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爱的细节,织就绚烂而平凡的一生!
被誉为英国当代小说中最耀眼的一道光芒!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
作者被推崇为数十年来英国最杰出的作家!
曾获得惠特布莱德文学奖、E.M.福斯特奖、《卫报》小说奖、GAP国际文学奖等!
入围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年度最佳小说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等!
《往生情书》(作者吉姆·克雷斯)探讨了爱情与死亡这一永恒话题,讲述了一对老夫妇如何用无数爱的细节,织就绚烂而平凡的一生,容易令大众读者动容。
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曝露在美丽的男中音海湾已长达一星期。尸身腐烂,蛆蝇满布,男人的手却仍然轻轻地抓着女人的腿,似乎道尽了两人无限的依恋。他们,约瑟夫和塞丽丝,为了挽回夫妻间的热情故地重游,希望在这三十年前相识相爱的海滩再度点燃激情之火。然而,命运却安排他们在这里遭遇了歹徒的劫杀……
《往生情书》以凶杀案揭开了序幕,然而这并不是一本惊悚小说,接下来作者即改以全知的观点,向读者细细描述两位主人公的生前景况与纠缠。作品在大肆铺陈死亡与虚无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在琐碎的细节中注入欲言又止的情感,将爱与死之间相克相生的永恒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往生情书》的作者是吉姆·克雷斯。
她的伤口巨大,可血流得并不多,说明她一受到攻击,心脏就停止了跳动。比起约瑟夫。她的头颅没那么硬(这一点,她早就知道了,她丈夫是个脾气乖戾、心烦意乱、胆小羞怯的男人,可他的脑壳却很结实)。当然,她的脑袋也没花岗石硬,被砸过以后,头盖骨立刻凹陷下去,像是破了的贝壳。她的大脑一旦破裂,脑浆马上进流出来,苍白、黏乎,像个蜂巢,而且是一公斤淌着蜂蜜的蜂巢,就好像有人用耕田用的铁锹铲去了树木表面薄薄的一层皮,使得隐藏在内的蜂巢暴露无遗。整个脑子都在淌血,脑浆四处飞溅。
贯穿她脸部和喉咙的巨大伤口切断了血液供应,突然失去了氧气和葡萄糖的供给,生命通道也受到挤压变了形,可她的大脑还是做了力所能及的补救工作。它沮丧地发出了信息,使她产生幻觉,看到无数的星辰。关于人死前的种种秘闻是正确的,多亏了大脑皮层的化学物质发生爆裂反应,她感到自己正向寥远的星空飞奔而去。
塞莉丝开始做强力呼吸,犹如暴风骤雨般地吸气和喘气,断断续续达到了顶峰。她的心脏和肺在疯狂地攫取仅剩的一点血液供应,突然,两个器官都失去了功能。它们已经抛弃了她,出于绝望,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了。她的胸大肌已经忘记了如何伸缩和扩张.生理反射也没有了,她既不能把血咳出来,也无法把它咽回去。脑细胞的隔膜泵已经不起作用,刹那间,塞莉丝失去了自我控制,此刻,药物对她没有任何帮助,奇迹也不会在她身上发生,没有了呼吸,记忆也就烟消云散了。
可她的身体还是有许多仗要打,不过这些都是死后的生理反应罢了。这是一场缓慢的战争。暴露在她体外的细胞残骸为化学物质提供了相互厮杀的壕沟和堡垒。钙和水篡夺了原本属于血液和氧气的领地,导致她失去功能的大脑几乎立刻开始膨胀起来,挤裂了头盖骨,大量的脑浆和体液汹涌奔出,脑海深处储存的各种回忆、激情和意志淌满了她的围巾、她的夹克,还有身边的草丛。
整个过程还不到一分钟,她是幸运的。
和她相比,头颅坚硬的约瑟夫是不是更幸运呢?他几乎已经昏迷过去了(好像自己做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梦),他梦到天使般的伞兵医疗队乘着直升飞机来到他的身边,并火速把他抬上飞机,送到了医院,他的命是保住了,可意识还没有恢复过来。由于平时生活节奏过快,再加上饮食不当,又上了年纪,他的血压已经高得吓人了,可这一次的高血压完全是因为震惊。他的心脏极力挤压瓣膜,像一只正在孵化的蛾子,湿漉漉的翅膀紧挨着液囊,不断悸动。他仍在呼吸,仍能体会到剧烈的疼痛和死亡的感受。他比塞莉丝多活了半个多小时。
起初,因为脑震荡,约瑟夫失去了知觉。他中枢神经内的灰白质只能代谢体内所需的一半葡萄糖,可他依然活着。他的肾还在代谢和清理体内细胞,他的胃还在消化早餐吃的芒果和奶酪蛋卷,以及二十分钟前吃的午餐,那个令人作呕的三明冶。他的血液依然为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并运来白血球,在伤口上盖上层层伤疤。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他的骨髓仍在持续增加新细胞,这些新细胞和无数个旧细胞一起,穿越了它们暗无天日的时空隧道。日光下,他的瞳孔在扩大。尽管已经小便失禁,他的膀胱还在处理体内的废弃物。躺在沙丘上,他仍在呼吸着夏日海边的空气,浓烈且带有成味。偶尔,他也会动一下腿或伸一下手指,他感到很暖和,因为有阳光照射而且血液包裹了他的全身,四处流淌且腥气浓重。那天早上,他没听塞莉丝的话擦防晒霜,现在,他裸露在外的肌肤被晒得黝黑发烫,尿液顺着大腿流了下桌。P9-11
很少有小说会如此毫不留情地将短暂脆弱的爱情拱手让给无情残酷的死亡,也很少有小说会如此动容地描写爱情在死亡之下毫不减损的价值。
——《纽约时报》书评
克雷斯巧妙地探讨了生命和死亡以及两者带来的影响……[他]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将蝴蝶效应和自然的法则规律完美地融入其中。
——《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