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就在你身边(一位母亲与留学巴黎女儿的亲子家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爱凤//傅楚楚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郭爱凤、傅楚楚编著的《我就在你身边(一位母亲与留学巴黎女儿的亲子家书)》是一部母女亲子家书,汇集了女儿留学法国期间与母亲的49次书信往来。在巴黎的女儿用一双慧眼观察生活,细述各种政治、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现象背后的种种意味,将所见所闻所思化为清新灵动的文字,与远方的妈妈分享;妈妈的回应和引导饱含着放手的勇气、真挚的赞赏和智慧的爱。两代人就人生价值、社会现象与中西文化差异的交流,带我们踏上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内容推荐

郭爱凤、傅楚楚编著的《我就在你身边(一位母亲与留学巴黎女儿的亲子家书)》是一部母女亲子家书,汇集了女儿留学法国期间与母亲的三十余封书信,展示了两代人就人生价值、社会现象与中西文化差异的交流。文字清新灵动,真挚感人。《我就在你身边(一位母亲与留学巴黎女儿的亲子家书)》曾在《大众日报》开设专栏,引起热议。

目录

序开一扇窗子

第一次远离家的时候

突然很想我的猫

怎样才算一个法国人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漂在国外的“蚁族”

都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

缴的是文化熏陶课时费

生活就是生活本身

在里面自然地熏陶

越巴黎越“浪漫”

“你怎么辨认中国人”

萨特遗风犹存

好心态,才有好生活

连生活习惯也南腔北调了

心里有什么,就看到什么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做好中国文化的名片

译出“原汁原味”

彼此欣赏,便是最佳姿态

备考的脚步在飞

我们可能都会“被动改变”

是谁误读了谁

连自己都找不到出口

因傲慢而偏见

有一种美德穿越时空

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静观疯狂蔓延

为这一刻的快乐做好铺垫

“花布鞋”也时尚

两样我都心疼

你看你的,我看我的

宁做一条小“地头蛇”

和谁在一起过才是重要的

要对自己的事负责

你不过是一枚便宜的棋子

只要把心安顿好

这个世界真的太物质

译出你的心意

拐个弯,哪里都有风景

坐下来,听听对方

我就在你身边

只看得到自己想看到的

生命的“笼子”在哪里

滴雨是诗,风动是禅

热闹是他们的

在路上

用爱心做主料

这是一种精神的成长

到处都会有“魔鬼辩护人”

附录一永不等边的三角形

附录二换一个视角

附录三书写比话语更达人心

试读章节

楚儿:

你离家远去巴黎后,妈妈梦到你好几次。都是些焦虑不堪的梦。

想到在首都机场离别时,在你出关前,我说:“来,宝贝儿,妈妈抱抱。”你笑着拥住我,我笑着拍拍你的肩,站在一旁的爸爸,也呵呵地笑。气氛好像很轻松。

可是,当你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拐弯不见时,我的心忽地一沉,人就空了。爸爸也在定定地看着你已经离开的海关通道。

妈妈猜想,你一定和我们一样,是不想给彼此增加心理负担而故做轻松的吧?因为随后你就接连发来短信:“已在候机大厅了。”“坐上了机场内的大巴。”“上了飞机。”

你知道妈妈的心里在想什么。

最难挨的是你飞行的十多小时,我想象着你会因为飞行时间太长太无聊而睡着。心里一遍遍默念着祝福的话。不敢多想。

当半夜时分飞机在巴黎安全落地,你打回平安电话时,我和爸爸争着听你的声音。我们都想从你的声音里捕捉到一点你情绪上的信息。

得感谢现在的通讯,可以电话和短信,可以MSN和视频,我时常挂在MsN直到深夜,盼着你随时可以看到妈妈在线。尽管我知道因为时差七个小时,这里是夜里,巴黎才下午,那时你或是在上课,或是在下课回公寓的路上。

此时,妈妈才深切体会到当年我离家后姥姥牵挂我的心情。

二十九年前,妈妈从胶东偏远的小村子离家赴京读大学,那是妈妈第一次走出县城以外,更是第一次走进首都北京。长途汽车,再转火车,两天两夜之后才到达北京。村姑娘进城,一路上兴奋,新鲜,更多的是小心,眼睛盯着行李架上的行李,不敢与陌生人说话。

刚到北京,站在当时看来很宽大的北京站广场,我茫然四顾,不辨东西,不知该往哪里走。而此时偏偏内急。正不知所措时,发现不远处也站着一个神情与我一样的女孩,脚边也是一堆行李包。便大了胆子过去打招乎。我用胶东味儿的普通话,她用南方味儿的普通话,叽里哇啦半天,知道了她是从温州来的,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哲学系的。而且也正内急。于是两个人互相看着大包小裹,轮流解决当务之急。

