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洲、东方对西方的第一场武力交锋!
史景迁弟子欧阳泰最新全球史、军事史杰作!
中西第一战,中国为什么赢了?
由欧阳泰所著的《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深入挖掘战争细节,颠覆欧洲军事先进论,重回东西方初次接触的17世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美)欧阳泰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对欧洲、东方对西方的第一场武力交锋! 史景迁弟子欧阳泰最新全球史、军事史杰作! 中西第一战,中国为什么赢了? 由欧阳泰所著的《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深入挖掘战争细节,颠覆欧洲军事先进论,重回东西方初次接触的17世纪。 内容推荐 欧洲是否真的是靠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世界? 东方与西方的初次武力交锋,究竟谁输谁赢? 荷兰人与郑成功在热兰遮的对决,是欧洲与中国的第一场战争,也正是欧洲与中国军事实力落差最小的一段时期…… 荷兰在十七世纪建立了全世界最活跃的殖民地帝国,不但与英国竞争胜出,还攻下了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地。然而,在这场于1661年展开的中荷战争里,荷兰人却遇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强劲对手──郑成功。他统率手下的将领战胜荷兰人,拿下了荷兰人手中最大、也最富有的一座殖民地──台湾。他是如何办到的? 由欧阳泰所著的《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检验了当时欧洲与中国在军事科技方面各自的长处与弱点,而为长久以来人们对西方强权、中国势力与战争本质所抱持的假定提出了平衡的新观点,并且为当前的时代提供了珍贵又出人意料的教训。 目录 人物介绍 前言 第一章 情缘难割 海盗战争 “兵者,诡道也” 上天之怒 异国童年 为将之道 海王 天未厌乱 第二章 一场猛烈骇人的风暴 雾气弥漫的早晨 郑成功的连番胜仗 谈判与投降协定 城堡 一场攻击 悲惨的夏季 来自海上的援助 第三章 增援舰队 愚蠢的袭击 叛降人士 郑成功步步进逼 意外的使节 窝里炮 最后一战 投降 发疯而死 后记 致谢 注释 试读章节 我们初次“瞥见”国姓爷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在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当时他一如往常,正在捣蛋。据说他和他的兄弟总是在家乡泉州的街道上到处玩耍,他们的父亲则在泉州府知府的手下担任基层官吏。当时一定是5月或6月,也就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这种水果的白色果肉富含水分又甜美,还带点花香。郑家兄弟一伙看到一串荔枝垂挂在一根长出围墙外的树枝上,便开始丢掷石块,想把那串果实打下来。不料其中一颗石头飞越围墙,击中了知府的头。男孩们一哄而散,却都被抓了回来,押到知府面前。由于郑芝龙长相清秀讨喜,知府看了他一眼,便微笑着说:“汝当贵,且封侯。”就这么放他走了。 这段记载也许不是真的,但如同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者的逸闻一样,这则故事也鲜明地捕捉了人物的性格。真实的郑芝龙就像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样:四处闯荡、摘取树上的水果、惹上麻烦,结果反倒因祸得福。他的崛起速度极快,令人叹为观止又难以置信,以至于让人不禁觉得命运必然在其中插了一手。他的命运和荷兰人紧密交缠,至少这是一名痛恨荷兰人的中国官员后来提出的说法。“情缘难割。”他写道。。我们后续将会看到,这名官员也未能拆解这段情缘,自己反而遭到罢官。 要了解郑芝龙的命运是如何与荷兰人牵扯上关系的,我们必须从他儿时的家乡福建谈起。这是一个山多田少的省份,贫穷又孤立,因此孕育了许多到海上追求财富的冒险家,包括渔夫、商人与海盗。郑芝龙最早的传记作者写道:“闽俗羞贫而轻死,故其富者以通番为业,贫者即劫掠为事。芝龙徒众既盛.二者兼行。” 我们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迫使郑芝龙到海上谋生的。一份史料指称他将手伸入继母裙下调情。其他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他犯了什么过错,只描述他父亲在街道上持棍追打他,结果郑芝龙跳上了一艘船。’ 