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开国六十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支运亭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支运亭编著的《大清开国六十年》在语言文字方面,摒弃了难以理解的古文,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书面语,有些必须使用的古文,都原文作了引述。对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多采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客观、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历史真实的画面,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考虑本书又不是通史,故有些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无关的史事,则大多省略或惜笔未作叙述。

本书中资料翔实可靠,故事惊险刺激。图片珍贵少见。处处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大清开国六十年》编著者支运亭。

关于大清开国,关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已经出出版了不少书籍。但对于爱新觉罗家族的种话起源,关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关于皇太极猝死,关于福临继位……却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大清开国六十年》利用自己担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以来,多年研究、整理、编辑清朝前期的官方史料、满文档案和地方史料的成果,在书中详细记述了明末清初所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宫廷秘史,真实地揭示了努尔哈赤到福临时期军事、政治和王权斗争的内幕,反映了清朝前期少数民族王权、汗位和皇权争夺的刀光剑影,再现了少数民族王朝后宫的淫乱生活和后妃争宠,解开了一个个谜团。书中资料翔实可靠,故事惊险刺激,图片珍贵少见,处处引人入胜。

目录

第一章 爱新觉罗氏是神鸟的传人

第二章 努尔哈赤浪迹天涯的童年

第三章 为什么努尔哈赤又姓佟氏

第四章 中奸计祖孙三代惨蒙难

第五章 为报前仇得妻助含恨起兵

第六章 假恭顺巧用兵女真归一统

第七章 举兵反明萨尔浒大战告捷

第八章 天命汗的两次立储与废储

第九章 充满疑惑的迁都沈阳之举

第十章 攻打宁远兵败疽病发身亡

第十一章 皇太极为何能够登上汗位的

第十二章 除弊政大胆改革施新政

第十三章 明末四次用兵朝鲜的始末

第十四章 巧施离间之计除杀袁崇焕

第十五章 清代八旗制度创建与发展

第十六章 征蒙古归一统获传国玉玺

第十七章 建大清称帝与国号的来历

第十八章 姑侄三人同侍一帝的后宫

第十九章 铁骑踏遍冀鲁晋威震京畿

第二十章 美庄妃施妙计劝降洪承畴

第二十一章 祟德帝清宁宫内猝死之谜

第二十二章 多尔衮拥立婴主巧夺皇权

第二十三章 农民军进京崇祯吊死煤山

第二十四章 风云突变吴三桂引清入关

第二十五章 皇太后与多尔衮风月私情

第二十六章 沈阳盛京皇宫肇建的奥秘

第二十七章 满族神奇的萨满祭祀活动

试读章节

第一章爱新觉罗氏是神鸟的传人

大清国的开创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的英雄。其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最早在夏、商、西周时就有文献记载,那时称“肃慎”。经历了近千年的磨炼,肃慎的后裔到了汉唐时又称挹娄、勿吉、靺鞨,到了宋(辽、金)、元时期,又称作女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图腾和民族传说,据满族民间流传和清朝官书《满洲实录》载,女真人的直系祖先爱新觉罗氏是神鸟的传人。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东北有座巍峨壮丽的布库里山(长白山),山上有一泓清澈透明的山池(天池)名布勒瑚里。夏天池水碧蓝如洗,平如砥镜,池边绿草如茵,百花争艳,不时吸引着翩翩起舞的彩蝶和喳喳欢跃的鸟雀,池中的风景如同镶嵌在布勒瑚里的一幅美丽画卷。也许正是大自然这无比巍峨俊秀的美景诱惑了天上的神灵。

