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甲申之变(明清卷)/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兴亚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甲申之变(明清卷事件)》由王兴亚所著。1644年,也就是中国的甲申这一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仅过了40天,满族大清朝的军队南下,并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汉族大顺政权,以及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从此开始了满族秦朝对全中国的统治。明朝的灭亡是汉族王朝体系的一次崩溃,汉族王朝此时进入了 “后帝国时代”。

内容推荐

《甲申之变(明清卷事件)》由王兴亚所著。

《甲申之变(明清卷事件)》简介:

明清之际的甲申年初,在中国大地上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李自成在中原战场上五溃明军之后,建国西安,分兵两路,直逼北京,所高披靡。刚戾自用的崇祯帝拯救危局的计划连遭破产,走投无路,自缢煤山,宣告朱明王朝的覆亡。大顺领导集团满足于取得的胜利,忘乎所以,措置失宜,为清朝所利用。吴三桂降清,大顺军兵败山海关,清军长驱直入,用武力削平了群雄,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此,文明较低的满族成为中国的统治民族,进一步强化皇权,加强思想控制,阻滞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正常发展,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文明也由此落到了西方世界的后边。

目录

第一章 甲申之变前大动荡的政局

 (一)明王朝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二)大顺据有中原,建国西安

 (三)大清据有东北,伺机入关

第二章 大顺军东进山西直逼北京

 (一)北京进军战略决策部署与实施

 (二)李自成亲征与永昌诏书

 (三)北克宁武,夺取大同、宣府

第三章 崇祯帝拯救计划的破产

 (一)李建泰代帝出师的闹剧

 (二)调吴三桂勤王计划受阻

 (三)南迁之议的流产

 (四)增兵筹饷的苦果

第四章 决定明朝命运的北京决战

 (一)大顺军包围北京

 (二)北京的城防设施与明朝坐以待毙的部署

 (三)李自成的战和策略与北京和谈

 (四)三大营不战而溃,大顺军人据北京

 (五)崇祯帝自缢煤山

 (六)明朝败亡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吴三桂降清与大顺军战败山海关

第六章 清军长驱入关与迁都北京

第七章 中国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

试读章节

一 明王朝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由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科学技术仍保持着世界前列的优势。然而在长期统治过程中,政权日趋腐败,文恬武嬉,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情况却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社会经济依然处于上升的趋势,各项改革在卓有成效地推进,政治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大力推行职官责任制,建立严格考核制度,严明赏罚,官吏依据政绩升迁;赋役改革也全面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清丈,按照一条鞭法征收赋役;任用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消除水患;加强边防,调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防御蒙古,重用辽东总兵李成梁防御女真。时至万历十年(1582年),明王朝已完全摆脱了自英宗以来的衰势,“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卑,纪纲法度,莫不修明”。有材料记载说国库的粮食充盈,足可以支用10年。援朝御倭战争胜利展示的强大国力,为世人瞩目。另一方面则是神宗的贪婪也在此时凸现出来。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疏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概括。说他患下“酒、色、财、气”四病,“四者之病,胶绕身心,岂药石所可治?”因此,特意献上四句箴言,希望圣上自行根治。明神宗看到此疏,勃然大怒,第二天,召见阁臣申时行等,欲将雒于仁处以极刑。后经阁臣们极力营救,才免遭一死,被削职为民。

治国理民是国君的基本职责,而明神宗对于政事的厌烦令人吃惊。临朝听政是朝廷理政的基本方式,万历十七年(1589年)元旦,发生日食,他下令停止朝贺。这是特殊情况。没想到,此后连元旦接受百官朝贺的大典也取消了。他在位48年,竞有二十多年不与臣下共商国是。他不临朝听政,不见大臣,不批答臣下奏章,致使御前奏章,堆积如山,衙署之封章,如沉大海。更为荒唐的是,政府机构包括中央机构的内阁、六部机构在内,长期缺员不补。这样就使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行。和先前历代帝王相比,神宗对金银财宝的酷好和追求,却是无有止境。这固然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长,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市场上日益增多的商品与财富,刺激着整个社会消费,高消费成为社会上层的追求,自然也刺激着他的奢侈的欲望,再加上他贪财好货成癖,“以金钱珠玉为命脉”,因而,挥金如土,皇长子及诸王册封冠婚,用去白银934万两,袍服用费另拨270万两。仅一次采办珠宝,就耗去银子2400万两。不仅如此,他从18岁起,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定陵),规模宏大,用料讲究,地下玄宫仿九重法宫之制,明楼用预制石件构建,宝城垛口、殿堂、方城、地面等,均用花斑纹石铺砌,宝城之外,又有罗城,所用木石砖等建筑材料,均有严格标准,巨石包括青石、白石、花岗岩、汉白玉四种,大部分采自房山大石窝,小的几吨,大的几十吨,甚至上百吨,总计不下几十万块。木材楠木采自湖广、云贵和四川。最粗的直径在1.4米以上。且不说采集有多难,仅就运输而言,运一块长三丈、宽一丈、厚五尺的巨石到工地,需用民夫2万人,用时28天,耗银1l万两。仅四川一地,为之采木而丧生的不下10万人。整个工程下来,耗银800万两,相当于国家田赋两年的收入。开工4年,因财力枯竭,不得不暂停。为筹集经费,谕令工部滥铸钱币,规定每月铸铜钱200万枚送到工所,要求百官捐助工银。遭到拒绝后,下令开纳事例,即所谓买官,将官职明码标价出售,凡是有钱人家,不论出身、资历、学历如何,只要肯出钱,就可以买到相应的官职。

昏庸的明神宗在位48年后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光宗。光宗即位仅一个月,竞莫名其妙地因医疗事故而离开了人世。光宗死后,他15岁的长子朱由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登极称帝,是为明熹宗。熹宗不像他的祖父那样迷恋金钱,可也无心于国事。他喜爱木工,一天到晚将精力全都用在设计制造木器上。历史记载说:“熹宗性善为匠,在宫中每自造房,手操斧锯凿削,引绳度术,运斤成风。施设既就,即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善,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改毁,惟快一时之意。”在木工设计制作上,他是那样的执着、那样的认真,每当造作有所成就时,他得意忘形,忘掉膳饮,是寒是暑没有感觉。而他不是木器设计师,也不是能工巧匠,而是君临天下的君王。

熹宗把皇宫变成了木匠铺,整日叮叮当当沉溺在挥舞斧锯锛凿之中,这就给宦官权奸魏忠贤的窃权开了方便之门。魏忠贤本是一无赖少年,整天鬼混在赌场上,因欠下赌债无力偿还,自阉入宫,在宫中以结交明熹宗的乳母客氏而飞黄腾达。熹宗当上皇帝后,对这位乳母恭敬关心有加,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都当上了锦衣卫千户,成了皇帝身边的要人。魏忠贤本不识字,因客氏的关系竞被委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客氏其人淫而狠毒。魏忠贤斗大字不识,但其人也非平庸之辈,记载说他“颇强记,猜忍阴毒,好谀”。他的记忆力好,阴毒,善于奉迎,成为他的资本和看家本领。而他正是借助自己的个性特点,见风使舵,与客氏联手,一唱一和,逐渐取得了熹宗的信任。他利用熹宗喜好制作木器的特点,每当熹宗制作在兴头上的时候,前去奏事,熹宗不愿受到干扰,往往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这样,就等于把处理国事的大权,交给了魏忠贤。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