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病榻杂记(最新图文修订典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病榻杂记》由季羡林所著,书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住院之后在病榻上所撰写的文章。内容丰富生动,体现着季羡林先生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和从容面对生死的积极态度。极富教育意义。

图书版式设计简洁素雅,封面装帧独特醒目,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住院之后在病榻上所撰写的文章。内容丰富生动,其中包括对少年时代求学及生活的回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死观、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探讨。

通过这《病榻杂记》,我们看到了一个懵懂孩童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蜕变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透过对人生的总总遭遇和老年时期与病魔作斗争描述,我们看到了老先生坚韧、乐观与豁达宽容的生活态度。同时文章语言精练、优美,充满感染力,透露出老先生笔耕不缀的豪迈激情,极富教育意义,可读性很高。

目录

小引

我的小学和中学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小学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

忆念张天麟

寅恪先生二三事

痛悼钟敬文先生

悼巴老

追忆哈隆教授

天上人间

忆念宁朝秀大叔

病房杂忆

石榴花

季羡林在首届北京大学文科论坛上的讲话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

爱国与奉献

公德(1)

公德(2)

公德(3)

公德(4)

老年四“得”

恐怖主义与野蛮

再谈爱国主义

两个母亲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给“拆”字亮红灯

从小康谈起

李恒进大夫

读《敬宜笔记》有感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一点关于“美”化的杞忧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简短的评估

三进宫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儿什么

难得糊涂

论“据理力争”

论怪论

在病中

唐常建的一首诗

护士长

输液

安心脏起搏器

一幕小闹剧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一个预言的实现

痛悼克家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白衣天使新赞

试拟小学教科书一篇课文

泰山颂

回家

狗年元旦抒怀

元旦思母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老年谈老

让坏事变成好事

无题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主编寄语

《清华园日记》自序

《清华英语》序

范曾《庄子显灵记》序

观潘维明摄影集《中国农家》

《畅谈东方智慧》序

《往事琐忆》序

《中国少林寺》序

《华林博士文库》总序

《王琦医学丛书》序

《季羡林序跋集》序

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老年时期)

漫谈“再少”问题——向普天下老年人祝贺春节

赠301医院

赠中石

《罗摩衍那》的汉译问题

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我不能封笔

试读章节

回忆一师附小

学校全名应该是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我于1917年阴历年时分从老家山东清平(现划归临清市)到了济南,投靠叔父,大概就在这一年,念了几个月的私塾,地点在曹家巷。第二年,就上了一师附小。地点在南城门内升官街西头。所谓“升官街”,与升官发财毫无关系。“官”是“棺”的同音字,这一条街上棺材铺林立。大家忌讳这个“棺”字,所以改谓升官街,礼也。

附小好像是没有校长,由一师校长兼任。当时的一师校长是王士栋,字祝晨,绰号“王大牛”。他是山东教育界的著名人物。民国一创建,他就是活跃的积极分子,担任过教育界的什么高官,同鞠思敏先生等同为山东教育界的元老,在学界享有盛誉。当时,一师和一中并称,都是山东省立重要的学校,因此,一师校长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眼中,校长宛如在九天之上,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命运真正会捉弄人,在十六年以后,1934年,我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来教书,王祝晨老师也在这里教历史,我们成了平起平坐的同事。在王老师方面,在一师附小时,他根本不会知道我这样一个小学生,他对此事,决不会有什么感触。而在我呢,情况却迥然不同,一方面我对他执弟子礼甚恭,一方面又是同事。心里直乐。

我大概在一师附小只待了一年多,不到两年,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换过一次教室,足见我在那里升过一次级。至于教学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则一概记不起来了。唯一的残留在记忆中的一件小事,就是认识了一个“盔”字,也并不是在国丈课堂上,而是在手工课堂上。老师教我们用纸折叠东西,其中有一个头盔,知道我们不会写这个字,所以用粉笔写在黑板上。这事情发生在一间大而长的教室中,室中光线不好,有点黯淡,学生人数不少。教员写完了这个字以后,回头看学生,戴着近视眼镜的脸上,有一丝笑容。

我在记忆里深挖,再深挖,实在挖不出多少东西来。学校的整个建筑,一团模糊。教室的情况,如云似雾。教师的名字,一个也记不住。学习的情况,如海上三山,糊里糊涂。总之是一点具体的影像也没有。我只记得,李长之是我的同班。因为他后来成了名人,所以才记得清楚,当时对他的印象也是模糊不清的。最奇怪的是,我记得了一个叫卞蕴珩的同学。他大概是长得非常漂亮,行为也极潇洒。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男女外表的美丑,他们是不关心的。可不知为什么,我竞记住了卞蕴珩,只是这个名字我就觉得美妙无比。此人后来再没有见过。对我来说,他成为一条神龙。

此外,关于我自己,还能回忆起几件小事。首先,我做过一次生意。我住在南关佛山街,走到西头,过马路就是正觉寺街。街东头有一个地方,叫新桥。这里有一所炒卖五香花生米的小铺子。铺子虽小,名气却极大。这里的五香花生米(济南俗称长果仁)又咸又香,远近驰名,我经常到这里来买。我上一师附小,一出佛山街就是新桥,可以称为顺路。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忽发奇想,用自己从早点费中积攒起来的一些小制钱(中间有四方孔的铜币)买了半斤五香长果仁,再用纸分包成若干包,带到学校里向小同学兜售,他们都震于新桥花生米的大名,纷纷抢购,结果我赚了一些小制钱,尝到做买卖的甜头,偷偷向我家的阿姨王妈报告。这样大概做了几次。我可真没有想到,自己在七八岁时竞显露出来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已“误”入“歧途”,“天才”没有得到发展。否则,如果我投笔从贾,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大款,挥金如土,不像现在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斤斤计算了。我是一个被埋没了的“天才”。

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滚铁圈。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声音。这就是我自己。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滚铁圈这种活动。在南门内外的大街上没法推滚,因为车马行人,喧闹拥挤。一转入升官街,车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我用不着拐弯,一气就推到附小的大门。

然而,世事多变,风云突起。为了一件没有法子说是大是小的、说起来简直是滑稽的事儿,我离开了一师附小,转了学。原来,当时正是“五四”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而一师校长王祝晨是新派人物,立即起来响应,改文言为白话。忘记了是哪个书局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中选了一篇名传世界的童话“阿拉伯的骆驼”,内容讲的是:在沙漠大风暴中,主人躲进自己搭起来的帐篷,而把骆驼留在帐外。骆驼忍受不住风沙之苦,哀告主人说:“只让我把头放进帐篷行不行?”主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儿,骆驼又哀告说:“让我把前身放进去行不行?”主人又答应了。又过了一会儿,骆驼又哀告说:“让我全身都进去行不行?”主人答应后,自己却被骆驼挤出了帐篷。童话的意义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篇课文竟让叔父看到了。他大为惊诧,高声说:“骆驼怎么能说话呢!荒唐!荒唐!转学!转学!”

于是我立即转了学。从此一师附小只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2002年2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6: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