一天,在云雾缭绕的天宫瑶池边,有三位仙女正在游玩,她们是三姊妹,大姐名叫恩库伦,二姐名叫正库伦,三妹名叫佛库伦。她们三人腾云驾雾兴高采烈地相互追逐,突然发现了胜过天宫瑶池的布勒瑚里。姊妹仨都很惊喜,异口同声地说:“人间竟然还有这等美景,赛过天宫也。”于是,姊妹三人便脚踩飘浮的云朵,一同自天而降,来到了美丽的布勒瑚里(天池)边。她们见布勒瑚里的美景胜过天宫,池水比天宫瑶池还清澈,便见景忘情,纷纷解衣跳入池中。她们不停地在池中嬉戏玩耍,不知过了多久才先后上岸。正在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只轻盈可爱的神鹊,盘旋在三仙女佛库伦衣服的上空,然后将喙中所衔的一粒红色的果子丢在了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伦上岸走到自己衣服前,见衣服上有一粒闪闪发光的红果,喜欢得爱不释手。若把它放到地上,恐沾上污秽,继续捧在手里,又无法穿衣服,于是她便把这粒红果含在口中。不料,红果刚放到口中竟然就顺势滑到了她的腹内。待佛库伦穿好衣服,正欲随两位姐姐返回天宫时,却感到小腹沉重,无法随姐姐们一同飞回天宫,只好与两位姐姐暂时分手,自己留在这美丽的布勒瑚里边住了下来。

不知又过了多久,佛库伦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长得非常神奇,发长体壮,落地就会说话。又过了十来个春秋,这个男孩长成一位相貌英俊、举止非凡的粗壮少年。他那黑红的面孔,明朗带笑的眼神,张嘴大笑时露出的洁白牙齿,以及满身隆起的棕黑色肌肉,使他俨然一个地道的少年英才。佛库伦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心中倍感高兴。佛库伦意识到,现在应该是命他去制止战乱和杀戮的时候了。

初春的一天早晨,太阳早早就从大山的那边升起,把烟雾缭绕的布勒瑚里照得越发清澈平静,鲜花迎着明媚的阳光张开欢快的笑脸,鸟雀用它那清脆的叫声打破了宁静的湖边山林。佛库伦为儿子准备好了远行的衣物和独木船,然后把儿子叫到自己面前,向儿子讲述了他的身世,并告诉他姓爱新觉罗氏,取名布库里雍顺。佛库伦郑重地嘱咐布库里雍顺说:“上天让我生你,是让你从这里顺江而下以定乱国,你要前往制之。”说完她把一个小黄布袋挂在布库里雍顺的脖颈上,指给他乘船航行的方向,然后腾空飘然而去,飞回了天宫。

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明白了上天生自己的使命,他依依不舍地目送母亲飞回了天宫后,便谨遵母教,乘船顺流而下。布勒瑚里流出来的江水,犹如抖动着的暗蓝色鳞片闪闪发光。翻滚奔腾的江水打在布库里雍顺的身上,战栗漂浮的小木船像浮在大江中的一片小树叶,汹涌的江涛后浪推动前浪,昼夜不停地朝前奔流。小木船驰过险滩峡谷,不觉间来到了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

斡朵里是一个号称有三万户人家居住的三姓人村寨,这里彪悍的女真人生性好斗,为了竞相争当部落雄长,终日里互相争斗,这种原始仇杀的遗风,使这个茅舍相荫的三姓人村寨,被长年笼罩在一片杀气之中。这天,寨子里一个叫博德里的人到江边取水,他突然看见远处有一条独木船从上游驶来,当船到眼前时,见船上的人是一位相貌奇伟、举止庄严的非凡少年。他来不及同船上的来人打招呼,扔下水桶拔腿跑回到斡朵里村寨报信。这时寨子里正在为争当部落雄长而闹得大乱,取水人博德里告诉大家说:“你们不要再争下去了,从江上游来了一位奇人,看样子是有来历的,你们去见一见吧!”三姓人听博德里这么一说,停止了争斗,一齐拥向江边,去看从江上游来的奇人。

众部族人一起来到江边,见到布库里雍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说:“此人果然是个非凡的人,一定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于是,几个头人便惊讶地问:“你是从哪里来,到这里做什么?”布库里雍顺欣然告诉他们说:“我是仙女佛库伦所生,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天生我是让我到你们这里来平定你们的大乱的。”接着,布库里雍顺就把母亲佛库伦仙女教他说的那番话,详细地向众部落的族人细说了一遍,并将自己脖颈上的小黄布袋打开,见里面有个字条,上面写道:“他母亲是仙女,只因此地要出一位英雄,特叫神鹊含胎,寄在仙女肚子里。他是上天的贵种,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大家听了布库里雍顺的自述,看了黄布袋内的字条,都佩服地说:“这是上天派给我们的雄长。”于是大家一拥而上,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相互交叉,手握手做成人轿,抬着布库里雍顺回到了寨子里,后面男女老少两三千人跟随着。

