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华等编著的《体育与健康》针对职校生的特点,在知识点选择和内容编排方面力求内容丰富、生动易懂。与目前市场上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性。体育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因此,本书注重基本概念的介绍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指导职校生体育活动和运动健身提供了理论方法与实践手段,力求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强调趣味性。全书配有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文献,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所覆盖的知识面也更为广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实用性。一方面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在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职校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运动项目的介绍充分、清晰,易教、易学、易操作,既可作为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用书,又可作为职校生自我锻炼的参考用书。
(4)讲求创新性。针对学科知识的无限性和教材内容有限性的问题,在简要概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力求立足体育的前沿,指引职业教育体育的教学。
潘建华等编著的《体育与健康》阐述了体育与健康概论、体育锻炼与保健、体育卫生与医疗、运动疲劳与损伤、职校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田径、课外体育与竞赛、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相关内容。
《体育与健康》既有理论方面的深入阐述,又有切合职校生身心发展的运动能力的训练,并配有大量趣味性插图。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职校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正确的运动技巧,而且有利于引导他们养成锻炼意识、形成体育习惯,为职校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可作为职业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体育爱好者学习参考。
第1章 体育与健康概论 1
1.1 体育与健康的内涵 1
1.1.1 体育的演变 1
1.1.2 体育的真谛 3
1.1.3 健康的要义 4
1.2 体育对健康的维护 5
1.2.1 健康的影响因素 5
1.2.2 体育的健康效应 7
思考与练习 10
活动与探索 10
第2章 体育锻炼与保健 11
2.1 科学锻炼 11
2.1.1 科学锻炼的原则 11
2.1.2 科学锻炼的误区 13
2.1.3 科学锻炼的方法 14
2.2 运动处方 15
2.2.1 运动处方的内容 16
2.2.2 运动处方的实施 18
思考与练习 20
活动与探索 20
第3章 体育卫生 21
3.1 体育锻炼的心理卫生 21
3.2 体育锻炼的生理卫生 22
3.3 女子体育的运动卫生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4章 运动疲劳与运动损伤 26
4.1 运动疲劳 26
4.1.1 运动疲劳简介 26
4.1.2 运动疲劳恢复 26
4.2 运动损伤 27
4.2.1 运动损伤概述 27
4.2.2 运动损伤的预防 29
4.2.3 运动损伤的处理 30
思考与练习 31
第5章 职校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 32
5.1 体能与体育测试 32
5.1.1 体能的内涵 32
5.1.2 我国学生体能测定标准 32
5.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37
5.2.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 37
5.2.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37
5.2.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 39
5.2.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评价 39
第6章 田径 40
6.1 田径简介 40
6.1.1 田径运动释义 40
6.1.2 田径运动起源 40
6.1.3 田径运动设施 41
6.2 田赛 41
6.2.1 跳高 41
6.2.2 跳远 44
6.2.3 三级跳远 47
6.2.4 推铅球 49
6.3 径赛 51
6.3.1 短距离跑、中距离跑、长距离跑 51
6.3.2 跨栏跑 56
6.3.3 接力跑 59
6.4 田径规则 61
6.4.1 竞赛通则 61
6.4.2 田赛规则 62
6.4.3 径赛规则 64
思考与练习 66
活动与探索 66
第7章 课外体育与竞赛 67
7.1 课外体育概述 67
