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德军第503重装甲营”诞生于1942年5月4日,它是德国第一个虎式坦克营。1943年2月,这支部队达到满编状态,并开赴东线战场于1943年3—4月间参与了顿涅茨地区及米乌斯-顿涅茨地区防御战。在转移到哈尔科夫后,参与了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城堡”战役,并一直战斗在最前沿。此后,参与了第聂伯河一线及基辅附近的战斗,随后作为贝克重装甲团的主力成功打开了切尔卡瑟包围圈,为德军部队突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回国换装后,503营1连成为德国国防军里第一支装备虎Ⅱ(虎王)坦克的单位。
1944年503坦克营投入到诺曼底前线,并在卡昂、卡涅以及奥恩河以东地区战斗到8月。回到德国重整后,立刻又被派往匈牙利防御的第一线,参与了“霍尔蒂行动”,在布达佩斯地区、巴拉顿湖、多瑙河、喀尔巴阡山以及捷克进行了一系列战斗。
在503营36个月的历史中,有25个月都在火线上战斗,在战败前击毁了创纪录的2000辆敌军坦克。
战后,这些老兵们历时30年,用多达1000幅老照片记录下了他们营的战史,大量罕见的第一手资料被展示出来,这些资料包括回忆录、战争日志、《国防军报道》以及虎式坦克的技术报告。
《503重装甲营战史》由“弗兰茨-威廉·洛赫曼博士”、“理查德·冯·罗森男爵”、“阿尔弗雷德·鲁贝尔”三位德国作者联合撰写。“弗兰茨-威廉·洛赫曼博士”,1923年4月22日出生于汉堡,军衔下士,曾任第503重装甲营1连100号虎式坦克无线电员,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医学博士。“理查德·冯·罗森男爵”,1922年出生,1942年晋升为少尉。曾任第503重装甲营3连连长。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联邦德国陆军,最终军衔为德国陆军少将。“阿尔弗雷德·鲁贝尔”,1921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曾任第503重装甲营营部副官。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联邦德国陆军担任教官,最终军衔为德国陆军中校。
《503重装甲营战史》以德国坦克装甲部队“503重装甲营”的作战历程为线索,全面讲述了该部队自1942年初创到1945年解散,所经历的全部战役。通过该营官兵的日记、回忆汇集,真实地还原了那段精彩的坦克大战场面。
亲历回忆,还原精彩的“坦克大决战”
二战德军坦克营的彪柄战史,两年击毁2 000辆坦克
坦克履带遍布整个欧洲战场,虎式坦克技术与战术全揭秘
追忆昔日战火风云,往事栩栩如生
东线城堡战役、切尔卡瑟突围,西线阻击诺曼底登陆
首度曝光军事战略地图、官兵战斗日志、战争反思回忆
第503重装甲营彪柄战绩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成立的一个独立的虎式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一个装备虎Ⅱ的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战绩一的坦克营(击毁坦克2000辆)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作战时间长的坦克营(25个月在火线)
《503重装甲营战史》具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情节真实,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坦克部队精锐中的精锐,该书通过参战官兵战时日记及战后回忆,客观而又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坦克大决战的精彩场面。二是史料价值丰富,该书对德国虎Ⅰ坦克、虎Ⅱ坦克做了全面的技术介绍与战术分析,通过实际作战记录还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德国、苏联、美国坦克的性能差距及战况,对研究二战坦克的读者帮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