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好活”。何谓庸?庸即是平庸,平平常常的言论和行动,属于庸言庸行;庸也是不高明的代名词,没有作为的人为庸人,治不了病甚至治坏了病人的医生叫庸医,无所事事却又忙忙乎乎的为庸庸碌碌。
本书收入文章90余篇,即《戏剧变脸与变脸术》、《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别把自己包装成完人》、《随便说说》、《自由的自觉》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庸人好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深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庸人好活”。何谓庸?庸即是平庸,平平常常的言论和行动,属于庸言庸行;庸也是不高明的代名词,没有作为的人为庸人,治不了病甚至治坏了病人的医生叫庸医,无所事事却又忙忙乎乎的为庸庸碌碌。 本书收入文章90余篇,即《戏剧变脸与变脸术》、《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别把自己包装成完人》、《随便说说》、《自由的自觉》等。 内容推荐 庸人虽然无甚大本事,在有些地方却特别走运,录用也罢,提拔也罢,评选也罢,庸人往往上受青睐,下得选票,左右逢源,什么好事也拉不下。为什么呢?有心人做过一些分析,庸人自有他可爱的地方。一是庸人便于各方接受。但凡有些本领肯干事业的人,总是其优点长处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其弱点不足之处也暴露无遗。于是便成了有争议的人物。若该人再有些见解有点棱角,或勇于发表点不同意见,那恐怕就不仅仅是“争议”二字所能包含得了的了;若在平日里也只是背后议论议论而已,真的到了晋级、提拔或评职称、选英模的时候,坦率一点的便撕破脸皮给你上纲上线,隐蔽一点的则给你来个匿名告状信。换言之如推出的是一位庸人,人们虽没得功可评、好可摆,但也说不出他有什么大错误。有时领导者为了图安静,对庸人也格外宽容。二是庸人使用时顺手,听话。大凡什么本事也没有的人,一般情况下都唯领导意志是从,凡事不论巨细必请示报告,最讨人喜欢的则是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一旦干起工作来非但没有创造性,且左顾右盼,不淌头一水,不开第一腔,决不会给你闯什么乱子。 目录 自序 戏剧变脸与变脸术 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 别把自己包装成完人 和尚撞钟与新闻含金量 多一些“自选动作” 随便说说 别让耳朵太累了 不只泥土能埋人 自由的自觉 也谈谁人信高洁 守住 诽谤可怕吗 问与“下问” 骂钱骂喇叭骂猫 朋友与哥们 “借光”酿灾 “同”与“和” 一个悲壮的故事 不敢自欺欺人 青蛙和水 有云就下雨 最好的祷告 也论“心眼儿” 女足是老师 话说家风 想一想后果 给自己画一张像 该不该“撕破脸皮” 从“买路钱”说开去 舌与牙齿说 “拒绝”与“情面” 读书切忌浅尝辄止 鲁哀公的悲哀 严惩假话 “庸人好活” 陶谷之流 昏镜受宠乎 从“点铁成金”的指头说起 喜怒好恶不可无 说“十谋九成未必归功” 没有笑声是酷刑 花开花谢 楼群·修养·文明 相信未来 从诗人待客说起 宽容与忘记 自爱与爱人 烈马之力 “食言而肥” “道德文章”的教与行 “心理暗示”的陷阱 宣泄长寿 由太宗教子想到的 有人管教是一种幸福 家家都在策划旅游吗 道德被偷光了以后 说说文艺作品的“逢腐必副” “没有杂音”的悲哀 “形象工程”的形象 马娘娘的告诫及其他 满街都是“圣人” 别把做祖先的资格混丢了 “拍马”不灵 燕王之策 承认比不承认好 不幸中总有幸运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 最难战胜的是感情 位子·帽子·票子 严己自省和自尊 诚信是财富 不受欺骗 绰号不雅其心必邪 底层平民更需法律保护 读《桐叶封弟辩》 从严治官 敬畏之心 “八小时”的内与外 一把手的作风 讲良心 尴尬种种 爱好,易为攻击的“缺口” 独断·寡断·善断 认人与认理 未衰何以先老 谈左说右 “我心有主”是一种境界 提升创新意识 从“涉水”与“求剑”说起 “引咎辞职”是一种觉悟 畏百姓者智也 爱心在悄然成长 忍与不忍 试读章节 人为什么长两口、耳朵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才观在历代君王中是比较贤明的,最令人钦佩的是他重用为民族利益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 史书记载过一段这样的故事:一次李世民要去栎阳打猎,该地县丞刘仁轨则进谏反对:栎阳秋季受灾,只一二成收获,灾民无力为皇上打猎筑路修桥。