7.1.1 课外体育的意义和特点 67
7.1.2 课外体育的形式和内容 68
7.2 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 70
7.2.1 体育竞赛的组织 70
7.2.2 田径竞赛的编排 71
7.2.3 球类竞赛的编排 76
思考与练习 80
活动与探索 80
第8章 篮球 81
8.1 篮球简介 81
8.1.1 篮球起源 81
8.1.2 场地设施 81
8.1.3 基本术语 82
8.1.4 熟悉球性 83
8.2 篮球的基本技术 84
8.2.1 移动 84
8.2.2 运球 84
8.2.3 传、接球 85
8.2.4 投篮 87
8.2.5 持球突破 88
8.2.6 个人防守 89
8.2.7 抢篮板球 90
8.3 篮球的基本战术 90
8.3.1 战术基础配合 90
8.3.2 快攻与防守快攻 92
8.3.3 攻防人盯人 93
8.3.4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93
8.4 篮球竞赛规则要点 95
8.4.1 比赛通则 95
8.4.2 违例 95
8.4.3 犯规 96
思考与练习 97
活动与探索 97
第9章 排球 98
9.1 排球简介 98
9.1.1 排球运动的发展 98
9.1.2 场地设施 99
9.2 排球的基本技术 99
9.2.1 准备姿势 99
9.2.2 移动 100
9.2.3 发球 100
9.2.4 垫球 102
9.2.5 传球 103
9.2.6 扣球 104
9.2.7 拦网 105
9.3 排球的基本战术 106
9.3.1 阵容配备 106
9.3.2 进攻战术 107
9.3.3 防守战术 107
9.4 排球竞赛规则要点 108
9.4.1 比赛通则 108
9.4.2 技术规定 108
思考与练习 110
活动与探索 110
第10章 足球 111
10.1 足球简介 111
10.1.1 发展历程 111
10.1.2 场地装备 112
10.2 足球的基本技术 112
10.2.1 踢球 112
10.2.2 接球 114
10.2.3 运球 116
10.2.4 头顶球 117
10.2.5 抢断 117
10.2.6 假动作 118
10.3 足球的基本战术 119
10.3.1 比赛阵形 119
10.3.2 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119
10.3.3 整体进攻战术 120
10.3.4 局部配合防守战术 120
10.3.5 整体防守战术 121
10.4 足球竞赛规则要点 121
10.4.1 队员人数 121
10.4.2 比赛时间 121
10.4.3 计胜方法 122
10.4.4 开球 122
10.4.5 任意球 122
10.4.6 罚球点球 122
10.4.7 掷界外球 122
10.4.8 越位 123
10.4.9 红、黄牌 123
思考与练习 123
活动与探索 123
第11章 乒乓球 124
11.1 乒乓球简介 124
11.1.1 发展历程 124
11.1.2 基本设施 125
11.1.3 专业术语 126
11.2 乒乓球基本技术 127
11.2.1 握拍 127
11.2.2 基本站位 128
11.2.3 基本姿势 128
11.2.4 基本步法 128
11.2.5 接球 129
11.2.6 转接发球 130
11.2.7 推挡 131
11.2.8 攻球 131
11.2.9 搓球 132
11.3 乒乓球基本战术 133
11.3.1 发球抢攻战术 133
11.3.2 接发球战术 134
11.3.3 对攻战术 134
11.3.4 推攻战术 134
11.3.5 搓攻战术 134
11.3.6 削攻战术 134
11.4 乒乓球竞赛规则要点 135
11.4.1 赛制 135
11.4.2 得分 135
11.4.3 次序和方位 135
11.4.4 间歇 135
11.4.5 发球 135
11.4.6 击球 136
11.4.7 重发球 136
思考与练习 136
活动与探索 136
第12章 羽毛球 137
12.1 羽毛球简介 137
12.2 羽毛球基本技术 137
12.2.1 握拍 138
12.2.2 发球 138
12.2.3 接发球 139
12.2.4 后场击球 140
12.2.5 前场击球 141
12.2.6 中场击球 143
12.2.7 基本步法 144
12.3 羽毛球基本战术 146
12.3.1 单打战术 146
12.3.2 双打战术 146
12.4 羽毛球竞赛规则要点 147
12.4.1 赛制 147
12.4.2 得分 147
12.4.3 站位 147
12.4.4 交换场地 148
12.4.5 赛中间歇 148
12.4.6 重发球 148
12.4.7 常见违例 148
思考与练习 149
活动与探索 149
第13章 健美操 150
13.1 健美操简介 150
13.1.1 健美操的发展 150
13.1.2 健美操的分类 150
13.1.3 健美操的音乐 151
13.2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151
13.2.1 下肢动作 151
13.2.2 上肢动作 155
13.2.3 躯干动作 155
13.3 健美操竞赛规则要点 156
13.3.1 评分方法 156
13.3.2 评分要点 156
思考与练习 157
活动与探索 157
第14章 武术 158
14.1 武术简介 158
14.1.1 武术的渊源 158
14.1.2 武术的分类 159
14.2 武术基础 160
14.2.1 武术基本功 160
14.2.2 武术基本动作 164
14.3 太极拳 171
14.3.1 太极拳简介 171
14.3.2 二十四式太极拳 172
思考与练习 189
活动与探索 189
参考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