他有许多船只可供选择。闽人是中国最杰出的航海家。我们惯于听闻欧洲贸易航线,但在远东地区,福建的船运量与商品价值都超越了欧洲各国,甚至世界各国都比不上。庞大的福建帆船向北航至日本,向南航至越南、暹罗(今泰国)、爪哇、苏门答腊与马六甲海峡。。这些福建商人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建造住宅与寺庙,许多人也选择在海外定居下来。在1500至1945年的欧洲殖民期间,住在亚洲海外的闽人比欧洲人还多。实际上,即便在欧洲殖民地里,闽人也比欧洲人多。郑芝龙的一个舅舅就住在葡萄牙殖民地澳门,距离福建约一个星期的航程。郑芝龙到了澳门后与他同住。 澳门是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充满了广场、教士与响亮的钟声。一座宏伟的大教堂矗立于城镇中央的山丘上,日本工匠雕刻着其正面的石墙,刻出船只、狮子、身穿长袍的人像、吹奏着号角的天使。在其中一幅雕刻画里.一名女子飘浮在一条多头蛇的上方,旁边的中文图解写着:“圣母踏龙头。”这位“圣母”有些类似明代的航海保护神妈祖,而且必定有哪些特质吸引了郑芝龙,才会促使他选择在此受洗。他信奉天主教的虔诚程度并无定论。有些葡萄牙人在多年后指称他“要不是亵渎神,就是无知至极,竟然一致焚香敬拜耶稣基督及其他偶像”。’不过,另外有些史料则指称他终其余生都定时参加正式弥撒。。 他的舅舅要求他运送货品到Et*,因此他才会在平户上岸。这是一座小海港,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分属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与中国。,当时日本人民尚未被禁止出海,英国人尚未离开,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尚未遭到驱逐,荷兰人与中国人也尚未被限制只能在长崎的一座小岛(出岛)上活动。 在平户,郑芝龙引起了李旦这名富有的福建老翁的注意。他们也许有性方面的关系。郑芝龙现存最早的传记指出:“芝龙少年姣好,以龙阳事之”。这份传记的作者是郑芝龙同时代的人,但我们对他所知不多,因此无法判断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福建人对于同性恋行为并不掩藏,郑芝龙家乡那个地区的航海人更是如此。后来的一份史料探讨了“纳男妾”的行为,以不以为然盼语气指出,许多缙绅都纳有俊童仆役,俗称“契弟”。这位作者写道:“甚有良家子弟亦不免为匪人所诱,以致失身者。殷富之家,大都以贩洋为业,而又不肯以亲生之子令彼涉险。因择契弟之才能者,驱之危地,利则归我,害则归人。在贫者则借此希图致富。””郑芝龙是否自愿担任李旦的契弟.利用这样的关系致富呢? 如果是的话,至少他不受李旦独占——他还结识并迎娶了一位日本女子,名叫田川松。他们婚后生下了郑成功,但郑芝龙没有留在家里等待儿子出生,而是抛下怀孕的妻子,和李旦一同与荷兰人会面。 李旦与欧洲人关系紧密。他原本与英国人相处友好,直到英国人发现他暗中侵占他们的钱财,才因此决裂。现在则是荷兰人需要帮忙——郑芝龙随同李旦到澎湖与他们会面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澎湖是一组地势低矮的多岩群岛,位于台湾海峡,距离大陆海岸80英里,距离台湾海岸30英里。荷兰人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堡垒,位于一个深水湾上,在一座寺庙旁边。他们逼迫中国俘虏在炎热的太阳底下从事建造工作,疲累而死的人不知凡几。他们原本希望把这座堡垒当成参与中国贸易的基地,但明朝官方在工地附近集结了数千人的部队,与荷兰人发生了数次冲突。不过,中国部队的指挥官不想对这群“红毛番”过度进逼,于是同意让李旦和他那名俊美的徒弟介入调停。 P19-23 序言 今天,50岁的揆一即将以叛国罪被处死,但他认为这项判决极度不公。他们强迫他跪在绞刑台前的沙土上,面对着巴达维亚河(Batavia River)。他若是仍享有自由之身,要搭船离开这里简直易如反掌,只要支付二斯托伊弗,即可搭乘渡船前往中式帆船与东印度公司商船往来航行的爪哇海。或者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沿着运河航行。这里的运河和阿姆斯特丹的一样雄伟,只不过荷兰没有鳄鱼。开曼运河、虎运河、犀牛运河,这些运河两旁都种着棕榈树与开满花朵的罗望子树丛,其花香足以盖过河水的腐臭味,以及收粪人的粪臭味。 巴达维亚号称“东方女王”,是荷属东印度的首府。揆一能够自由探索巴达维亚,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来,他都被软禁在自己家里,只能透过窗户欣赏这座城市的繁华风貌。