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樱编著的《杨红樱作品中的教育观》内容介绍:杨红樱曾做过七年的小学教师,那时她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良潜质,像赏识教育、发现和捕捉意识、强化个体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时下流行的教育方法可都是当年的她——一个发自内心尊重自然人性和教育规律的年轻教师,所常常采用的。她其后的职业焦色转换——做童书编辑、当童书作家,也都始终与孩子有关,孩子就是她生活中的空气和水一样。杨红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她培养出来的女儿也相当成功:多才多艺,擅长钢琴油画,阳光自信,17岁就出国独立生活。杨红樱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非常注重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她认真研读了卢梭、埃里克森、华生、斯金纳、皮亚杰、谢弗尔森、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布朗芬布伦纳等人的大量关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专著,并颇有心得。
杨红樱编著的《杨红樱作品中的教育观》内容介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写作者的杨红樱,她知道怎样以有趣而刻骨铭心的方式让孩子懂得方方面面的人生道理、意识到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并化作自觉的追求和习惯的养成。杨红樱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别具智慧的教育大师。她以有意味的文学书写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的秘密、艺术的灵光和教育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最为鲜活的值得深入分析的教育案例。因此,不光是孩子的心田会在她有趣好玩的情节和生动精彩的语言的引导下得到最好的滋润,就是成人,也会在她无痕的施教中头脑焕然一新,更加懂得孩子的心,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正确方法,继而以更开明更科学更宽容更人性化的方式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当中。一起来翻阅《杨红樱作品中的教育观》吧!
今天赶来送行的只有地包天。她舍不得我们走,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
“我本来是想跟你们走的,但是我走后,我不知道我的女主人还能不能活下去;我不跟你们走呢,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下去;你们见不到我,我不知道会不会……”
虎皮猫抱了抱地包天:“我们会想你的。”
三只小猫一只接一只地和地包天吻别,他们都很喜欢这只说起话来总是妙趣横生的京巴狗。我也喜欢地包天,我喜欢她活泼、乐观的性格,但她有时又会自寻烦恼。
“猫哥,你会想我吗?”
我肯定会想她的,但这话我就是说不出口。
“我就知道,你是不会想我的!”
这不是又在自寻烦恼吗?我得赶紧找个借口离开一会儿,否则她会和我没完没了地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
我在老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转来转去,希望在离开翠湖公园之前的最后时刻,能跟老老鼠正式地告别。
猫和老鼠是天敌,也许我在心里,从来没承认过老老鼠是我的朋友,但我必须承认,老老鼠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他的幽默、他的自得其乐,都成了我喜欢和他在一起的原因。
老老鼠最终还是没有现身。不应该呀!我心里好诧异。老老鼠知道清明节一过,我和虎皮猫就会带着小猫们离开翠湖公园。就算他不敢公开地露面,他也可以悄悄地跟我告别啊!
小猫们来催我了,我不得不带着一点遗憾离开了翠湖公园。
大师万年龟与我们同行。昨晚,万年龟告诉我,他又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孩子味儿。我记得万年龟曾经说过,现在身上有孩子味儿的孩子已经非常稀少了。只要闻到孩子味儿,不管是否隔着千山万水,他都要找到那个孩子。有孩子味儿的马小跳,就是这样被大师找到的。
我问万年龟,这股浓浓的孩子味儿来自何方。
“大山里。”万年龟将头从壳里伸出来,伸向西边,“应该就在离这座城市不远的望龙山。”
“望龙山?”
这山名怎么这样熟悉呀?我好像听谁说起过。哦,我想起来了,暑假里,马小跳带着他的几个铁哥们儿到山洞里来玩儿时,他们说下一个暑假要到马小跳的奶奶家去过,马小跳奶奶的家就在望龙山。我还记得,马小跳一直在讲一个叫“小非洲”的男孩子,讲他那些好玩儿的故事。那么,万年龟闻到的那股孩子味儿,会不会就是这个孩子身上的?
夕阳西下,粉红的云霞从头顶的天空一直铺向天边,由淡及深,在地平线那里浓缩成一抹亮丽的艳红。
田野里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二丫吸着鼻子,问:“这是什么味道?”
