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薇、宋秀丽、高深所著的《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第2版)》通过对汽车企业发展状况的描述,分析了国内外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汽车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内容、相关要素、管理难点和改善途径,并以实用案例剖析了物流在生产过程中的常用工具与方法。本书深刻探索了供应链管理与生产运作模式的相互关系;定义了汽车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并通过几种类型标准的编写实例,详细介绍了汽车物流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编写方法和流程;创建了汽车企业物流成本模型、财务科目集合和数据归集通道,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还创建了汽车制造企业实用型物流与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
陆薇、宋秀丽、高深所著的《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第2版)》结合我国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全面介绍了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主要内容和系统构成;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实践中常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理念归纳和要点提炼。以学以致用和指导实践为目的,重点研究了汽车行业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详细介绍了构筑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架构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描述了各类标准的组成和编写步骤;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方式,基于企业在业务流程重组、运作模式演变、持续改善和关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探讨了管理实践的科学方法和操作步骤。最后,对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进行了阐述。
与同类书相比,《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第2版)》在理念方面,更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专注于多管理工具的集成运用、多运作领域的系统改善;在内容方面,丰富了企业内部供应链车身流子领域的重要内容和汽车备件物流及其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结构方面,采用了主题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向的撰写形式;在创新方面,阐明了需要树立的重要理念、值得关注的相关领域和可以运用的理想工具。本书适合汽车企业物流管理与从业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助教材。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国内外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1
1.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1
1.1.1 全球汽车产量与消费需求呈微增长的发展态势1
1.1.2 中国汽车产量与消费需求的发展态势1
1.1.3 全球汽车行业正在构建新的平衡3
1.2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4
1.2.1 汽车制造业与汽车物流服务业联动发展的趋势5
1.2.2 汽车制造业由预测推动转变为订单拉动生产(BTO)的趋势9
1.2.3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趋势10
1.2.4 供应链管理促进物流行业整合和业务流程重组的趋势13
1.2.5 汽车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共同提升的趋势13
1.2.6 汽车销售及后市场服务导入电子商务新模式的趋势14
1.3 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待物流标准化15
第2章 汽车企业供应链架构及其管理的主要内容18
2.1 汽车企业供应链特征及其管理的基本内容19
2.1.1 供应链的典型特征及其绩效评价20
2.1.2 供应链的特点22
2.1.3 精益供应链的基本内容22
2.1.4 汽车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领域24
2.2 计划与控制领域的主要业务内容26
2.2.1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的层级27
2.2.2 计划与控制领域的难点29
2.3 零部件采购物流领域中的主要业务内容32
2.3.1 零部件采购物流的体系结构和功能32
2.3.2 零部件采购物流的管理难点33
2.3.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改善的主要途径35
2.4 生产过程物流的主要业务内容37
2.4.1 车身流领域的研究范围39
2.4.2 车身流管理过程中的难题41
2.5 商品车配送物流的主要业务内容43
2.5.1 商品车配送物流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44
2.5.2 商品车配送物流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45
2.5.3 商品车运输和仓储的分类48
2.6 供应链管理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需求50
2.6.1 物流金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和运作模式51
2.6.2 物流金融在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55
2.6.3 物流金融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56
2.7 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优化之间的关系59
2.7.1 企业信息化是供应链管理的需要59
2.7.2 需求演变和业务流程优化推进了企业信息化进程60
2.8 汽车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61
2.8.1 一体化规划61
2.8.2 业务流程62
2.8.3 信息系统62
2.8.4 全供应链管理62
2.8.5 物流运行模式改善63
第3章 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常用工具64
3.1 约束理论64
3.1.1 TOC体系的组成64
3.1.2 TOC的思想方法与工具65
3.2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67
3.2.1 TRIZ的理论体系67
3.2.2 TRIZ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68
3.3 工业工程理论69
3.3.1 IE的特点和应用成果69
3.3.2 IE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中的应用价值70
3.4 成组技术理论72
3.4.1 GT的基本原理72
3.4.2 GT在管理领域的应用73
3.5 准时制理论75
3.5.1 JIT物流76
3.5.2 JIT的基本工具77
3.6 同步生产理论78
3.6.1 SP模式对物流系统的要求78
3.6.2 SP模式下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策略79
3.7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82
3.7.1 MRP的发展演变82
3.7.2 MPR的利弊84
3.8 持续改善理论85
3.8.1 Kaizen理论的发展过程87
3.8.2 Kaizen成功的要素90
3.8.3 开展Kaizen活动的科学方法92
第4章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与供应链战略规划94
4.1 汽车制造企业售后备件物流战略95
4.2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核心管理106
4.2.1 汽车备件明细表管理108
4.2.2 备件包装管理114
4.2.3 库存管理116
4.2.4 订单和客户服务管理122
4.3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规划123
4.3.1 备件物流设施选址规划123
4.3.2 备件配送中心物流设施的规划124
4.3.3 备件物流供应链包装规划135
4.4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的组织形态142
4.4.1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的组织机构142
4.4.2 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供应链的核心活动组织方式144
第5章 汽车物流标准化153
5.1 国内物流标准化现状154
5.2 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156
5.2.1 标准的定义156
5.2.2 标准化的定义157
5.2.3 汽车物流标准化的含义159
5.3 汽车物流标准体系框架160
5.3.1 汽车物流标准体系框架的构成161
5.3.2 汽车物流技术标准的体系结构162
5.3.3 汽车物流作业标准的体系结构166
5.3.4 汽车物流管理标准的体系结构167
5.4 编写汽车物流标准的方法169
5.4.1 汽车物流技术标准的编写169
5.4.2 汽车物流工作标准的编写172
5.4.3 汽车物流管理标准的编写177
第6章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改善实例179
6.1 业务流程重组179
6.1.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与原则180
6.1.2 RFID无线射频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核心价值181
6.1.3 集成技术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的应用方法182
6.1.4 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展望189
6.1.5 优化零部件入厂物流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190
6.2 持续改善193
6.2.1 优化零件收货和理货流程,节约搬运设备194
6.2.2 改善线边配送流程,优化小火车配载布置、节约配送设备198
6.3 运行模式的改善203
6.3.1 单元化生产方式的物流系统适配203
6.3.2 单元化生产组织模式案例207
6.3.3 进口零部件供货模式的演变211
6.3.4 进口件按件供货的实例分析213
6.4 车身流领域的排产逻辑设计221
6.4.1 车身流排产逻辑的设计要点221
6.4.2 车身流模拟分析对工艺改善的作用226
第7章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230
7.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230
7.1.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的内容231
7.1.2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作用233
7.1.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架234
7.2 创建物流成本模型是建立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235
7.2.1 建立物流领域成本模型的目的和意义236
7.2.2 建立汽车企业物流成本模型的研究方法237
7.2.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成本指标体系的设计241
7.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243
7.3.1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243
7.3.2 汽车企业实用型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46
7.4 关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及其作用分析248
7.4.1 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成本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248
7.4.2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252
7.4.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期限评价指标的设计257
7.4.4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关键服务评价指标的设计260
7.4.5 汽车企业对物流服务商的关键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62
7.5 建立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264
7.5.1 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要素265
7.5.2 企业实践的主要发现和推广价值266
7.6 运用平衡记分卡建立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绩效管理流程267
7.6.1 平衡记分卡方法体系267
7.6.2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268
第8章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途径271
8.1 有关创新的几个概念271
8.2 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法274
8.2.1 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274
8.2.2 创新的科学方法277
8.3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280
8.3.1 系统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作用280
8.3.2 价值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281
8.3.3 发展观念在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贯彻286
参考文献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