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的哲学
“享受人生的快乐,由牺牲一点点健康开始。”尊·休士顿说。
这个人放纵地过活,但是80多岁才死。所谓的牺牲一点点的健康,并非一个致命的代价。
大家都知道自由的可贵,但是大家都用“健康”这两个字来束缚自己。
看到举重的壮汉,的确健康,不过这个做运动的人总不能老做下去。年龄一大,自然缓慢下来。到时他那坚硬的肌肉开始松懈,人就发胖。为了防止这些情形发生,他要不断地健身。试想看到一个七老八十的人全身还是那么一块块的肌肉,和隆胸的妇女有什么两样?
又有个朋友买了一栋有公共游泳池的公寓,天天游,结果患了风湿。
注重健康,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怕死。
烟不抽,酒不喝,什么大鱼大肉,一听到就摇头。
好,谁能担保不会有个人,20多岁就患肺动脉血压高?哪一人能够说自己绝对不会遇上空难、车祸、火灾、水灾和高空掷物?
想到这里,更是怕死。
怎么办?唯有求神拜佛了。
迷信其实不用破除。信仰是种药,来保持人类思想的健康。
思想的健康比肉体的健康更加重要。
一个人如果多旅行、多阅读、多经历人生的一切,就不当死是怎么一回事儿了,这个人在思想上绝对是健康的。
思想健康的人一定长寿,你看那些画家、书法家、作曲家,老的比短命的多。
当然不单单是指做艺术工作的人,凡是思想健康的,不管他们的想法是好主意还是坏主意,都死不了。你没有看到中国的那几个抽烟的老人皇帝吗?
总认为人类身体上有一个自动的刹车器,有什么大毛病之前,一定先感到不舒服。如果你精神上健康,一不舒服就不干,便不会因为过度纵欲而病倒。
喝酒喝死的人,是精神不正常。像古龙一样的人,明明知道再喝就完蛋,但是还是要喝下去,也许是他认为自己是大侠,也可能是活够了,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新鲜了。
吃东西吃死的例子倒是不多。
什么胆固醇,从前哪里听过?还是照样活下去。
也许有人会辩论说那是因为几十年前,社会还是困苦,人没有吃得那么好,所以不怕胆固醇过多。精神健康的人也不会和他们争执,你怕胆固醇,我不怕胆固醇就是了。近来已经有医学家研究出胆固醇也有好的胆固醇和坏的胆固醇。我们只要认为所有吃下去的东西都是好的胆固醇,不亦乐乎?那些怕胆固醇的人,失去尝试到好胆固醇的享受,笨蛋。 略为对暴食暴饮有节制,不是因为不想放纵,而是太肥太胖,毕竟是不美丽。
科学越发达,对人类的精神越是伤害,现在的医学报告已经达到污染的程度。
最近研究出喝牛奶对身体无益,打破了牛奶的神话。当然早就说吃咸鱼会致癌,就不吃咸鱼。又听到鸡蛋有太多的蛋白质,什么吃肉只能吃白肉而不吃红肉等等,唉,大家不知道吃什么才好。
斋最有益,最安全,最健康了。吃斋,吃斋。
你以为呢?蔬菜上有农药,吃多了照样生癌!
医学家建议你吃水果之前洗得干干净净。心理上有毛病的人,把它们都洗烂了才够胆去吃。有些医生还离谱到叫你用洗洁精洗蔬菜和水果。体内积了洗洁精也患癌,洗洁精用什么其他精才能洗得脱?
已经证明维他命过多对身体不好,头痛丸有些含了毒素,某种药吃了会大颈泡,镇静剂安眠药更是不用说了,吃了之后和鸦片海洛因没有分别。
算了,吃中药最好,中药温和,即使没有用也不会有害,人参燕窝,比黄金更贵,大家拼命进补。但是有许多例子,是因为补过头,病后死不了,当植物人当了好几年还不肯断气。
植物人最难判断的是到底他们还有没有思想。如果有的话,那么他们一定在想,早知道这样,不如吃肥猪肉,吃到死算了。
肉体健康而思想不健康的人,就会出禁这个禁那个的馊主意。这些人终于会失败。像美国禁酒失败一样。现在流行禁烟了。人类要有决定自己生死的自由,才是最高的法治,虽说二手烟能致命,但有多少例子可举?