我告诉孩子们:“这是田野的味道。”
“田野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胖头皱皱鼻头,“不香。”
“开始闻不出香味儿,闻久了,就能闻出淡淡的清香。”
二丫的感觉比胖头的灵敏多了。
归林的乌儿从田野的上空飞过,田里还有农民在耕地,在播种。胖头问:“鸟儿都回家了,他们为什么还不回家?”P3-4
如果在过去,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话,那么在今天,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是: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必然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唯有如此,他才可能真正地走进广大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当中去,在成人和儿童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心桥。而杨红樱在儿童文学写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儿童眼睛和心灵的成功征服,为一切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人们所喜爱,这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切。
杨红樱曾做过七年的小学教师,那时她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良潜质,像赏识教育、发现和捕捉意识、强化个体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时下流行的教育方法可都是当年的她——一个发自内心尊重自然人性和教育规律的年轻教师,所常常采用的。她其后的职业焦色转换——做童书编辑、当童书作家,也都始终与孩子有关,孩子就是她生活中的空气和水一样。杨红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她培养出来的女儿也相当成功:多才多艺,擅长钢琴油画,阳光自信,17岁就出国独立生活。杨红樱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非常注重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她认真研读了卢梭、埃里克森、华生、斯金纳、皮亚杰、谢弗尔森、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布朗芬布伦纳等人的大量关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专著,并颇有心得。正是基于扎实的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知识,对中国学校教育有着持续而凝重的反思,在文学写作中始终践行着“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理念,杨红樱的作品成为巨大的教育聚宝盆,每一位教师、家长以及所有关心儿童教育的人士都会在感受到其作品艺术魔力的同时,也受益于其中传达出来的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
杨红樱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使命有着这样透彻清醒而又富有见地的认识:“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发现他们的潜能;行动的目的应该是发挥他们的潜能;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他们善于运用他们的潜能。”《神秘的女老师》中,蜜儿可给学生讲过一个耐人玩味的故事:动物学校里开设了跑步课、爬行课、游泳课和飞行课,各有所长的兔子、鸭子和蛇被要求去学习自己所不擅长的课程,结果都吃够了苦头还失去了自信,倒是特立独行的鹰只上飞行课而实现了自己当世界飞行冠军的理想。杨红樱以富有意味的书写提醒教育者千万不要把学校变成机器化大生产的工厂,也不要把学生变成由质检系统检验筛选的产品,现代学校一定是激发学生潜能发挥他们所长、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和感受快乐的地方,教育者要切切实实地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她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奇迹,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所以,当有人在为孩子贪玩淘气不听话而烦恼不已大动肝火的时候,杨红樱却以有意味的父子、师生位置对调的文学书写(《淘气包马小跳》、《神秘的女老师》)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小孩子长成太人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设身处地,学会换位思考。当有人为孩子们不爱写作文、写不好作文而犯愁而寻求所谓技巧的时候,杨红樱却一语中的地指出孩子们实际上缺乏的是“一颗会感动的心”,为此,她积极主张孩子们能走进大自然这个丰富的大课堂中发现美丽,感受天高云淡(《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神秘的女老师》、《淘气包马小跳》)。当有人为自己培养出来格式化的老成的“小大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杨红樱却让人看到打乱自然次序的早熟果子既不丰满也不甜美,以此告诫人们注意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可能出现了偏差,她更看重个性化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童心完好的孩子。当有人如丁爸爸、安妈妈那样唯孩子分数、智商为重的时候,杨红樱却提请人们不要忽视孩子的情商、玩商,换言之,她更看重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所以她的《女生日记》会成为女孩成长的启示录,《男生日记》则展示了小男子汉应该拥有的品质,《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傻小子戴安》中更触及到了“伪娘娘”,“假小子”等性别角色越位的现象,并深入剖析了这类“问题儿童”产生的家庭根源,展现了教师在纠正救治学生心理偏差上的重要作用。也因为此,杨红樱主张对孩子进行正常的性别教育,《假小子戴安》中就有校园喷水池中放置了裸体男孩于廉撒尿的塑像的情节,那是要让处于青春成长期中的孩子们强化性别认知,从而男孩子更像男孩子、女孩子更像女孩子。
