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美明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戴玲玲//方建峰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包容的土地。

戴玲玲、方建峰主编的《寻美明溪》为散文集。书稿图文并茂,从历史遗存、古代先贤、山水胜景、地方风情、经典诗文等多个方面,用散文的笔触梳理明溪的文化脉络,用现代人的视角观照明溪的历史深度。

内容推荐

戴玲玲、方建峰主编的《寻美明溪》,图文并茂,全书从历史遗存、古代先贤、山水胜景、地方风情、经典诗文等多个方面,用散文化的笔触梳理明溪的文化脉络,用现代人的视角观照明溪的历史深度。这里的文章内容厚实,有作者们的心灵体验,有文采,可读性强,摄影作品精美传神,雅俗共赏。通读全书,仿佛穿越历史的隧道、领略当下的风情,对明溪的文化风情有了全景式的印象。《寻美明溪》的出版,可以让读者迅速而愉快且有系统地了解明溪的地域文化、山水形胜和民俗风情,这对于弘扬明溪优秀文化,培育和谐明溪的文化之魂,提升明溪文化的核心价值很有裨益。

目录

探寻历史遗存

 明溪,从历史深处走来

 生态之歌

 南山古歌

 鬼斧神工话紫云岩画

 谒明溪惠利夫人庙

 走读杨时故里龙湖

 话说千年古刹聚龙寺

 古村紫云

 在传说中站立着的村庄——御帘

 神奇玉虚洞

 陶然忘返肖家山村

 印象进士村

拜访古代先贤

 想起杨时二三事

 文天祥在明溪

 据闽豪雄陈有定

 弟勇兄仁的谢氏兄弟

 延平四贤在明溪

 揭鸿:不负平生志领军灭倭寇

 徐霞客在明溪

 孪生才子陈牲与陈喆

 英雄诗人揭春藻

 暹罗国丞相陈启韬

 戍台将领陈汝捷

 钦命方丈妙莲法师

感悟绿色山水

 滴水岩:谁挥鬼神斧凿此玉玲珑

 陶醉君子峰

 故事名山君子峰

 龟山诗境

 慢慢走,欣赏村头村

 紫薇花海

 龙井: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翠竹洋上寻天池

 御帘:历史遗落的一块璞玉

 紫云:十里林涛绕碧水

 均峰山眺望

 一首奔流的歌

 枫溪

 聚龙禅寺散记

 古寺闲居

 夏阳绿“金”留候鸟

 白鹭起舞的乐园

品味地方风情

 大美红豆杉

 大美大贵明溪蓝宝石

 明溪奇石——大自然的精灵

 金秋采红菇

 满城桂花香

 古树名木隐明溪

 明溪三珍

 明溪肉脯干

 舌尖上的明溪

 唇齿留香明溪蕨须包

 糍粑飘香

 客家游艺茶花灯

 此曲只应天上有

重读经典诗文

 杨时诗两首

 汤莘叟诗两首

 游滴水岩记

 题玉虚洞次韵

 云台

 陈牲诗三首

 龟山赋

 张问美诗两首

 龟山怀古

 如梦令·元旦

附录一

 永远的红色明溪

 明溪:风展红旗如凰

附录二

 明溪的蓝色交响曲

后记

 寻美明溪

试读章节

明溪,从历史深处走来

俞其宝

地处三明腹地的明溪,群山连绵,植被丰富,虽无大江大河,但小水系依然纵横。

现在明溪县城的城关,就是明溪先民活跃的处所。在剪刀墘乞采集到32种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它是我国东南部最集中的一处,其中有几块被火燃烧过的兽骨,说明早在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狩猎活动。这一发现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考古的空白。南山塔下史前洞穴遗址内大量出土石镞、石斧、石锛、网坠、陶纺轮等生产工具,还有平沿阔口罐、黑陶豆、盆等生活用具,以及大块的红烧土居住面,证明五千多年前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原始耕种为辅、相对稳定的生活。鱼塘溪依旧汩汩长流,南山上的穴洞依旧,几万年前的人类生活依稀可感。

明溪县境,秦代的时候属于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地,东汉为会稽南郡。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属晋安郡,隋代属邵武、绥城地域,唐、五代至宋代属汀州和南剑州及邵武池,宋设清流县明溪镇(驿)。明成化六年(1470年)以明溪镇,取将乐、沙县、泰宁、宁化和清流部分地置县,初名归化。

