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100年前的美国,对中国梦最有借鉴的美国历史,毕淑敏、纪连海、徐小平、陈彤联袂推荐!
这本《进步时代》告诉我们,美国也曾经遭遇严重的瓶颈,它走过来了,于是成为世界霸主,与其羡慕嫉妒,不如学习它在那个年代做了什么。
本书的章节设计反映出作者张国庆对那一历史时期的思考和认识:反腐败、反垄断、环保、食品安全和海军问题,这些是身处进步时代中的美国人最关切的问题,也是他们曾取得最大突破的领域,对于此后100年美国的发展意义深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进步时代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张国庆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详解100年前的美国,对中国梦最有借鉴的美国历史,毕淑敏、纪连海、徐小平、陈彤联袂推荐! 这本《进步时代》告诉我们,美国也曾经遭遇严重的瓶颈,它走过来了,于是成为世界霸主,与其羡慕嫉妒,不如学习它在那个年代做了什么。 本书的章节设计反映出作者张国庆对那一历史时期的思考和认识:反腐败、反垄断、环保、食品安全和海军问题,这些是身处进步时代中的美国人最关切的问题,也是他们曾取得最大突破的领域,对于此后100年美国的发展意义深远。 内容推荐 美国曾经有一个腐败的年代,贪污腐化层出不穷,普通民众丧失信心。美国人找到了一套怎样的办法来遏制腐败? 美国曾经有一个盛产暴发户的年代,富豪们争相烧钱,招人嫉恨。美国人怎样摆脱了暴发户的形象,引领了全球创新? 美国曾经有一个制假造假的年代,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人们为食品安全忧心忡忡。美国人怎样让食品变得安全起来? 美国曾经有一个破坏环境的年代,土地惨遭蹂躏,污染触目惊心。美国人怎样重新获得了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 美国曾经有一个“韬光养晦”的年代,连日本军舰都配备现代化装置的时候,美国海军舰队还是木制的。美国人怎样奠定了霸主地位? …… 这本《进步时代》告诉我们,美国也曾经遭遇严重的瓶颈,它走过来了,于是成为世界霸主,与其羡慕嫉妒,不如学习它在那个年代做了什么。《进步时代》作者张国庆详解100年前的美国,为中国梦提供真实历史借鉴。 目录 第1章 反腐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腐败的八个推手 “通往费城,通往绝望” 媒体是“照妖镜”,更是“杀手锏”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第2章 反垄断:财富再平衡 从反铁路到反垄断 炫富成风:欧洲人眼里的暴发户 罗斯福“打老虎”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反对追求特殊利益的人 第3章 食品不安全是民族的噩梦 保护人民的“胃” 一天通过两部食品安全法 美国人喝了几十年的“泔水奶” FDA:机制的力量 供应链管理:从餐桌安全到食品安全 第4章 人与自然:宜居国家的环保课 “进来,发财,离开” 劫掠资源致富的示范效应 “环保总统”罗斯福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旅 自然保护和历史保护“一个都不能少” 环保意识“从娃娃抓起” 第5章 强国要有强海军 隐忍了25年的“复仇”之战 美国也曾“韬光养晦” 美国海军的“黑暗年代” 新海军:从告别木船开始 海军梦圆,思想不能缺席 全民渴望海上话语权 大国崛起,海军不能缺席 一场皆大欢喜的战争 114天的“精致的小战争” 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战争?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大跃进” 成功就是坚持做对的事情 第6章 联邦政府的权威从哪里来? 政府是“解决国家弊病的工具” 总统要做公众舆论的领头羊 为什么是罗斯福? 弱势群体保护者 经济话语权之争 政府要有书卷气 第7章 美国崛起与美国梦 没有美国梦,就没有进步时代 信仰的力量 强国梦需要物质基础 强国梦是机会平等之梦 强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土壤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揭露特威德的问题上,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可谓功不可没。纳斯特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漫画家,共和党的标志“象”和民主党的标志“驴”就出自他的手笔。当时,他是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哈泼斯周刊》记者,他用大量漫画把特威德及其同伙的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特威德曾愤愤地说:“我并不介意报纸上骂我些什么,因为我的拥护者并不识字;但是他们能看懂漫画,真该死!”后来,特威德被逮捕后,一度越狱逃亡欧洲,不料在西班牙被当地警察认出,又落人法网,原因正是该警察也恰巧看过纳斯特的漫画。