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少年诗人诗选/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田晓菲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高洪波//白冰选编的《中国少年诗人诗选/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选编了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儿童文学界的作家精英和文学新锐,包括崭露头角的少年诗人的作品。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思想深刻隽永、语言鲜活灵动,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探索精神和时代风貌。跨越世纪,历久弥新。我们将这批有着独特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的儿童文学精品重新出版,旨在为当下的少年儿童奉献珍贵的精神食粮。

内容推荐

高洪波//白冰选编的《中国少年诗人诗选/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作品构思新颖、思想深刻、语言鲜活,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当时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风貌。

目录

我们追求的是恒定本质——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序/曹文轩

回归艺术的正道——“新潮儿童文学丛书”总序

编者的话

她的眼睛天真而又尖锐——读田晓菲的诗/臧克家

田晓菲的诗

 我向往澎湃浩瀚的海洋

 爸爸回来了

 列车上所见

 地理考试后的一个梦

 车过团泊洼

 夏天的歌——农贸市场上,有一个卖蝈蝈的

 我爱童年的木马

 夏天

 蒲公英

 小雏菊的歌

给阎妮的一封信/金波

阎妮的诗

 鼠年·致老鼠

 春天到了

 美

 星星映在湖里

 大海和蓝天

 星星——眼睛

 落叶

闪着彩虹的小雨点——读刘梦琳的诗/刘湛秋晓钢

刘梦琳的诗

 风

 露珠

 我把小狗贴床头

 雨啊,请你小点下

 对话

 吹泡泡

 给奶奶送阳光

 蝴蝶

 露珠与汗珠

 我是一滴雨点

爱与温暖同在——读任寰的诗/高洪波

任寰的诗

 夏天的云

 娃娃和妈妈

 我想变成

 如果

 考试前

 雨话

 我的诗意

 我会多么高兴

 妈妈的头发

 老师,再说一句吧!——写在毕业前

诗,是集中和凝练的艺术——读李戈扬的八首儿童诗/樊发稼

李戈扬的诗

 蝴蝶

 小鸟、青蛙和蛇

 鸡

 雪花

 书

 草地

 萤火虫

 柳狗狗黄了

星星·彩云·小鸟——读李冰雪同学的小诗/钱光培

李冰雪的诗

 我爱山那边的草地

 一朵彩云

 花

 太阳和小鸟

 种太阳

 绿色的金鱼

 我和白杨树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读梁芒的诗/金波

梁芒的诗

 灯海和星海

 春的梦

 两只小鸟

 银线

 我和弟弟

 灯

在观察中追寻,在摄取中选择——读郁奉的组诗“天空湖”/关登瀛

郁奉的诗

 天空湖

 城市风景

 失物箱

 香与火

 牛奶的幻想

 饭粒

 火车与高山

美与爱的花瓣——读李梦飞的诗/刘猛

李梦飞的诗

 气球与风筝

 故事

 小燕子

 那儿,有我飘舞的童年

 柳絮飘来的时候

 冰窗花

 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

江南的小花/刘丙钧

江南的诗

 音乐鸟的窝

 雪

 夏天在哪里

 妈妈找童年

 你喜欢什么颜色

 梦是枕头讲的故事

真——诗的灵魂——读李长凤的诗/白冰

李长凤的诗

 爱的音符

 大海的孩子

 我的心是只小鸟

 我心中的原野

 温顺的小羊

 未来的色彩

 星

 我的星星

 云

观察与想象——读平洋的诗有感/朱述新

平洋的诗

 萤火虫

 荷花

 树桩

 我的红气球

 礼物

 我知道

试读章节

不知朋友们是否同意我的分析?

