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音乐艺术欣赏/艺术与人文修养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盛文林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音乐艺术欣赏》(作者盛文林)分为上下两篇,即中国音乐、西方音乐,选取90余首中西方著名的音乐作品,既有我国古代名曲,例如《流水》、《阳关三叠》;也有现代乐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还有西方名曲,如《致爱丽丝》、《月光奏鸣曲》。书中所列讲的中外名曲,以中型以上的器乐为主,外国作品的数量比重较大,目的在于促使读者对世界各国音乐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对此有所借鉴。

内容推荐

《音乐艺术欣赏》(作者盛文林)是“艺术与人文修养”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介绍90余首中西方著名音乐作品的书籍。《音乐艺术欣赏》共分两篇:上篇是中国音乐;下篇是西方音乐。全书大致按时间顺序介绍,每首音乐作品都由基本信息、音乐背景和作品欣赏三部分构成。

目录

上篇 中国音乐

一曲清音觅知己《流水》

壮士慷慨亦悲歌《广陵散》

凌霜傲雪芳自赏《梅花三弄》

万物知春,凛然清洁《阳春白雪》

家国自古两难全《胡笳十八拍》

世人笑我太疯癫《酒狂》

断肠声里唱阳关《阳关三叠》

金鼓杀伐闻者惧《十面埋伏》

悠然自得度平生《渔樵问答》

江花皎月醉入眠《春江花月夜》

莺歌燕舞共和鸣《百鸟朝凤》

久旱欣喜逢甘露《旱天雷》

独携团月试二泉《二泉映月》

金戈铁马正气扬《听松》

冲破黑暗迎曙光《光明行》

浩瀚晴空云月嬉《彩云追月》

普天同庆舞吉祥《金蛇狂舞》

乐观自信步步升《步步高》

化身彩蝶比翼飞《梁山伯与祝英台》

滔滔江水诉断肠《江河水》

千里草原竞驰骋《赛马》

虹桥曲水绕亭阁《姑苏行》

飘逸轻灵舞姿柔《月光下的凤尾竹》

下篇 西方音乐

田园四季,各有情趣《四季》

情绪激昂,乐观自信《G弦上的咏叹调》

曲调体例,分配平均《平均律钢琴曲集》

难曲巅峰,空前绝后《马太受难曲》

统一和谐,轻松活泼《水上音乐》

真情赞美,无上崇敬《弥赛亚》

征战结束,倾情庆祝《皇家烟火》

焕美绝伦,震颤灵魂《魔鬼的颤音》

沉闷悲愁,哀婉凄切《告别交响曲》

清唱剧中,典范之作《创世纪》

东方风味,华丽热烈《土耳其进行曲》

抛开绝望,美丽憧憬《月光奏鸣曲》

讴歌自由,平等博爱《英雄交响曲》

狂热似火,不屈抗争《热情奏鸣曲》

明朗温暖,热情喜悦《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不屈不挠,雄伟气魄《命运交响曲》

田园生活,美好回忆《田园交响曲》

生机勃勃,春光绚烂《春天奏鸣曲》

温馨情怀,永志难忘《致爱丽丝》

彬彬有礼,款款深情《邀舞》

惩恶扬善,公道在天《〈自由射手〉序曲》

歌曲之王,开山之作《魔王》

慈母之爱,万般温馨《摇篮曲》

良曲未完,笑傲江湖《未完成》

小巧精致,色彩明朗《音乐瞬间》

英雄气概,伟大终曲《伟大交响曲》

春色明媚,生机盎然《春之歌》

无限幻想,光怪陆离《幻想交响曲》

揭露黑暗,批判现实《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饱受争议,流传后世《拉德斯基进行曲》

赞颂善良,讴歌爱情《〈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少年天才,得意之作《〈仲夏夜之梦〉序曲》

俄国风情,梦幻交响《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如梦童年,真挚回忆《梦幻曲》

美好春天,孕育希望《春天交响曲》

琴管和奏,浪漫和谐《a小调钢琴协奏曲》

脉脉恋情,隐藏心底《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义愤填膺,祈祷胜利《革命练习曲》

昂扬奋发,华丽轻快《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怀念英雄,借古喻今《g小调第一叙事曲》

去国怀乡,孤寂难熬《幻想即兴曲》

触景生情,听雨抒怀《“雨滴”前奏曲》

骷髅弹琴,触发灵感《葬礼进行曲》

风趣生动,短小轻快《降D大调圆舞曲》

威武雄壮,英姿勃发《降A大调波兰舞曲》

高山仰止,见贤思齐《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开朗乐观,雄壮华丽《降E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热烈辉煌,情感深厚《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热情充沛,爱意绵绵《爱之梦》

旋律柔美、情意甜蜜《婚礼进行曲》

刻画深刻,脍炙人口《女人善变》

历经坎坷,举世名作《茶花女》

抒情交响,浓郁风情《沃尔塔瓦河》

圆舞乐曲,王者之风《蓝色多瑙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之声圆舞曲》

自由号角,幻为钟声《c小调第一交响曲》

斗牛勇士,悲剧人生《〈卡门〉序曲》

音画交融,妙趣横生《图画展览会》

诉民苦难,直抵灵魂《如歌的行板》

田园牧歌,青春洋溢《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绝美风景,自然之歌《船歌》、《雪橇》

