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雨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泽鹏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泽鹏编写的这本《风雨人生》一个史料不全的黄埔军人吴铁铮的传记。作者以事件为线索的方式进行作品内容的组合,展示了主人翁七十多年的波澜人生。作品文字优美动人,文采一流。一些名言诗句被作者巧妙地穿插在作品之中。全书的最后部分记述了吴铁铮再登临岳阳楼的故事。

内容推荐

他出生在一个中国人民最受屈辱的年份和月份;他历经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时期:帝制终结,共和初始,南北政治冲突,国体政体纷争;他走过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历程:五四运动、东征北伐、抗击日寇、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的历史关头,他高举和平起义大旗,欣喜地拥抱那历经坎坷,苦苦寻觅,梦寐以求的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新中国。

他曾多次和青年的毛泽东谋面,不仅结识了聂荣臻、恽代英、陈采夫等多位优秀的共产党人,还与国民党人张治中、胡宗南、汤恩伯、桂永清等多位军政要员有过共事。尽管如此,除开能在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的名单上找到他的姓名外,基本上是个名不见经卷的人。他就是《风雨人生》一书的主人公——吴铁铮。《风雨人生》讲述了吴铁铮七十多年的波澜人生。

本书由徐泽鹏编写。

目录

女儿的话

编辑絮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后记

试读章节

族长捋了捋下颚白白的山羊胡须,端起手边的茶杯,浅浅地抿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

“这孩子,将来至少会官至七品,给我们吴氏家族光宗耀祖!”

“族长,请您给说道说道。”想了解更多信息的人们,兴致勃勃,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请求。

“你们看,”族长抬起手里的竹节拐杖,指了指案板上的物什,“莹选把印章、经书、笔、墨、纸、砚摸了个遍,说明他将来既有官运亨通,又有经纶满腹。”

“啊!啊!对!对!”对于族长的点评,人们纷纷认可。

也有人急着发问:“那,最后抓那把弹弓,能说明什么?”

“呃,问得好!”族长不急不慢地点燃长长的烟袋杆,吐出一口烟雾后,这才说道,“这一切的转机,就在这把弹弓上!弹弓是什么?”

面对着族长的突然发问,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弹弓,不就是小孩的玩具?”

元选一旁补充道:“用来打鸟的。”

族长赞许地看了元选一眼:“用什么打鸟?”

“小石子。”

“怎么打?”

“用弹弓把小石子射出去。”

“还有什么能把东西射出去?”

“弓箭。”

“枪炮。”

听到这里,刘氏把莹选紧紧地搂住。

“祖爷爷,您是说,莹选将来长大了会从军?”

“然也。”

“从上上辈算起,我们吴家,除了务农就是经商,怎么到这会儿,要出一个当兵的?”刘氏有些不相信地反问。

“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酒宴散了。

人们揣着各种猜疑渐渐离去。

短暂的热闹之后,是看不到尽头的冷清。

连着几场事下来,刘氏的一点私房钱用了个精光。她不得不只留下一个女佣,来关照她的三个孩子;留下一个长工,来教半大的大哥学会田地里的一些活计。大哥除此之外,还要顶替母亲,帮着女佣代管着二弟、三弟和四弟。  刘氏除开略懂一些笔墨书画,还深谙岐黄之术。在那个穷人怕得病,得病求医难的年月,干不了太多农活的母亲,通过给乡里乡亲看病配药,换取些许银两添补家用。

每到换季之前,刘氏总是把丈夫留下的一些破旧衣服,先量着大哥的个头改小,大哥的衣服转给二弟,二弟的衣服转给三弟,轮到最小的吴莹选,基本上都是捡着从哥哥们身上换下来的衣穿,难得穿上一件新衣。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却也不失温馨。

星移斗转,冬去春来。

吴莹选在母亲和三个哥哥的轮流呵护下,渐渐地长大了。当他能光着脚丫,在湿润的土地上“吧嗒吧嗒”地行走后,就再也不愿意让哥哥和母亲抱他了。即使是走不稳摔了跤,一时爬不起来的他,也只是默默地趴在那里不喊不哭。直到哥哥们发现把他拉扯起来。

安乡是个水乡泽国,房前屋后都有堰塘。家门外不远的一口大堰塘,是哥哥们夏天里最爱玩耍的地方。

四岁多的那年夏天,吴莹选又跟着哥哥们来到堰塘边,看着哥哥们在水中玩耍。负责照看四弟的三哥,游到吴莹选的面前,深深地憋足一口气,假装着往水底沉了下去……

眼看着三哥被水淹没了头顶,只剩下一只手在水面上抓着!

