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人心(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1992-2012)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各位会友、各位嘉宾: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让万千来自世界五大洲,七十三个主要城市的佛教菁英,齐聚在国际佛光会的发源地——台北。在今天的殊胜日子里,我们佛光会的全体会员,以无比欢喜的心情,隆重地揭开了国际佛光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序幕。同时,也以共同的理念,提出了“同体与共生”的大会主题。

一、同体共生,圆满世界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每一次说法,从不以一地、一国、一时、一众为当机对象。说到地方,总是三千大干无量华藏世界;说到众生,就是十方法界等恒河沙数无边众生;说到时间,则无非三大阿僧祗劫。佛教讲因缘,认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众生是因缘和合、一体不二。虚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辉映;大地上的山岳丘壑不论高低,彼此连绵;宇宙间的奇珍异兽不管异同,相辅相成。因此,这个宇宙本来就是“同体与共生”的圆满世界!

“同体”,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虽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诸根的差异,但是却同为身体的一部分;地球虽然有各种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却是共同仰赖地球而生存;众生虽然有男女、老少、强弱、智愚的分别,但是却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相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清静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众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赖以生存的生命共同体。佛经有一则譬喻说瞎子、跛子、哑巴,借着互相提携帮助,终于安全地逃离火宅。一出精彩的戏剧,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还需要配角的无漏配合。我们生存的社会,也需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会。慈悲,才能容纳对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

我们知道,“同体”是平等观,“共生”是慈悲观。佛教的特色在于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创立僧伽教团,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阶级的不平等,而提倡“百川人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佛陀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发出金刚一般颠扑不破的宣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揭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同体平等精神,提倡“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我们的教主其实就是“同体平等”观的倡导者、推动者。

二、平等包容,众缘和合

佛经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一佛出世,千佛护持”的实例,这些都是“同体平等”的有力凭证。《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常怀“同体平等”的慈悲心,礼敬一切众生并且说道:“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佛陀降生蓝毗尼园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十法界中的一切众生都是至尊至贵、平等无差的;般若性海里,众生的佛性都是清净不染的。

反观我们的社会,却存有种种差别对待的现象,譬如贫富的悬殊,权势的大小,出身的高低,教育的差距,乃至智愚贤肖的不同。因此,我希望佛光会员们能秉持“平等”的智慧,怀抱佛陀打破四姓阶级的无畏精神,努力推动:

(一)国际佛光会是一个主张慈悲包容的社团。

(二)国际佛光会是一个倡导众生平等的社团。

(三)国际佛光会是一个尊重家庭生活的社团。

(四)国际佛光会是一个重视社会福祉的社团。

三、无偏无私,共存共荣

在国际佛光会里,所有的会员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男女、不分贫富,都是平等互尊的,因为我们一切会员是“同体共生”的地球人。

“共生”之所以说为慈悲观,是因为佛教一向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是无偏私的关爱,慈悲是无对待的包容。慈悲不是工作中的上下阶级对待,也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有无计较,更不是社会上的贫富差别。慈悲是众生与众生之间的融和与尊重。因此,慈悲,就是尊重生命;慈悲,就是共存共荣。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教的众多经典中强调慈悲的重要性,譬如《法华经》:“愿以大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大智度论》:“慈悲,佛道之根本。”《华严经》:“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明网菩萨经》:“大悲为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大丈夫论》:“一切善法皆以慈悲心为本。”《增一阿含经》:“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众生。”慈与快乐,悲能拔苦,没有了慈悲,所行的一切都是魔法。

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虽然有战乱,种族与种族之间虽然有仇隙,宗教与宗教之间虽然有派系,但是大家共同住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应该捐弃我见偏执,彼此守望相助,进而尊重每一个众生的生存权利,以“同体”来推动众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来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

儒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发扬大同世界的“共生”精神,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四海之内皆兄弟”来体现民胞物与的“同体”胸怀。有容乃大,慈悲无畏,在这世间里,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因此海天能成其浩大;太虚纳星罗,寰宇布万象,因此宇宙能现其无边;仁王成就百家争鸣,智者不拒雅言异议,因此古往圣贤能扬其仁智;佛陀演说五乘共法,圣教鼓励八宗兼弘,因此佛教能显其宽大雍容。

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地众生“同体共生”的现象。生物学上有三种的共生:

(一)鲸鱼与藤壶之间的“片利共生”;

(二)人类与蠕虫之间的“寄生共生”;

(三)水牛与牛椋鸟之间的“互利共生”。  动植物以不同时间呼吸氧气与二氧化碳,各取所需,相互受惠。在“食物链”里,草食动物以大地的青草为食物,肉食动物则捕捉草食动物为生,细菌又将死后的肉食动物分解,变成养分,回归大地,孕育草木,如此环环相扣,生生不息,这就是“同体共生”的因缘法。甚至水鸟的鹈鹕互助捕鱼,海狸合力筑坝,海豚群居团结,保持生机,人类日常生活所需,也是仰赖社会各行各业供给。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缘具足,一切才能成就。“同体共生”,动植物才能共同存在;“同体共生”,人类才能和平相安,“同体共生”,大自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这世间才有无限的生机。P13-17

