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本报告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宜商、可持续竞争力进行分析,并结合“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进行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本报告以“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为主题,论证了一个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实现全面一体化,包括沪、苏、浙、皖40个城市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顺应这一客观趋势,因势利导,促进超级经济区的建设,将带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互补互动、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两个百年”中国梦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实现。
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前十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将城市竞争力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其理论框架更加清晰,政策含义更加鲜明。将城市竞争力明确区分为产出的、当前的和短期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过程的、由投入向产出转化的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投入的、可持续的和长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个组成部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即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现为城市创造价值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即城市吸引人才、企业等本体集聚的能力,进而决定了城市产业体系的层次与结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即城市的要素与环境状况,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乡一体、对外开放六大方面,分别体现为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宜商、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长期研究中,我们还得到一个重大发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浮现出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以“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为主题,论证了一个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实现全面一体化,包括沪、苏、浙、皖40个城市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顺应这一客观趋势,因势利导,促进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的建设,将带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互补互动、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两个百年”中国梦的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实现。
Ⅰ 总体报告
1 中国城市竞争力2013年度排名
2 中国城市竞争力2013年度综述
Ⅱ 主题报告
3 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
Ⅲ 城市竞争力分项报告
4 中国宜居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5 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
6 中国知识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
7 中国和谐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
8 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
9 中国文化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
10 中国全域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
11 中国信息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
Ⅳ 区域报告
12 中国(东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3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4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5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6 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7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8 中国(港澳台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19 附录
20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