岁月流逝,社会变迁,明溪人民的创造不止,仅从明溪县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就可见明溪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商周时期的素面高圈足镂孔豆、绳纹圆底细泥灰陶罐、条纹陶拍,宋代的青白釉带盖执壶、青白釉褐彩花卉直口罐……就是明溪人民建设家园、创造生活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明溪的一批古代建筑为明溪留下的历史的背影。胡坊柏亨的顺懿宫,是南宋建成的,歇山宫殿式构造,飞扬翘角,规制宏伟,至今整座屋架及藻井完好;城关乡的月峰寺(俗称罗汉庙),是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的建筑,至今香火鼎盛;夏坊的回龙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至今依然完好……

悠悠几千年的岁月,明溪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独特的文化,也留下了无尽的财富,纵览现今留存的文物,内心不由得为先人创造文明的勤劳与智慧萌生崇敬之意。

生态之歌

——剪刀墘华南动物群化石遗址随想

林淼

走进明溪,可以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绿。明溪,这颗三明、福建,乃至全国的绿海明珠,有着令人骄傲的森林资源。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明溪是不是同样拥有美丽和谐的生态?

站在明溪城关东北的剪刀山上,在感受充沛的绿意的同时,跟随考古人员的足迹来到明溪剪刀墘吧!这块土地的秘密会给你带来动物的嘶鸣声。这里曾经是动物的乐园,一直吟唱着生态的歌谣。

这片土地的秘密就在于它是剪刀乾华南动物群化石遗址。遗址的发现被列为福建省1988年十大文物考古发现之一。

1988年,经国家文物局和科学院批准进行挖掘。10月18日,中央、省、市、县四级文物工作者组成联合考古队,到现场深入细致地挖掘,发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其中牙齿化石占99%,还有极少数的动物骨骼化石。这些化石已黏结、破碎、石化。经随队发掘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化石》杂志主编龙玉柱,福建省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陈存冼等专家考察鉴定,有大熊猫、剑齿象、中国犀、水鹿、梅花鹿、猕猴、野猪、野马、羚羊、豺、狼、虎、豹、獐、豪猪、水牛等32种,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动物化石最丰富、种类最多的一个遗址。

我们可以这样推理想象:梅花鹿、野猪、野马、羚羊等草食动物正各自占据森林的一角,悠闲地啃着草,享受着午后的宁静与惬意。在不远处的森林的灌木丛里,有着一股野性的力量在汹涌。或许是一头健壮的老虎,或许是一群凶狠的狼……它们在寻觅着自己的猎物,循迹而来,看到了这里悠闲的一幕。它们并没有因此而陶醉,本能使它们蓄势待发,做好了捕食的准备。突然,一声长啸,打破了这里的和谐。草食动物警觉地发现了这里的危险,四处散开,慌忙逃亡……这样的一幕不时地在森林里上演。

P3-6

序言

◎颜虎成

明溪辖区不小,人口不多:土地面积1730平方千米,现有四镇(雪峰、瀚仙、胡坊、盖洋)五乡(城关、沙溪、夏阳、夏坊、枫溪)及雪峰农场,人口116000人。这里有群山掩映的生态之美,也有牧童短笛的韵律美,还有天光云影的壮阔美,更有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品格之美。

为政一方,首先要熟悉这个地方的风土民情。当把这里的历史沿革、山川河流、先贤人物、民间文化、生活习俗、道里远近等等,了然于胸,融进血液,自然就融入一方,与人民群众连成一片,共同书写历史的篇章。同时,也才能准确地把握当地的文化脉络,做到尊重地方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代代的明溪儿女,在漫长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独具明溪地缘特色的文化。要较为深入地了解这里的人文积淀、多姿的民俗风情、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茂的物产资源,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寻美明溪》,图文并茂,全书从历史遗存、古代先贤、山水胜景、地方风情、经典诗文等多个方面,用散文化的笔触梳理明溪的文化脉络,用现代人的视角观照明溪的历史深度。这里的文章内容厚实,有作者们的心灵体验,有文采,可读性强,摄影作品精美传神,雅俗共赏。通读全书,仿佛穿越历史的隧道、领略当下的风情,对明溪的文化风情有了全景式的印象。我相信,《寻美明溪》的出版,可以让读者迅速而愉快且有系统地了解明溪的地域文化、山水形胜和民俗风情,这对于弘扬明溪优秀文化,培育和谐明溪的文化之魂,提升明溪文化的核心价值很有裨益。