这个小插曲至今仍为报刊漫画家津津乐道。事实上,在美国新闻史上,政治漫画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纳斯特显然是一个好榜样。 除了城市反腐,在联邦反腐上,美国媒体也有大手笔。1872年总统竞选期间,《纽约太阳报》公开揭露了动产信贷公司丑闻,不仅逼得受贿的副总统科尔福克斯去职,还构成了对格兰特连任的挑战。目睹格兰特政府腐败成风的现状,一些媒体人集合起来以期阻止格兰特连任,当时出现了以《芝加哥论坛报》的霍勒斯·怀特、《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报》的塞缪尔·鲍尔斯、《辛辛那提商业日报》的穆拉特·霍尔斯特德和《路易斯维尔信使报》的亨利·沃德森为“四方堡垒”的反格兰特团体。他们经常举行会议,制定政策,并努力利用自己的报纸去影响民众的观点。尽管最终格兰特依然得以连任,但媒体人的这种努力已经说明了腐败有多么不得人心。在美国历史上,极少见到媒体联手反对在任总统寻求连任的情形,1872年大选却因腐败问题而成为了例外。 但美国的媒体人也犯了一个错误。当时,《纽约论坛报》主编霍勒斯·格里利本可以成为格兰特强劲的挑战者,而他也确实有着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正直品行,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编辑同行们却对他发起了恶毒的人身攻击,与此同时,格兰特第一个任期中发生的大量丑闻却因此被淡化了。事实证明,这次竞选是美国政治史上最离奇的一次,格兰特连任得过于轻松,反观格里利,不仅在大选前数日痛失爱妻,而且在败选后精神失常,不到一个月就黯然离世。直到他去世,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心想为民众做事的人,送葬的人群挤满了纽约第五大道,眼含着热泪送别这位被他所牵挂的人民“逼死”的人。而随着格兰特第二个任期中腐败甚嚣尘上,人们也越发明白,美国曾错失一个反腐败的总统,而因为格里利被攻击得以“幸存”的格兰特是一个多么无能和放纵腐败的领导人。历史学家是公正的,格兰特最终被排在美国历史上最差总统的第二位。 由于格兰特的第二个任期令人倍感失望,美国媒体也随之开始了深人揭丑:陆军部部长贝尔纳普受贿案、威士忌酒集团案,先后由《纽约论坛报》和《民主主义者报》揭露出来,轰动一时。面对着媒体的咄咄逼人,格兰特在任期的最后阶段基本采取了装聋作哑的策略。“尽管像他的辩护者所宣称的那样,他可以算是诚实和无辜的,但不提别的,仅就他八年来对敲击着白宫大门的泛滥成灾的腐败现象熟视无睹一项,许多对他的政府的攻击对于他来说就是罪有应得的了。”而美国媒体在格兰特时期的努力,无疑为日后进步时代的“掘粪运动”开了好头,并将反腐败和反垄断事业推向了高潮。 进步时代的媒体反腐,也得益于全美报纸总数出现的井喷现象:从1870年的500份激增到1910年前后的2500多份。1870年时,有25.7%的城市没有日报,到了1920年,仅有3.3%的城市没有日报。这对反腐产生了三方面好处:一是传播的迅速性,在一个城市里,只要有一家媒体曝光了丑闻,消息就会迅速传开;二是城市之间的监督性,即便在事发城市可能出现消息封锁,但其他城市或全国性媒体的曝光,依然会让丑闻大白于天下;三是报纸对信息量的追求使其对丑闻的挖掘力度加大,在客观上有助于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被从地下翻出来。 更重要的是,媒体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也有助于形成反腐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很多此前可以掩盖的事情被掀开了。此外,报纸之间越发激烈的发行量竞争,也客观上丰富了资讯,提升了信息的真实度,这对反腐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说1870年的许多地方媒体还需要取悦于政客的话,到了进步时代,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不仅要为发行量而丰富资讯、挖掘黑幕,而且要坚持客观报道,维护公信力,以吸引广告商和投资人。进步时代中,美国媒体逐渐实现财政独立,为其揭露腐败现象增添了底气。 从反腐败的角度看,“制定行为规范(附以适当的奖惩条款)、加大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政治等,都是防止滥用职权的手段”。在这些方面,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于加大信息透明度及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方便等方面。 就遏制腐败文化而言,美国媒体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镀金时代,腐败横行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一位美国政客曾感慨地说:“在这里美国人道德都很败坏,腐败因而很盛行。”在改变这种社会风气的努力中,美国媒体的揭丑运动功不可没,它使民众充分意识到腐败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聚拢了改变现状的民意和舆论力量。P20-22 序言 胜利,不是因为战胜别人,而是因为战胜自我。