你们瞧,任寰在《我想变成……》一诗中,想变成小虫儿,变成“大团结”的钱,更想变成许多欢乐,潜入到人们心里,让人们都不再有忧伤和痛苦,这里呈现出的是小姑娘任寰的充盈的爱与同情。同样的在《夏天的云》里,她这样写云:一会儿变成小鹿,一会儿变成老狼。狼追鹿的情景吓坏了小作者,于是她叫出声来:“小鹿快跑!”苍狗白云的变化,浮现在任寰眼睛里别有一番滋味,童话的滋味——然而这种感受里依然离不开同情与关怀。

国外一些儿童心理学著作认为,儿童是小原始人,有着喜欢虐杀小动物的本能。我不敢苟同这种高论,从任寰的诗里,看不出什么“原始本能”的积淀,更多的是人类性格中美好的闪光。像她在另一首题为《我会多么高兴》的小诗中唱出的:

我喜欢瓢虫,

喜欢它的勇猛。

我喜欢猴子,

喜欢它的机灵,

我喜欢狐狸,

喜欢它的聪明。

上面说的全是各种昆虫和动物的优点,可是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任寰喜欢她什么呢?“喜欢她心地的纯净。”这里,任寰表现了一个八十年代少年儿童开放的心灵,一种拥抱大自然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气度,而以“心地纯净”作为任寰自己的一种愿望,实在是十分明了的注释。

当然,任寰的这种爱不是泛爱,她是孩子,她期待着以爱来索取爱,用纯净来补偿纯净,这是我比较喜爱《妈妈的头发》一诗的原因。小作者在这首诗中,紧紧扣住妈妈的黑头发做文章,想象到妈妈的黑发中有墨水(这一细节已有金近爷爷在一篇童话中写过),所不同的,是任寰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调动想象,重新补入了新的内容:“妈妈挤出,里面的智慧。写下一个‘爱’字,印到女儿的心扉……”把金近笔下的故事爷爷换成了妈妈,又暗示白了头发的妈妈哺育教育女儿的良苦用心,任寰的意图达到了,效果也不错。

在这篇短文的开头,我曾说过任寰的诗是真正的儿童诗。这可不是信口胡说,因为我也是一位从事儿童诗创作的人,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更懂得小孩子们渴望与爸爸妈妈沟通,盼望互相理解的心情。所以,我常常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回到自己的童年,去体会一个儿童体会到的一切。但可惜我毕竟是大人了,无论怎么努力,也回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童年。高大的个子不会缩小,胖胖的肚子也不会变瘦,笨拙再不会灵活,老成也不会重新天真。任寰可不然,你瞧她把一个受委屈挨打屁股的儿童心理写得多好呵:“如果我是裁缝师,我要造一种裤子,要是哪个妈妈想打孩子,就让她的手指吃吃苦!”真解气!这是任寰被妈妈打后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如果》。尽管任寰盼望的“魔裤”任何国家也没有,可我觉得每一个妈妈读了这首诗后手指一定会疼(当然,不打孩子屁股的妈妈除外),心灵也会受到触动。任寰居然在挨打中觅到如此绝妙的诗意,不简单。

像《如果》这样的小诗,成人儿童诗作者是难以写出来的,他们是打孩子屁股的一代人,自己挨打的感觉已遥远陌生甚至早已遗忘,所以,任寰的这首《如果》,让我佩服。

任寰的诗,“如果”说有不足的话,是由于生活的局限,知识的缺欠,显得题材有些单调。在想象的瑰丽奇特方面,也弱了一些。任寰似乎随随便便、听凭自然和一时冲动写诗,诗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显得有些诗凝练不够,水分多了点,有时明明两句可以说完,任寰要多说好些话,生怕别人不明白。

其实,留给别人一些想象的余地,让读者自己去填补诗的空白,就能产生平时所说的“余味”了。这一点我们的古代诗人们都很内行:李白、杜甫、柳宗元、王之涣,都能用自己的杰作证明这一点,希望任寰增强一些古诗绝句的阅读、背诵和领悟,写起诗来在语言上会受益无穷的。

