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女红军长征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忱//江山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忱和江山编著的《中国女红军长征记》内容介绍:妇女的解放,促使红军中多了许多红色女战士。我们这些女战士,是思想上彻底解放的一代新人。我们和男战士做一样的活,走一样的路,甚至同样参加战斗。我们为了信仰而战,充满着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有权利在爱情上自由选择,自己做主。我们内心充满着希望,全身充满着力量。为天下穷人得到公平、过上幸福生活而战,多好呵!

内容推荐

“慷慨悲歌多壮士,血染高原百花艳。革命火种传后代,昔日沧海变桑田。”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中,继承和发扬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革命先烈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要靠我们一代接一代的后来人接过来、传下去。在漫漫的征程中,我从一个大字不识的苦幺妹,成了一个宣传红色精神的笔耕者。这里离不开党的培育、同志们的帮助和谢觉哉老伴的影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回头一看,弹指几十年。我年纪虽然大了,仍然愿意做一些事,帮助后辈们宣传我们这一代女红军的革命故事。这本王忱和江山编著的《中国女红军长征记》,记录了女红军的亲历亲为和那个年代的人与事。我希望《中国女红军长征记》能够如同红色的火种,照亮社会新一代有志青年的内心,让我们的女红军精神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目录

女红军精神万岁(序)

第一回 战略转移忙扩红各路女英显本领

第二回 邓颖超欲留不得钟月林撑病求走

第三回 于都河伤别苏区吴仲廉教习识字

第四回 刘彩香泪洒湘江老山界曾玉生女

第五回 李贞请缨出湘赣吉兰悼夫送牙刷

第六回 鄂豫皖红旗不倒戴觉敏求兄改令

第七回 先遣队皖南受困康克清黄平保驾

第八回 李坚真查处土豪刘群先大组工会

第九回 土城战役又遇险赤水河畔救伤员

第十回 阚思颖游击三省危秀英帮扶病友

第十一回 刘英拒恋总书记红军茅台洗脚板

第十二回 贺子珍护人受伤肖月华厨艺名扬

第十三回 蹇先任四载寻夫蹇先佛随姐齐飞

第十四回 张四妹跳出火坑戚元德看管教士

第十五回 林月琴千里“跑反”工兵营熠熠生辉

第十六回 张琴秋分身三处战宣医三不耽误

第十七回 嘉陵江铁师飞渡杨文局大战泼猴

第十八回 李伯钊观战会理休养连彝寨虚惊

第十九回 女红军泸定狂奔邓六金雪山吐血

第二十回 周东屏降服“老虎”“七仙女”铸造经典

第二十一回 大会师遭遇粮荒女红军饥不择食

第二十二回 阿香粪里淘食粮蔡畅以身示平等

第二十三回 南战百丈洒血花新兰哭唱《打刘湘》

第二十四回 党岭山上风雪雹同志情深克万难

第二十五回 小女婴坐母背篓马忆湘戴冰翡翠

第二十六回 姑娘牵牛改赤名张文“闪婚”水草地

第二十七回 张秀梅背锅携子三主力谈笑陕北

第二十八回 女兵团坐困祁连吴富莲痛惜小鬼

第二十九回 李开芬大闹马府王泉媛伤别组织

第三十回 不断革命女红军可歌可泣万代传

后记——何为红军?何为女红军?

特别鸣谢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上回提到了根据地内的扩红形势,这当然是为了下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铺垫,因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失败了。在与国民党军对峙的阵地战中,红军的训练以及装备劣势暴露无疑。倘若不守住阵地而是采取坚壁清野的运动战,那么面对第四次“围剿”以来国民党军进入苏区后对苏区经济和人力的破坏,红军也很难承受得了。

很快,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汉就解答了姑娘们的疑惑——“你们几个女同志准备到前线去!”