制造戒律的人,都患上思想癌症,越染越深,致使“想做就做”的广告也要禁止放映,是多么的可怕。
烟、酒和性,不单是肉体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享受,有了精神上的储蓄,做人才做得美满。
让你在身体上有个百分百的健康吧,让你活到100岁吧,让你安安稳稳地坐在摇椅上,望向远处吧!但是脑袋一片空白,一点美好的回忆都没有,这不叫“健康”,这叫“惩罚”。
快点把那本劳什子的《Fit For Life》丢进字纸篓去!
P8-10
蔡澜此君
倪匡
不拘一格降人才
要用文字素描一个人,当然要先写下他的名字:
蔡澜。
然后,当然是要表明他的身份。
对一般人来说,这很容易,大不了,十余个字,也就够了。可是对蔡澜,却很费功夫。而且还要用到标点符号之中的括号和省略号,括号内是与之相关,但又必须分开来说的身份,于是在蔡澜的名下,就有了这些:
作家,电影制片家(监制、导演、编剧、策划、影评人、电影史料家),美食家(食评家、食肆主人、食物饮料创作人),旅行家(创意旅行社主持、领队),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鉴赏家(一切艺术品民间艺术品推广人、民间艺术家发掘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好朋友(很多人的好朋友)……还有许多,真的不能尽述。
这许多身份,都实实在在,绝非虚衔,每一个身份,都有大量事实支持,下文会择要述之。
在写下了那么多身份之后,不禁喟叹:人怎么可以有这样多方面的才能?若是先写下了那些身份,倒过来,要找一个人去配合那些身份,能找到谁?
认识的人不算少,奇才异能之士很多,但如能配得上这许多身份的,还是只有他:蔡澜!
蔡澜,1941年8月18日生于新加坡(巧之极矣,执笔之日,就是8月18日,蔡澜,生日快乐),这一年,这一天,天公抖擞,真是应了诗人所求,不拘一格,降下人才。
人才易得,这许多身份不只是名衔,还有内容,这也可以说不难,难得的是,他这人,有一种罕见的气质,或气度。那些身份,都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气度是与生俱来,是天生的,他的这种气质、气度,表现在他“好朋友”这身份上。
(标题为清·龚自珍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好朋友不稀奇,谁都有好朋友,俗言道:曹操也有知心人。不过请留意,蔡澜的“好朋友”项下有括号:很多人的好朋友。
要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这就难了。与他相知逾四十年,从未在任何场合听任何人说过他坏话的,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凭的,就是他天生的气质,真诚交友的侠气。真心,能交到好朋友,那是必然的事。
以真诚待人,人未必以真诚回报,诚然,蔡澜一生之中,吃所谓“朋友”的亏不少,他从来不提,人家也知道。更妙的是,给他亏吃的人士知道占了他的便宜,自知不是,对他衷心佩服。
许多朋友,他都不是刻意结交来的,却成为意气相投的好友,友情深厚的,岂止深干尺!他本身有这样的程度,所交的朋友,自然程度也不会相去太远。
这里所谓“程度”,并不是指才能、地位,而是指“意气”,意气相投!哪怕你是贩夫走卒,一样是朋友,意气不投,哪怕你是高官富商,一样不屑一顾,这是交友的最高原则。
这种原则也不必刻意,蔡澜最可爱的气质之一,就是不刻意地君子。有顺其自然的潇洒,有不著一字的风流,所以一遇上了可交之友,自然而然友情长久,合乎君子交游的原则,从古至今,凡有这样气质者,必不会将利害得失放在交友准则上,交友必广,必然人人称道。把蔡澜朋友多这一点,列为第一值得素描点,是由于这一点是性格天生使然,怎么都学不来——当然,正是由于看到他的许多创意,成为许多人模仿的目标,所以有感而发。
蔡澜的创意无穷,值得大书特书。
(标题为唐·李白诗句)
千金散尽还复来
蔡澜对花钱的态度,是若用钱能买到快乐,不惜代价去买。若用钱能买到舒适,不惜代价去买……
这样的态度,自然“花钱如流水”,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自然要设法赚钱。