随后,便有学校安排接站的高年级生来招呼我们。其实,学校的接站车就在不远处,初次进京,眼花缭乱,哪里看得过来啊。

和你比起来,妈妈当时,是多么青涩胆怯啊。

即便如此,我也是很快便融入新生活,年轻人的优点就是适应能力强。

所以,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迅速适应巴黎生活。

妈妈  妈妈:

来巴黎这段时间,每天实在只是发生了一些太琐碎的事。

十月初,我坐上了去巴黎的飞机——如果有人考察一个飞行十几个小时的乘客的心理,就会发现那是一部复杂的心灵史。真的,在窄小的座位上听飞机的轰响,无法入睡,努力调整坐姿,没有相识的同伴,不敢看手腕上的表,只能靠定力和多年的教育让自己不至于疯掉。我心里反复在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一个人了,我必须接受和享受以后的留学生活。

然后我就到了巴黎,住进了94省的公寓。94省,其实是包围在巴黎市区以外的郊区七省之一,属于大巴黎(Ile—de—France)的管辖,在自傲的巴黎人眼里,只有小巴黎才算真正的巴黎,住在大巴黎,你还是一个外省人。这让人大有一种}昆了半辈子买了套北京郊区的住房,结果已然到了河北地界的悲愤感。不过相对北京,大巴黎的规模还是较小,进次城还是很快的,只是窄旧的街道、手动门的地铁、过早关门的超市还是让我有种城市青年下乡的错觉。

和我同一学校的新生共七个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很友好,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的时代,听着各种口音,迁就着各种习俗。

初到的头三天,我每天都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这应该是每个初到国外的留学生都有过的感受,因为办各种登记、手续、交通卡,去银行……时间紧张得没时间好好吃一顿饱饭。说到办理手续实在是让人恼火。在法国,递各种表格、材料,办手机卡、网卡全都靠邮寄的方式,还不如我们国内方便,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这里最具法国特色的就是“订约会”,去银行开卡,咨询,去警察局办长居证,和教授谈话,都要订约会。所以这里的银行完全看不出是银行,没有大厅,没有一米线,没有柜员,没有各种单子汇票,没有叫号机,只有前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士微笑着问:“请问您订过约会吗?”订过了就有资格进到里间和办事员面谈享受“约会”,没订过就继续排队等候她的处理。

所以就算你锅碗瓢盆带得再齐全,在外奔波一天,也只有吃一个三明治充饥的心情了,而这里的法式三明治硬得像岩石,冷得像冰,勉强吃完,胃不满意,很快又饿起来。

幸亏我运气不错:住在隔壁的中国学生,名字叫夏,来巴黎一年了,他见到我的惨状把他剩的饭热了给我吃,米饭,虾,牛肉,都是热的,软的!终于吃到了来此第一顿饱饭。他又带我去附近的宜家买了地毯、花瓶、盆栽、台灯、床单被子等等,布置起来的房间陡然有了家的氛围,其他同学参观以后都大叫豪华,纷纷跟风买了同样的地毯,复制了同样的布置,号称“标准装修”。夏说,你真的不像刚来法国一个星期的人,因为大多数初来的人,要一个月才能慢慢适应。

过一阵会出去转转。妈妈你一定关心我做饭的事情,下次再说吧。

楚儿P3-7

序言

家书打开了一扇窗子。

是啊,再老的房子也需要一扇窗子,能看到天光,能读懂彼此。

一封封家书里,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举动,每封信的抬头和落款,女儿是楚儿,而妈妈始终是妈妈。这当然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关系,不像西方人那样孩子与父母之间可以直呼其名。但也透露出,在妈妈眼里,孩子可能已经长大成人,顶天立地,而在孩子的眼中,妈妈始终只是妈妈。她不再是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的获得者,也不是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的著名编辑,她——只是妈妈。

她“时常挂在MSN上直到深夜”,盼着女儿随时可以看到妈妈在线。

她要女儿替她买一件冬衣做自己的生日礼物。“妈妈有两个要求,一要足够保暖,二要令你开心。”

因为冰岛火山爆发阻碍了女儿归家的行程,她“对这个地方,立刻就不喜欢了”。

她唠叨着,“没有同学做伴时,晚上不要出去。”

像很多妈妈一样,她也会在女儿即将毕业时,担忧女儿喜欢的“法国文学专业”如何在现实中变成“面包”。

但她并不是一个有“拦路癖”的妈妈。

在青春的路口,有多少妈妈对着即将远行的女儿说,孩子,那条路走不得。可孩子不信。妈妈说,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

“既然你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你走弯路。”

“可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孩子在妈妈忧虑的目光中上路,她发现妈妈没有错,那条路上的确很多坎坷,她碰过壁,摔过跟头,甚至头破血流,但她不停地走,终于也走过来了……

或许,在人生的路上,有些弯非转不可,有些时候,你必须等等孩子,等她跟上你的脚步。

她在信中说,看到刚刚出生的小牛奋力地站起,数次挣扎数次倒下,牛妈妈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她一定非常心疼自己的宝贝吧?可是,她也一定知道这是小牛长大和成长的必然,是小牛日后奔向广阔天地的必然。”

所以,得知女儿要选择一所非常难考的大学,她欣喜地鼓励,‘‘为梦想而努力,宝贝儿,加油!”

