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致家人亲友及工作人员/毛泽东书信故事丛书
分类
作者 杨庆旺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坦诚交流

对于毛泽东来讲,黎锦熙不仅是他的良师,还是一位难得的益友。他不但在才学上敬佩这位跟自己年纪不相上下的老师,而且在思想见解上也极崇拜他。毛泽东不仅在课堂里向黎锦熙求学问道,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黎的住处释疑解惑,共同切磋学术见解,交换对政治形势的看法,探求人生与救国的大道理。因此,在一个时期他们两人几乎到了须臾不离的亲密地步,这几乎是全校师生人所共知的事。

1915年,年仅25岁的黎锦熙,应国民政府教育部之聘,到北京担任教科书特约编审员。从此,毛泽东失去了向先生当面聆教的机会,于是他就采用通信的方法求教。

从这年的冬天到1920年间,毛泽东给在北京工作的黎锦熙一共写过6封书信。信中讨论的问题相当广泛,从国家大事、哲学思潮,到人生观、世界观;从求学方法,到锻炼身体,等等,无所不及。在信中,毛泽东对黎锦熙或尊为师,或称为兄,谈政论文,说古道今,披肝沥胆,坦诚相见。只要读过那几封信,便可知当年毛泽东同黎锦熙绝非一般的师生、朋友关系,而是“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大计”的深厚交情。

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青年就要有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而要实现这一志向,就应当探索‘‘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这样的大本大源问题,从根本上改造现实社会。

1917年,他在给黎锦熙的信,即本文前边介绍的这封信中写道:“……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立志之说:“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这些都算不上真正立志,只有把立志和探求宇宙的真谛联系起来,把认识真理和实现真理联系起来,才能算得是真正的立志。

毛泽东向黎锦熙进一步直抒己见:“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他进而得出这样的推论。立志是件不容易的事,“此志也容易立哉?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

他在信中继续谈到:要探求宇宙的真理,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志向,就必须刻苦学习,求得真本领,不断地充实自己。  1917年8月31日,黎锦熙在北京接到毛泽东的信后,写道:“下午……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他尤其赞赏毛泽东关于“立志”一说,深感毛泽东“不愧为是大器量之人”。他想:虎豹之子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雏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只有干大事业的人才胸有大志。毛泽东已立下凌云之志,似这等英才、伟器,焉有不成功之理!

三、生死、贫富与贵贱之交

这是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长信之一。此信绝非一般问候报安之信,而是通过书信形式阐述重大问题——对世界看法和立志之观点。毛泽东这篇洋洋数千言的长信大体上谈了这么几层意思:一是谈自己艰苦经历和遇黎先生这样知己实是自己的幸事。二是论述研究“大本源”的重要性和什么是大本源。三是指出中西学亟须改造。四是论立志。五是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哲学普及关系。六是自己具体打算和存在的困难。

毛泽东这封长信虽然还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社会看待世界,却存在很多真知灼见,而且表现了他立志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黎锦熙接信后,给予极高评价。

这封长信,至今读起来仍让人精神振奋。

P12-P13

后记

  在本书再次较大的改动收笔并报中共党史出版社之际,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因为在这11年中,我为这部书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它的感情太深了。这时我想起前人在谈事之艰辛时说的一句话:十年磨一剑。

如果从所用时间长短来看这部书稿,说磨了十年并非虚言。倘若真的出版了也可以说这“一剑”问世了。这对作者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这个磨了十年的是不是一把好剑尚待读者评判。我将怀着虔诚之心态欢迎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

回首11年我走过的路程,很多往事使我难忘,很多帮助过我的部门和个人令我感激。在我还不会使用电脑写作时,最初的书稿是我的儿子杨帆承办了全部文字的打字排版工作。后来为形势所迫我才从头开始学习使用电脑,教我的也是杨帆。

在写作过程中,我翻阅参考了很多专家的著作,听取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参观考察了很多旧址、遗物,拜访、采访了毛泽东的亲属李讷、邵华、毛新宇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王鹤滨、李银桥夫妇、李家骥、齐吉树、胡敏珍等,毛泽东研究专家曾自、马社香、龙剑宇、舒龙、白黎、李庆安、王玉利等。他们都给了我很多具体的帮助。

在书稿初步完成后我曾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帮助把关指导,他们为书稿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书稿写作和修改的后期,得到了中共党史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得到本书责任编辑姚建萍同志的具体指导。

在此我向上述单位和个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目录

游子何心,能不伤感——致萧子升(1916年6月24日)