原来,李坚真接到李维汉的命令:草拟一份随红军主力一起行动的女红军名单。李维汉告诉她:“组织上决定要挑选一批身体好、会做群众工作的妇女干部随部队转移,到湘西去开展工作。你们妇女部先拿出个名单给我,总数不要超过30人。”还明确告诉她,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和中央直属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女同志的去留可以不考虑,由中央组织部决定;在军队工作的女同志,由总政治部决定。

谁去谁留?李坚真和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董必武商量后,费尽周折,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拿出了一份名单:吴富莲、王泉媛、危秀英、邓六金、钟月林、吴仲廉、李伯钊、谢飞、黄长姣、李桂英、刘彩香、刘英等。

李维汉对这些女战士说:“现在形势很紧张,蒋介石猖狂‘围剿’我们,中央苏区面临考验。你们几个女同志也要随中央机关到前方去。有三个条件,一是身体好,能背东西:二是不怕苦能走路:三是必须到中央卫生部检查身体。”

“可是前方在哪里呀?”女战士们七嘴八舌地说。

“前方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总之要打到白区去,保卫苏区,准备反攻!你们体检合格的女同志等通知,到时候就知道了。”

被通知体检的女红军来到了医院的所在地瑞金梅坑。她们心里是兴奋的,因为到前方就等于去打仗,打仗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但她们的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因为虽然大家的思想也革命了,也解放了,可真要说查身体,那绝对是平生第一次。她们不仅要量身高、测体重、验血、验尿,而且照x光的时候,还要脱了衣服照心照肺,让她们很感到羞涩。

苏区里有名的扩红能手邓六金来了,她是福建上杭人,瘦长脸,眼睛不大却非常坚定,个头不高身体却非常结实。邓六金曾经带头动员自己的两个姐姐邓凤金、邓来金参加革命工作,被福建省苏维埃主席张鼎丞亲切地称为:“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P9-10

序言

光阴荏苒,我已是百岁老人了。有幸活到这样的年纪,是我的许多战友所没有享受到的幸运。

作为一个老红军战士,一个老共产党员,我的成长,其实只是千千万万女红军群体中的一个缩影。黑暗的旧社会,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女人往往又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凄苦,怨声载道。那时我才不到十岁,就要为了生计,推磨喂蚕,打柴拖草,捡桐树籽,染稻草灰。没有学堂上,还要裹小脚,到头来还是做一个童养媳,看不到一点光明和希望。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杨克明同志,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员,深入农户,组织农会,抗粮抗税,主持公道,教穷人团结,教穷人革命。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让我们明白了受苦的根源,教我选择未来的道路,促使我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川东有杨克明同志,在全国还有无数像杨克明同志这样的人,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贺龙、方志敏、刘志丹、张琴秋等同志的领导下,让革命深入到四面八方,使中国千千万万的苏区妇女得到了解放。就如同我这样一个苦出身的幺妹,脚不缠了,有了自己的田地,病了有同志照顾,还得到了上红军学校的机会。

妇女的解放,促使红军中多了许多红色女战士。我们这些女战士,是思想上彻底解放的一代新人。我们和男战士做一样的活,走一样的路,甚至同样参加战斗。我们为了信仰而战,充满着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有权利在爱情上自由选择,自己做主。我们内心充满着希望,全身充满着力量。为天下穷人得到公平、过上幸福生活而战,多好呵!

我曾先后在地方苏维埃政府、妇女独立营、红军被服厂和红四方面军前进剧团工作,朝夕与女红军这个英雄的群体共同战斗、生活。那时,我们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加班加点地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纪律是严明的,任务是繁重的。“编席的,睡土炕”:“卖盐的,喝淡汤”;做了衣服,自己却没衣服穿;送粮食、送盐巴去部队,自己却吃不饱;没有盐,萝卜菜、炒肉都要放点糖。就这样,姑娘媳妇们还是拼命地干,因为再苦再累是给自己干,再艰再难是为红军做事,比起出来之前的穷日子,苛捐杂税,挨打受气,心里总觉得是舒坦的。

红面长征已经整整过去七十五个年头了。我的许多女战友都永远躺在了嘉陵江畔、雪山草地、百丈平原、河西走廊。还有许多同志因种种原因留在了漫漫征途所经过的地方,无法继续前进。我永远想念着这些战友们。每当回忆起在那波澜壮阔、空前绝后的红军长征铁流中,女红军们表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她们身上弘扬出种种可贵的革命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妇女解放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彻底革命精神;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阶级友爱精神;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心里就格外激动。不仅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是这样,同样完成长征的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的女战士,以及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女战士都是这样。