吴莹选急了!他大声地喊着:

“大哥、二哥!三哥哥没了!”

打着水仗的大哥、二哥,哪里听得到吴莹选那稚嫩的叫喊声?还在那里玩得高兴!情急的吴莹选,“扑通”一声跳下水去!

刚好三哥在水中憋不住了,一下子从水中冒出头来,张大着嘴换气,目光往岸边搜索时,惊讶地发现:四弟正在自己面前的水中挣扎!

大惊失色的三哥急忙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把四弟从水中托了起来。可他毕竟只比四弟大出不过四岁!不得不求救于大哥二哥。

“大哥、二哥……”

三兄弟手忙脚乱地把四弟从水中弄到了岸边!看到四弟面色苍白,双目紧闭,年长的大哥急忙坐下,招呼两个弟弟抬着四弟,把他的肚子放在自己那立着的双膝上!

“哇……”经过大哥的双膝一顶,吴莹选嘴一张,吐出了几口水,眼睛也慢慢地睁开了。

“四弟!”

有气无力的吴莹选向三哥伸出了双手:“三哥……”

“四弟!”三哥紧紧地抱住四弟,两行热泪“刷”地淌了下来……

尽管三个哥哥在堰塘边,作出了回家后不向妈妈说起刚才的事的决定。可回到家里,母亲还是知道了。她是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得知的。

“你们三个跪下!”盛怒的母亲扬起一根细竹条,“说,四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谁能负责!”母亲说着话,竹条狠狠地抽在了大哥的身上!

“妈妈!是我自己跳下去的。”四岁多的吴莹选跪在母亲的面前。

“你自己跳下去的?好大的胆子!说,为什么要跳下去?!”

“妈,要打你就打我一个人吧。是我逗四弟玩,假装被水淹了,四弟为了救我,就跳了下去。”三哥挺身而出。

母亲哑然了。她慢慢地蹲下来,不认识似的看着自己的幺儿,看着看着,心疼地一把抱住吴莹选:“我的个好选儿呀!”话音未落,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妈……”三个哥哥都围了上来,拥抱着母亲和四弟,一家人坐在地上哭成一团,“妈,您别哭了……”

内心感到十分欣慰的母亲,把手伸向每一个孩子的头上摸了摸:

“妈这是高兴。看到你们四兄弟相亲相爱,相互关照,妈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呀!”

“妈,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们。”

母亲摸了摸大儿子的身子:“妈刚才打疼了吧?”

“妈,以后我不会只顾自己玩了。”

“听着,妈交给你们三人一个任务:从明天起,教会四弟游泳。”  “是。”

P6-9

序言

去年一个寒冷冬日的下午,在常德市武陵区《走进武陵》丛书的首发式上,一位西装挺括,十分随和的长者来到我身旁,把一部刚刚完成的书稿交给我,十分谦和地“请”我审读。

作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这样的事,遇到得太多了。出于礼貌,我欣然应允。看到书名,我有些发怵: 《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写一个人的传记,本就是不好写的文章,何况还是一个黄埔军人!

读着读着,我不禁为之折服和感叹。

由于史料所限,书中主人翁吴铁铮的个人经历,大都因他的逝去而无从考证。从作者口中得知,其女儿所提供的素材也只能是粗线条地勾勒出父亲的人生图谱。作者从传记文学的高度,首先就展现主人翁所处时代的宏大场面和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

作品中的吴铁铮,出生在民生凋敝、苦难深重的混乱中国。他和当时这个社会无数的草根人士一样,与多舛命运做不屈不挠的抗争,力图改变国家的以及自身的命运。

他求学、当兵、抗日,参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民族,实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庄重诺言。从这一点而言,吴铁铮无疑是成功的,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其平凡人生为世人所谓叹。同时。吴铁铮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把自己的力量加入全中国千千万万人的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家庭里,他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两个女儿的父亲。

作者把真实和创作融于一体,把一位戎马倥偬的战士写得丰满充实。作者笔下的主人翁有家国情怀,有对日寇的仇恨,对丑恶的憎恶,同时又儿女情长,正应验了那句古话:无情未必真豪杰,哪个男儿不丈夫?作者的这一运化好,使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