如此之志,始为其志——致黎锦熙(1917年8月23日)

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致文玉端、文玉钦(1918年8月)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致胡适(1920年7月9日)

见到条子立即交待工作——致曾志(1929年1月13日)

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致徐特立(1937年1月30日)

我读了得益很多——致艾思奇(1937年)

得你们片纸只字都是欢喜的——致文运昌(1937年11月27日)

在未调动之前希安心工作——致欧阳平(1939年夏)

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致毛岸英、毛岸青(1941年1月31日)

谢谢你的好意及援助——致王枚(1944年3月16日)

努力工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致陈昌奉(1946年5月17日)

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致符定一(1946年9月30日)

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致杨开智(1949年10月9日)

尊翁健存,可为庆贺——致李介侯(1949年11月17日)

来示读悉,极为高兴——致文南松(1949年11月28日)

希望赶快回到爸爸身边——致李敏(1949年)

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知——致毛宇居(1949年儿月28日)

祝你俩白头偕老——致张瑞歧(1949年12月24日)

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致向振熙(1950年4月13日)

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致贺晓秋(1950年4月19日)

我可以写信给湖南方面——致周文楠(1950年5月12日)

尚望好生保养——致邹普勋(1950年5月15日)

为革命牺牲的,是光荣的——致毛爱桂(1950年5月26日)

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致吴启瑞(1950年7月19日)

生活困难,极为同情——致谭世瑛(1950年8月31日)

寄上薄物若干,以为医药之助——致张干(1950年12月14日)

你当副目,我当列兵——致彭友胜、朱其升(1951年3月31日)

辩论总是会有益的——致蒋竹如(195].年8月)

告我以中小学形情,极为有益——致贺果(1951年12月5日)

你在反革命面前表示很坚决——致陈玉英(1951年12月23日)

乡里禁酒是因缺粮——致张有成(1952年7月7日)

你有困难,可以相告——致毛泽荣(1953年5月2日)

你的眼病、脚病未好,甚念——致毛泽连(1953年6月23日)

今年有所不便,请不要来——致文涧泉(1953年9月8日)

不要带任何礼物——致文九明(1953年10月25日)

嗣后有困难,尚可设法帮助——致郭梓材、刘天民(1954年lO月29日)

望你好好工作,注意学习——致安科文(1954年10月29日)

奉和一律,尚祈指政——致周世钊(1955年10月4日)

希望你好好学习——致翟作军(1955年12月12日)

高血压病可以慢慢治好——致齐吉树(1956年1月14日)

可以来京一叙——致许志行(1956年1月26日)

今后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告我设法——致曹云芳(1956年8月11日)

有《游仙》一首为赠——致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你需要学习理论——致林克(1957年8月4日)

为你的事,我此刻尚未睡——致李讷(1958年2月3日)

我主张你们远走高飞——致吴凤君(1959年1月18日)

好生静养,以求全愈——致毛岸青(1960年)

使你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致身边工作人员(1960年12月26日)

要争一口气——致刘思齐(1961年1月15日)

要好生养病,立志奔前程——致邵华(1962年6月3日)

后记

序言

本卷介绍的是毛泽东与他的家人、师友和一般工作人员的通信。

毛泽东在家乡读过多处私塾,又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过半年书,到长沙又在多所学校读过书、教过课、搞过活动,所以他的老师和同学很多,很多都是亦师、亦友、亦同窗的关系。所以,与他们的信件多放在本卷。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接触的工作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毛泽东注重交往,又很重感情,所以与很多亲属、老师、同学、朋友和工作人员保持着书信往来。

从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是怎样与亲友、老师、同学及工作人员处理家庭、友情、工作等关系的。这里有原则和非原则的关系、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情与理的关系等,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教益。

本卷可选人的书信非常之多,因篇幅关系我们只能精选部分。

内容推荐

《毛泽东致家人亲友及工作人员/毛泽东书信故事丛书》编著者杨庆旺。

《毛泽东致家人亲友及工作人员/毛泽东书信故事丛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庆旺同志编著的,该书稿以毛泽东致师友、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的书信为载体,讲述了毛泽东与亲友及工作人员交往的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关心家人、师友和工作人员的情怀。对于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书稿已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审读。

编辑推荐

《毛泽东致家人亲友及工作人员/毛泽东书信故事丛书》编著者杨庆旺。

从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是怎样与亲友、老师、同学及工作人员处理家庭、友情、工作等关系的。这里有原则和非原则的关系、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情与理的关系等,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教益。

本卷可选人的书信非常之多,因篇幅关系我们只能精选部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