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你是否因无法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而影响工作进度?作为员工,你是否因缺乏提问的勇气而变得墨守陈规?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倾听对方的观点和建议,营造一个自由提问的氛围,让职场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变得轻松自如!
你是否发现,有时别人提供的信息并不是你所需要的?你是否想知道下属有没有真正了解你的愿景?你是否想知道上司在想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用提问的方式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享有国际盛誉的管理咨询大师迈克尔·马奎特通过对近200位成功企业人士的研究发现,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制造发问机会,并懂得在正确的时间提出正确的问题。
本书将告诉你怎样有针对性地问对问题,怎样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创意、激励团队合作、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以轻松应对职场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强度、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里。新技术带来的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可以瞬息之间通过我们的手指传向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问题一出现必须立即解决,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要得到答复。打个比方,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人们像过去那样从容地“预备—瞄准—开枪”了,而是要求人们在发现目标后立即开枪。人们心目中的领导必须沉着、果断、具有领袖的号召力,他们高瞻远瞩,甚至能在别人还没有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面对这些压力时,或迷信媒体对某某领导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判断力和高深莫测的预测能力铺天盖地的报道时,我们往往会忽视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需具备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当身边的人都在催促我们马上作出答复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先问清楚情况再作回答。大多数领导者不了解提问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怎样通过提问获得理想的效果、营造长期的学习氛围和持续成长的团队氛围,其中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固有的错误认识—领导应有自己的解决之道,而不必再提什么问题。我与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者探讨了他们在提问或避免提问方面的感受。美国慈善机构盲人和视障者协会(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Goodwill Industrie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格特·胡夫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以前我总是觉得,如果有人来办公室向我请教问题,他们肯定希望我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胡夫觉得解决问题是她的职责所在,但是后来,她发现另外一种解决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指导盲人和视障者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存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效率很低,于是我改变了策略,把“皮球”踢了回去,结果情形大为改观……我发现解决别人的问题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情,如果请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效率会高很多。
可悲的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身边有些人就向我们“面授机宜”—不要问问题,尤其是那些带有质疑性质的问题,不管是问父母还是老师,你都会显得目无尊长、不会独立思考或显得唐突、冒昧。渐渐地,我们开始回避各种问题。问的问题越少,我们越不敢、越不会提问题。
在当了领导之后,我们感觉自己应该是作决定、拿主意的人,而不应该再问什么问题,以为问别人问题或者是回答不上别人的问题是一种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久而久之,这种想法就逐渐渗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让我们养成了一种惰性。Collectcorp公司副总裁杰夫·卡鲁说:“最省事的办法是,把你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传授给下属,如果你工作能力极强就更应如此。”杰夫·卡鲁发现,人们的成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找一个精明强干的好上司,向他潜心学习处理各种问题的窍门和技巧;第二,从自己的反复实践中逐步积累迈向成功需要的所有经验。成功的领导者都很善于提问。“问题就在于,”杰夫·卡鲁一语道破,“如果不能经常性地向员工提出问题并督促他们去解决,公司就不会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昨天的办法不一定能解决明天出现的问题。如果要解决明天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最前沿的管理人员,还有谁更了解公司和市场的最新变化?”
P3-4
过去的管理者可能是一个知道如何解答问题的人,但未来的管理者必将是一个知道如何提问的人。
——彼得·德鲁克
有效的提问,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点子,而这些点子对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外重要。
——迈克尔·戴尔
真正问最多问题和最好问题的那些人,才是好的管理者。
——杰克·韦尔奇
从优秀到卓越的管理方式,并非直接提供答案,而是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引导你作出最好的判断。
——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