当女儿为房租的事儿忐忑,她安慰她,“就权当是为西岱岛缴的文化熏陶课时费吧。”

当女儿“敢用自己稚嫩的笔与翻译家前辈小小地PK一下”,她为她鼓掌,“对待权威,心存尊重,但无须迷信。”

在女儿考入心向往之的索邦大学之际,她没有“耳提面命”:好好学习。而是说,“在索邦自然地熏陶吧。”  她知道,孩子有孩子成长的轨迹。从孩子蹒跚学步时,如果父母肯低下身子,用孩子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高大,原来地上有很多平时忽略的细节。

她知道,再伟大的父母也无法代替孩子过她的人生,在女儿前行的路上,她只能看着她的背影,叮嘱她:一路小心。

近三年中,楚儿主动写家书的时候越来越多。她当初之所以答应和妈妈一起写这个专栏,更多的是因为她不喜欢同学妈妈的那种交流方式。

那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每天在电话和视频上: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不缺钱用吧?——嗯……

可对于习惯了短信,习惯了MSN和QQ的“85后”来说,写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丰收副刊的编辑,我一直对这个栏目能开多久提心吊胆。没想到答应了就一定做到,从去法国求学的第一天到求学结束离开法国,近三年时间,六十二封信,楚儿一期也没有“旷工”。

楚儿在信中对妈妈说,“我的生活你不用担心,我运气很好,总是有人帮助我。”她和妈妈之间不只谈学习,也谈国家意识,谈文化认同,谈世界观,谈人生价值,谈对工作的态度,谈爱情观,甚至分享谈锅碗瓢盆的快乐……对话也并非总是顺畅的,甚至各执己见。

比如,楚儿喜欢“穿好几个耳洞,染红头发,得忧郁症,台上充满力量地唱爵士和摇滚,台下腼腆可爱得像个邻家妹妹的范晓萱”。妈妈则认为她“前卫得吓人”。

比如,“属于外貌协会”的楚儿认为,“相貌美丽做什么都可以原谅,否则做什么都不讨人喜欢。”妈妈则委婉地说,年轻时的王小波与李银河,“他们的长相一般般,但他们的爱情纯粹又美好。”然而,如今大胆放言支持“换偶”的李银河,在她眼里是丑陋的。

比如,在“60后”的妈妈眼中,“家,只能是父母住的地方。”而一个“85后”的孩子眼中,即使“异国他乡,一间能让你放松身心的小屋,就是‘家’了”。

透过本书选取的信,透过这“一扇窗子”,我们看到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走在她人生的大路上,眼中只有前方。毕业前,当楚儿一个人一只背包在欧洲漫游时,已经是不论把她投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完全没有问题的满满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父母的老师,从他们身上父母可以看到自己,看到一种神秘的传承和完全新鲜的自我。

周立波曾说: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要工作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

立刻有人反击:你要约会要谈恋爱要出去玩要喝酒要逛街要疯要闹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恋要表白要聚会要k歌要撒野因为你不学习!不工作!请问你的青春狗会愿意吃吗?

青春是一段太好的时光,无论怎么过,似乎都太浪费。

或许,每个父母都该给孩子这样的礼物——让她成为她自己,去寻找她渴望的空间、自由和色彩,去找到能让她的味道和营养成分都有的人生面团发酵起来的东西。

或许,每个父母与孩子都该找到这样“一扇窗子”,它填补不了彼此之间的代沟,但可以搭一座桥;它未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却有助于找到两代人的平衡点。

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这世上也没有一模一样的的孩子和一模一样的父母,然而,正是这些不一样,我们彼此才有了相亲相爱的理由。

“如同大自然的四季,春有草色青青,秋有斑斓五彩……彼此欣赏,便是最佳姿态。”

大自然里,成熟的季节到了,叶子便会款款飘离树梢。仿佛这世间的一种爱,名字叫分离。她离开你的怀抱,学会走路;她离开你的牵手,奔向伙伴;她离开你的视线,走向远方;然而,无论多远,只要能看见彼此的心意与支持,就好。

刘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