他绝对是一个文人,很有古风的文人。从他身上,可以清楚感到古人的影子,尤其像魏晋的文人,不拘小节,潇洒自在。可是他又很有经营事业的才能,更善于在生活的玩乐吃喝之中发现商机,成就一番事业,且为他人竞相模仿。
喜欢喝茶,特别是普洱,极浓,不知者以为他在喝墨水,他也笑说“肚里没墨水,所以喝墨水”,结果是出现了经他特别配方的“暴暴茶”,十余年风行不衰。
喜欢旅行,足迹遍天下,喜欢美食,遍尝各式美味,把两者结合,首创美食旅行团。在这之前,旅行团对于参加者在旅行期间的饮食并不重视,食物大都简陋。蔡澜的美食旅行一出,当然大受欢迎,又照例成为模仿对象。参加过蔡澜美食旅行团的团友,组成“蔡澜之友”,数以干计,有参加十数次以上者。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创举,用一句成语——不胜枚举,各地以他名字的“美食坊”可以证明。
这些事业,再加上日日不辍的写作,当然有相当丰厚的收入,可是看他那种大手大脚的用钱方式,也不禁替他捏一把汗。当然,十分多余,数十年来,只见他愈花愈有。数年前,遭人欺骗,损失巨大(八位数字),吸一口气,不到三年,损失的就回来了,主宰金钱,不被金钱主宰,快意人生,不亦乐乎。
真正了解快乐且能创造快乐、享受快乐,有当年腰悬长剑、昂首阔步于长安道路的,如今有背着僧袋,悠然闲步在香港街头的,两者之间,或许大有共通之处?
(标题为唐·李白诗句)
众里寻他干百度 对人生目的的追寻,可以分为刻意和不刻意两种,众里寻他,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寻。
表面上的行为活动,是表面行为,内心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则属于内涵。
虽说有诸内而形诸外,但很多时候,不容易从外在行为窥视内心世界。尤其是一般俗眼,只看表面,不知内涵,就得不到真实的一面了。
看人如此,读文意更如此。
蔡澜的小品文,文字简洁明白,不造作,不矫情,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真。
乍一看,蔡澜的小品文,写的是生活,他享受的美食,他欣赏的美景,他赞叹的艺术,他经历的事情,大干世界,尽在他的笔下呈现。
试想,他的小品散文,已出版的,超过了一百种,即便是擅写此类文体的明朝人,也没有一个人留下这许多作品的,放诸古今中外,肯定是一个纪录。
能有那样数量的创作,当然是源自他有极其丰富的生活经历。
读蔡澜的小品散文,若只能领略这一点,虽也足矣,但是忽略了文章的内涵,未免太可惜了。“谁解其中味”?唯有能解其中味的,才能真得蔡文之三昧。
他的文章之中,处处透露对人生的态度,其中的浅显哲理、明白禅机,都使读者能得顿悟,可以把本来很复杂的世情困扰简单化:噢,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可以付诸一笑,自然快乐轻松,这就真是“蓦然回首”就有了的境界,这是蔡澜小品文的内涵,不要轻易放过了!
(标题为宋·辛弃疾词句)
闲来无事不从容
工作能力,每人不同,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能力高者,做起事来不吃力,不会气喘如牛,不会咬牙切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旁观者看来,赏心悦目,连连赞叹。能力低者,当然全部相反。
若干年前,蔡澜忽然发愿,要学篆刻,闻言大吃一惊——篆刻学问极大,要投入全部精力,其时他正负电影监制重任,怎能学得成?当时,用很温和的方法,泼他的冷水:“刻印,并不是拿起石头刻刀来就可进行的,首先,要懂书法,阁下的书法程度,好像……哼哼……”那言下之意,就是说:你连字都写不好,刻什么印!
他听了之后,立即回应:“那我就先学写字。”
当时不置可否。
也没有看到他特别怎样,他却已坐言起行,拜名9币,学写字。
大概只不过半年,或大半年左右,在那段时间内,仍如常交往,一点也没有啥特别之处。一日,到他办公室,看到他办公桌上,文房四宝俱全,俨然有笔架,挂着四五支大小毛笔,正想出言笑话他几句,又一眼看到了一叠墨宝,吃了一惊:这些字是谁写的?