回到寨子后,经过商议,三姓人一致拥戴布库里雍顺为雄长,并请至今未嫁的老处女百里姑娘陪伴布库里雍顺,照顾他的生活。从此,布库里雍顺的吃喝衣着,统统由百里姑娘细心照料。说也奇怪,自从布库里雍顺来到并被拥为雄长以后,斡朵里便风调雨顺,人人快乐。三姓人合议说:“此人平息了我们的固伦(部落)中谁为主人的争议,可以推举(他)做我们固伦的贝勒(首领)。”从此,布库里雍顺被三姓人推举为盟主贝勒,结束了三姓人为争当部落雄长而长期相互争斗的历史,部民们也过上了和平安宁的幸福日子。

光阴似箭,不觉又过了五六年,布库里雍顺出落得一表人才,相貌十分清秀,斡朵里的女孩儿见了,都愿嫁他。但是在布库里雍顺心里,只有那位百里姑娘。他来到斡朵里后,一直由百里姑娘照顾他,睡也跟着百里姑娘,吃也跟着百里姑娘。百里姑娘此时已四十有余,只因长得十分标致,看上去好似三十岁。绝世风姿,可怜迟暮!在旁人看,这百里姑娘孤芳空老,觉得十分可惜,但在百里姑娘看来,自从和布库里雍顺一起生活,照顾他成为贝勒爷,心里倒也解得寂寞。到了十八岁的布库里雍顺,把斡朵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把它分作十四段,每一段命一人管事,又挑选出四百个身材高大、力气强壮的,编成军队,教练骑马射箭,掮枪舞棍,把这支军队训练得十分英勇善战;同时他又在三姓人的林场四周建立木栅,自此以后,这里就没再发生过走失牲畜和偷盗牛马的事。村民人人高枕无忧,大家都感激布库里雍顺的功德。

十八岁的布库里雍顺,在众人眼里是部族的首领、贝勒,但回到家里,却像个小男孩似的,跟在百里姑娘身旁,好似小孩跟着母亲。百里姑娘从小就照顾他,却也成了习惯,常常和他说笑着解闷儿,有时伸手摸摸他的脖颈头面。布库里雍顺到亲热的时候,便拿捏着百里姑娘的手心,唤几声“姊姊”。到了晚上,他便跟着姊姊一床儿睡,一切冷暖起卧的事体,都是百里姑娘照看着。他们两人虽说耳鬓厮磨,肌肤相亲,一个是处女,一个是童男,却是干干净净、各不相扰地年复一年地朝夕生活在一起。

到了布库里雍顺二十岁以后,斡朵里的人口一天多似一天,兵力也一天强似一天,渔猎的物资和地上生产的麦米也一天多似一天。于是,布库里雍顺以贝勒的身份,常常带领士兵四处抢劫。他仗着自己人多力壮,每次出征,没有不得胜而回的。不到三年工夫,他便收复了十多个村子,因此村子上的管事人,便商量公推布库里雍顺做一个总贝勒。有一天,十四个管事的头领率领村里的管事人,在村中空地上开了一个大会,把布库里雍顺请出来,坐在高台上,大家在台下拜他,村民也在后边跟着膜拜,拜布库里雍顺做十四村的总贝勒。拜过后,大家便在空地上喝酒吃肉。这位新总贝勒请了百里姑娘出来,两人在台上面对面坐着吃着。大家酒醉肉饱,便手拉手跳起舞来,新总贝勒布库里雍顺在台上也拉着百里姑娘的手臂跳起舞来。跳了一阵,他便吩咐左右卫兵,瞒着众人,偷偷地下了高台,和百里姑娘一起走出栅门,骑上一对枣红色骏马。两匹马马耳磨着马耳,马上的布库里雍顺与百里姑娘肩擦着肩,一边走着,一边说笑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片大树林子里,回过头来看看后面的村落,早在云树缥缈之中了。布库里雍顺勒马停步,下得马来,转过头忙将百里姑娘扶下马,然后两人手挽手儿漫步在林子里。当走到一片绿地时,两人便高兴地席地而坐,肩并肩静悄悄地一句话也不说,双双侧身仰望那天上的飞云。

