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积岐而言,他太熟悉和了解当初给了他生命的土地,同时也给了他历史创痛的乡村,这些都构成了他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印记,也是他不断写作不断拿出力作的源泉。他的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他用文学思考着人的命运,这是他身为作家所能讲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故事。《逃离》便是他的一个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逃离/冯积岐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冯积岐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冯积岐而言,他太熟悉和了解当初给了他生命的土地,同时也给了他历史创痛的乡村,这些都构成了他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印记,也是他不断写作不断拿出力作的源泉。他的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他用文学思考着人的命运,这是他身为作家所能讲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故事。《逃离》便是他的一个作品。 内容推荐 《逃离》的作者是冯积岐。 《逃离》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作者用他的情感和心血营造出的艺术世界,也集中显示了冯积岐“写时代的变迁史、写人物的心灵史”的艺术追求。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冯积岐,了解这位西北作家独具面目的文学成就,也试图对冯积岐文学创作的价值作出一种新的定位和诠释。 目录 第一章 阵痛之前 (1989年9月23日) 第二章 阵痛 (1990年-4月5日) 第三章 夜行 (1990年4月5日夜) 第四章 黎明和黎明以后 (1990年4月6日黎明) 第五章 阳光灿烂的晌午 (1999年9月23日) 试读章节 1.南兰 在那会儿,我觉得有一把大手在我的肚子里随心所欲地掏取,掏了一把又一把。我咬紧牙关把 疼痛一口一口地向肚子里咽。那疼痛像波浪似的翻涌,我咽得越快,它来得越勤。我确实是拿自己没办法,就像当初我拿自己没办法一样,当初我拿自己没办法才和天星上了床。原来,快活是和痛苦紧紧相连着,快活的另一头就拴着痛苦,痛苦伺机算计快活,痛苦往往被快活的茅草遮掩着,使人不易觉察,也意想不到。难怪,妈一刻也离不开男人,却咬牙切齿地骂男人。妈说,女人的全部灾难都缘于男人。男人在女人的身体里制造着快活的同时,把痛苦推给女人,让女人自己去承受、去消化。在那会儿,我只是想,我的身体再也不会接纳任何男人了。天星,牛天星!你这个流氓!你这个坏蛋!我恨你,恨不能咬你一口,把我的疼痛咬碎。我扭过头去一看,天星刚刚睡着,他很憔悴,头发凌乱,脸上的皱纹尤其显得清晰、深刻,他被我的肚子痛捉弄了半个晚上。他大概正在我的疼痛的睡梦地里游弋,不然,他会把眉毛舒展开的。他的痛疼在心里,我的痛疼在肚子里。他大概受的苦比我还要多。我不能责怪他。 我真该把肚子里的那个小东西取掉才是,我没有想到,那个小东西会搅得我疼痛难忍心神不安。天星苦口婆心地说服我,叫我去做人工流产,我没有依他。从肚子里拿掉那个小东西就等于从我的身上把天星对我的爱洗得干干净净,等于从我血液中把天星对我的感情抽走而不留任何痕迹。天星肯定不是为了免除我的痛苦而说服我,规劝我的,他劝我去做人工流产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我想,只有肚子里的那个小东西才能证明我对天星的爱是具体的,是触摸可及的。那个小东西将和我的爱一起成长。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觉得,我必须像保护我的生命一样保护爱在体内生长、裂变,变成另一个生命。我没有想到,痛苦离我的爱并不遥远而近在咫尺。我不可能想到惩罚,也不知道惩罚是怎么一回事儿。十八九岁的女孩儿不会想那么多,如果想那么多就不是女孩儿了。 妈说,能好过一天就是一天;人从一生下来就朝着坟地里走,死去以后是一把骨头一把灰,什么也留不下。所以,妈说,人趁年轻的时候得活几天好人,不然,就后悔了。 “我痛,痛死我了。天星,你救救我。”我说。我抓住了天星的胳膊。 你乱抓什么?被子在这儿。妈说,你好好睡觉。 我睁开眼一看,妈冷眼看着父亲,父亲靠住木柜站着,他紧紧握着拳头,脸色发黑,用暴怒的目光和妈对峙着,妈说,你还讲什么良心?我就不信人有良心,我也不信人有前世和来生,我只信现在啊。父亲说,你这样做,不要说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我,你连南兰也对不起。妈冷笑了一声。 “我痛,痛死我了。天星,你救救我。”我说。我又抓住了天星的胳膊。 妈说,你乱抓什么?你放开我,叫我走,我不为难你,你也不要为难我。父亲说,你滚,现在就滚。 妈之所以和好几个男人相好,大概是由于她勇敢地解除了心理羁绊,任凭自己信马由缰地在自己的天地里奔跑。不然,父亲对妈的折磨怎么会毫无意义呢?父亲刚一回县城,妈的相好就来了,妈很快把泪痕擦干的脸换成了满面春风。我的血管里流的血大概有多一半来源于妈,我的秉性中的贪于享乐大概是妈的遗传。 我们会受到惩罚的。 一夜交欢之后,天星闷闷不乐地自言自语。 我问他:你是不是后悔了? 感激还来不及呢,后悔什么? 害怕了?是不是? 我谁也不害怕,我只害怕我自己。 谁还会惩罚咱们? 兰,你还是个孩子,天星说,惩罚是一种内心生活。 “是不是在惩罚我?”我说。我之所以想到惩罚,是因为我的肚子痛得实在没办法,女人生孩子肚子都这么痛吗?我就不信。如果生孩子对女人折磨得这么厉害,谁还要孩子干什么? “不要胡思乱想,”天星说,“好些了吧。” 我说:“这会儿好多了。” 我拉住了他的手。 …… P151-153 序言 第一次注意到冯积岐的名字,还是在凤凰网读书频道的连载栏目中。当时,在连续数月的连载书目中,《村子》的名字一直赫然在目,给人印象深刻。