蔡老兄笑嘻嘻地泡茶,并不回答,一派君子。
这当然是他写的,可是实在难以相信。
自此之后,也没有见他怎样呵冻搓手地苦练,不多久,书法成就卓然,而且还是浑然,毫不装腔作势。篆刻自然也水到渠成,精彩纷呈,只好感叹:有艺术天才,就是这样。他的这种从容成事的态度,在其他各方面,也无不如此。在各种的笑声之中,今天做成了这样,明天又做成了那样,看起来时间还大有空闲,欧阳先生日:得其一,可以通其余。
信然!
(标题为宋·程颢诗句)
最恨多才情太浅
蔡澜书法,极合“散怀抱,任情恣性”的书道,所以可观。其实,书道、人道,可以合论。蔡澜的本家蔡邕老先生在“笔论”中提出的书道,拿来作做人的道理,也无不可。
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蔡澜绝对是大男人主义者。
此言一出,蔡澜的所有女性朋友,可能会哗然:“怎么会,他对女性那么好,那么有情有义,是典型的最佳男性朋友,怎么会是大男人主义者?”
是的,所有他的女性朋友对他的赞语,都是对的,都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才说他是大男人主义者。
唯大男人主义者,才会真正对女性好,把女性视作受保护的弱小对象,放开怀抱。任情尽心地爱之惜之,呵之护之,尽男性之天职,这才是真正的大男人。(小男人、贱男人对女性的种种劣行,与大男人相反,不想污了笔墨,所以不提了。)
女性朋友对蔡澜的感觉,据所见,都极良好,不困于性别的差异,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一个“情”字,那是另一种境界的情,是一种浅浅淡淡的情,若有若无的情,隐隐约约的情,丝丝缕缕的情……
若大喝一声问:究竟是什么啊?
对不起,具体还真的说不上来。只好说:不为目的,也没有目的,只是因了天性如此,觉得应该如此,就如此了。
说了等于没有说?当然不是,说了,听的人一时不明,不要紧,随着阅历增长,总会有明白的一天,就算终究不明,又打什么紧?
好像扯远了,其实,是想用拙笔尽可能写出蔡澜对女性的情怀而已。不过看来好像并不成功?
(标题为宋·赵德麟诗句)
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试想看云林先生的画:天高云淡,飞瀑流泉,枯树危石,如斗茅亭,有君子兮,负手远望,发思古之幽情,念天地之悠悠,时而仰天大笑,笑天下可笑之事,时而低头沉思,恩人间宜思之情,虽茕茕孑立,我行我素,然相交通天下,知己数不尽。 若问君子是谁,答日:蔡澜先生也。
回顾和他相知逾四十年,自他处学到的极多。“凡事都要试,不试,绝无成功可能,试了,成功和失败,一半一半机会。”这是他一再强调的。只怪生性不合,没学会。
“既上了船,就做船上的事吧。”有一次跟人上了“贼船”,我极不耐烦,大肆唠叨时他教的,学会了,知道了“不开心不能改变不开心的事,不如不开心”的道理,所以一直开开心心,受益匪浅。
他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欢。
世人看他,不论青眼白眼,他也浑不计较,只是我行我素:“岂能尽如他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样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人,赢得了社会上各色人等对他的尊重敬佩,是必然的结果。有一次,我在前,他在后,走进人丛,只见人群纷纷扬手笑脸招呼,一时之间以为自己大受欢迎,飘飘然焉,及至发现众人目光焦点有异,才知道是和身后人在打招呼,当场大乐: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哈哈。
即使只是素描,也描之不尽,这里可以写一笔,那里可以补两笔,怎么也难齐全。这样的一个人,哼哼,来自哪一个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来,是从魏晋开始的吧?
(标题为金·元好问诗句)
蔡澜此人
金庸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行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同游欧洲、从整个意大利北部直到巴黎,同游澳洲、新、马、泰国之余,再去北美,从温哥华到三藩市,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作伴的乐趣,一起去享受旅途中所遭遇的喜乐或不快。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么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后来才感到他们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等这大批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适成对照。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冲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稍过烟瘾。
蔡澜交友虽广,不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放纵的哲学(抽烟喝酒不运动)》由蔡澜著: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放纵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他对路边的花花草草有着异于常人的观察力……放纵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在这个压抑的时代,我们需要多一点释放,蔡澜先生教会我们的,是在一点一滴中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是找回最初自我的秘笈。
《放纵的哲学(抽烟喝酒不运动)》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