那百里姑娘樱唇微动,一阵阵鼻息吹在布库里雍顺总贝勒的脸上,使他觉得一阵香甜。布库里雍顺心头一动,忙翻过身来,扑上前去,捧着百里姑娘的手心儿不住地亲吻。说也可怜,这四十岁的百里姑娘还是一个女孩儿的身子,这亲吻的事今天和布库里雍顺还是第一次。这位老处女的心不觉感动起来,她回过头来看着总贝勒,只是一笑。

两人正欲说话的时候,鸟儿飘飘飞上半空。由于他们是最近距离地相互凝视着对方,没有留神,耳中也没听到什么。待他们抬起头来看时,见一队士兵静悄悄地站在面前,后面还跟来了许多村里的百姓,个个对他俩笑眯眯的,把百里姑娘羞得粉脸通红,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下去。只听到几百人齐声嚷道:“总贝勒大喜啊!百里姑娘大喜啊!三姓的百姓大喜啊!”大家边嚷边挤上前,男的簇拥着布库里雍顺,女的簇拥着百里姑娘,把他们扶上了马,大家围在他俩的马前马后,一边走着,一边吆喝着,直送到他们的屋子里。十四个管事人一齐上来,劝总贝勒布库里雍顺当夜娶百里姑娘为妻。布库里雍顺答应了管事们的请求。管事的人走出去,召集村上的百姓,把这件喜事向大家宣布,并为之操办新婚典礼。全村的人闻讯后个个高兴,人人踊跃,顿时号角到处吹动,总贝勒住地人山人海。仪式开始,贝勒府的广场中立着大旗杆,有四个萨满,全副打扮,上前来祭堂子。布库里雍顺总贝勒和百里姑娘也跟着拜过。四下里百姓一片欢呼声。接着十六个女孩儿打扮得千伶百俐,在中间跳着舞。十四个管事人前来送礼贺喜,总贝勒便留他们在空地上喝酒吃肉,直吃到黄昏时分。

总贝勒布库里雍顺也喝得酩酊大醉。百里姑娘扶他进了屋,替他解衣,让他入睡,自己则守候在他的身边。看到眼前的这一切,百里姑娘好似在梦中。她不由得想起父母在时,曾为自己的婚姻之事不知操了多少心,由于总是没有自己看中的男人,所以一直蹉跎过去,没想到自己一个老处女,如今却嫁给了这二十多岁的青年总贝勒。这些年的朝夕生活,让她从内心深处珍惜两人之间的这份感情,在她心中,布库里雍顺是个有儿女恩情、英雄胆识的人,如今嫁了他,必须要拿出生平的智谋来,帮助他做一番事业,才不枉和他做一场夫妻。这时,布库里雍顺正从醉酒中醒来,见了和他并头睡着的新娘,虽说是个老美人,但在枕上望去,她还很有风韵。布库里雍顺一只手伸过去,抚摸她那羞涩红润的脸,另一只手拉住了她的手。两人在被窝里云雨一番。到了第二年,百里姑娘居然生下一个儿子。后来布库里雍顺在斡朵里建立了国家(由三个氏族共组的一个部落集团),从此,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便成为这个女真国的始祖。

P1-P7

序言

大清王朝是我国第二个取得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王朝,《大清开国六十年》这部通俗历史读本,主要描写明朝末年和清朝开国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些最主要、最精彩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明朝末年,国势不断衰败,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满族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借父、祖被明军杀害,靠妻资助,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五月,以“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并以其英勇顽强的意志和雄才大略,先后统一了女真诸部,建立了后金政权;为了反对明朝“以夷制夷”的民族压迫政策,他又愤然抛弃明朝世爵举兵反明,继而占领了明朝辽东地区,成为明朝辽东地区的统治者。但是,由于其政治路线和统治政策的失误,使后金取得的胜利险些丧失殆尽,最后在宁远之战中,他被明朝小将袁崇焕打败,并身负战伤,于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带着国事、家事和生前诸多未了之事,离开了人世,葬于沈阳东北天柱山下的清福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皇太极在后金最艰难的情况下,于是年九月一日,受众推继承了汗位,改年号天聪。继位后,他为了摆脱国势危局,大胆地纠正了父亲的错误,对国政进行全面改革,实施了一系列兴国新政。经过十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军事上取得了长城以外各民族的统一,政治上建立了以满族为主体,吸收汉族、蒙古族参加的多民族联合专政的联盟政权,于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正式建元称帝,建国号大清,定年号为崇德。从此,关外新诞生的大清王朝,便把矛头转向夺取明朝政权,成为明末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一。

