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长辈对孩子如是说。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当时实在年纪小》(作者郁雨君)是“我们小时候”系列之一。该书以童趣自然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辫子姐姐的童年点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时实在年纪小/我们小时候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郁雨君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小时候……”长辈对孩子如是说。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当时实在年纪小》(作者郁雨君)是“我们小时候”系列之一。该书以童趣自然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辫子姐姐的童年点滴。 内容推荐 《当时实在年纪小》一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写作。《当时实在年纪小》以童趣自然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辫子姐姐的童年点滴。那个一直没有进化为成人的姑娘也有更小时候的美好回忆。行文轻快,细节温馨,孩子读来必有共鸣。 目录 当时实在年纪小 天天天蓝 蹲下来抱抱自己 大象鼻子 花台灯 遥远的年历片 一个孩子朝前走 天蓝色热水瓶 走在铁轨上 天使落在头发上 身体渴望歌唱 沐浴身心 第一只箱子 高高低低的成长 当时的月亮 黑白同桌纪录片 星空下的舞蹈 女孩子的花园 糖纸姑娘 我的郁家湾 李白 圣诞卡 我的朗读课 长大有意思(代后记) 试读章节 在曹老师的巧手下,小女孩扎起大辫子成了李铁梅,画上抬头纹成了沙奶奶;男孩子腰里别上小木枪成了郭排长……在台上表演时,爸爸妈妈把手掌都拍红了。 回去之后,我一个劲地求妈妈:“幼儿园老师最神气,妈妈也去当幼儿园老师好不好,好不好啦?” 大了一点点的时候,我崇拜妈妈。她眼睛大大的,脸庞光洁红润,软软的手常常抚着我的脸。 妈妈一个月二十八块钱工资,可她把生活安排得很好。每天牵着我走过小镇的街道时,在许多小孩羡慕的眼光里给我买一只弯弯的金黄的大香蕉。香蕉很贵。 夏天的傍晚,妈妈给我洗完澡,打开收音机,收听好听的歌曲:《三套车》、《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所以,现在我的朋友们常常诧异于我对这些老歌情有独钟,卡拉OK唱得蛮有味道。年轻的妈妈穿着天蓝色的泡泡纱睡裙,浑身散发着清香。我倚着妈妈,听她在一天劳累过后愉快而深情地哼着老歌。 我常常想,有一天我也要成为这样一个年轻的妈妈,即使在困窘的日子里,也要买小月亮般的金黄香蕉给女儿吃,毫不犹豫用三个多月的工资买一台音质很好的昂贵的收音机,放美丽的歌给小小的女儿听。 再大一点的时候,我羡慕轻描淡写地说“我刚从上海回来”的爸爸厂里的采购员,自然更敬佩走南闯北的人。有一天下午,妈妈把一床旧棉絮送到弹棉花的铺子里重弹。整个下午,我就坐在门口,看那个快活的小伙子在飞扬的洁白棉絮里弹奏乐器般忙碌,嘴里反反复复地哼着两句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小伙子的声音富有韵味。姑娘般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一弹一跳,不知疲倦。他说,他们家乡的雪像这棉絮一样厚,一样软。他又说,只要沿着任何一条铁轨走,就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他在铁轨交叉的地方选择了一条路,就一直走到松江来了。 小伙子的额头冒出了晶亮的汗珠。他得意洋洋地报了一大串地名,都是我刚刚从地理书上学到的,而我那时最远只到过松江。那一次是去参加作文比赛,我提早交了卷,然后到县城最热闹的大街上自己做主买了几本本子和两枝铅笔。 过了一些时候,小伙子把那床旧棉胎整治得松软洁白,焕然一新。我开始迷恋起这个职业来,天天跑去听那单调的弹棉花声,回去总弄得跟白毛女似的。我很想也背着一张曲线优美的弓,沿着铁轨到处走。