为什么我们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有如此伟大、壮丽的革命精神呢?一句话,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崇高革命理想的革命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慷慨悲歌多壮士,血染高原百花艳。革命火种传后代,昔日沧海变桑田。”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中,继承和发扬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革命先烈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要靠我们一代接一代的后来人接过来、传下去。在漫漫的征程中,我从一个大字不识的苦幺妹,成了一个宣传红色精神的笔耕者。这里离不开党的培育、同志们的帮助和谢觉哉老伴的影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回头一看,弹指几十年。我年纪虽然大了,仍然愿意做一些事,帮助后辈们宣传我们这一代女红军的革命故事。这本《中国女红军长征记》,记录了女红军的亲历亲为和那个年代的人与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如同红色的火种,照亮社会新一代有志青年的内心,让我们的女红军精神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后记

什么是红军?正如红军第二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1934年12月10日曾经打印的一份广为流传的传单《什么是红军》所写——红军能代表穷人的利益,与穷人关系特别亲爱,红军所到之处,欢迎群众谈话,欢迎群众开联席会。红军里面的待遇是平等的,是工人农人的军队,红军为农民得土地,免除一切捐税,不交租,不还高利贷;工人增加工资,实现八小时工作制,驱逐帝国主义而战……

红军就是一支代表了在老中国的背景下,极弱势也极无发言权的群体的武装。红军所代表的群体,有目不识丁的农民,有毫无劳动保障的工人,有饱受苛捐杂税之苦的民族工商业者,更有生来就被从头管到脚,毫无自由可言的童养媳。在老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发展史上,这些人质朴而可爱,终日奔波劳作,却享受不到一丝一毫的权利。

红军为什么而战?也正如毛泽东在1937年5月3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所写——中国必须立即开始实行下列两方面的民主改革。第一方面,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这方面,应从改变国民大会的选举和召集上违反民主的办法,实行民主的选举和保证大会的自由开会做起,直到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召开真正的民主国会,选举真正的民主政府,执行真正的民主政策为止。第二方面,是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在1937年5月8日的文章《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日常的反日斗争和人民生活斗争,要和民主运动相配合,这是完全对的,也是没有任何争论的。但目前阶段里中心和本质的东西,是民主和自由。

红军就是一只代表着弱势的阶级,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实现自由与民主而战的军队,正是因为这些主义先进和正确,所以红军可以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红军的对手又是谁呢?为什么要和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南京国民政府开战,而且从1927年打到了1937年呢?

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五路红军长征,范围包括了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北、河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陕西整整十五个省,红军真可谓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可红军为什么要牺牲这么多人,走这么多的路,打这么多仗,然后在贫瘠的黄土高坡安扎下来呢?

正如红六军团保留下来的,在湖南炎陵县的宣传标语所写,因为这个“国民政府”,它“抽取苛捐杂税,剥削工农小商。强行党化教育,束缚青年思想。取消民众团体,剥夺言论自由。滥发公债纸票,骗取民间现金。制造军阀混战,酿成全国大乱。”

看似简简单单也不怎么平仄的六言顺口溜,却是句句一针见血,也是真实事情,饱含着对民族的忧虑,对弱势民众的同情,能说红军不应该和这样的腐败政府作战吗?对于蒋介石所代表的“礼义廉耻”的旧文化和一党训政的旧统治,最忠于他的学生黄维在心甘情愿地坐了近三十年监狱后,却有了自己的精辟的见解——“先生统治中国的办法,用的是中国旧的一套,所以他还是不行……”

庆幸的是,红军损失很大,却最终在陕北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不是垮掉。倘若真的垮掉,我们的民族,将再次进入下一个寒冬。因为历史事实证明,靠中国历代旧王朝的模式统治全国,最终的前途只能是黑暗的。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红军,在那个历史阶段所做到的,正是在政治上提出民主的主张。在经济上力求分配公平,在文化上启蒙民众的群体意识。在军事上捍卫弱势的工农小商说话和生活的权利。从四个方面,改变老中国自身所存在的痼疾,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更进步,更公平,更文明,更自由,更无私。