继天聪三年(1629)和八年(1634)两次大规模入关征明之后,皇太极在建立大清后,又两次大规模地督率铁骑,踏冀、鲁、晋,深入明朝中原腹地,先后取得了攻掠冀、鲁、宣大、松锦等大捷,威震京畿,使明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是,就在其踌躇满志,欲夺取更大胜利之时,这位大清国的崇德皇帝皇太极,在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这一天,刚忙完朝事、家事,却不幸于夜晚九时突然驾崩在清宁宫东梢间南炕的御座上。由于其死得突然,生前又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遂使统治集团内围绕皇位争夺,进行了一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惊心动魄的智斗,最后由庄妃布木布泰和皇太极所生、年仅六岁的第九子福临,于是年八月二十六日戏剧性地登上了皇位,并形成了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两皇叔辅政,皇太后扶政的皇权体制。多尔衮先后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四月,在群臣的建议下,小皇帝福临命辅政叔王多

尔衮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伐明,准备一举夺取全国政权。然而,风云突变,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起义军于甲申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抢先攻进北京,推翻了大明政权。随后农民军立即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当吴三桂在进京准备受降的途中,得知家中被农民军罚银,父亲被拷打,特别是得知最心爱的爱妾陈圆圆被农民军的副帅刘宗敏强占的消息后,怒发冲冠,降而反叛,转而投降大清,最后联合清军在山海关与农民军展开了著名的“山海关大战”,打败了李自成率领的十二万大顺农民军。李自成率农民军逃回北京,在武英殿草草举行黄袍加身的登基之礼后焚宫西遁。

吴三桂遂引清军于是年五月占领了北京城。请摄政王多尔衮打着“讨伐贼寇,匡复皇权”的旗号,适时为明崇祯皇帝发丧吊唁,建陵安葬,受到明朝遗臣和京城百姓的拥护。是年九月大清举朝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顺治帝福临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举行第二次登基大典,成为统一全国的大清国皇帝。顺治八年(1651)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病逝,济尔哈朗被罢免,顺治帝福临正式亲政。

大清开国的六十年,在我国历史上属于特定历史时期,是明朝统治下的三股政治势力相互博弈的时期,大清王朝的先祖们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许多戎马生涯和民族生活中不曾披露的历史故事及宫廷秘史。本书中记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和宫廷秘史,真实地反映了清初满族的民族风俗,后金奴隶制时期军事、政治和王权斗争的内幕,揭示了清朝前期少数民族王权、汗位和皇权争夺的刀光剑影,再现了少数民族王朝后妃宫廷生活的淫乱和相互争宠。故事情节惊险,充满着浪漫的人文情趣和传奇的民族色彩,处处引人入胜。加之每章都配有一些从未公开的历史珍贵图片,使本书如同一幅壮观而又丰富多彩的大清开国历史画卷,使你阅读观览后定会感到美不胜收,爱不释手。

这部书的出版,主要是为满足爱好历史的中外读者的需要。书中撷取的史料,主要源于清朝前期的官方史料、满文档案和地方史料。但由于在大清王朝从开国至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六十年间,重武轻文,史料不多,而且原始官方史料主要是满文史料,汉文史料比较缺乏,加之满汉文字翻译的问题,许多内容过去的史书中多未曾详述。《大清开国六十年》这本书,是本人多年来通过对清前史进行研究、编辑、整理而写成的,现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

本书在语言文字方面,摒弃了难以理解的古文,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书面语,有些必须使用的古文,都原文作了引述。对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多采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客观、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历史真实的画面,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考虑本书又不是通史,故有些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无关的史事,则大多省略或惜笔未作叙述。疏漏之处,请方家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该书用新的史学观解读了努尔哈赤突然迁都沈阳、皇太极猝死清宁宫、六岁福临两次登基等重要历史事件,提出了有史实依据的新见解。——朱诚如支运亭先生用多年搜集和掌握的宫廷文物、宫廷史料和地方史料,对许多重大史事进行论证,解决了许多史实不清、阐释不细、论述不确等问题。

——阎崇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