作为一个曾经在基础教育第一线脚踏实地工作过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学校教育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专家,作为一个见证了和关怀着无数孩子健康成长的文学工作者,杨红樱对当下学校教育的盲点和误区往往抓取得异常准确。比如,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我们往往只注重了性器官的教育、生理期的教育,而缺乏更高层次的爱情教育、感动教育。《女生日记》中罗老师给男女生一起上了堂别开生面的生理卫生课,以此增进了孩子们对于彼此的了解,更以此提醒男孩子建立起小绅士的风度来,在知道了女生的成长秘密之后,能够更加尊重女性,更加爱护自己的妈妈。在《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神秘的女老师》、《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诸多作品中,杨红樱毫不避讳地也是别具深意地写到了成人的爱情、动物的爱情以及孩子对异性的好感、对爱情的关注,她的爱情书写含蓄而优美,男女双方并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更多的是基于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志同道合,爱情双方之间一定要有“心动的感觉”(米兰语);并且就像笑猫不懈寻找虎皮猫(《笑猫日记》)、龙校长经历了火海刀山的考验后站在蜜儿面前(《神秘的女老师》)那样,爱情是高贵的,需要真心付出和努力寻找。可能有家长和老师会觉得爱情内容属于少儿不宜、应该屏蔽掉,但杨红樱却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让孩子对爱情和婚姻有了解有憧憬是一件好事。静下心来想想,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杨红樱对教育的认知是那样不落俗套但又合乎人性,具有启迪人心智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其对人的正确认知、对自然人性的呵护、对儿童的尊重与了解。再如,通常学校、社会往往视单亲家庭孩子为弱势群体而刻意向他们表达人文关怀。可是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却很少人认真地考虑。《女生日记》中的梅小雅就因为承受不了周围人那么多的怜悯目光而背上了心理重压,反倒是罗老师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方式令梅小雅更能够接受,从而能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样没有心理负担地健康成长。杨红樱善意地提醒我们,过度关注有时只会好心办坏事,给梅小雅们的成长带来心理上的阴影,而不动声色的关怀方式显然更高明更讲求智慧也会有更理想的育人效果。当有人向自己所教所养的孩子灌输立大志、读名校成名家、成龙成风的理想教育的时候,杨红樱则更关心孩子是否会成为快乐的人、是否拥有好性格、是否具备有担当的好公民的素质,她称赏的孩子们理想简单而务实;马小跳想当游乐园经理,唐飞想当美食评委,张达要干快递(《淘气包马小跳》)。一年级小男生想当马戏团小丑(《小男生杜歌飞》),一年级小女生想当好妈妈(《小女生金贝贝》)。杨红樱懂得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格健全、情感丰富而健康、具有快乐能力的公民。 还记得杨红樱《七个小淘气》中那对比鲜明的教育场景吧?乖狐狸一面要把四处乱跑的小鸡赶回家,一面又要顾及到手的鸭子,忙得手忙脚乱不得要领;猪笨笨却是一路走一路撒芝麻,小鸡在边吃边走中随顺着猪笨笨的号令。还有呢,课堂上,有学问的猫咪咪小姐要以威严压服学生,却被学生气跑了;会作诗的狗汪汪先生要以自我陶醉的诗歌来让孩子们崇拜自己,学生却全都溜掉了;会玩儿的猪笨笨有奇思妙想,音乐课、体育课、绘画课合在一块儿上,结果这堂课上得开心极了。这何尝不是现实中采用不同教育方法的老师面对学生时的真实状况?教育不得法的老师只知道挥舞着大棒,采用强制手段,可任凭他张牙舞爪、声色俱厉,却无法让孩子心悦诚服;而熟谙孩子心理的好老师,却能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好途径,在循循善诱中让孩子服服帖帖。杨红樱对于好老师有着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评判标准:“学生喜欢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当一个老师有爱心、富亲和力,能够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生理变化和与此对应发生着的心理变化,不是把孩子作为管理对象,而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学会和孩子一起活动、成长、欢喜、悲伤,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手段上,都以孩子为核心,以孩子的发展为本,顺应自然规律,遵从教育规律,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不被学生所喜欢呢?注意哦,在好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会是他最亲爱的宝贝,又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所以好老师的施教方略千变万化,有奖赏有惩戒,有言传有身教,是会根据现实情形、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具体特点而采取不同措施的。看看米兰对米老鼠、肥猫、豆芽儿、兔巴哥、小魔女、袁小珠、李小俊、戴安的化育(《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假小子戴安》),品品欧阳雪、林老师、轰隆隆老师们对马小跳等一班子淘气包的调教(《淘气包马小跳》),想想蜜儿对孟小乔、庄梦娴等全班三十个孩子的培养(《神秘的女老师》)……你会由衷感到教育真是一门艺术,色彩斑斓且熨帖人心,丝丝入扣还耐人寻味。在《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神秘的女老师》、《淘气包马小跳》等作品中,杨红樱还以实录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最富有神采也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语文课到底什么样,那绝对不是单纯去看老师的教案备得好不好,课文的字、词、句、段、中心思想这几个环节是怎么解决的,而应该考虑老师的“情”与学生的“情”是否交融在一起、沉浸在一个意境中,应该考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是否在老师的提领下得到了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是否获得了有效培养。一堂成功的课,不都是放手,还会有引导;不都是热闹,还会有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写作者的杨红樱,她知道怎样以有趣而刻骨铭心的方式让孩子懂得方方面面的人生道理、意识到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并化作自觉的追求和习惯的养成。杨红樱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别具智慧的教育大师。她以有意味的文学书写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的秘密、艺术的灵光和教育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最为鲜活的值得深入分析的教育案例。因此,不光是孩子的心田会在她有趣好玩的情节和生动精彩的语言的引导下得到最好的滋润,就是成人,也会在她无痕的施教中头脑焕然一新,更加懂得孩子的心,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正确方法,继而以更开明更科学更宽容更人性化的方式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