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所写的文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说到宣传,此时就不得不提到长征中的女红军·因为她们所起到的最多作用正是体现在宣传上。红军要解放人民,需要从政治上、经济上、更要从文化上来做,而人民的半数正是妇女。因此女红军们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单纯而朴实的话语,质朴中透着真诚的文艺,就正是对我们民族的妇女最好的一种思想启蒙。许多妇女由此明白,女红军破除的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来,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正如蔡畅在1947年8月30日对军政大学全校女同志说过的那样——“一个女人能干什么呢?我的回答是,能干,什么也能干,不干,什么也不能干。”提倡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不正是长征中女红军带给那些还活在旧礼教的阴影下,被父母卖,被婆婆打,被丈夫轻视和侮辱,还终日裹着脚的妇女们以最有力的一种启蒙吗?

在老中国,妇女们总是要低头认命,要服从长辈,要忍受丈夫有许多女人而自己却只能独守空房,就业受到歧视,婚姻靠钱定,生儿育女几乎贯穿了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是数千名女红军的出现,让她们明白,她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可以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她们可以和男人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做有价值的任何工作。

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央红军的三十几位女红军沿途经历艰险,终日行军奔忙,被病与饿甚至是分娩所折磨是一种苦:也许我们看到红二方面军张秀梅等二十多位女红军为了让担架上抬的伤员不那么疼,在茫茫草地饿着肚子,不惜掉队,缓缓而小心地走。甚至背上背着几十斤的大锅,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是一种苦;也许我们看到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的少女们,身背着五六十斤的粮食和物资,行走在川西的狭窄栈道上,还要被飞机炸、土匪欺是一种苦;也许我们看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的女战士们挥舞大刀,在血雨腥风中往来冲杀是一种苦;也许我们看到红二十五军的七位号称“七仙女”的女看护,没有鞋穿,没有衣穿,行军时要走路,而大队人马都歇息了之后还要照顾伤员,片刻不得闲是一种苦;也许我们看到危拱之为代表的一批红军女文艺工作者和部队走一样长的路,到了宿营地还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教指战员唱歌,给指战员跳风阳花鼓舞,演话剧是一种苦;可是我们可曾想到,她们这么苦,为什么她们不离开呢?

正是因为做一个女红军,真正体现了一个女性在社会中所本应具有的地位,享受到了本该得到的尊重。不是吗?红军的各行各业,哪一个没有妇女的身影昵?一线的战斗兵、炊事员、马夫、号兵,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洗衣工,运输队和兵站的管理者和运输队员,被服厂和兵工厂里的工人,剧团里的演员和编剧,还有组织农会的干部,组织工会的干部,组织妇联的干部等等,各行各业,不一而足,哪‘样她们不能干,或者干不好呢?  在红军里的集体生活中,她们甚至得到在老中国的传统家庭里所得不到的互助、友爱、温暖,乃至真正的爱情。

孙中山1924年11月19日在上海招待新闻记者的演说中曾这样疾呼:“现在中国号称民国,要名符其实,必要这个国家真是以人民为主,要人民都能够讲话,的确是有发言权。象这个情形,才是真民国;如果不然,就是假民国。”何以是假民国呢?他也在1924年9月29日对韶关各界赞助北伐大会上演说道:“国民自来做惯专制下之奴隶生活,不问政治,故武人官僚敢这么放肆。”可是在他身死之后,继续启发中国人口中的最大多数人做国家的主人而非奴隶者,文化上有鲁迅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掌旗者,经济上有一批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可军事和政治上的代表却只有红军而已,怎能说红军不是革命而进步的呢?而女红军在其中的作用,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她们在红军中的实际人数,她们对得起“半边天”的称号。

本书就是在一定史料基础上,结合先期所进行过的访谈,为读者们讲述一个个属于女红军自己的故事。

王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