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二战风云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鸿儒文轩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俄罗斯帝国横跨亚欧两大洲,军事力量强大,曾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但这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并没有把俄罗斯人,尤其是把农奴从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之中解救出来。相反,为了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和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帝国贵族们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19世纪中叶,当欧洲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强国之时,古老的俄罗斯帝国却依然深陷在封建农奴制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各地农奴纷纷揭竿而起,为生存和自由向贵族发起了挑战。庞大的帝国在风雨飘摇之中拖着贫弱多病的身躯,苟延残喘着。

为了延续专制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1855—1881年在位)被迫于1861年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废奴运动,给了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甚至允许他们拥有土地。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沙皇的无偿恩赐,农奴们需要付出高出地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财才能获得一点点可怜的土地。

由于一贫如洗的农奴们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这场改革并没有消灭农奴主土地所有制,也未能改变帝国脆弱的农业基础和歧视农奴的文化传统。在此后的几十年之中,俄罗斯帝国的掌权者虽然由亚历山大二世换成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但这种状况始终未曾改变。少数的农奴主贵族仍然霸占着大量肥沃的土地,而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只占少量贫瘠的土地。农奴主骑在农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而广大农民却依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苦生活。

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45~1894年,1881~1894年在位)去世了,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1894~1917年在位)继承了皇位,成为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君主。尼古拉二世深受其父亚历山大三世的影响,对外侵略,对内镇压,导致广大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俄罗斯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尼古拉二世登基一年之后,一个伟大的英雄便在伏尔加河中游平原的伊凡诺沃州基涅什马县的新戈利奇哈村出生了。他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伏尔加河中游平原生长着大片大片茂盛的森林,翁扎河、涅姆达河、卢赫河、科斯特罗马河等伏尔加河的支流在森林中蜿蜒着,滋养着在这片贫瘠的平原上世代生息的人们。新戈利奇哈村是这片平原上典型的古典俄罗斯式的自然村落。村子四周长满了高大的云杉,伏尔加河的支流叶尔纳季河就在这些高大的云杉中穿梭而过。

尽管新戈利奇哈村的风景十分秀丽,但村民们根本无心领略大自然赐给他们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人们一年辛苦到头也只能勉强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

新戈利奇哈村的规模很小。与其说它是一个村落,倒不如说它是几座破房子堆成的废墟。整个村子只有几户人家,他们全都住在低矮狭窄的草房子里。常年的辛苦劳作让大部分农民都累垮了身体,年纪轻轻便去世了。小伙子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的父亲便早早地抛下了妻子和儿子,撒手人寰了。那一年,米哈伊尔只有17岁。

父亲去世后,母亲很快便改嫁给了基涅什马县自治局的一个小职员,组建了新的家庭。小职员的生活也不富裕,他不愿接受业已17岁的继子。因为按照俄罗斯当时的传统,男孩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开始到工厂里去劳动,自谋生计了。由于新戈利奇哈村十分偏僻,附近并没有工厂,米哈伊尔才不得不一直跟着父亲在乡间从事农业生产。

母亲改嫁之后,米哈伊尔便留在了村子里,独自一人过着艰苦的生活。长期贫苦的生活让俄罗斯民族养成了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在米哈伊尔生活最困顿的那段日子里,无私的村民们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但村民们的生活都不富裕,无法长期帮助生活困顿的米哈伊尔。

在米哈伊尔走投无路之时,友善的村民们纷纷劝他到科斯特罗马大教堂的唱诗班去找个差事。米哈伊尔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起歌儿动听极了。科斯特罗马位于伏尔加河和科斯特罗马河的交汇处,是俄罗斯著名的古城之一。米哈伊尔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科斯特罗马谋到了一份差事,干了几年。

后来,他又辗转回到了故乡新戈利奇哈村,在本村谋到了一个教堂唱诗班诵经士的职位。由于年轻的米哈伊尔嗓音优美,很快便被提升为唱诗班的指挥。在这前后,米哈伊尔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的新娘是同县乌格耶茨村的一位诵经士的女儿,名叫娜杰日达·伊凡诺夫娜·索科洛娃。

婚后的几年里,他们的孩子就像赶趟似的出生了。到1912年,他们总共生下了9个孩子。长子亚历山大没能长大成人,在很小的时候便夭折了。次子名叫德米特里,成年后当了医生,后来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军官。老三是个女儿,名叫叶卡捷琳娜,后来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死在了德军的手上。1896年9月18日,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便是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在华西列夫斯基之后,父母又给他生了两个弟弟和3个妹妹。老五名叫叶夫根尼,成年后成了一名农艺师,还当上了弗利卡基米尔州的集体农庄主席。老六名叫维克托,后来成为了苏联红军的空军领航员。妹妹叶列娜和维拉长大后都在农村学校工作,玛尔加丽达则在一家科学研究所当上了实验员。