唐太宗不但取消了这次打猎,还表彰刘仁轨知民疾苦,敢为民众直言圣上,不失为优秀的地方官员,随即提拔刘当了新安县令,并赐了玺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几个类似故事后,由衷地赞叹道:“君明臣直。”太宗在位期间,朝廷一时谏臣颇受青睐,谏净顿成风尚,一大批敢于逆耳谏诤,补主之阙者受到褒奖和重用。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凡是以民族命运为重、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人,都会对言虽逆耳却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意见,采取欢迎和鼓励的态度。毛泽东同志早在我党取得政权以前就告诫过全党:“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可我们有的领导划不清不同意见与反对派的区别,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那些无论什么事都与自己持相同意见的人,视为“志同道合”,视为好干部,并加以提拔和重用;而对于稍持不同意见者,轻则视为不同心不和谐,重则认为唱对台戏对着干。对不同意见尚且如此,若对批评就更不必说了。 听不得批评和不同意见,只反映了某些同志精神境界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喜欢奉承拍马,喜欢谄媚之言。溜须拍马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走俏,看一看格言箴语一类的小册子,美、英、法、德、俄等许多国家的哲人和学者,都对溜须拍马这种全人类的现象进行过尖锐的批评、辛辣的讽刺。凡是一听到批评就火冒三丈,或怀恨在心的人,在听到拍马奉承话时,十有八九都眉开眼笑,怒放心花。岂不知凡谄媚者,总是巧妙地掌握了上司的弱点,沿袭他们的错误思想与行为,却永远不说半句可能让上司烦恼、不快的苦口良言。一个领导者的身边,若被这类人物包围着,他还能清醒吗?还能明智吗? 在同志之间,在上下级关系中,没有比阿谀奉承更具危害的了。他们为了讨好上级,善于顺情说话,把黑说成白,把丑说成美,把假说成真,把恶说成善,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分明你前面的路有暗沟、陷阱,他们非但不指出险恶和危害,反而告诉你是一片光明的宽坦大路。这样的人能是好心吗? 人所以长着两只耳朵,就是让你听两个方面的话,好听的话、不好听的话都要听。尤其要牢记,那些奉承、恭维、阿谀逢迎的赞歌,不会使人增加任何智慧、才能和光辉,一文不值。倒是逆耳忠言、苦口良药会助人增辉、思考和治病。 一九九五年 别把自己包装成完人 如今什么东西都非常讲求包装。有些物品本身是高档的,再加上精美的包装,确有锦上添花之美,让人赏心悦目。可是也有些冒牌货,却也在包装上打马虎眼,坑骗了不少人。 不仅物品讲求包装,人也很注意包装,有人就是利用包装抬高自己,美化自己,推销自己。恰到好处地打扮一下,本属人之常情。但是我们有的人所以活得很累,并非重任在肩,并非日理万机,并非对工作兢兢业业,而是累在许多生活琐事上,掩饰自己,不给人看本来面目,累在太过分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印象上了。 严格要求自己并不错,那是指涉及到党纪国法、天理良心方面的克己和自律。有的人可能在上述做人的大节上随随便便、马马虎虎,而对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对与哪些人说话应是什么样表情和语气,都要费一番心思,揣摩别人的感觉,考虑别人的看法,计较别人的议论。这种包装实际上是一种伪装,尽管自己活得很累,但在正直人的心目中打分却很低。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和感觉,主要在于是否正直、坦诚、务实等,尤其看他是不是襟怀坦白、实事求是。