外面行人来来往往,有腰佩细剑、头戴宽边帽的荷兰人,也有身穿纱笼与背心的爪哇女子、头上缠着头巾的马来商人,以及身穿丝袍的中国男子。这些中国男子长发飘逸,又散发着香气,以至于新近抵达的船员经常将他们误当成女人。街道上偶尔会出现中国人的游行队伍,伴随着敲锣打鼓与唢呐的声响,还有乩童手舞足蹈,抬着五颜六色的神像,让信仰虔诚的荷兰人紧张不已。就连非洲奴隶看起来都比他自由,他们穿着宽松的马裤来来去去。 …… 中荷战争为我们带来了军事史方面珍贵的教训。这场战役发生的时候,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水准大致相当,和当今的状况比较相似,而不像其他的中西方战争,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朝鲜战争,都是发生在西方科技远远胜过中国的情况下。军事史学家向来假定有一种“西方的战争方式”,一种“西方独有的作战方法,使得欧洲人成为文明史上最致命的士兵”。不过,这种论点的支持者通常对中国的军事传统一无所知。在中荷战争里,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与领导作为都较为杰出,并且这一切背后的行动守则,都是取自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段与欧洲史一样充满战争的历史。我阅读的中国史料掺杂了许多古代经典的智慧,如《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实际上,中国史学家向来认为,郑成功之所以能够战胜荷兰人,正是因为他精通中国传统的军事智慧。弛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经常觉得自己似乎走在钢索上,试图在欧洲中心论与过度以亚洲为中心的论点之间取得平衡。每当我开始觉得自己重心不稳时,我发现,最好的做法就是向史料“求救”。欧洲文献明确记载了荷军如何一再败在中国将领的谋略下,中国的文献也毫不讳言“红夷”的武器与船舰较为精良,双方都深深认为自然的力量——不论是全能的上帝还是老天爷——乃是人类事务的至高决定因素。 所以,且让我们回到17世纪初,当时揆一的前任官员正忙着奠定荷兰帝国在东印度的基础。他们试图在利润丰厚的中国贸易中分一杯羹,从而发现自己需要中国人的协助。他们结识的其中一名中国人,就是郑成功的父亲——一个名叫郑芝龙的海盗。郑芝龙协助荷兰人把台湾这座殖民地发展为荷兰帝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荷兰人则协助郑芝龙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海盗,而他也利用这个地位积攒了大笔财富,收入甚至超越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于他的财富与权势大致上都遗留给了他的儿子,因此我们可以说,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实协助造就了后来打败他们自己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可以当成一部精彩刺激的小说来读,它充满了海盗横行、血腥斩首、背信弃义和战场交锋的迷人细节,而这一切都恰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这本书也可以当成一部充满启发性的著作来读,它描写了中国与西方的第一场战争,探究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自从哥伦布时代以来,为什么是欧洲殖民了世界,而不是中国?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这本杰作重新界定了历史学界长期的争论,即欧洲在近代以来的支配地位,是否反映了欧洲在科技与军事方面胜过亚洲?本书的分析不仅独具创见,而且极有说服力。 ——维克多·李伯曼(密歇根大学历史系教授) 欧阳泰向我们揭示了,拥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传统的中国人,在国姓爷及其将领的领导下,是如何抵消掉欧洲人的军事科技优势,彻底击败荷兰人并将其赶出台湾的。对于每一位全球史和军事史的爱好者而言,这本书的观点都是极富见地的。 ——美国《图书馆杂志》 欧阳泰的这本书极其出色,不但成功地叙写了一段历史,而且娓娓讲述了一个精彩万分的故事。如果你今年只读一本中国历史方面的书,一定要读这本。 ——英国《文学评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