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工程的逻辑--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建构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田鹏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社会工程的逻辑--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建构》由田鹏颖所著,全书共8章。第1章,从全局出发,从思想中把握世纪难题,第2章,分析现代性的生成与现代性焦虑,第3章,重点考察现代性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即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相互摩擦及至后现代主义出场。第4章,主要探讨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主旋,即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第5章,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构建维度,从马克思为建构而批判、马克思为改造而认识、马克思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建构、马克思为重建社会而阐释“历史科学”等四个角度加以阐释和说明。第6章,通过考察唯物史观的理论精髓、唯物史观的理论前设、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社会关系生产新形态和唯物史观的理论表达方式,为社会工程转向提供理论支撑。第7章,主要通过社会工程的“尚未”范畴、社会工程的“乌托邦”理念、社会工程的形而上学偏转和社会工程的实证追求,为社会工程的登场抛砖引玉。第8章,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精神着重立足当下,阐释社会工程的人文关怀、整合功能、理性觉醒和现实救赎。

内容推荐

《社会工程的逻辑--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建构》由田鹏颖所著,本书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技术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元素,以资本和科技双重逻辑为主轴,深入讨论人类面临的现代性“纠结”与“苦痛”,主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当从断裂走向融合,对现代社会的态度应当从批判转向建构;提出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尊重社会主体人的首创精神,又需要宏大切实的“顶层设计”,以实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运行、社会创新的合规律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社会工程的逻辑--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建构》可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等学校从事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的师生以及党政机关公务员等参阅。

目录

前言

第1章 思想中把握的世纪难题

 1.1 人类命运的转折

 1.2 哲学研究的“失语”

 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断裂

第2章 现代性生成与现代性焦虑

 2.1 “文艺复兴”的批判指向与社会价值

2.1.1 追溯文艺复兴

2.1.2 文艺复兴的反思与批判

 2.2 现代性生成与演化的动力机制

2.2.1 现代性的由来

2.2.2 现代性生成机制的探讨

 2.3 现代性福祉与现代性焦虑

第3章 现代性在现代社会的命运

 3.1 设计“尚未完成的设计”

3.1.1 设计是人的理性产物

3.1.2 从现代性情节梳理理性设计

 3.2 现代性悖论与后现代性悖论

3.2.1 现代性悖论的具体体现

3.2.2 后现代性悖论的产生

 3.3 后现代主义的锋芒及其缺失

3.3.1 后现代主义的出场

3.3.2 后现代主义的锋芒

3.3.3 后现代主义的缺失

第4章 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主旋

 4.1 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4.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4.3.1 《共产党宣言》对现代性的批判

4.3.2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5章 马克思的社会构建维度

 5.1 马克思为建构而批判

5.1.1 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的现实基础

5.1.2 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的具体体现

 5.2 马克思为改造而解释

5.2.1 认识的改造功能

5.2.2 实践活动的认识功能

 5.3 马克思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建构

5.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命力

5.3.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建构

 5.4 马克思为重建社会而阐释“历史科学”

第6章 唯物史观的社会工程转向

 6.1 唯物史观的理论精髓

6.1.1 历史中的唯物史观

6.1.2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价值

 6.2 唯物史观的理论前设

6.2.1 唯物史观的悬设

6.2.2 社会工程的萌生

 6.3 唯物史观视野下社会关系生产新形态

6.3.1 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生产”在“全面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6.3.2 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生产”理论的本体论价值

6.3.3 马克思“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工程本质及其启示

 6.4 唯物史观理论表达方式的转变

6.4.1 唯物史观的三种职能

6.4.2 唯物史观表达方式的转变

第7章 社会工程的建构主题

 7.1 社会工程的“尚未”范畴

7.1.1 “尚未”范畴的解读

7.1.2 社会工程的未来旨趣

 7.2 社会工程的“乌托邦”理念

7.2.1 乌托邦思想的把握

7.2.2 社会工程的乌托邦理想

 7.3 社会工程的形而上偏转

7.3.1 社会工程的形而上追求

7.3.2 社会工程的基本特征

 7.4 社会工程的实证哲学追求

7.4.1 实证哲学的丰富内涵

7.4.2 社会工程的现实任务

第8章 社会工程的基本精神

 8.1 社会工程的人文关怀

 8.2 社会工程的整合功能

 8.3 社会工程的理性觉醒

8.3.1 社会工程的当代思考

8.3.2 社会工程的理性觉醒

 8.4 社会工程的现实救赎

8.4.1 现实矛盾与危机

8.4.2 社会工程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