不妨试一试。

P67-P69

序言

“新潮儿童文学丛书”是从新时期洋洋大观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作品的汇集。它从各个侧面反映着中国儿童文学的新动机和新趋势。人们可以从这些作品的深部,获悉从痛苦中崛起的儿童文学所热烈追求的新的艺术价值体系。

“新潮”不具有迎合时髦之含义。所谓“新潮”,只是指文学要从艺术的歧路回归艺术的正道。“新潮”也不具有年龄的含义,我们只按艺术的标准进行选择,年龄概念在这里没有意义。

我们赞成文学要有爱的意识

事实上,所有能在文学艺术史上永垂不朽的艺术家,他们的目光无一不聚焦于人和人类的命运之上。尽管他们分别以爱和恨的不同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爱。他们高度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伟大的爱之心。在沉闷萧森、枯竭衰退的世纪里,他们曾是感情焦渴的人类的庇荫和走出情感荒漠的北斗。对于被忧患所缠的人类来讲,爱之关,是最伟大最崇高的美。

随着现代生活的逼近,人类生活的硬部(物质)变得越来越发达。这时,人类社会的软部(情感)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薄弱——而它却又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所必须的。因此,人类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对软部的渴求则会变得愈来愈强烈。文学是激烈的人生搏斗后,人所需要的宁静的情感的港湾。文学是人在与世界粗糙的摩擦后所需要的湿润的情感的绿荫。文学应当进一步地承担这种硬部和软部失去平衡时的调节职能。它要在自己的旗帜上更清晰更深刻地写着:爱。

儿童文学当仁不让。它肩负着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未来世界的天职。

我们推崇遵循文学内部规律的真正艺术品

过去,我们的文学常受庸俗政治学的摆布,而不能受自身内驱力的驱使。它长时间在艺术的外围徘徊。它有时甚至歪曲生活图景,起了扭曲儿童心理以致使其心理畸变、精神弱化的作用。它失却了自己的本质。进入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作家们同心协力,终于冲决了拘囿艺术的庸俗政治学的栅栏,使文学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冲上了广阔无垠的艺术原野。

丛书不选那些为解决某一个具体的、时期性的问题而制作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工作性作品,不选那些仅仅以触动敏感的政治神经引起反响而在艺术上却很粗糙简陋的爆炸性作品(尽管我们有时也需要一些这样的作品)。对那既与时代潮流合拍,又自觉地接受艺术规律制约的作品,我们当然表示格外的青睐。

我们尊重艺术个性

“总不能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同样的香气,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为什么要嵌在一个模子里!”(马克思)文学不能按一个规格的模式统一铸造。它的生命正在于无数个性的相互对立。豪放也好,婉约也好,以人物取胜也好,以意境取胜也好,以精神蕴藏量的丰富取胜也好,以文体的优雅高贵取胜也好,只要是艺术品,就都同样有生存的权利。“人各一性,不可疆人以同于己,不可疆己以同于人。有所同,必有所不同。”([清]焦循曾)艺术个性是否得到承认和发展,是衡量文学是昌荣还是衰朽的标志。个性的消亡,是文学的莫大的悲剧。

我们赞同文学变法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儿童文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它推开和摒弃了过去的许多观念,而向新的观念伸开拥抱的双臂。这是一种深刻的嬗变。老一代在进行伟大的自我超度,坚强地从自己身上跨越过去。新一代带着压抑不住的开创精神,发出沉重而响亮的足音进军文坛。新与旧之间划了一道深深的刻印。文学在变法。

文学变法一是因为它内部的渴求生命的力量所驱使,二是因为中国的生活几乎是发生了突变。文学的表现对象、欣赏对象有了新的精神和新的审美趣味。变法,是顺应世运,顺应生活的大潮。

我们既看重水平接受,又看重垂直接受;既看重当时价值,又看重久远价值。而要使作品能够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兼而有之,我们以为是绝不可缺少以上所言的那些文学精神的。

好作品甚多,但因丛书在量上无法容纳,我们只能采之一粟以观沧海。儿童文学界的同仁们自然会体谅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