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爱里相遇
分类
作者 蔡颖卿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养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更像铺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扎不扎实、平不平坦,由自己的工作质量来决定。让我们继续为做一个好大人而努力,让我们以热情生活的身影,投递美好讯息的语言,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在爱里相遇》这本温暖的书中,蔡颖卿将其多年陆续写就的关于教养的文字,来传递自己对家庭、对爱的理解,以期让更多读者来感受这里所凝聚的爱、温暖与养分,同时也将这些年在工作、生活与教养上的更深刻体会融入其中--在“培养孩子”之前,父母更应该“培养自己”、做个“好大人”,将内在的自省化为切身的实作,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

内容推荐

自出版《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以来,蔡颖卿从厨事与教养所结合、累积的个人经验,就像一颗千回百转的石头,既能坚毅不移地承担,更能释放无限能量。她书写着私体验的软文章,恰恰颠覆了一板一眼的理论课,而她的功夫就是“处处用心”。

这段期间,更大的张力展现在蔡颖卿的博客上,她希望借由这座花园,把生活的感受化为教养的分享。而迅速累积的数百万浏览人次,彰显出我们的社会对亲子教养的关注指标,也象征了许多妈妈渴求帮助的期许。

在《在爱里相遇》中,蔡颖卿将花园里的动人文章整编出版,让更多读者体验这里所凝聚的爱、温暖与养分,同时也将她在生活与教养上的更深刻体会融入其中——在“培养孩子”之前,父母更应该“培养自己”、做个“好大人”,将内在的自省化为切身的实作,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

《在爱里相遇》四个篇章的内容,从生活照顾、人格形塑、学习养成到作为父母的承担与关怀,相系在“内隐学习”的诉求中,逐一流露品德、责任、表达、沟通、追求、价值观等教养细节的真相与真理,鼓励每一位父母,在滋养喜乐的亲子之爱里,与孩子同步前进、成长。

目录

【推荐序】省思、忠告与喜悦

【推荐序】答案尽在字里行间

【推荐序】唯有欢欣执行

【自序】做个好大人,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

生活之爱

生活的秩序

跟时间好好相处

家事导师

食物与爱

错过的何止是一餐饭

希望的羽翼

孩子的眼泪

让生命稳稳流动

孩子

小斗士

跑吧!星期一

接受

爱与管教

成全生活的美好

也许,我们应该当更自私的父母

语言是一种过时的教养吗?

如果我们能好好说话

也谈“打孩子”

我心中的歌

乐在参与

左撇子

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留一片完整的时间

灯下课子小记

让写作变成愉快的活动

爱的教育

从一份招生简章看学习

作为父母

柔软、坚韧、希望

用画笔说话的小孩

字条妈妈

一位父亲的信

坚定的温柔

哺乳动物

在变动中学会安定

用心了解小小孩

阿公与被被

欣赏自己

用阅读培养自己

做个“好大人

爱的资源

为爱放手

为爱舍得

我女书旂

手足十年

生日赠言

放手前的依依回顾

副驾驶上路

漫漫成长路

我的宠爱

开学日

重修分别的功课

别册附录 与好大人们的教养对话

关于时间

关于生活

关于管教

关于学习

关于责任

关于理解:

关于家庭

试读章节

让生命稳稳流动

冲突会存在多久?会不会继续发酵?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确有左右结果的能力。我们的生活感觉特别平顺的理由,并非是过程没有颠簸,而是对于可以解决的事努力管理自己,不让夸大负面的情绪淹没温和美好的可能。

这星期工作多,所以把星期五该交给“中时”的“亲子语言学”专栏文章提前寄出。在篇尾写下“我想,孩子不是在某个年龄突然不跟父母说话的,而是慢慢疏离时未曾被察觉”的时候,我又想起自己常常提醒年轻父母的一句老话——

每一个问题都曾经大到看得见,也都曾经小到可以解决。

这“看见”与“动手”之间,也许就是大家常说的“黄金时间”。

不断有朋友问我:

为什么你的孩子成长得这么顺利?

难道你没有遇到过“青春叛逆”?

书与博客的文章读起来只有爱没有冲突?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

对我的感受来说,这都是真的。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温和气氛的人,绝对不会自己去找冲突。而我也是一个直肠子,任何让我感到有一丝丝忧虑的问题,无论是心里的负担或生活的实际问题,绝不能放隔夜而不处理。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态度,我的确少有戏剧性的挣扎可以跟大家分享。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挑人心会活,劝人心会死。”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形容听人倾诉苦恼时应该有的正确态度,但是在看待自己的生活困难时,我也渐渐从中学得一种功课:我不应该挑动自己爱抱怨的心。

我以前也曾试着对母亲诉苦,但每次讲着、讲着,总是越讲越气弱,觉得讲不下去了。因为母亲实在太明理,坚强又积极,她一下子就能指出生活中其他桃花盛开的风景,以及我自己可能有的偏颇之处,让我羞愧得无处可躲。所以,我渐渐在这种引导与身教下,失去了诉苦的能力。也因此,有人曾批评我的分享太过美好,或许不够真实。

