躁,静下心来读史的人不多,能将一段历史描写得入木三分的作者更是凤毛麟角,陈瓷恰恰卓尔不群。每个中国人都有三国情结,那是一段波澜壮阔、令人神往的历史。陈瓷以夯实的史学知识为基础,从庞杂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去糟取精,以独特的人性角度,生发非凡的见解,展现不一样的三国那些人,再现隐藏在史料中的那些事儿。 ——赵家三郎,文史畅销书作家、杂志主编、著有《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 陈瓷老师的书自出机杼、别有新意。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三国历史线索中梳理并揭示出清晰、流畅的主干脉络,再现历史豪杰的人生轨迹,有天花烂漫之趣但无乱花迷眼之相。读陈瓷的三国,现有滋有味,又有补有益。 ——李浩白,青年历史小说家,著有《司马懿三国》 陈瓷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待冰冷的历史,给我们呈现出鲜活的三国历史。他的文笔洗练、优美生动。每个读过他的书的人,都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三国历史的穿越之旅。他的思想贴近现实、观照俗世,让我们从中领会到人生最底层也是最深沉的人生体验和处事智慧。 ——王文剑,《信息时报》历史专栏作者、经济学博士,著有《汉朝往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