目录

欢喜和融合

同体与共生

尊重与包容

平等与和平

圆满与自在

自然与生命

公是公非

人间与生活

发心与发展

自觉与行佛

化世与益人

菩萨与义工

环保与心保

幸福与安乐

序言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国际佛光会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二十年来,佛光会的会员秉持弘法利生,建设佛光净土的宗旨,在教育、文化、慈善、修行、服务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也获得各界的肯定。二○○三年,更由联合国正式授证为“非政府组织NGO”咨询顾问。

创会以来,于国际佛光会每年例行举办的会员代表大会上,我都会发表一篇“主题演说”,作为会员的精神指标与未来努力的行事方向。

首先,为了把欢喜布满人间,使世界不分种族、国籍,皆能融和一体,和睦相处,我提出“欢喜与融和”;为了让大家明白法界一切众生,都是互相依附、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我提出“同体与共生”。

在往来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以尊重的态度待人处事,以包容的心胸利益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有了“尊重与包容”;政治上以强欺弱,经济上贫富不均,以及宗教、种族的排挤等,都是因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所致,因此有了“平等与和平”。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缺憾,如人间的悲欢离合,生命的苦乐无常,环境的污浊恶化等等,都让人身心不得自在,我想“圆满与自在”应是世人最向往、最欣羡的境界了;自然是世间的本来面目,唯有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我们的心灵才能解脱,我们的生命才能自由,以“自然与生命”为题,是希望唤醒人类的觉醒,珍惜生命,言行事理不违自然的准则。也以“环保与心保”来说明除了重视外在的生态环境,更应净化身口意三业,因为心中的清净才是最根本的环保。

科技文明丰富了物质生活,但也影响我们的价值观;现代人常常是非观念混淆,所以提出“公是公非”的主题。“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之般若真理,是“公是公非”;“公平正直”、“无我无私”之处事原则,是“公是公非”。人人都有“公是公非”的道德勇气,才能再造一个公理正义的社会。

发心,是佛门很美好的用语,指的是开发我们内心的宝藏。为免流于空谈,我提出要发“慈悲心、增上心、同体心、菩提心”四种心。除了开发内在的心地,也要开发外在的世界,所以还要有四种发展:“发展人性的真善美好,发展世间的福慧圣财,发展人际的和乐爱敬,发展未来的生佛合一。”发心,是建设自己;发展,是建设世界。“发心与发展”是每个人对

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宇宙人类应有的使命。

为了将佛法真正落实于生活,将佛教根植y-人间,在“人间与生活”的主题中,我推动“佛教四化”,即“佛法人间化,生活书香化,僧信平等化,寺院本土化”。有感于一般佛教徒的信仰大都停留在信佛、拜佛、求佛的阶段,我揭示“自觉与行佛”,希望人人自我期许“我是佛”,以自觉心升华自我,用大愿力行佛所行。一个宗教能被接受,能亘古长存,是因为它将正法弘化世间,并利益众人,因此,我以“化世与益人”,作为大家弘法的目标。

社会各个角落,都有众多服务人群、造福乡梓,默默奉献一己之力的义工;他们正是菩萨精神的体现。菩萨是众生的义工,义工是人间的菩萨,我以“菩萨与义工”感谢大家的付出,并期勉人人当义工,为人间点燃善美与光明。

幸福安乐,是每个人渴求的,但是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究竟的安乐?在“幸福与安乐”中,我以“淡泊知足、慈悲包容、提放自如、无私无我”,提供给大家参考。

虽然年年主题不同,但是一个主题,一个理念;这些理念不受限于时空,尤其更符合当代社会人心之需求!

“同体”、“共生”、“自然”,是宇宙万物,生命生存的现象;“欢喜”、“融和”、“尊重”、“包容”、“平等”、“和平”、是世间人际往来应该遵行的准则;“公是公非”、“发心”、“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提升的条件;当每个人都能“自觉”、“行佛”、“化世”、“益人”,就是自利利他,自他都“幸福安乐”、“圆满自在”了。

香海文化将我历年来的“主题演说”编辑成书。现东方出版社将出版简体版,甚为欣喜,我简略叙说这些主题的缘起与精神,是为序。

内容推荐

《当代人心(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1992-2012)》是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地的国际佛光会上所发表的14篇主题演讲,着重阐明佛光会的成员如何运用佛法理念来指导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诸如尊重包容、平等和平、同体共生等理念,最充分地阐明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宗旨,体现出星云大师以佛法的精神积极入世的思想。

《当代人心(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1992-2012)》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十二岁礼志开上人出家,一九四九年赴台湾,一九六七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当代人心(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1992-2012)》着重阐明佛光会的成员如何运用佛法理念来指导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