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美文,即指那些不仅诉诸读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动读者之心灵的篇章。美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幻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且感情真挚。任蒙编著的《走向另一个自己》收录了作者经典美文以供读者赏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向另一个自己/原创阅读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任蒙 |
出版社 | 文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所谓美文,即指那些不仅诉诸读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动读者之心灵的篇章。美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幻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且感情真挚。任蒙编著的《走向另一个自己》收录了作者经典美文以供读者赏析。 内容推荐 《走向另一个自己》作者任蒙是在当今文坛有着广泛影响的实力散文作家,《走向另一个自己》收录的五十多篇短文文笔优美,诗意醇厚,意境高远,并且视角独特,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其中有些描写山水、人物和思考历史文化的散文随笔,是曾经受到评论界充分肯定的精粹之作;有些创作笔谈深人浅出,生动精辟,可引导青少年直抵写作艺术堂奥;不少篇目曾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报刊以及散文随笔的各种年度选本发表或转载,有的曾入选全国性作文参考教材,有的被引用为高中语文试题,特别是多篇哲理短文作为“经典美文”被各地反复收录。 目录 第一辑 追寻大地之美 最后的峡江 车行皖南山水间 古老桃花潭 世外村落 欧洲的原野 雨后的小国天都 情侣岛上的真实童话 最上镜的大街 英雄雕塑 第二辑 捧读山水的相册 大别山上杜鹃红 珍惜每一处山水名胜 眺望汉江 千古一匾的千古之谜 梦里泛舟 春天的歌舞之乡 人间仙境 “东方女神”的告别 千山夕照的旅程 第三辑 走向另一个自己 庙宇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佛缘 “走两步”依然这么神 走向另一个自己 依然美好的“第一次” 文学的见证 一本诗话的20年 历程 我的诗和无课本 的语文课 答《学语文报》作家 资料卡专栏问 孕育诗歌和散文 的土地 感谢生活 第四辑 让阅读的阳光 照亮自己 阅读,生命的伟大 进化 理想·基础·勤奋 面对时代的写作大军 应该尊重写作者 的权益 写作就是写自己 写诗是天才的使命 不会孤独的声音 怎样创造个性化 的语言风格 宁静中的奔腾 独特的情思 诗哲的启示录 碧野轻松话老舍 第五辑 在崇高与平凡之间 巨人的坦诚与诙谐 科隆小姐 哀莫大于心不死 率真可爱的 “老书生” 梵高的故事与艺术 的悲剧 山乡才子的文学收获 一个打工妹和她 的诗人之梦 送舅舅远行 她为残疾人读者点燃 盏盏灯火 牢狱里的童年与诗 的记忆 杂文夫妇 这个老头儿不平常 试读章节 峡江从历史深处流来,栈道也从苍茫的世纪中蜿蜒而来。 峡谷有多长,栈道就有多长。 峡江无岸,栈道只能凿在险峭的石壁上。它时高时低,有些路段高悬于半空,长长的纤索自身已够沉重的了,还要拽着逆流而行的舟楫。 那不屈的脊梁呵! 雷鸣。电闪。暴雨。石崩。泥石流。 寒月。风雪。冷流。冰凌。 呐喊的号子回荡在巴山蜀水间。峡江的夜空是不眠的,火把中映现出令人心惊肉跳的“杂技”。 勒紧纤索,挽住巨涛。 与江流搏击,与命运抗争。 那带血的脚印,带血的纤索,穿透了多少历程。栈道是世界上最狭窄、最崎岖、最艰险的路!然而,它与江流构成了两条同样弯曲的并行线,画出了一个长长的等号。它告诉我们,在那个难以望见尽头的年代,栈道的力量和运输功能,与大江是等同的。 栈道背着沉重的负荷不知走了多少日月。当机动船载来现代文明的日子,栈道便把一幕幕悲壮永远留在了峡壁上。如今,栈道沉睡在荒凉之中,像千年的岁月躺在线装的史册里。当年横空而出的木结构栈架早已腐烂,被大江漂卷而去了,峭壁中只剩下一排排支过栈架的整齐的方孔。 纤索拽着大江终于告别了痛苦的历史。可是,有些支流的河段还挣扎着纤夫的身影,有的还让他们一丝不挂。 为了重现一道古老的风景。 妹妹船头坐,哥哥拉纤索。有的说不清是艺术还是别的什么的描绘,竟从那不应残存的艰辛中发现了温馨与美妙。 心灵摇晃着走出栈道,比那负重的跋涉更为艰难。 P2-3 序言 如果将时间推移到20年以前,我自己都不会料到我今天能这么紧密地与散文联系在一起,尽管那时我已经发表过一些散文。 一直往前追溯,我的第一篇像模像样的作品是散文,在军区的报纸上占了大半个版,接着又在一家地方报上发过将近整版的散文。部队的文友说,你将来可以成散文家了。没想到不久部队调防,碰到两个写诗的,就热火朝天地写了几年诗。再后来,文艺评论、杂文、随笔,渐渐地什么都写,不是因为“年轻可塑性强”,而是我到老都没成个“正型”,至今还是个“杂家”。 上世纪90年代,我出版了散文集《文化旅思》,但真正把文化散文当个事情来做,是在1996年写了《放映马王堆》之后。那也是一个“意外”,从长沙回来原准备写篇“千字文”的随笔,不料为生计忙碌搁置了几个月后,就在脑子里酝酿成了一篇较长的散文。《芳草》一位副主编把它拿去发了,还说这样的作品可以争取上北京的大刊物,这话把我鼓动起来了。虽然我至今都没有去触碰过所谓大刊,但我很乐意在文化散文这块园地里耕作。 在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充满好奇,又感到敬畏。我与文化散文能够保持这样的缘分,不是出于某种偶然因素,最终还得归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对我的熏陶。 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写作,努力避免浮躁。 我曾经说过,写作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登高,不如说是思想登高、精神登高。我不会与别人比快慢,但我的目标总是在前面,总是在更高的地方。这就好比走路,但我很少看前后左右,只顾自己努力前行。 2009年到天津参加“孙犁散文奖”颁奖仪式,在接受《今晚报》记者采访时我曾经说过,过去多少年我只能将自己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用来写作,很少有时间去阅读他人的作品,几乎没有比较,所以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不知道自己写到了什么程度。包括“孙犁散文奖”组委会给我的颁奖词,也使我感到很意外。但是,我认为这并没有对我的写作造成多大影响,看别人走路即使像扭秧歌那样优美轻松,也不能代替自己走路。写作最大的障碍是自己,而不在他人。自己在创作上每攀上一个高度,就等于为自己设下了一个新的障碍。我们在写作上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不断跨越“自我障碍”的过程。当然,我过去这样“埋头创作”,只是一种无奈,有时间多读别人的作品,不断开阔视野,肯定有益于自己的创作。 因为埋头于创作,以前也没有想过要去获什么奖。在我从事业余创作的前30年中,我不曾申报过任何奖项,包括我的《诗廊漫步》在20年前曾经多次再版和重印,我也没想过拿它去评奖。长年忙碌,和获奖的欲望不强,应该是主要原因,但我对外面的创作态势不够了解,以致自己对评奖信心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我意外获了个“孙犁散文奖”的大奖,接着又有了“冰心散文奖”,当然不是为了“入乡随俗”去争取获奖,但我今后仍然不会把获奖看得多么重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