有一位文化人,在几个不同时期都混得不错,这自然靠了些不大正派的手段。本来有些同志对这位先生印象不佳,可是他并没有采取包装的手法掩饰自己,而是在一次不大不小的会议上深刻地解剖了自己,坦率地承认自己这些年“官位上升了,人格却下降了”。话虽不多,一针见血,且态度真挚,大家也就谅解了他,仍然信任他,投他的票。假如这位先生采取包装的手段,或是背着牛头不认账,结果将会怎样就很难说了。 在许多生活小事上,不要作茧自缚,不要在那些非原则而又不妨碍他人和集体的事情上给自己画很多圈圈,束缚自己的精神和性格。生活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人也是有多侧面的,人的性格爱好都不可能是单行道,应该允许人们有较多的选择。只要不损害他人和集体,就不要怕别人议论,更不要被别人的舆论左右。谁也不可能按照某些人的议论去活。 人还是以坦诚真实为贵,千万不要费很多脑筋,伤很多神,甚至不惜死掉千百万脑细胞,硬要千方百计地把自己包装成完人。其实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完人,只有伪君子。 一九九百年 P4-8 序言 杂文应为“杂感文”。“杂”即是广博庞杂之意;“感”即是感触、感悟、感叹和感动或感愤之意;“文”自然指其文采,借以知识与幽默使其列入“美文”。 诸多伟人和大师级人物都很喜欢杂文,不仅喜欢且亲自动笔。高尔基、卢梭、培根、罗素、屠格涅夫等都曾写过杂文或杂文式的随笔。鲁迅说他非常爱好杂文,因为它“言之有物”,故预言杂文的生命将是长寿的。 我从杂文家林放先生写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三日的一篇文章中读到,毛泽东同志也偏爱杂文。他说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就谈到过杂文问题。 毛泽东说:“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 林放先生说毛主席吟沉了一会儿又说:“杂文家难得。因此,我要保护一些杂文家。” 林放接着写道:“不幸的是,后来事态的发展,并不符合毛主席的初衷。有相当一些写杂文的同志被卷入那个大旋涡的中心去了(指一九五七年反右。笔者注)。就连毛主席谈话时提到名字表示欣赏的一位只不过偶然写了几篇杂文的朋友,也终于不能幸免。”(引文见文汇出版社二○○○年八月出版的《夜光杯杂文精选》一书) 从此,杂文不景气了二十年之久,一批杂文家被打进“阴山”背后,直至粉碎“四人帮”以后,杂文先是试探性地抬起头来,接着就迎来了“杂文之春”。近十多年来,新老杂文家成百上千地浮出水面,各大报纸和一部分期刊也纷纷给杂文让出一席之地。应该说建国五十多年来,杂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凡是国泰民安的时候,杂文总像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一般都留给玫瑰一块自由生长之地。玫瑰的刺儿,并不影响它的色彩与芬芳,所以百花园因有了玫瑰也倍显斑斓。 一个地区、一份报刊,对杂文的宽容表现了该地区、该报刊的民主空气较浓,也是他们对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一种高度责任感的表现;又是他们对真善美、假丑恶旗帜鲜明、爱憎明朗的态度。当今杂文繁荣,大多数写杂文的人不感到有什么压力,那是说明我们这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有十三亿人口的古国大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时候,人民看到这种盛世景象,心情不亚于看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那种兴奋和快乐。 我这本杂文集所收篇目,都是近年在全国一些报纸、期刊上发表过的。为了保持当时真实的思想认识、精神状况和心态,让读者对我的好好恶恶了然分明,结集时虽也发现有个别篇什或说理不足,或尖锐不够,或文字欠妥,但一律不改不动,保持“原汁原昧”,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呈现给广大读者,并欢迎人们评头品足。 是为序。 二○○年七月五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