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屁孩保小姨(60年代)/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保红漫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是一套儿童文学非虚构类的纪实故事,一套真实的民间童年个体生活史。丛书遴选出生在20世纪1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极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域的个体共9位。《小屁孩保小姨(60年代)》主人公为“保红漫”,以口述或自述的方式,整理、记录了自身的童年生活,并由此辐射出当时的社会景观和风土变迁,图文并茂,真实可感。在时间的横截面和年代的纵坐标上,呈现60年代的童年史料和历史面貌,既有个体微观又有时代宏观,堪称一部珍贵的百年童年记录样本。

内容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中的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

《小屁孩保小姨(60年代)》为丛书之一,翻开保红漫的这本《小屁孩保小姨(60年代)》,在她的笔下,那个时代的妈妈给孩子吃零食是冒风险的,小孩子是要干家务会做饭的,爸爸妈妈是从来不催促小孩子做功课写作业的,老师是允许姐姐带妹妹一起上学进教室旁听的……那个时代重新在我们眼前翻过。但愿,读者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笑得开心,当然也少不了有点苦涩和回味。

目录

上篇 小屁孩保小姨

两岁小屁孩自己坐火车去干校/8

干校里有大名人/11

在干校馋得流鼻血/15

家里有个会背毛主席语录的保姆/17

去米市胡同大舅家/19

我们小时候的陶然亭/22

我爱大舅/25

掉进开水锅里之后跟姐姐去上学/29

给老师起外号/32

攒糖纸和玩拐/37

拔根儿和跳皮筋儿/41

去服务社抢菜/44

买上副食本的年货就过年/49

军人服务社里的风景/52

去大食堂吃饭/58

摔西瓜的公案/61

丢了一张十元的大票子/64

卖废品是最兴奋的时刻/67

晒被子的美妙游戏/69

去大操场看露天电影是社交聚会/70

去天安门看放烟花/74

老家三眼井胡同/77

小屁孩爱灯笼/79

关于一双皮鞋的记忆/81

姐姐的跟屁虫/83

小屁孩也爱逛商场/85

游泳和游泳衣/87

小屁孩曾是“人来疯”/90

去公共大澡堂洗澡/95

幼儿园的洗澡流水线/99

怕去幼儿园的小屁孩/102

想回家的小屁孩/106

下篇 小屁孩的看家饭

蛋炒饭/110

拍黄瓜/113

老虎菜/115

蓑衣黄瓜/116

炸辣椒油/118

凉拌西红柿/119

新疆皮辣红/121

心里美/122

拌三丝/124

炒土豆丝/125

土豆蘸白糖/128

馒头蘸白糖/129

烤馒头片儿和臭豆腐乳/130

烤干馒头和炸馒头片儿/131

升级版鸡蛋馒头片/133

烤发糕片儿/134

鸡蛋羹/136

西红柿鸡蛋榨菜汤/137

西红柿炒鸡蛋/140

西红柿鸡蛋面/141

煮鸡蛋和醪糟煮鸡蛋/143

糊塌子/144

带鱼肉松/146

果丹皮/148

琥珀核桃/150

鸡蛋饺/151

拌肉馅儿/153

馄饨的包法/154

馄饨的吃法/157

王阿姨家的酱油拌饭/158

疙瘩汤/159

面片儿汤/161

炸酱面/163

麻酱凉面/166

凉拌莴笋和凉拌菠菜/168

炒黄豆/169

激黄豆/170

黄豆炒雪里蕻/171

小葱拌豆腐/173

素什锦/174

打卤面/177

炒大耳朵扁豆/178

焖扁豆/179

扁豆焖面/181

珍珠翡翠白玉汤/182

俄式红菜汤/183

红莱头沙拉/185

小姨牌绿豆汤/186

最后的话:每个小屁孩都要懂吃喝/188

试读章节

1.两岁小屁孩自己坐火车去干校

浇浇,你都上学了还从没坐过火车吧?看看小姨,两岁就自己坐火车啦。

当然也不是我自己啦,只是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小姨是和幼儿园的阿姨、小朋友们一起,坐着黑乎乎的闷罐儿车,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找爸爸妈妈们。我们团中央的幼儿园集体搬家啦!

