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诞生与危机(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的案例研究)
分类
作者 彭华安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第三节 分析单位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独立学院制度化的历程、特点与内容

第一节 独立学院制度化建构的历程

一、国立民办二级学院的萌芽:1992-1998

二、国立民办二级学院的大规模兴起:1999-2002

三、独立学院制度的形成与调整:2003-

第二节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一、办学类型

二、办学特点

三、办学结构

四、办学规模

第三节 独立学院制度化历程的特点与内容

一、独立学院制度化历程的特点

二、独立学院制度化历程的内容

第三章 独立学院政策目标执行的案例考察

第一节 独立学院“独立性”的考察。

一、独立的校同和基本办学设施:“一刀切”下的“变通”

二、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依附而非依托

三、独立进行招生:计划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夹缝运行”

四、独立进行财务核算:产权模糊下的剩余控制权

五、独立法人财产权:国家意识形态制约下的过户难

第二节 独立学院“民办性”的考察

一、高额的收费:办企业还是办学校

二、专业设置:大同小异

三、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有名无实

第三节 独立学院“优质性”的考察

一、优质资源扩张缓慢:母体大学的逐利

二、投资主体比较单一:民间资本的退隐

第四章 独立学院政策目标执行困境的多重制度逻辑解读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制度逻辑与策略行为

一、渐进改革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落差”

二、多重政策目标冲突下的“失范容忍”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制度逻辑与策略行为

一、压力型科层体制内的“无奈”

二、自由裁量权下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第三节 独立学院的制度逻辑与策略行为

一、资源稀缺下的“机会主义”

二、关系网络中的“政策变通”

第五章 独立学院制度的合法性审视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合法性

一、合法性

二、教育制度的合法性

第二节 独立学院制度合法性的现实基础

一、社会合法性

二、政治合法性

三、行政合法性

四、法律合法性

第三节 独立学院制度的合法性危机

一、价值选择危机

二、公共性危机

三、程序性危机

四、有效性危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是“单一财政视角”下的“理性选择”

二、独立学院是一种“名不副实”的办学模式

三、各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逻辑及策略行为是造成执行困境的根本原因

四、独立学院制度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了合法性危机

第二节 前景展望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坚持政策的多样化,实行分类管理

二、构建合理的产权结构

三、实施合理的“选择性激励”与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四、改进教育政策制定系统

第四节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学术空间

结语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

一、受访人一览表

二、办学情况调查表与访谈提纲

三、《若干意见》与《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结语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

一、受访人一览表

二、办学情况调查表与访谈提纲

三、《若干意见》与《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诞生与危机(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的案例研究)》内容介绍: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殊的阶段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办学模式。随着1999年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国立民办二级学院开始以“非公非私”、“亦公亦私”的“灰色”身份大规模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可以说,自它诞生之日起,关于它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教育奇观”。本书借助政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文献法与访谈法,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对独立学院制度的生成、执行、评价与变革进行“全景式”的考察,以探究内蕴的深层逻辑。

囿于“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与发展的困境,基层创新主体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在利益驱动下创生了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国立民办二级学院,不仅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而且符合了高等教育系统资源重新配置、结构重新组合的整体需求。随着“以省级政府为主、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新体制的确立,地方政府逐步以利益主体、行为主体以及决策主体多重身份参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改革,并以产业发展的新思维将高等教育组合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然而,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着不可能提供地方高校所需全部经费的资源困境。在此情况下,为提升地方政府统治的合法性,“给政策”或“给土地”参与民办二级学院的举办就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针对由于规制不力而出现的违规招生、办学双轨制、教育不公平等问题,教育部于2003年、2008年分别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鲜明体现了独立学院制度化建构历程的特点与内容。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执行都是一个充满着连续不断的交易、谈判和政治互动的复杂过程。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处于不同的“制度场域”,被“意义构建”的成分渗透着,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态度、行为与方式对特定政策加以“阐释”和“践行”,形塑着政策执行的生态。独立学院政策的执行同样受制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独立学院的制度逻辑与策略互动,形成错综复杂的执行困境。中央政府囿于渐进改革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间的“落差”和政策目标多重冲突的制度逻辑,对地方政府与独立学院的政策执行失范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当政策目标存在多重冲突时,在“压力型科层体制”下,地方政府将会根据利益诉求和面临的压力,有选择地执行不损害自身根本利益的政策目标。在自由裁量权前提下,面对执行损害自身利益的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往往通过“重新界定政策”、“理性不作为’下的‘共谋’”与“用足政策”等方式进行政策变通。受制于制度逻辑的路径依赖,为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独立学院一般采用资源稀缺下的“机会主义”与关系网络中的“政策变通”等方式执行政策目标。

独立学院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采取各种措施从社会、政治与行政领域获得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是有限的合法性,因为它并没有获得法律合法性。然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只要能满足社会、政治与行政的需求,缺乏足够法律合法性的独立学院制度也可能继续存在。随着制度环境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变化,独立学院制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价值选择危机、公共性危机、程序性危机与有效性危机。在此种情况下,政府应从坚持政策多样化及实行分类管理,构建合理的产权结构,实施合理的“选择性激励”与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改进教育政策制定系统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

《诞生与危机(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的案例研究)》的作者是彭华安。

编辑推荐

《诞生与危机(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的案例研究)》是在作者彭华安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

本书借助政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文献法与访谈法,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对独立学院制度的生成、执行、评价与变革进行“全景式”的考察,以探究内蕴的深层逻辑。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