尽管孩子们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但他们的衣食开支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米哈伊尔在唱诗班里领取的薪水根本不够全家生活的需要。为了填饱孩子们的小肚皮,米哈伊尔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再和妻子一起开辟一些荒地,种一些蔬菜和粮食。P2-4

目录

第一章 追求进步的青年

一、出生于贫苦神父之家

二、逐步接受进步思想

三、成为一名准尉军官

四、主动率部开赴前线

五、对临时政府产生怀疑

第二章 成长为红军军官

一、从教官到乡村教师

二、升任红军第五团团长

三、受到不公平的处罚

四、婉拒好朋友的帮助

五、与伏罗希洛夫的相识

六、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第三章 大战爆发的前夜

一、紧张的党内外形势

二、出任战役训练处处长

三、法西斯德国闪击波兰

四、斯大林的特别关怀

第四章 总参谋部的核心

一、法西斯德国的阴谋

二、德军突袭苏联边境

三、出任第一副总参谋长

四、领导参谋部第一梯队

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第五章 在斯大林格勒

一、德军瞄准斯大林格勒

二、临危接任总参谋长

三、斯大林格勒的混战

四、参与制定反攻计划

五、飞机在大雾中遇险

六、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第六章 指挥库尔斯克战役

一、库尔斯克战役前夕

二、坚持积极防御战略

三、指挥库尔斯克会战

第七章 解放乌克兰共和国

一、受到斯大林的指责

二、控制第聂伯河左岸

三、两位元帅的冬季使命

四、忍受斯大林的怒火

五、将战场推进到国境线

第八章 “巴格拉季昂”计划

一、向克里米亚半岛进军

二、攻克塞瓦斯托波尔

三、“巴格拉季昂”计划

四、协调战役准备进程

五、合围维捷勃斯克之敌

六、解放白俄罗斯全境

第九章 驰骋东普鲁士

一、波罗的海沿岸受挫

二、解放波罗的海沿岸

三、部署东普鲁士战役

四、主动请辞参谋长之职

五、指挥东普鲁士战役

六、法西斯德国的覆亡

第十章 出任远东军总司令

一、向远东地区调兵遣将

二、出任远东军总司令

三、认真制定作战计划

四、重新考评战役期限

第十一章 击溃日本关东军

一、战役开始前的风波

二、三路大军直扑关东军

三、迅速分割合围日军

四、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五、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不少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而奋战,成为了名传千古的英雄。苏联时期著名的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舞台上最富传奇性的风云人物之一。

华西列夫斯基出身于贫苦的神父之家,兄弟姐妹众多,从小就在菜园和田地里从事劳动。父亲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终生从事神职工作,但他却一心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农学家。但谁也不曾想,他既没有成为神职人员,也没有成为农学家,而成为了苏联红军中的“智多星”,声名远播的“谋略元帅”。

战争将华西列夫斯基安排到了红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之上,使得这位军事天才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舞台。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斯大林、朱可夫一起,领导了苏联红军抗击法西斯德国的战斗!

作为总参谋长,他几乎参加了红军每一次战役计划的制定与修正工作,当然这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同方面军司令员指挥大军,威风八面地在战场上同德军决战不同的是,这项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的工作虽然艰苦,但却没有给他太多“露脸”的机会。

不过,他也经常以红军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在前线,协调各方面军、各兵种之间的作战行动。在苏德战场上的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如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东普鲁士战役等等,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他还奉命直接指挥远东军,击溃了日本关东军!

以往的传记作家在为其立传之时,往往仅写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和重要功绩,而忽略了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甚至故意剔除其性格上的瑕疵与人生的败笔。如此一来,就使得人物过于单薄,传记也有失客观公正。

本书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华西列夫斯基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叙述了他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希望他的成长经历以及编者的评论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谬误与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华西列夫斯基少时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农学家,但命运却将他安排到了苏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之上,使得这位军事天才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表现舞台。

“二战”期间,他的主要任务是同斯大林、朱可夫在统帅部里出谋划策。因此。这位军事天才是一个十足的幕后英雄。

《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华西列夫斯基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叙述了他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阅读《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希望他的成长经历以及编者的评论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本书由鸿儒文轩编著。

编辑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华西列夫斯基无疑是名流千古的英雄之一。他出身寒微,兄弟姐妹众多,从小就在菜园和田地里从事劳动。

《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华西列夫斯基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叙述了他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本书由鸿儒文轩编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