我们一群小朋友跟着阿姨,在大闷罐儿车里摇啊晃啊的。现在想起来呀,就好像是个梦一样。

“什么是‘五七干校’呀?”

那可是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太复杂了。你去问你外公和外婆吧!

“那你去的‘五七干校’在哪儿呀?”

因为外婆是团中央的人,团中央的“五七干校”呀,就在河南潢川的黄湖。

每个小孩子都不喜欢上幼儿园。

小姨也特别不喜欢上幼儿园。

因为小姨上的是整托,所以整整一个星期你外婆都不来接我。在幼儿园的日子好像总也过不完。

“听外婆说,小姨的本事可大啦。”

对啊!当年团中央在西城区的幼儿园呀,是一个深深的大院落,大院套小院儿的,结构可复杂啦。有一次啊,外公外婆把小姨送到幼儿园,刚去园长的办公室交托儿费,没一会儿就看见小姨出溜儿出溜儿一个人跑出来,哭着喊着要跟爸爸妈妈回家。要知道,那个幼儿园房子那么多,曲里拐弯的,也不知道两岁的小姨是怎么找出来的。

后来到了黄湖“五七干校”,幼儿园在县城,干校在乡下,离得可远了。每个星期家长只能去看一次,不能接。小姨每次见到外婆,都要跟着外婆跑出来。有一次,跑出来就再也送不回去了。外婆只好带着小姨在小县城里逛,再带着吃了一顿好吃的,才连哄带骗地又送回去的。

还有一次,那个星期天外婆要写“斗私批修”的思想汇报,就不能去县城看小姨了,只能让刚上一年级的你妈妈代表外婆去看小姨。结果小姨委屈得怎么也不答应,你妈妈偷偷给了小姨好多好吃的也不行。最后,你妈妈还是趁着小姨哭累了、睡着了才偷偷跑回干校的。

再后来,幼儿园终于搬到了“五七干校”,这样就可以每星期接一次了。你外婆说,小姨每到星期六晚上就特别高兴,因为终于被接回家啦!其实那会儿的家也就是干校连队的女生集体宿舍!一到晚上,小姨就会在集体宿舍的大通铺上又说又唱,晚上睡得也特别香。

但是,一到星期天晚上就完了,小姨又哭又闹也不好好睡觉啦。真奇怪,一个两岁的孩子怎么会知道第二天就是星期一,又得回幼儿园了呢?

你妈妈总说:小姨太讨厌了。

一次星期天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小姨却闹着要拉尼尼。你外婆抱我出去又不拉,带回来又要拉。反反复复最终还是把尼尼拉在了床上,床单上枕头上到处脏兮兮,害得你外婆半夜起来到结了冰的黄湖里洗床单。

你外婆想起这一段就会生气地说:“当时我真想把你小姨扔到黄湖里。她害得一屋子的阿姨没睡好,结果都来埋怨我!早知道她现在长这么大还这么淘气、气人,就应该那个时候把她扔到湖里去!”

P8-10

序言

童年记忆和时代变迁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

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都有过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儿童的眼睛好奇而纯净,能见成人所不能见,在平淡中见有趣,在平凡中见真理。长大以后,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这种眼光,但多少会记得当年用它看世界的印象,它是我们心灵中永远的财富。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珍贵的童年记忆。童年是人生的黎明,万物在晨曦里闪放着迷人的光辉。这光辉并未消散,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永远笼罩着我们的童年岁月。所以,一个人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回忆起童年岁月,心中都会有莫名的感动和惆怅。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并且必然会染上时代的色彩。在不同年代度过童年,童年生活及其留下的记忆会很不同。对于同一个年代,儿童和成人的视角也会很不同。映照在儿童的眼睛里,相关年代的社会场景和风俗会呈现丰富而有趣的细节,从而为历史记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基于上述理由,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保冬妮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书评(媒体评论)

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阀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