作品文字优美动人,文采一流。一些名言诗句被作者巧妙地穿插在作品之中,似珍珠闪烁生辉,又似峰回路转之风景,紧紧地承接着作品的上下部分,使得作品形散而又神聚。作者在全书的最后部分记述了吴铁铮再登临岳阳楼的故事。这本是主人翁极平常的一次心愿之旅,并没有文学作品可以摄取的素材。然而作者匠心独具,把主人翁夫妇吟诵《岳阳楼记》作为全书的结尾,托物言志,前后呼应,进一步展示主人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更衬托了作品《风雨人生》的壮怀激烈之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品展示了主人翁七十多年的波澜人生,时间拉得很长,稍不注意,容易陷入记流水账的泥沼,然而作者以事件为线索的方式进行作品内容的组合,成功地避免了冗长之感。

写传记难,写一个史料不全的黄埔军人的传记更难。

《风雨人生》无疑是一部攻克重重难关的好作品。

邓胜文

2013年4月1日

后记

壬辰年春节期间,引导我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的彭信理老师和师母吴启梅,把我接到他们在常德的住处,寒暄之后,师母十分郑重地拿出根据她能回忆起来的一些往事,自己动手写的一篇两万余字,纪念父亲吴铁铮将军的文章——《一个黄埔军人的人生》,前面附了几张旧照,想在付梓前让我看看。

老师他们自改革开放之初起,就在深圳从商,从此与文化工作脱离了关系,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提速时代,不了解现代印刷和出书的行情。因此,我只能如实相告:以目前的篇幅,要想印成书有难度,再者,从谋篇布局来说,尚不够出书的要求。面对着这样的局面,老师和师母开口请我加盟。

师恩难忘,我欣然接受。

当我真正地开始动手写作,才发现这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首先,老爷子的自传,因年代久远,字迹不仅模糊不清,且由于那年那时,有很多的东西基本上一带而过。除开自己所参加的各种抗战战役外,对自己是如何带兵打日寇之事只字不提。这样一来,我不得不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去查阅各种书籍和各种网站网页。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为我们民族的先祖们感到深深的哀痛!那是过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呀?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人活着没有一点尊严!

纵观中国近代史,幸喜有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幸喜有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传播;更为幸喜的是,有一大批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惜献出生命的年轻人!

是他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求索者;如同在滔天巨浪中前行的蹈海者;如同在万仞山中追逐太阳的盗火者。

没有他们前赴后继的呐喊,奋起,流血,牺牲,今日之中国,是何等情况?实难想象!

对这些前辈,我诚惶诚恐,我景仰致至,我五体投地。

相对于在那段浴火浴血岁月中叱咤风云的英雄和伟人来说,吴铁铮基本上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之列,而他又偏偏与那些人或交友、或工作、或同志、或革命。历经多次恶仗、大仗不死,实为福将;遭受多次关闭、牢狱,命运如此多舛。然而,为了年轻时的梦想与追求,为了理想社会的建设,他全身心地投入。即便是再次遭到打击,他仍以乐观的精神,执著的追求,坚定的信念去生活。

1977年7月20日,吴铁铮因心脏病抢救不及时,溘然辞世,享年76岁。发病时,是凌晨3点。家人说要送他上医院,他却担心会因此影响人家:“再等等吧,别麻烦人家。”就这一句等等,让家人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吴铁铮也是带着遗憾走的:对于他自己入党的事,外调人员问及时,他说:“我的事你们可以去问陈赓,去问周恩来、聂荣臻。”

有时我想,假如当初吴老对于聂荣臻希望他留下来的事欣然应允,他的后半生,应该是比起常德地区行政公署粮食局副局长更为精彩。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聂荣臻编写组编写的《聂荣臻传》;宋连生所著《蒋介石的黄埔岁月》;刘育钢所著《黄埔一期的红色传奇》;经盛鸿所著《胡宗南》;杨者圣所著《和平将军张治中》;陈予欢所著《黄埔军校将帅录》以及李明所著《黄埔军校》和《常德文史第一辑——纪念常德解放四十周年》等,还有百度等多家网站网页,在此,一一致以诚挚的谢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湖南人民出版社学术图书部邓胜文先生,对本书自始至终倾情关怀,不仅多次亲自校稿,还写下了《编辑絮语》,对本书予以十分中肯的评价。在此,作者谨向邓胜文先生致以真诚的敬意与感谢。

徐泽鹏

2012年11月26日于陋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