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的第一天,王小王内心忐忑,可面上却故作平静。他小心翼翼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尤其是面对那些挂着招牌式的职场笑脸的同事的招呼。
他憨厚略带羞涩地一笑,算是回应大家。
看着自己空荡荡的办公桌,他煞有介事地把公文包里的大小记事本摆在桌上,接着一屁股坐下来,开始在本子上刷刷地记着什么。
“王小王,真行,这么快就来状态了!”隔桌探来一张嘻嘻笑脸,一起应聘来的同事秦利来不无羡慕地说。
“啊?没什么,我,我只是……”王小王一脸拘谨,眉头低垂地含糊应道。
“你看你,我这是夸你呢,还不好意思了!”秦利来凑过身来。
“我……”王小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算打发了他。
嘴上无语,可王小王此时不由得想起他们前几天集中培训时的情景。公司招的同一批人,有像王小王这样刚踏足社会的大学生,而更多的则是秦利来这样有经验的过来人。他对秦利来的印象颇深,原因就在于他那张始终挂着笑的方正大脸。如果说第一印象在于他的脸型周正,随之而来的接触则有感于他的笑意中时刻透着的热情。每个人,包括王小王,对秦利来的评述似乎都是折服于他的激情和热情。他怎么看都有做主角的资质,上上下下能打成一片,特别是得到培训主管的认可。
就是这么一个热情的人探身过来,王小王纵然感到一股“热浪”袭来,可就是屁股挪不动窝,略显僵硬地坐着,“嗯嗯”应对。
“你们几个新来的,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上到办公室开会!”远处,部门赵经理命令式的声音传来。
“领导开会,赶紧吧!”秦利来自言自语,随手操起记事本,转身扯开大步奔向经理办公室。
王小王慢吞吞地站起来,嘴里不知嘟囔着什么,跟了过去。
“小张,资料人手一份。”赵经理冲身边的秘书扬了扬手中的资料,一努嘴,示意发下去。 很快,开会的几个人手头多了一份关于新产品上市的调研方案。
王小王根本没当回事,而是抬眼看了看赵经理。不巧赵经理正环视大家,目光落在了王小王身上。此时,其他人自顾盯着资料看,没人注意到此时赵经理不经意下摆的眼神。
“抓紧时问看一遍!”赵经理催了一句。
王小王一听,有点木怔地一点头,忙低头展开资料看起来。
办公室寂静无声,不知是大家大气不敢出,还是看得入了迷。
王小王倒不是看得人了迷,而是倍加紧张,他原以为赵经理会直接讲方案的内容,然后布置工作。
“配合新产品上市,我们要做一项扎实的基础工作,那就是现场一对一访谈,力争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赵经理发话了。
“新产品要上市,太好了!”沉默不足片刻工夫,秦利来忍不住小声叫好。
“小秦说得对,”赵经理肯定地一点头,“大家刚来就赶上新产品上市,这是个好机会,有得做呀!”
“经理,”秦利来嗫嚅地说,“您说新产品要上市,我觉得做一对一访问调研针对性特强,感觉要比街头随机发传单要好。”
“没错。研发部给我们提了要求,样本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赵经理看了看大家,接着说,“方案的内容都看了,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怎么做更有实际效果。”
还是秦利来抢了先。
“经理,如果能人户的话,我能不能提个建议?”
见赵经理点了点头,秦利来一下子来了兴致:“现在人户调研确实有难处,大爷大妈们不好开门。我就想啊,我们是不是先要在主流媒体上做一份声明,好让消费者有个心理准备,再搭配一些公司的纪念品就好人户了!”
秦利来话音未落,坐在身边的王小王不知为什么囫囵地嘀咕了一句:“现在哪有上家里的,谁让进?”
赵经理略微一愣,随即道:“小王,听小秦说完了,有你机会发言。”
王小王突然问就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他忙低头摸了摸额头,像在擦汗。
秦利来不知听到没有,面部表情依然兴奋,接着道:“公司可以考虑一下,要是不行的话,没关系,看咱怎么说呗!”
“小秦的建议很好,之前我考虑过,可行!”赵经理认真地说。
配合方案的内容,大家渐渐敞开了话匣子,一时间办公室你言我语,出谋献计或是信誓旦旦不绝于耳。而在其中,唯有王小王谨慎人微,他不时提出自己的顾虑:时间紧,数量能够吗?人不了户怎么办?现在有的小区管得可严了!等等实际中确实能遇到的困难。
“经理,”王小王憋不住,不假思索道,“人户我觉得不现实,还是街头调研来得快。”
赵经理似乎没听到,无动于衷。
“我们要的是结果,”秦利来抢过话,“那就多管齐下。反正做到一对一,入户或者街头的形式都可以,关键是让受访人能耐着性子给我们结果。既然这样,我想即便不入户的话,也可以趁着早市的时间段,大爷大妈集中在一起,搞个小型的发布会,他们准保踊跃参与。”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