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它必须激发内在的斗志,战胜自身的软弱,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立起来。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美国度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岁月,并从此成为世界强国,这段心路历程和变革之旅,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他山之石”。 这个时期极端地表现着美国历史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但也蕴含着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改革动能。这个时期就是进步主义时期(Progressive Era),简称“进步时代”,广义的时间段是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狭义的时间段介于1901年至1921年间,恰逢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总统执政期间,本书采用狭义的时间段,也是为了对应“镀金时代”,即从南北战争结束后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进步时代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对镀金时代的反思和超越,更在于破解了大国崛起的瓶颈问题,同时也帮助美国人找回了一度失落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1876年是美国建国一百周年。但当人们回顾美国百年辉煌时,却无奈地发现,美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在一份为百年大庆写的充满激情的祈祷书中,人们呼唤:“上帝救救我们的共和国吧!” 应该说,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达到了历史顶点,但它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和道德沦丧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这段长达三十多年的黑色年代里,所谓的“工业文明综合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官商不分,以权谋私,上行下效,贿赂公行,物欲横流。 当时经济生活的混乱是今天的美国人难以想象的。在西进、开发的旗号下,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劳动者每天要工作12个甚至16个小时,薪水却少得可怜,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者权益无人保护,垄断公司收买政客破坏经济运行的健康环境……美国经济生活乌烟瘴气、混乱不堪。爱默生对此描述道:“波士顿的比考恩大道和弗农山庄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铜臭。在律师的办公室,在港口码头,到处可见这种卑鄙龌龊、浑浑噩噩的陈腐之气。” 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芝加哥的一个肉食罐头加工厂,为了填满食品罐,装罐工在资本家的指使下,毫不犹豫地使用腐肉、痘肉、内脏甚至老鼠肉。这被厄普顿·辛克莱写进了名著《屠场》中,激起民愤,也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食品安全变革。 混乱的另一个表现是垄断盛行。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J.P.摩根、杰伊·古尔德、詹姆斯·梅隆,在一个又一个工业领域内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他们压制竞争、维持高价低薪、获取政府补贴。 这些行业是“福利国家”的首批受惠者。在世纪之交,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已垄断了全国的电话系统,国际收割机公司生产的农用机器占市场份额的85%。在其他每一行业,资源都被集中控制起来。银行也大为青睐这些垄断公司,甚至为这些实力雄厚的公司董事们创建了专门的联络网,每家垄断公司的董事同时也是别的许多家垄断公司的董事。据20世纪初期的一份参议院报告说,摩根在其极盛时期同时兼任48家垄断公司的董事;洛克菲勒则集37家垄断公司的董事于一身。 与垄断相对的,则是社会贫困的恶化、阶级对抗的加剧。到1890年时,美国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平均占有的财富竟相差近两千倍。一面是暴富者挥金如土,一面是劳动者大面积失业和为生存奔波。资本家暴富的过程沾满了劳动者的血汗。州际商务委员会1889年的记录显示:当年仅铁路工人的死伤数量就达2.2万人。