近年来,勤劳勇敢的明溪儿女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追赶辉煌,书写新的历史。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83亿元,公共财政收入2.76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84亿元。围绕着“全力打造海西药都、海西新侨乡”的发展思路,着力促发展、强特色、重民生、激活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坚持走“特而强、特而精”的产业发展道路,生物与新医药、氟精细化工、气动工具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产业支撑效益日益显现。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展中提升”的思路,小县大城关战略深入实施;融合生态、侨乡、红色、客家等元素的城建项目不断建成。明溪人民幸福生活年年好,节节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75元。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种惠民政策得到实施。省级生态县明溪的美丽风景不断延展……

梦想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英姿华发。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蓬勃发展。明溪儿女用智慧和双手打造自己的期盼与梦想!展望明天,中国红豆杉之乡明溪总体规划达25平方千米。湄渝铁路将在2015年建成。在交通线这一巨龙腾飞的带动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川流不息;工业园区集结成阵,将托举起明溪工业的快速飞升,引领山城昂首走向现代化的明天。

今天,明溪儿女凝心聚力、意气风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建设海西药都和海西新侨乡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商贸兴县、科教强县”发展战略,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力建设和谐明溪、幸福明溪。相信明溪的明天会更美好!  从历史走进今天、从今天遥想未来,明溪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活力,以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映衬,不断奏响更加悠扬的乐章!

(作者为明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后记

寻美明溪

林滨

2012年5月21日,我第一次踏入明溪。此前,我对明溪所知寥寥,只是在得知自己挂职的地方是明溪之时,才通过阅读明溪县志、查找网络,了解了一些信息。说来惭愧,也是在这个时间,我才知道毛泽东主席那篇让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元旦》里的“归化”便是明溪。与明溪,我是遇见的!

但从踏入明溪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把自己当做新明溪人了。记得,每次我对福州的领导、朋友谈到明溪时,都是说“我们明溪”。是的,“我们明溪”、“我的明溪”!随着在明溪挂职工作展开,我逐步加深了对明溪的了解:明溪是一块年轻而古老的土地,形胜钟灵毓秀,蕴藏着自己的文化积淀、贤哲名士人才辈出、民风风情誉冠一方。当时就触发我想组织一本反映明溪的书。这点上,我有自己的优势。在出版社期间,我参与、统筹、组织了以反映某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几套丛书。图书出版后,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影响甚好。于是,我就开始酝酿。我向林斌书记、颜虎成县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们的赞同和鼓励!县委宣传部前后两位领导——县委常委方剑峰部长、县委常委戴玲玲部长都十分支持我开展这项工作。我邀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廖康标同志协助我完成这项工作。他迅速地组织了县里的笔杆子,并积极联络各方作者提供稿件。

通过一本书反映明溪的文化,显然不可能囊括方方面面。我查阅了县志、明溪文史资料等,希望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梳理出明溪文化的脉络,力求让所有关心或热爱明溪的读者通过翻阅本书就对明溪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希望,《寻美明溪》的内容丰富生动——明溪的风光景致,在书卷上深入浅出;先贤的尚行懿德,在字里行间重现;一方家园故土,涣涣然数百年而~新……但我相信,《寻美明溪》所录的文章都饱含着对明溪的深情,即便有些文字是青涩的,却也能梳理出一条属于明溪的文化脉络。

现在,我在明溪已近一年,随着工作认识的加深、工作开展的深入,以及《寻美明溪》稿子潜移默化的滋润,我已然能够发现明溪、感悟明溪、热爱明溪。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明挂职干部例行的座谈汇报会上,我介绍了自己在工作中组织本书的情况,三明市委常委、组织部刘远部长不仅表示赞赏,而且期待《寻美明溪》尽早问世!那天我得到的不仅是鼓励,更是感受到动力与压力的。感谢中共明溪县委林斌书记、明溪县人民政府颜虎成县长亲自为本书作序;感谢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戴玲玲部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方剑峰常务副县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把关内容、关心进度;感谢和我~起到三明挂职的24位“挂友”对本书的关注。

明溪内外的一些单位和个人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诸多的帮助!我挂职派出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予以了有力的支持。陈国明、欧孟秋、林秀美、詹昌政、林域生、高珍华、林万春、杨友树、萧春雷等作家热情提供了佳作。编委会成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努力。县方志办罗兴东同志对书中资料做了核实把关。傅立三、肖书平、江兴发同志主动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照片。吴志宏同志为本书的编辑也提供了帮助。福州的文友们为本书的一些文字进行了加工,美术设计师林彰投入大量精力。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成书仓促,肯定还有不少描写明溪的美文佳作未收入本书,书中也肯定还有不少疏漏错误,恳请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二〇一三年五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