弹棉花的小伙子,成了我的第一个职业偶像。 高中时,时兴牛仔裤与吉他。校规很严,课业很重,住校的我一样也不能拥有。香港歌星钟镇涛把这两样结合得十分完美。 那时的阿B很年轻,瘦瘦的,英气勃勃,穿着明黄色T恤和帅气的牛仔裤,拨弄着一把老吉他,深情款款地唱了好多首我们喜欢的歌。吉他宛如一把形状完美的钥匙,开启着我心中那扇美好的门。我想象自己就是他身边那个娇俏的戴着小红帽的女孩,我们一起唱着:“啦啦啦啦……她摇摇头,对我笑一笑,送我一支小小铜铃花。” 十七岁时的天空,多多少少有点灰暗。一天到晚念书,一天三顿饭站着吃,桌长从木桶里一勺勺分给你。我一心想做阿B身边的那个小红帽,在蓝天下放风筝,唱着老吉他伴奏的歌谣,不惜逃了夜自修去看他的《聚散两依依》。回来时一路狂奔啊,奔过大街穿过小弄堂跑进校门飞奔过操场,像捧着要融化的冰一样把记着的歌词赶快“倾倒”在纸页上。夜深人静时,用手指在胸前拨弄,哼着阿B的《聚散两依依》:“晚风啊,晚风啊,化为一句一句的低语,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我还动脑筋改写这个故事,用热烈的语言和眼神向要好的女伴灌输我构思的每一个细节。当然,故事里,阿B只和我一个女孩玩了。 故事如我所愿,重新演绎。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像真的一样站在面前,仿佛可以听到他们轻轻的呼吸。 我是傻丫头,不美丽,却总是制造梦境,让偶像向我靠近。每每设计好了这些煞有其事的浪漫场景,我便饰演某段美丽故事的主人公。 那时,对偶像有了一点春心萌动的意思,虽然每每想起“女朋友”这几个字都会吓一跳。 大一的时候,我写了第一篇小说《偶像》。故事很简单:一个女孩迷上了红歌星达利,可她只能远远地看着众星捧月的他欲近不能。作为补偿,她找了一个很像达利的男友小林。他是公共汽车售票员,会把一分、一毛、一块的纸币整理得平平整整。女孩伴着这个形似神不似的家伙,恍然若失。可当她真的有一次离她的偶像很近时,发现正在卸妆的达利只不过是个有点臭脾气的普通的男人。豁然开朗的她从此堕回尘世,以珍惜的心情享受男友小林每天买给她吃的话梅。 故事里有我的真实心情,那时的我已把偶像的位置一点点摆正了。 偶像是梦,令你在梦境里飘飘欲仙。 历数一个个曾经追逐过的影子,有的率真,有的成熟,有的虚幻,有的真实。偶像是我对爱情、信念、人生,方方面面的优美生动的比喻。P7-11 序言 “我们小时候……”长辈对孩子如是说。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很少人会记得小时候读过的那些应景课文,但是课本里大作家的往事回忆却深藏在我们脑海的某一个角落里。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鲁迅童年的伙伴闰土、冰心的那盏小橘灯……这些形象因久远而模有太多的色彩斑斓的影像资料,他们要做的是拨开扑朔迷离的光影,筛选记忆。可是,今天的小读者们更要靠父辈们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过去。其实,精湛的文本胜过图片,因为你可以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 我们希望,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对父辈说:“我知道,你们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们翻看这套书则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唤醒记忆深处残存的儿时梦想。 童年印象,吉光片羽,隽永而清新。 陈丰 后记 我看到一个故事,它拥有奇异的想象力,说一个女人领养了一颗星星,喂它吃东西,还给它盖被子。她丈夫不高兴了,说,要星星干什么呢,它没有眼睛。女人说,可它会发光。丈夫又说,星星不会走路。女人说,可它会滚来滚去。星星越长越大,先是再也没办法睡在床上,后来干脆连屋子也装不下了。有一天晚上,星星远走高飞,再也没有回来。 看完了,有一点迷迷糊糊的感伤。孩子在妈妈眼里都是完美的,哪怕他有再多的缺陷再大的麻烦,妈妈都会付出无条件的爱,没有回报的爱。可是孩子一天天不可抗拒地长大,一步步走向川流不息的人群,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小小的屋子小小的家就再也装不下他越来越宽大的眼界和心眼了。 