这一时期,美国工人和农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剥削和压迫,社会保障也无从谈起。 社会危机一触即发。1873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642家银行倒闭,1.6万家公司破产,20%的劳动者失业,全美各地爆发了示威游行,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在此之后,罢工成为美国社会的常态,并且很多都伴随着流血冲突。令美国工人愤恨的是,政府成了资本家的帮凶,多次动用国家机器镇压罢工,这加剧了社会对立,严重削弱了政府威信。 伴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如传染病般的腐败,联邦政府的权威也跌到谷底。在西奥多·罗斯福上台之前,镀金时代的总统们多半在与国会的较量中处于下风,与特殊利益集团的纠缠不清也使得联邦政府很难有效地进行反垄断和反腐败,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陷入低潮,联邦政府的腐败和低效大大降低了其对地方的影响力。美国的自然环境也遭到惊人的破坏。 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镀金时代的美国问题,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在激烈变动的社会发展中普遍迷失了自我。时人为财富而追求财富,只问利润而不择手段,金钱就是新的上帝,金钱就是权力。表现在国家方面,就是对大踏步的社会发展缺乏心理准备和制度设计,对新型的近乎颠覆性的社会关系缺乏协调能力,这一点从联邦政府的被动施政即可见一斑。 美国用30年走完英法百年的发展历程,表现得气喘吁吁和有些狼狈,也在情理之中。但不论有何种理由,经济发展的高速与国民幸福感的不足形成的显著背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种问题的背后,文化的衰落清晰可见。在那个人人都热衷于财富的时代,人们对于金钱的关注当然处于头等地位,其他一切只要不能直接带来财富,便受到漠视和忽略,政治和文化都不例外。 当时,不少人都抱着与卡内基相同的想法:一个有能力的人应当去办企业,只有在经济上失败的人才会去搞政治。在那个政坛上缺少政治家而充斥下流政客的时代,大众参政意识降到了冰点,而公务员与企业界收入的巨大差距也导致人们更倾向于经商。即便不能如愿从商,他们也十分愿意与商人多些联系,以期在对方吃肉的情况下,自己也能喝点汤。这个时期,大部分有才华的人都开始从商,政府雇员大都是平庸之辈,根本不知道怎样处理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另外,许多政客都与企业家关系密切,靠大亨们的贿赂生活,不可能有效地调节商业活动。 林肯·斯蒂芬斯就曾批评过当时美国社会薄政厚商的现象。在他看来,“重商的精神是赢利的精神,不是爱国的精神;是讲信用的精神,不是讲廉耻的精神;是个人致富的精神,不是国家繁荣的精神;是交易和讨价还价的精神,不是讲原则的精神。”关键的问题是,这种风气将政治当成不折不扣的生意。 由于自身收人较低,外加受到暴富者的“刺激”,很多政客都开始调整自己的人生追求,越发大胆地追求起财富和富裕生活来。当时,“检验政治上成功与否的标准变成了金钱,不再是典型的政治家们原先追求的纯粹自我表现或为公众服务及荣耀。”人们悲哀地发现,美国政治中的凝聚力已经变成了做官以及将官职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这种动机足够强烈,而政客们所面临的诱惑也空前丰富多彩。 在这种情况下,官商合流,腐败成风。许多不择手段聚敛财富的行为都是在与政府和法院的合作之下赤裸裸进行的,而这种合作往往也是有偿的:托马斯·爱迪生许诺给新泽西的政客每人1000美元,以换取当局制定有利于他的法规;为了让作价800万美元却并不值这个价钱的伊利铁路“掺水股票”能合法发行,丹尼尔·德鲁和杰伊·古尔德花了100万美元贿赂纽约市议会。当时在美国的各大中城市里,腐败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更致命的是,政府也尽力讨好资本家。1887年,尽管国库充盈,但当有人提议从中拨出10万美元救济得克萨斯州遭遇长期干旱的农民、帮助他们购买谷种时,克利夫兰总统却否决了这项议案,他解释说:“这种情形下联邦政府如果给予救助……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他们期望政府部门像父亲般关心他们,这会弱化我们农民刚毅不屈的性格。”而就在同一年,克利夫兰却动用黄金储备4500万美元给富裕的债券持有者分配盈利,每张价值100美元以上的债券盈利29美元。 金钱至上的观念带来强烈的个人和社会的焦虑,这种焦虑感不仅存在于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的普通人身上,也与欲壑难填的富人和官员如影随形。从好的方面说,这促进了美国财富的积累和技术的创新,从坏的方面看,这导致了更多的腐败、为富不仁,以及炫富成瘾。 其实,早在镀金时代之前,美国的政治领袖就对公众提出了警告:对经济进步的过度关注以及个人竞争的异常激烈将会导致忧郁自私个性的形成,人们会变得迟钝、粗鲁,并且对优雅的风度麻木不仁。这势必会对公共行为的水准造成影响,并且促使蛮横习惯以及社会虚伪风气的形成。尽管文化和社会风气并不是镀金时代诸多问题的唯一根源,但却是最核心的诱因。 