冲突会存在多久?会不会继续发酵?我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确有左右结果的能力。从以下这个小故事,也许可以说明一向以来,我们的生活感觉特别平顺的理由,并不是在于过程没有颠簸,而是对于可以解决的事努力管理自己,不让夸大负面的情绪淹没温和美好的可能。

几周前,Pony去洗牙,回来后她很生气,跟我说牙医没有好好帮她洗干净,当她折回去跟医生反映的时候,医生却说:“那是里面,又没有人看得到。”这下她更忿忿不平了,给了医生一个“不敬业”的评语,还告诉我,她一定会写信给医生。

紧接着我们出门两个星期,回来又到处跑,我已忘了这件事,但Pony显然没忘。

昨天下午,为了智齿,她又去了同一家牙医诊所找口腔外科的另一位医生。她回来的时候,Eric跟我说,Pony当场写了一张纸条要给帮她洗牙的那位医生,因为医生正忙着看病,所以她请护士转交。

我问她写了什么,她告诉我信中的内容——

亲爱的医生:

你知道健保局为什么每六个月才支付我们一次洗牙的费用吗?因为如果彻底清理,牙垢不会很快地长出,对这段时间的清洁维护是足够的。

因为你没有帮我清理干净,所以我的牙斑在这个月中又滋生了。

我觉得这已经不只是牙齿清洁的问题了,很明显的,你并没有以你的工作为荣。当这种态度影响到别人应有的利益时,我觉得是不可原谅的。

任何人有这种工作态度,都会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书旃

我不知道医生看完纸条后心里怎么想,但故事如果写到这里,转而大力探讨工作道德的问题,内容看起来就会精彩许多,想必也有很多类似的经验讨论会倾泄而出,或有人主张该大力挞伐,然后我们的焦点就会逐渐模糊在失望与激烈的谩骂中。但这个故事真正的发展是:

今天早上,Eric接到一通要找“翁书旃”的电话。医生亲自打电话来跟她说,很抱歉,因为那天病人很多,没能好好跟她解释这个状况。他问Pony什么时候再回去让他好好清理一次。

我问Pony怎么回答医生,她说:“我也告诉医生,信写得很强烈,很抱歉。”当我们一家人谈起这件事时,得到一个结论:“这个医生愿意面对他的问题,真的很不错!”

故事就这样落幕了。是很平凡,但我不能为了让故事好听,而改变任何真正的过程与结局。

这也是我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常常想到的真实问题。如果因此而不够精彩,请大家原谅,因为,让生命稳稳流动也是我的功课之一。

P54-57

序言

省思、忠告与喜悦

台湾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洪兰

看蔡颖卿的书是一大享受,每次都迫不及待地把它看完,好像一场心灵的飨宴,颊齿留香,回味无穷。她的文笔流畅、语意真切,所叙述的教养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故事,看了令人频起共鸣。是的,孩子可以没有青春叛逆期,我的孩子就没有,这关键就如她说的,孩子不是在某个年龄突然不跟父母讲话,而是跟父母慢慢疏离时,未被察觉。曾有个初中主任跟我说,他以前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在路上的时光就是父女沟通的时光,女儿吱吱喳喳地把学校发生的事说给他听,父女没有隔阂;后来女儿考上了高中,学校有校车可搭,他便不再接送女儿,结果才一学期,女儿就变了,高墙筑起来了,有话不跟他说了。因此他当机立断,退掉校车,还是自己接送,虽然一趟要四十五分钟,但没有什么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宁可牺牲点睡眠,也不能让女儿有话不跟他说。

我为这位主任喝彩,如果每一个父母都能像颖卿一样,孩子就不会叛逆了。其实颖卿也是职业妇女,也是蜡烛两头烧,但是她有许多小地方,例如给孩子留张纸条,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当沟通管道畅通时,孩子的负面情绪一出现就被疏导掉,自然不会有火山爆发的场面发生。她说得很对,早上叫孩子起床时,温柔一点会有很大差别,她轻抚孩子的脸颊,使他们慢慢醒来,而不是大声喊叫:“还不起来,要迟到了!”让孩子一惊跳起,整天都心情不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到颖卿叫她女儿起床的方式,令我会心地一笑,我母亲就是这样叫我们起床的,我也是这样叫我儿子的。母亲的温柔可以消弭青春期的风暴,因为孩子会永远记得母亲的脸是张温暖的脸,在外面碰到了挫折,会想到回来与母亲诉说。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一个孩子要教养成功,父母本来就要花很多心力,最重要是父母教养的观念要正确,自己以身作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只要父母的身教足以做孩子的楷模,孩子不可能变坏。

我看这本书最感动的地方,是作者小女儿的道德勇气。当医生没有好好替她洗牙齿时,她敢挺身而出,指责医生不敬业,她义正词严地给医生留条子:“很明显的,你并没有以你的工作为荣,当这种态度影响到别人应有的权益时,我觉得是不可原谅的。”Bravo!能够教出这样孩子的母亲,值得我立正敬礼。但愿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正义感与道德勇气。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要教才会成材,但是要怎么教呢?请好好读一下这本书,自己是个“好大人”,孩子自然就是个“好小孩”了。相信这本书会像颖卿的第一本书《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一样,带给父母很多的省思、忠告与喜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