虽然当时没有仔细阅读小说文本,但作者的名字却是记下了。后来,承蒙《文艺研究》主编方宁兄的介绍,冯积岐的新作《非常时期》被推荐到文化艺术出版社时,“冯积岐”已不是陌生的名字了。《非常时期》在2013年初出版,这已是他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了。 其实,身为陕西作协副主席的冯积岐早已不是文坛的新人。这位西北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是一位勤勉的耕耘者。三十年来,不论流行的风气如何变化,也不管外界对他的作品如何评价,冯积岐一直守着自己的信念,执着地前行着,犹如一头饱经沧桑的黄牛。从1983年第一篇短篇小说问世以来,三十年笔耕不辍,迄今已经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除了九部长篇小说以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结构精巧,语言特色鲜明,在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为作者在圈内博得了“短篇王”的美誉。 在作品的风格上,冯积岐的创作与柳青、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众多陕西作家的创作有着天然的血缘相似,他凭借深刻的生活体验,以浓烈的感情色彩和朴实的叙述语言,勾勒出一幅幅描绘关中风情的世俗画卷,浓墨重彩、撼人心魄。 冯积岐对自己的创作要求甚高,“不仅写时代的变迁史,主要写人物的心灵史,写出人性的复杂性、变化性;写人的文化心理”。然而,特殊的经历以及随之而形成的心理个性,使得冯积岐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凝重和灰色。他的小说中,几乎所有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叫做凤山县松陵村的地方,这是一个虚构的乡村世界,也是作者试图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焦虑、困惑、不安和迷茫的平台。通过“松陵村”形形色色人物的纠葛和挣扎,在荒诞与暴力叙述中揭示人生的无奈和人性的弱点,读来常常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和纠结。著名作家陈忠实曾经赞扬冯积岐“以执拗的个性和已具备的强大的思想,勇敢地直面乡村社会,以几近完美的艺术表述,把自己独特的乡村社会的体验呈现给我们,让我不仅认知到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层裂变,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信赖的参照”。 对于冯积岐的创作成就和作品的水平,业内早已有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从世俗的标准看,冯积岐似乎并不出名,他的作品也没有引起市场充分的关注。这种名实不副的现象伴随着冯积岐在创作道路上的执着而显得日益突出,以致现象本身也都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对此,作者自己也毫不掩饰内心的沮丧:“我有时感到很凄凉,有一种惨败感,就像匈牙利获诺贝尔奖的作家凯尔泰斯所说:这是一种‘无法选择的命运’。我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做不到。”熟悉中外文学史的读者,对于这样的喟叹应该是并不陌生。在一个浮躁和迷茫的时代,冯积岐的挫败感多少带有几分宿命的味道。 不过,有些东西的价值,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此次,文化艺术出版社推出的“冯积岐作品集”(第一辑)集中收录了冯积岐的八部长篇小说,这里面包括已负盛名的《村子》《遍地温柔》,也包括颇有争议的《沉默的季节》《粉碎》。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冯积岐用他的情感和心血营造出的艺术世界,也集中显示了冯积岐“写时代的变迁史、写人物的心灵史”的艺术追求。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冯积岐,了解这位西北作家独具面目的文学成就,也试图对冯积岐文学创作的价值作出一种新的定位和诠释。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确凿令我感受到心理震撼的长篇小说。震撼来自于作品丝毫不见矫饰的巨大的真实感。我尤其看重冯积岐在这部作品里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姿态:直面。 ——陈忠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冯积岐是我陕西省一位重要作家、优秀作家。写实写得很到位,人物刻画得细腻动人;议论则有哲理,闪动着泥土一样的智慧;抒情又出乎意料,有诗人气质。 ——贾平凹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对冯积岐而言,他太熟悉和了解当初给了他生命的土地,同时也给了他历史创痛的乡村,这些都构成了他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印记,也是他不断写作不断拿出力作的源泉。他的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他用文学思考着人的命运,这是他身为作家所能讲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故事。 我敢说,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他所写的每一段历史,都有着石头一般的重量。 ——方宁 著名学者,《文艺研究》杂志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