事实上,进步时代的改革也确实是对症下药的,无论是反腐败和文官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政治文化,还是反垄断和慈善风气所带来的新商业文化,抑或是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保护所带来的人与财富、人与自然的新关系,都体现出进步主义运动的文化和价值观修复功效,以及人们对美国梦的执着追求。 大国崛起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崛起,俄罗斯在复兴——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已经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更是因为历史上的大国兴衰都有其内在规律,历史不仅是老师,还常常穿着新衣出来上演大国兴衰的悲喜剧。 读史使人明智。对于美国进步时代如何破解大国崛起的瓶颈,我一直有着浓厚兴趣,为此,过去十年间,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仅外文原著和引进版书籍就翻阅了500种之多,做了近300万字的笔记,与上百位各界人士进行过交流。可以说,这本书是我所有著作中准备最充分的一部。 与此前的著作不同的是,这本书成稿的日子里,不再有母亲慈爱的目光注视和关切着我,但这也成为我坚定地写完这本书的动力所在:它既是为了纪念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母亲,更是为了给处于转型中的祖国寻找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建设性的办法。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有快乐的童年和明朗的未来,纵然以我一己之力无法照亮整个夜空,但我希望自己是一只萤火虫,为寻梦者带去一丝光亮和温暖。 本书的章节设计反映出我对那一历史时期的思考和认识:反腐败、反垄断、环保、食品安全和海军问题,这些是身处进步时代中的美国人最关切的问题,也是他们曾取得最大突破的领域,对于此后100年美国的发展意义深远。而一系列改革的受益者,除了美国的弱势群体、社会风气和青山绿水,还有联邦政府的话语权。以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为代表的领导者不仅通过制度创新和系统化的对策引领美国走上更均衡、健康和有后劲的发展道路,也重树了政府权威。这一切,不仅得益于美国梦、升华了美国梦,也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时代的变革与进步,都离不开民意的支持、媒体的推动和文化的复兴。 要想有预见地认识未来,就需要深入地了解过去。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100年前的美国离我们既远又近,停下我们奔波的脚步,回望一下那段在无限纠结中化蛹为蝶的历史,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尊重历史的人赢得信任,借鉴历史的人赢得未来。 张国庆 2013年5月20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反腐败、反垄断、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海军问题,是进步时代美国人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取得最大突破的领域,对于此后100年美国的发展意义深远。以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为代表的领导者不仅通过制度创新和系统化的对策引领美国走上更均衡、健康和有后劲的发展道路,也重树了政府权威。而这一切,不仅得益于美国梦,升华了美国梦,也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时代的变革与进步,都离不开民意的支持、媒体的推动和文化的复兴。 要想有预见地认识未来,就需要深入地了解过去。100年前的美国离我们既远又近,停下我们奔波的脚步,回望一下那段在无限纠结中化蛹为蝶的历史,也许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张国庆 张国庆先生对于美国社会和美国梦的深入研究,将给正在为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中国民众一面参考明镜。 ——毕淑敏 著名作家 若要读懂美国,需看《进步时代》。 ——纪连海 著名学者 美国问题专家张国庆十年磨一剑,讲述了美国历史上最华丽的转身:从镀金时代的腐化与黑暗,到进步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值得深思,更值得借鉴。 ——徐小平 新东方创始人 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美国当年的处境与我们十分相似,而我感兴趣的是,他们是如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的? ——陈彤 新浪网总编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