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2 4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类
作者 汪文顶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汪文顶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2 4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相配套,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遴选20世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经典,精炼地体现百年中国文学进程与辉煌成就,书中收录了《一个女人的爱情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光之四书》等作品。

内容推荐

汪文顶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2 4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四)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因为增加了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内容,所以书名由原来改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2》(四)(第二版)。本教材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相配套,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遴选20世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经典,精炼地体现百年中国文学进程与辉煌成就。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学界被广泛用于教学及科研,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此次修订,是为了与时俱进,更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目录

前言

诗歌(1949—2012)

 臧克家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艾青

 礁石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邵燕祥

 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

 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

 闻捷

 苹果树下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

 望星空

 饶阶巴桑

 牧人的幻想

 流沙河

 草木篇

 蔡其矫

 川江号子

 贺敬之

 雷锋之歌(节选)

 食指

 相信未来

 绿原

 重读《圣经》

 ——“牛棚”诗抄第n篇

 牛汉

 华南虎

 多多

 致太阳

 天安门诗抄

 扬眉剑出鞘

 穆旦

 冬

 公刘

 沉思

 ——读摄影作品《最后的时刻》

 北岛

 回答

 舒婷

 致橡树

 双桅船

 骆耕野

 不满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雷抒雁

 小草在歌唱

 ——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

 顾城

 弧线

 感觉

 海子

 新娘

 骆一禾

 麦地

 ——致乡土中国

 杨炼

 大雁塔

 韩东

 有关大雁塔

 西川

 一个人老了

 于坚

 〇档案(节选)

 王家新

 转变

 臧棣

 我喜爱蓝波的几个理由

 郑愁予

 错误

 痖弦

 红玉米

 余光中

 乡愁

 高楼对海

 洛夫

 舞者

 羁魂

 庙街榕树头

 苇鸣

 蠔境意象十首(节选)

 陶里

 冬夜的预言

散文(1949—2012)

 巴人

 况钟的笔

 傅雷

 家书两封

 秦牧

 社稷坛抒情

 杨朔

 雪浪花

 周瘦鹃

 夏天的瓶供

 冰心

 一只木屐

 邓拓

 说大话的故事

 唐弢

 八道六难

 郭风

 花卉·风景画试作

 巴金

 怀念萧珊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菡子

 看戏

 孙犁

 残瓷人

 贾平凹

 秦腔

 周涛

 巩乃斯的马

 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

 柯灵

 龙年谈龙

 萧乾

 京白

 宗璞

 燕园石寻

 余秋雨

 风雨天一阁

 史铁生

 我与地坛

 斯妤

 夜晚

 梁衡

 壶口瀑布记

 张中行

 剥啄声

 韩小蕙

 为你祝福

 王开林

 澡雪

 刘郎

 苏园六纪(之四)·蕉窗听雨

 莫言

 讲故事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

 琦君

 髻

 王鼎钧

 那树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张晓风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梁实秋

 台北家居

 梁锡华

 漫语慢蜗牛

 许达然

 回家

 龙应台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简

 四月裂帛

 董桥

 藏书家的心事

 林燿德

 鱼梦

 林清玄

 光之四书

 钟怡雯

 垂钓睡眠

戏剧(1949—2012)

 老舍

 茶馆(第一幕、第三幕)

 田汉

 关汉卿(第六场、第八场)

 高行健刘会远

 绝对信号

 马森

 花与剑

试读章节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P205-206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2》(第二版)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内容主要是增加了21世纪部分作品,适量删减了部分编者认为已经不适应当下教学的篇目。本教材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等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与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第二版)相配套,被列入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自1917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曾经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它们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本书选目,旨在以新的文学史观、新的文学观重新遴选五四以来迄今的中国文学经典。选篇包括小说、新诗、散文、戏剧诸文体,各时期重要作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性作品,也适当遴选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代表性作品。本选本以最精炼的选目,希望以此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为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提供一个有新意的、实用性强的作品选读本。

本选本强调教学实用性。考虑到高校扩招,各校学生多而图书少,本选本选录了几篇重要的中篇小说与多幕剧,以供教学之需。有一些文学名篇,已被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列为精讲篇目,又被各种选本多次选录,为节省篇幅,本书一般不再重复选入。

长篇小说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点之一。限于篇幅,长篇小说不能入选,分别存目于第一卷、第三卷选篇目录之后。存目作品意在给本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任课教师可根据各校教学情况与学术特点,选择其中部分作品指导学生阅读。我们不主张提供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为的是引导学生直接阅读原著。

入选作品,尽量采用初版本;若初版本难找到,或初版本与重版本的文字无大的变化,则采用通行的重要版本。所有入选作品的版本出处,均在该作品后以括号注明。

本书编目,在每卷每一文体内以作品发表或出版时间为序编排,同一作家有若干篇作品入选的,则相对集中于该作家首篇入选作品之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作品本应与内地作家作品一起按发表时间编排,但考虑到教学时查阅方便,这部分作品相应集中在每一文体的后半部分。

本书编选工作由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合作完成。

全书四卷:

第一卷 小说(1917—1949)  张福贵 主编

第二卷 诗歌散文戏剧(1917—1949)  龙泉明 主编

第三卷 小说(1949—2012)  吴秀明 主编

第四卷 诗歌散文戏剧(1949—2012)  汪文顶 主编

编选工作获得海内外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他们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与建议;教育部高教司和文科处领导一贯高度重视与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张雅秋投入了大量劳动。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热诚地希望海内外同行教师、大学生对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

朱栋霖

2014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