长大,总是意味着和母体最终的脱离。 我也是一颗远走高飞的星星,到现在有时候我都没有信心去抵抗妈妈爱护的唠叨。母爱里有不可理喻的成分,它既琐碎又伟大。 父母家离我不远,两个小时的路程,我却很少有空去看他们。我常常有种很强烈很无力的感觉:父母是以衰老和孤单的代价来换取我的自由和独立的。每个孩子注定都是远走高飞的星星,会让父母黯然神伤,因为长大的另一面就是挣脱和背弃。 开头的那个故事让我站在父母的角度感伤。妈妈给你盖被子,给你做东西吃的日子,在长长的一生里,算起来很短很短。短短的在一起的日子,妈妈喜欢你长大又害怕你长大。在她甜蜜中夹杂着痛苦的矛盾里,你还是迫不及待地长大了,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件比长大更有意思的事了。 长大是一个会生长会变化的字眼,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比喻:掉牙齿了,长羽毛了,脱壳了……再也找不到一样事物像它那样日新月异,从头到脚连带灵魂一起变化。它一点也不玄虚,相反,它最丰富最实在。要是你敏感一点仔细一点,每天都能感觉到它带着你往前赶。速度不是很均匀,不小心的话,你还会倒退,甚至摔跤。 《催眠》里,王菲似乎漫不经心地唱着:“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阳上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 你心跳,你喘气,你发疯一样地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你使劲地哭过笑过,当时觉得很难忘很漫长。可能感染上某些忧郁,却就像你舔过的一只冰淇淋,很快在甜美而短暂的眼泪里消化掉了。 王菲接着唱下去: “第二次吻别人的嘴,第二次生病了需要喝药水,大风吹大风吹,爆米花好美。” 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很多的未知非得你亲身尝试才能有知觉。格林童话里就有一个一心一意要学习发抖的孩子,他觉得不知害怕是什么样真是一件糟糕透了的事情,所以不顾一切自讨苦吃要去体会它。结果,他得到了幸福。所以长大也是苦尽甘来的味道以及某一刻豁然开朗的结局,从此你的世界变得又香又美。 我就不打算放走那些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体验,哪怕当时充满了眼泪和苦痛。它们充满营养,让一个人最后终于能够盛开。 不知别人能从王菲这首歌里听出点什么,女生大概尤其能和《催眠》惺惺相惜。我感觉王菲实在是在唱着一个女孩的长大,有点震撼有点无谓,有点迷乱有点欢喜。在一天接一天的日子里,我们和太阳一起上山下山。 我不喜欢长大只是从新学期的第一课一直读到最后一课,从“老师好”一直到“老师再见”。 我不喜欢长大是只晓得往一处下死劲,练琴、画画或者学别的,急不可耐往大人眼里的有出息的未来里钻。 我也不喜欢长大是东游西逛,深一脚浅一脚陷在想入非非中,让时间打着水漂一样一大片一大片掠过。 我喜欢的长大,是永远新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少年般的旺盛,没有一秒停止探索和发现,不断惊奇,发芽般痒痒,快活地探头探脑。 我喜欢的长大,是没完没了的变化,像我最喜欢的英语单词:MOon。我把两个圆圆的。看作两张脸,一张是我,另一张随时填充陪伴在我身边的人或事物。 月亮的脸总是偷偷在改变,不知疲倦。 我喜欢的长大,还是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特立独行,拥有坚定的内心,只管用自个儿能用的方法,一心一意地努力前进。 所以,至今我仍慢吞吞磨蹭在长大里。有多少惊奇埋伏在长长的路上,眼睛有看不完的风景和书本,嘴巴有尝不完的滋味说不完的话题,鼻子有呼吸不完的空气闻不完的气味,耳朵有听不完的声音和故事。最奇妙是心灵,柔软地一张一合,不知道有多少奇妙丰富的情绪和感觉变化呢!其实人的年纪,不是那种表面上的数字。真的,表面上的数字不可靠。它至少有两层,一层露在外头,一层藏在底下。 全心全意感觉长大,全心全意表达长大,我毫不怀疑,每个长大的孩子都将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把未来揣在口袋里,上路吧,请头也不回地往前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