芭蕾珍品,永世不朽《天鹅湖》

深入民间,创作经典《意大利随想曲》

将士凯旋,胜利狂欢《1812年序曲》

同情百姓,悲愤抗议《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

怀念祖国,情深意浓《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旋律优美,风格别致《幽默曲》

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

天方夜谭,以声传情《舍赫拉查达》

色彩丰富,欣欣向荣《西班牙随想曲》

如梦如幻,开创先河《牧神午后》

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彼得与狼》

试读章节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徽之(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进京时,泊舟于清溪侧,正值桓伊从岸上经过,二人素不相识,恰好船中有人认出了他,王徽之即请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此时桓伊已是有地位的显贵人物,但仍然十分豁达大度,即刻下车,蹲在胡床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而两人却没有交谈过一句话。后来,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有“桓伊下马踞胡床取笛三弄”之事,人们由此引申理解为桓伊演奏、创作了《三弄》笛曲。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辑有《梅花三弄》琴曲,曲前小序云:“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到了唐代,相传琴人颜师古将其改编为同名琴曲。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

作品赏析

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

《梅花三弄》一方面是因为乐曲借物咏怀,表现了梅花高洁、清逸、耐寒等品格;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曲中,同一曲调在不同的段落中分别变奏了三次。这里的“弄”具有现代音乐术语中“变奏”的含义。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人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乐曲主题表现梅花,其名称来由,源自前半部的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作三次的重复,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整首乐曲由两部分构成,包括十个段落及尾声。前六段为第一部分,采用循环体形式,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其中泛音主题循环三次出现,使曲调清新活泼,从而突显出梅花做人的气质与节节向上的高尚品质。第二部分(七至十段),与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旋律跌宕起伏、急促的节奏以及音调和节拍上的不稳定都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的坚毅画面。第二部分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刚柔并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千姿百态的优美形象。

乐曲的第一段为引子部分,散板、节奏自由;曲调从低音区缓慢奏出,大跳音程以及同音反复的进行使旋律流畅、抒情,柔中见刚,气氛显得低沉肃穆但又不失亲切感。

仅短短几小节的引子部分,就已经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在风雪中迎风摇曳、傲然挺立的画面。

接着音乐进入第二段,同时也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呈示。本段全部采用清澈透明的泛音技巧演奏,音色显得空灵、轻盈,极富美感;曲调来源于开始部分的引子,因而属于递进式的发展,附点节奏型的运用使得旋律更加跳跃、轻盈,赋予曲调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乐曲向前发展,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的梅花在微风轻拂下翩翩起舞的生动场面。

这一特定的泛音主题音调又分别在第四段和第六段各变奏一次,由此形成了“三弄”。“三弄”基本曲调完全一样,但在音区以及泛音的对比色彩有些微妙的变化,从而刻画出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使得梅花的形象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在“二弄”中,主题音调第一次再现但音区却移低了八度(中音区移到了低音区),展现了梅花在风雪中翩翩起舞初显傲雪身姿;在“三弄”中则又把“二弄”中的同音反复换成了八度跳跃,从而起到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效果。曲调三次反复出现就好像古代文人在反复吟诵古代诗词一样,久久萦绕耳旁。

第二部分,整个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梅花另一个新形象。曲调中多次出现的八度大跳使得旋律大起大落、波浪起伏、摇摆不定;节奏急促、刚健,同时音型中所带的切分节奏型也使得音乐极不稳定;在演奏手法上采用了特有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

在第七八两段的曲调中,音乐转入高音区。二分音符的反复进行,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结合以及切分节奏型的巧妙贯穿,使曲调高亢流畅,节奏显得更加铿锵有力,情绪高昂而热烈,进一步塑造了梅花威严挺拔的英雄气概。

在随后的段落中,曲调又在中低音区再现第七段曲调,更显苍劲气质。最后一段,音乐渐慢渐弱下来,旋律中似乎透着几分感叹。

尾声中,音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旋律安静下来,仿佛在经历了风与雪的摧残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泛音演奏在渐慢、渐弱中结束了全曲,余音绕梁。

《梅花三弄》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赋予了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我们去学习梅花坚贞不屈、纯洁高尚的品质。其特有的恬静、淡雅、极富深刻内涵的曲调以及它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今天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与喜爱。P7-9

序言

今天,音乐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当代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曾说过的:“音乐和生活如同呼吸,表达我们知道和感受的一切,从痛苦到热爱,从失望到希望。同时音乐还可能向我们提示自身深处从未意识到的东西。”

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美的标准是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社会群体的审美趣味所决定的。欣赏音乐可简单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阶段。所谓“知觉的欣赏”,就是指通过听觉从感性上去认知音乐,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官能欣赏。“情感的欣赏”就是指音乐艺术是为了表情达意的,这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功能是一样的,音乐是抒情的,也是最善于抒情的,最能够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而说到“理智的欣赏”,是从节奏、节拍、和声、调式、曲式、体裁等更专业、更理性的方面去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它的各声部之间如何组合,它的整体怎样发展,怎么呈示、展开、变化、结束,等等。

音乐欣赏的这三个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逐步提高的过程。中间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而是有着相互的关联。而要从知觉、情感、理智三方面全面地欣赏一个音乐作品,就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作品的民族特征;作者的创作个性。正如俄国作曲家格林卡所说的:“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

我们是用耳朵听见音乐的,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用耳朵来欣赏音乐,只有大脑和心灵才能真正聆听和欣赏音乐。所以充实更丰富的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判断力和心灵中对音乐的情感体味,这才是欣赏音乐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本书中所列讲的中外名曲,以中型以上的器乐为主,西方作品的数量比重较大,目的在于促使读者对西方音乐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对此有所借鉴。

因水平有限,书中有错误或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