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中国(山川)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翟文明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翟文明编著的《话说中国(山川)》精选了6000多幅精美的图片,包括遗址复原图、文物照片、名人画像、山川风光、社会情景图以及各种图表等,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文联袂,相得益彰,立体凸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深厚历史底蕴,充分照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使读者获得持续愉悦的审美享受和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内容推荐

翟文明编著的《话说中国(山川)》将中国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

《话说中国(山川)》在有限的篇幅中增强信息量,避免阅读时的沉滞感,通过流畅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让事实说话,以实物为证,还原历史真相,将中国历史文化立体、全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以新视角、新层面看见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

五岳名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

虽有天在上更有山与齐

华山

五岳独秀

衡山

绝塞名山

恒山

中华历史博物馆

嵩山

佛教名山

万壑清凉说向谁

五台山

缥渺云飞海上山

普陀山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蛾眉山

秀逸清远九芙蓉

九华山

道教名山

五方仙岳共朝宗

武当山

碧纱笼罩万堆烟

龙虎山

平接蓬莱烟远夺峨眉黛

三清山

古木苍翠天下幽

青城山

文化名山

飞峙江边匡庐秀

庐山

千年崖壁画壮哉左江景

花山

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

闽海蓬莱第一山

清源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麦积山

历史名山

千貌千景明珠峦

千山

昆仑之脉从天来

天台山

虎踞龙盘山巍巍

钟山

革命摇篮

井冈山

一代伟人的故乡

韶山

绣岭风姿

骊山

风景名山

造化神奇第一山

长白山

冰峰玉立插云寒

天山

奇绝风韵自天成

黄山

寰中绝胜

雁荡山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

色渥如丹灿若明霞

丹霞山

蜀山之王

贡嘎山

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

玉龙雪山

苍翠雄伟人云霄

苍山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天下奇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

不尽长江滚滚流

长江

火山碧水五连池

五大连池

岛屿纵横一镜中

太湖

一泓珠散彩数尺玉浮烟

趵突泉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

鲲鹏上击三千里

钱塘江

海上花园音乐岛

鼓浪屿

丹日碧月前后潭

日月潭

试读章节

灵山得名独盛

自古以来佛家以五台山为佛山灵地。《大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在其中而演说法。”《宝藏陀罗尼经》称:佛告金刚密迹之言:“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日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大震那即指中国,文殊师利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华严经》把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文殊菩萨侍左方,其塑像多骑狮子,一般的佛教经典都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之区。

千百年来,五台山一直被奉为中国佛教名山之首。清圣祖康熙皇帝说:宇内称灵山佛土,最著者有三,五台、峨眉、普陀,而以五台尤为盛焉。《敦煌石室遗书》中佛教史籍也说:昔人颂宇内灵奇之境,恒言五岳之外,复有三山。盖谓五台、峨眉、普陀山也。而五台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赫,故得名独盛。自东汉起,五台山就已经开始修建寺庙,以后各个朝代几乎都在五台山新建和重建寺庙,北魏、隋唐、辽宋、明清等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汇集在五台山,形成了一个寺庙建筑群。

五台山还是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道场。藏传佛教的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章嘉呼图克图(大活佛)都曾在五台山居住修行,有的去世后就安葬在五台山。因此,五台山受到西藏、内蒙等地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有人生前没有实现朝拜五台山的夙愿,子女就把他们的骨灰送到五台山安葬。

佛光寺现存北魏时期的“祖师塔”表明,北魏时期五台山佛教文化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帝王的崇建,高僧的懿行,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名气越传越远,地位越来越高,寺庙建筑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如今,五台山保留的寺庙,台内有39座,台外8座。台内著名的禅宗遗迹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等。台外最著名的禅宗遗迹有南禅寺和佛光寺。这些建于不同时期的寺庙,或古朴苍劲,或雄伟壮观,或重楼深阁,或构造奇巧。雕刻精美,装饰华丽,彩塑壁画比比皆是,使风光绮丽的五台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成为千千万万游人和香客心驰神往的地方。浮图屹立奠坤仪

在台怀镇千姿百态的殿字楼阁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素身金顶的巨大佛塔,就是雄冠清凉五台山、象征五台山的大白塔。

大白塔按佛家正统的叫法是佛舍利塔。据《清凉山志》所述,此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了。佛教传言,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其尸骨炼就84000个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了84000座塔,分布于茫茫大千世界。中国一共得到19颗舍利子,其中五台山得到一颗,就埋在塔下,所以将塔称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简称“释迦牟尼舍利塔”。五台山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古印度高僧摄摩腾礼拜五台山,曾亲眼看到过佛舍利塔。《清凉山志·五风灵迹·大宝塔》记:“灵鹜之前,五峰之中。汉摩腾天眼,见此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历代帝王不废修饰。”这种传说,在唐代已经盛行,不仅国人相信,就是外国来华学佛的高僧也相信,并且记入了自己的著作中。日本国圆仁慈觉大师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五台山华严阁前有塔,二层八角,庄严殊丽,底下安置阿育王塔,埋藏地下,不许人见,是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数也。”由此种种,“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就成为五台山佛教的象征。历史上,所有朝山的佛教信徒,都要专门前来拜塔。明高僧镇澄和尚赞塔日:“浮图何飘渺,卓出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铎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现在的大白塔为明万历七年至十年(1579-1582年)重修,以后虽经多次维修,均属小型动工,大白塔仍保持明建筑风貌。而且在全国喇嘛式砖塔之中,被公认为明时期的代表作。明晋阳王道行诗赞大白塔:“浮图屹立奠坤仪,从此群山势尽卑。百丈高僧无我相,万年夫子竞檀施。轮光遍照星何影,金色浑成世界奇。借问曼殊何处是,欲从言下决狐疑。”今天,已经成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象征。P36-39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无论翻开哪一页,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过:“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累积起来的灿烂文化,已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对于我们民族精神与文化性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反思历史,才能更好地认清方向,造福社会。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十余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16卷本《话说中国))系列丛书。本丛书包括历史卷(上下)、文学卷、绘画卷、书法卷、地理卷、山川卷、国宝卷、考古卷、佛教卷、道教卷、服饰卷、民俗卷、建筑卷、园林卷和文物卷,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16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将中国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同时,本套丛书还在各卷本中穿插了若干知识链接和小栏目,以增强读本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伟大与辉煌,我们在编辑体例上采用了图文互注的形式。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精选了6000多幅精美的图片,包括遗址复原图、文物照片、名人画像、山川风光、社会情景图以及各种图表等,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文联袂,相得益彰,立体凸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深厚历史底蕴,充分照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使读者获得持续愉悦的审美享受和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历史作为人类既往行进、发展的记录,原本就是多元多面、错综复杂的。本丛书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增强信息量,避免阅读时的沉滞感,通过流畅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让事实说话,以实物为证,还原历史真相,将中国历史文化立体、全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以新视角、新层面看见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