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眼里的卫生不是无菌
宝宝生活的环境应该干净、卫生,但是绝对不是无菌。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无菌环境对宝宝有害无利。
宝宝需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宝宝免疫力较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都比较敏感,如果卫生条件差,特别容易导致宝宝生病。宝宝过敏、长皮疹等,都与他居住的环境卫生差有关系,所以宝宝住的房间、用的物品以及所接触的人都应该是干净卫生的。宝宝的房间要经常擦拭、用品要经常清洗,被子、枕头、床单都应该经常晾晒。跟宝宝接触的人要勤洗手、洗脸、刷牙,不要化浓妆等。
免疫力是在与细菌的抗争中建立起来的
人体的免疫力先天带来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在后天与细菌的抗争中获得的。如果宝宝长时间生活在无菌状态下,没有接触细菌的机会,就会像一支部队长时间没有抗击敌人的机会,会丧失战斗力一样,宝宝对抗细菌的免疫力也会无法建立起来。如果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打造无菌环境,将来宝宝接触室外的环境,接触有菌环境下的人,还是会生病。
不要频繁使用灭菌产品
不要试图给宝宝打造无菌环境,不要频繁使用消毒剂、清洗剂、空气清洗剂,也不要总是用免洗擦手液给宝宝擦手,这样虽然可以让宝宝一点细菌都接触不到,但也会让宝宝把这些化学制剂的残留吸收到身体里,这对宝宝的伤害可能比细菌本身更大。
不要为了卫生限制宝宝的活动范围
宝宝需要不断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来增长见闻,刺激大脑发育,如果为了卫生不让宝宝接触“不干净”的人和“不干净”的环境,宝宝的接触面就会小很多,对他的身心发育是不利的。而且讲求无菌的妈妈会把一种莫名紧张的感觉传达给宝宝,对宝宝精神健康会有损害。
宝宝的“餐具”——乳房和奶瓶的清洁问题
作为直接与口接触的物品,宝宝“餐具”的清洁是重中之重,妈妈的乳房和奶瓶都需要注意卫生。
喂母乳前有没有必要清洁乳房
曾经有位妈妈因为宝宝腹泻来咨询医生,特别强调自己喂母乳前都用消毒纸巾擦拭乳房的,不明白宝宝为什么还是会拉肚子。虽然宝宝腹泻可能跟进食不卫生有关,但太卫生的喂养方式,导致宝宝拉肚子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母乳喂养本身就是有菌喂养,乳头周围以及乳腺管里都有一些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哺乳都会进入到宝宝肠道内,帮助他建立起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对他的健康很有意义。所以乳房不应过度清洁,一般每天洗澡的时候洗洗就可以了,没必要单独清洗,也没必要每次喂母乳前都清洗,更没必要用消毒纸巾去擦拭。 另外有的妈妈觉得最先流出的乳汁脏,所以每次喂奶前都会把前面的一小部分乳汁挤出扔掉,这很可惜。这部分乳汁的确含菌量较大,但大多是有益菌,把它们抛弃就等于是抛弃了宝宝的健康屏障。
奶瓶要次次清洗,天天消毒
奶液营养丰富,在常温下特别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每次喂完奶,都要尽快清洗奶瓶。消毒不是每次用完都要做,保证每天能消毒一次就够了。
清洗一定要彻底,不要简单冲洗一下就完事了,要将奶瓶、奶瓶盖、奶嘴都分开,泡入清水中,滴一滴奶瓶专用清洗液,然后用小刷子将奶瓶的内壁、外壁、螺纹口以及奶瓶盖都刷洗干净。最后一件一件地放到水龙头下,用流动水里里外外都冲洗干净,再找一个干净的盘子放上去自然晾干。
消毒可以在某次喂完奶、清洗完之后进行。可以用专用的消毒小锅,也可以用做饭的锅和笼屉,把奶瓶、奶瓶盖、奶嘴分开,放在开水里煮10分钟或者放在笼屉上隔水蒸10分钟,然后拣出来放在盘子里晾干就可以了。
P36-37